我觉得等印度的民族有很多相像之处,但也不一定,特别是高鼻子深目眼,男的帅,女的漂亮,我觉得古印度移居过来的,首先印度人喜欢裹头巾,特别是印度这一点也像,锡克教的包头。裹包头源于印度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而后古印度原住民族其实是裹着长头发一层层盘的,头发一直不剪,也许是中东地区为了减少头皮的水分蒸发。彝族人叫它为天菩萨等,而后像印度的等级种姓制度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如第一为贵族,第二为武士,第三为商人,第四为奴隶,等,彝族也分黑彝为贵族,其次是还有红彝,最低的奴隶白彝等等,还有印度的家族制度,也是非常的相像,印度人对“老喜丧”的游街庆祝等,丧葬文化及生死观都很像,婚嫁等等都像古印度人,还有一点现代基因学说明彝族基因里最主要是F2基因,而印度古代土著先期达罗毗荼人中F*的比例应该更高,而F2就是F*类型下游里的一个分支。在中国四川凉山的彝族中F2高达40.6%(26/64),云南的拉祜族中F2所占比例也较高。凉山彝族中O2达到25%(16/64),F2和O2构成凉山彝族父系的主要来源。
彝族,自古至今,自称为尼(或灵)。因此基础上生出许多从语音上相近相似的自称,如:聂苏、纳苏丶栗苏丶诺苏等。也因为古时候尼和夷的读音近乎相同,所以汉书中把尼写作了夷,因此彝族自古被称为夷族。而夷字在古时并没有贬义,后可能因民族间的矛盾和仇恨而被加上个蛮字就变了义。
现在的彝字,是解放后新政府领导对彝民的尊重和期望而改之。
彝族作为我国55个少数民族其中之一,自古世居西南(云贵川)总人口900多万,人口总数排少数民族第六。有着独立的服饰、文字和悠久的历史。由来也是众说纷纭。
彝族同样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属于古羌族南下的分支。经过人类不同阶段的发展而变成现今的彝族。彝族当中也分黑彝、白彝和花腰彝,黑彝是彝族中的贵族,跟白彝互不通婚,而花腰彝只有云南红河州有。新中国建立以前因为名族之间的歧视曾称彝族为夷或倮倮,建国后毛主席给改成了彝。
1.彝学界中的彝族起源
彝学界一致认为彝族人文祖先阿普笃慕生活于距今2800多年前的蜀洪水泛滥时代。关于阿普笃慕及部族繁衍生息活动的地域,彝文典籍中有零星记载。尋族信奉原始宗教,万物有灵、自然崇拜 祖先崇拜是鼻族宗教信仰的核心。
彝族先民认为,人死有三个灵魂,一个灵魂赴阴曹地府,一个灵魂回归祖先发祥地,一个灵魂守坟头,保佑子孙后代。
彝文典籍《指路经》是彝族举行丧葬祭祀活动必须念诵的重要经卷,念诵《指路经》的目的是,给赴阴曹地府的灵魂引路和回归祖先发祥地的灵魂指示回归路径,《指路经》中涉及彝族先民繁衍生息和迁徙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城镇村庄等古代彝语地名,是考证阿普笃慕及其部族繁衍生息活动地域的重要典籍资料。
关于阿普笃慕及部族繁衍生息活动地域,根据对云南省罗平,宣威、峨山、禄劝、武定、双柏等六县彝族《指路经》所指示路径的综合分析研究,彝族人文祖先阿普笃慕及部族最早繁衍生息活动在以滇池为中心的周園地域 。
据滇中一带彝族《洪水泛滥》和彝族宗谱记载,远古时期彝族先民的父系氏族从细德依开始,传三十六世祖到阿普笃慕,其世系为:细德依一依赫嘿一赫嘿尼一尼也吉一也吉卓一卓阿猜一猜阿佐一佐阿兹一兹拍勒一拍勒德一阿普德一德觅尼一觅尼切一切阿苏一苏阿德一德阿索一索阿俄一俄阿也一也阿茂一茂阿额一额达达一达毕额一毕额切一切施奢一施奢朵一朵阿迭一迭拍勒一拍勒切一切额逮一逮阿吾一阿保保卓莫一莫卓俄一俄卓查一查卓笃一笃阿慕。
2.为什么称为彝族?
彝族,古代被称为“夷族”。彝族,原称“夷族”,其名源于汉史记载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根据彝文典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历史巨著记载,自称为尼(?),古代语“尼”发音为夷,故汉文记载多称“夷族”。1956年,在破除旧社会的民族歧视称期间,彝族派代表进京会见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况和听取意见后给出建议,由于“夷族”之称带有贬义(蛮夷),便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故把“夷族”改为“彝族”。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由于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后,曾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就有许多成为了今天的彝族。贵州古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就有许多关于"濮变彝"的记载。同时,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区,又分布着彝语支的其他许多部落。因此,彝族在历史上的名称十分复杂。
对了,中国现在的彝族并不是一开始就叫这个名字的.这个名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毛泽东主席提出来修改的.彝族以前的名字叫做“倮倮”和“夷人”,而他们自己则称呼自己为罗倮,罗倮两个字的意思是很好的,在他们的民族语言中,这两个字一个代表龙,一个代表虎,都是非常迅猛的生物,这也表达了彝族人渴望强大,和勇敢的特征.而且也表达了他们本民族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那种自豪感.由于彝族人数很少,居住的地方又很偏远,所以它一直以来被蒙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务院对各个民族的名称进行确定,本来要称呼他们为夷族,但毛主席看见以后,觉得这个字有贬义色彩,而彝字的意义则很好,象征着富足,所以他们正式改名为彝族。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主要的自称中,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这部分彝族约占总人口的1/2。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等。贵州的彝族自称"糯苏"、"纳"、"诺"、"聂"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由于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后,曾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就有许多成为了今天的彝族。贵州古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就有许多关于"濮变彝"的记载。同时,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区,又分布着彝语支的其他许多部落。因此,彝族在历史上的名称十分复杂。
大约在2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已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据彝文典籍记载,
彝族的祖先"仲牟由"有6个儿子,这6个儿子就是彝族尊称的"六祖"。"六祖"为武、乍、布、默、糯、恒六个支系的祖先。根据贵州彝族水西土司安氏世传的父子连名谱系,自仲牟由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水西土司安坤,历传85代,由此上溯,"仲牟由"约为战国初期人。六祖分支标志着彝族先民由氏族、部落走向部落联盟阶段。
大约在公元前二、三世纪,居住在云南滇池周围的彝族先民已开始进入阶级社会。汉初,在滇池地区(原"滇国"领域)设益州郡,彝族先民为"滇王"所统治。公元8世纪,在云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地方政权,史称"六诏"(六王)。其中"蒙舍诏"的首领皮罗阁在783年统一"六诏",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纳西等族在内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并由唐朝册封为"云南王"。同一时期,在贵州彝族地区也出现了"罗甸"等政权,总称为"罗氏鬼主"。
公元937年,封建制的"大理政权"取代了由于奴隶和农民起义而崩溃的"南诏",从此,云南彝区开始走向封建制。13世纪后,"大理"、"罗甸"相继被元朝征服,并在这些地区设置路、府、州、县和宣慰司。元末,云南许多彝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迅速发展,但在一些地区领主经济和奴隶制残余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明代,在彝族地区兼设流官、土流兼治和土官三种官职,对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彝族地区的直接统治,从而使大多数彝族地区的领主经济解体,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广大的彝族人民也深受苦难,鸦片在彝区大肆泛滥。凉山彝族奴隶主利用鸦片换得大批枪支、白银,有了枪支,他们又进一步向四周扩展势力,掳掠各族人民为奴隶。由于有了枪支,彝族内部的冤家械斗日益频繁,使广大彝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许多彝族被迫背井离乡,向安宁河以西至丽江地区迁移。
为反抗剥削压迫,彝族人民在历史上进行过多次英勇抗争。特别是近代,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汇入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洪流。清咸丰年间哀牢山彝族李文学领导的起义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坚持斗争达23年之久(1853--1876年)。19世纪末,金平、元阳等地彝族、哈尼族人民曾多次联合反抗入侵中国边疆地区的法国侵略者。滇南的彝、汉各族人民,曾多次反对法国侵略者修筑滇越铁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蒙自爆发了彝民杨自元带头火烧法国"海关"的事件。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许多彝族志士参加了推翻帝制的斗争。1913年至1916年间,在凉山州的冕宁、越雟一带爆发了彝族人民反抗奴隶制度的大起义。由于起义的高潮在1914年,这一年为彝历的虎年(彝语称虎为拉,称年为库),故史称"拉库起义"。
1927年,蒙自县五六百汉、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提出了土地革命的口号,并在山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5年至1936年,红军一、二方面军两次经过彝区,在滇东北、滇北和凉山彝区宣传民族政策,受到广大彝族人民的拥护,许多彝族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在冕宁,红军打开了监狱,放出了"坐质换班"的彝民。冕宁拖乌彝族果基家头人小约旦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与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按照彝族的传统习俗在冕宁彝海结盟,使得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取得了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胜利。刘伯承还将"中国夷民红军沽鸡(即果基)支队"的红旗授予小约丹,鼓励他们组织游击队反抗国民党统治。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在彝区广泛传播,人们怀着对红军的敬意和思念,珍藏着红军留下的红旗、用过的物品,许多彝族还将这一年出生的儿女用红军来命名,如"红军惹"、"红军嫫"。
在解放战争中,路南圭山和弥勒西山彝族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游击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滇南、滇东北、滇西和凉山等地的彝族与其它民族人民也建立了游击队,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军,解放上述地区作出了贡献,许多彝族人民的优秀儿女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