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没听过这段话吗“出门跨壕沟,抬头见岗楼,无村不戴孝,到处见狼烟”。

日军所到之处,纵火是必须的。

日军的纵火主要有两种:

第一,报复性的纵火。

基本是日军遭受国军正规军或者游击队的打击后,将周边中国村民的房子一把火烧毁。

这主要是报复恐吓目的,让中国老百姓不要支持本国军队。

尤其敌后作战,这种情况最明显。

日军约定俗成的规矩是,即便有1个日本兵在某个村庄附近被杀(比如抢劫或者奸淫期间遭到农民反抗,或者被游击队干掉),日军立即来将整个村庄房子烧毁。

这个烧毁不是说,让你把财物搬出来再烧,而就是一把火全部烧光。

这样一来,这个村子的村民等于失去了住处和所有生活必需品,想活下去就很困难了。

所有,很多敌后游击队就考虑到这点,很少袭击单个的日军目标,因为代价太大。

比如百团大战最后,日军赶来报复,在五台县就摧毁村庄98个, 烧毁房屋20067 间之多。

第二,破坏性纵火。

这是日军破坏中国持久抗战的一种方法。

基本日军作战所到之处,离开的时候就放一把火,将村庄烧掉。

有时候作战期间,刚好赶上农作物要收割,也放一把火将庄稼烧光。

总之,日军就是通过这种三光政策,将国军控制区的老百姓害苦,让他们失去生活能力,也就无法支援抗战。

比如浙赣会战中,日军占领磐安县这个小县城短短一周时间,就的烧毁该县房屋3000多间。日军所到之处,无不被熊熊烈火所吞没。

由于日军这样随处放火,造成的农田和山林大火是很多的。

但那个年代,中国人口也不少了,有4亿多人。所以山林也不是很多,加上日军抗战中后期主要在相对潮湿的中国南方和西南作战,也难以形成太大规模的山林大火。

最佳贡献者
2

农田肯定是着火的,日本军队的烧光抢光,杀光三光政策,你又不是没听说过烧房烧农田那都是小儿科,有的时候直接把和人家在火上烤,这都是有的。

至于日本人为什么不烧山,其实一般来讲山里面很难着火,我们去看一下历次的山林大火,他的爆发都是有一个先决条件,也就是天气干燥十几年不遇的一次旱灾,空气干的都快冒出火星了,这个时候一把大火,整个大山都烧了个精光。

为什么会要提升一点?其实我们去看一下贝爷的荒野求生的话,他会说到一个事,就是一般来讲活着的数目是很难用火给点着的,他在野外要想找到能够点着的树枝的话,也只能够去摘取,在野外已经枯掉的树枝分叉才能够点着。

所以不到那种干旱的季节,树林里面放一把火还真的很难烧着。

同时对于日本军队来讲,他们也有自己的顾虑,首先自己的军队不得人心,日本人是清楚的,别看他一天到晚喊着大东亚共荣,但实际上自己明白一阵是因为心里面虚的慌,才一天到晚的把这种东西挂在自己的嘴边,壮一下胆子在日本老兵的回忆里面,一旦进入中国的国土进行作战,在一个城市之中,大街上面可能挂满的日本人的国旗或者是军旗,但是在里面仍然挂着国民政府的旗帜,很多受伤的无法带走的日本伤兵都会选择自己自杀,这不是说军方要求他们自杀,而是害怕自己被遗弃下来以后会被当地人抓去。

简单来说日本人兵力不足这是事实,日本人只有100多万的军队在中国的国土面积上趟下来,确实有些是军队不足的意思,(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所以只能够掌控一些比较重要的点,比如说大型城市铁路重要交通线,重要的水利枢纽等等。

从各种角度来说,日本人除非是要进攻大型城市,否则犯不着把自己的军队开到山林之中,一方面自己的重型武器难以有发挥,航空兵也没有办法给与及时的支援,这个方面跑到人家林子里面去,你要么挨人家的黑枪,要么自己迷路,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就是说放火烧山那条件不允许,放火烧山自己还有风险,所以日本人也就不想去到山林里面放火。

陆军早期的游击战确实是位于太行山区,这地方山林茂密,所以在这地方适合游击作战,但是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八路军主要的游击战重点从山区转向了平原地区。

也就是说日本人重点照顾的不是山区的山林,而是在平原地区的大大小小的村庄,所以日本人才设立了烧光抢光略光的三光政策。

中国的山林可以避免一大可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讲,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农田村庄都遭到日本人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日本人欠下的血债真的几代人都没有办法忘记。

3


感谢邀请。

其实抗战期间是发生了很多火灾的。

一是日寇烧掉大量的占领区和根据地的房屋和农田,这只要查一查1941-1942年大扫荡的相关档案就能知道,当时日军实行了“三光”策略,尤其在晋察冀地区。第二,日军为了消灭抗日武装,烧毁了不少森林。现在去往长白山天池的路上,问一问当地上岁数的人,他们就会告诉你,为了消灭抗日联军,日军烧毁和砍伐了大片原始森林,至少是三林边界线向后倒退了几百米以上。

第三,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的最迫切任务,是抗击日本侵略军,即使发生了火灾,能去救火吗?而且,当时的艰苦条件,根本容不得记录和顾及火灾问题。
我们永远不该忘记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极大伤害。

4

你是看的影视剧没起火吧?

现实中怎么可能不起火,难道山林和农田全是防火材料?在战争中有时候会听到一个词——焦土政策。

什么意思呢?

就是战争打到最后,连土都烧焦了,土烧焦的话是不是砖头不说,但是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哪里还会有什么山林、农田的存在?

熟悉抗日战争历史的读者朋友,应该都听说过松山战役,松山位于今腾冲县龙陵县境内,宋希濂部1944年6月4日奉命对松山日寇守军展开进攻。

松山处于滇缅公路咽喉之处,易守难攻却又是必须拿下的战略要地,日寇当然也知道此地的重要性。

在此地多个山峰修筑了暗堡等工事,上下三层均掩埋在山体里,事后为了保密,被抓的当地劳工全部被注射毒剂死亡。

日军亲自做实验,大炮飞机投射的500磅的炸弹正面打到掩体上,内部丝毫无损,这样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日寇囤积了三个月的战略物资。

日寇曾叫嚣,不死亡10万人,休想拿下松山。当然实际上没有到这个数字,有7600人之数。

而松山战役真的就打了三个月又三天,日寇除9人被俘外,其余1250人皆战死。

其中有关战争的细节有这样的描述:“经过两个月的炮犁火耕之后,地表上已没有了绿色。”

这里提到了一个大家并不经常听到词语“炮犁火耕”,用大炮犁地,闻所未闻,而松山战役每一寸土地可以说都过火过炮弹,战争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话题回归到问题本身,提这样的问题形成认识误区的关键其实是学习历史知识的渠道出了问题,比如很大众化的一个问题就是将电视剧中看到的画面当历史。

可以说百分之八九十的影视剧情节都是杜撰出来的,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看到一句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为什么要这样说?

其实就是怕大家把看到的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当真了,娱乐就是娱乐,人家也的确没有妄自尊大到宣教的地步。


张嘴李云龙、闭嘴康熙微服私访记怎么怎么样是很可笑的,逗你玩的东西就是逗你玩,不存在真假,你高兴就好。

想学习历史真正的掌握历史知识,还得回归课本回归学术,当然一般人是接触不到学术成果的。

即使于接触到了,那种晦涩的文章,比之于电视剧的丝般润滑,恐怕也少有人愿意看。但是真正的历史知识的都是遵守学术规范下提出来的。

而且在学术层面大多数的历史话题都留有探索的余地,那就是不会把话说死,你看到的你了解的历史还有讨论的空间。

你说到的结论还有被否定、改变的可,但是就历史知识传播层面,还是有一些通史类的著作值得人一读!

历史三日谈主页面的橱窗上新了一百种历史知识普及类的书籍,从文字、图画到图文形式的结合体,一应俱全,而且里面的历史知识都是经过严谨的学术校验过程。

至少不会让人看了得出抗日战争时期,炮火连天山林和农田不会起火的观点,帮助你构建符合常理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历史认知的能力。

让我们在理解历史的时候更从容更自在,而不是无所适从,心里面也不知个所以然,就跟人抬杠拌嘴,结果谁也说不赢谁。

为什么,大家平时习得的那一丢丢可怜的历史知识,由于来源不正,水分太大导致漏洞太多,连没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不容易轻易接受。

自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当面锣对面鼓说的热闹,却不知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做无谓的争辩。

喜欢历史,想要了解历史问题,建议你多看一看历史三日谈橱窗里的好书,真的不会辜负你的上进心积极性。

5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抗日战争对我国的破坏是巨大的,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遭到日寇摧残,所以山林和农田也不例外,都发生过火灾。

日军虽然侵占了我国大部分领土,但是有着大量武装在敌后与日寇作斗争。在东北地区,日军为了对付隐藏在深山里的抗联,不惜纵火烧山,以至于长白山大量森林遭到破坏;华北地区的日军更加残暴,对敌后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他们所到之处,农田、房屋等皆被烧毁,特别是日军在遭受游击队攻击之后,他们有气没地撒,专门在农村地区实施报复性纵火,屠杀无辜百姓。

在1938年到1943年这五年中,日军对重庆轰炸了两百多次,投弹万枚以上,市区几万幢房屋被摧毁。日军每进攻一个城市都会使用轰炸机,特别是在广西、湖南这些森林覆盖率比较高的地区,山林引发火灾的事例早就司空见惯。这还不算什么,国府还实行“焦土抗战”政策,可是因为行动失误,酿成大祸。1938年11月12日,当日军逼近长沙时,国府决定焚毁长沙,可是在13日晚上,长沙南门突然起火,放火队员以为是信号,于是四处点火,就这样,长沙城就起了大火,烧了五天五夜,城区百分之九十的房屋被摧毁,数万百姓在大火中丧生。

抗战时期条件艰苦,人们根本无法顾及和记录农田和山林发生的火灾。战后据国府的农林部调查,抗战时期各省森林破坏达19亿立方米以上。

6

山林地区当时多以游击为主,双方都凭借山林做掩护谁会摧毁山林?

都打仗了,土地多半撂荒那还有可以烧的?

7

谢谢邀请!

真正的历史都活在历史的尘埃里,在那个遍地狼烟,生灵涂炭的年代里。哪有可以逃离的生灵与乐土。抗战的艰辛都是无法言表的,在别被那些各类“抗日神剧”等一类的影视作品欺骗了,曾经侵华日军为了达到其战胜中国的目的,什么手段都使用了,从三光政策、囚笼政策、各种扫荡等等可想当时在中华大地上犯下了多少罪过。且看惜花一一道来。

一、三光政策

三光政策:是指侵华日军、特别是华北方面军(日语:北支那方面军),自1939年秋开始,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以杀戮当地居民、对粮秣房舍等物资进行彻底的抢劫、焚烧和破坏为目标的军事行动,并将这一作战方式逐渐系统化、规模化、长期化。中国共产党的党政通告和传播媒介,将日军这种以毁灭抗日地区人力物力、摧残抗日军民抵抗意志为目的的军事策略,简要概括为“烧光、杀光、抢光”,即“三光”。--出自百度百科。从其中的解释就不难看出当时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被侵华日军破坏的有多么严重了吧。

二、囚笼政策

囚笼政策:是指侵华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出自百度百科,目的是为了压缩抗日军民的生存空间,从而达到侵华日军对于华北地区有效的控制。在次期间日寇在冀中8000多个村庄,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了1700多个据点,修筑了7500多条公路,挖了4000多公里的封锁沟。而建设的这些设施的材料都是,靠着对华北地区一草一木的无情的破坏而建立起来,而其背后更加是无数中国人民的鲜血与生命的牺牲。

三、各类大扫荡

随着战局的不断变化,从侵华日军的主动进攻到侵华日军主动进攻变成就地防御,侵华日军为了更好的巩固其占领区,压缩中国军民抗日力量。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多次大规模的大扫荡,在大扫荡期间,侵华日军所到之处,只有遍地狼烟与惨绝人寰。那时只有能够打击中国军民的抗日力量,侵华日军无恶不作。可想怎么会有山林与农田而不被破坏呢?农田不被破坏是为了日本在秋收时刻更好的进行抢劫粮食。

在荧幕上各类“抗日神剧”的各类场景,只是因为剧情需要挑选了一些较为好的背景,那些都是所谓的“艺术追求”。完全是脱离现实的,请不要将其当成历史进行理解。真正的历史都是那一页页靠着鲜血换来的珍贵的历史实物里。侵华日军对于中国人民的伤痛还有很多很多。永远铭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只有强大的祖国,才能让各种悲剧不再上演。

8

有火灾,但是那时候大家都是清汤寡水,火灾也烧不了什么,大家关注点不在这上面。

9

谁说那时没有烧啊。知道这些事的人都八九十岁以上,大多数人都过逝了。我只听老辈讲过,日本鬼子进攻特厉害,飞机跟着炸,我的婆婆讲,到处屋着火。可以燃的都起火,逃乱回家房子都被烧了。我妈讲日本投降后田里杂草都比人还高,树棵都几七八米高。为了种田只有烧荒,不知是谁一把火点燃烧了几天,人不敢出门。跟打仗样,到处都是炸弹爆炸声,枪子弹爆炸同样飞出。为了从新耕种。没有办法的,战争暴发人民是最苦的,从建家园不简单呀,就所以他们那代人解放后都感谢共产党毛主席,其马能安居,不但惊受怕。

10

因为那个时候,火灾不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所以有火灾也没人担心啦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