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出了几起都是遭受熟人伤害的报道,特别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着自己老师惨无人道的伤害,真是太令人震惊和无比伤痛。

太多的家长都在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排名和老师授课水平的好与不好,几乎没有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如果孩子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热爱关心自己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善良之心、没有面对误会或者不理解的宽容大度胸怀,就算是个学霸,只要出现令他不舒服的事情,内在不满的过度爆发只是时间的问题,直接对社会和双方的家庭产生永远不能抹去的严重伤害。

孩子性格强势、霸道的对立面是很多孩子懦弱的、畏畏缩缩的性格和行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环境,父母的性格和感情决定了家庭是否幸福,其中直接的受益者或者受害者就是孩子。



1、掌控强势型的家长

掌控强势型的家长特色是自我感觉很有权威感和不安全感。

有权威感是在外面可能是个小领导,或者更牛气的是公司董事长,在外面吆五喝六惯了,使唤下属令自己很有地位和身份,充分享受自我感觉良好。

回到家里,忘记自己是家里的一个成员,家里是谈感情、回归爱的温暖怀抱,仍然把外面的领导作风带回家,把伴侣和孩子当成下属对待。

这类人看似表面的强势,内在人性深处有极强的不安全感,将家里的大大小小事情的决定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才让自己有一种安全保障感。

掌控强势型的家长对待孩子更是霸气外露,很多人会把伴侣和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特别是孩子,觉得是自己生下来的,对孩子的一切有权利支配,容不得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孩子在10 岁以内,对父母的依赖是非常强烈的,因为这个时间的孩子太小,没有父母根本活不下去。

掌控强势型的家长非常喜欢给孩子做主,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几乎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建议和呼声,我行我素,不会在意他人的观点,最关心的是对方听不听他的话,只要听话,一切好说。



人天生都有依赖感,特别是孩子,当有人为自己做主,不用动脑筋,这是多么舒服的事情,时间长了,孩子越来越不能够自己思考问题,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找爸爸妈妈解决,掌控强势型的家长非常乐意让孩子依赖他们,越发觉得孩子是离不开他们,令他们极有成绩感。

掌控强势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方式都比较粗鲁和硬气,容不得孩子辩解或者自己做主,常常会训斥孩子的各个不是,搞得孩子怎么做都是不对,永远都是做的不对、说的不好,让孩子从内到外没有自信心,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懦弱?

2、凡事大包大揽的家长

另外一类家长,和掌控强势型家长不一样,他们的性格没有那么霸气和不讲理。他们就像孩子的老黄牛,睁开眼就是孩子的一切,天天都是围绕着孩子转。

大包大揽的家长,永远把孩子当成宠物,唯恐少吃一口饭就会饿着;担心少喝一口水就会上火;忧虑孩子为什么不时时刻刻在自己的身边。

他们扛着伟大爱的旗帜,看似表面对孩子细致入微的关心和照顾,实则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私有财产,更重要的是从来没有想过孩子未来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大包大揽的家长,只看着眼前的孩子幸福和快乐,孩子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他们能够做到的,都愿意替孩子去做,唯恐孩子受委屈、受累、受苦,一切都想代劳,孩子自然能不动就不动,越来越懒。

这类父母唯恐孩子受一点委屈,只要孩子在学校或者有任何的不舒服,家长都要找老师的不是、找同学伦理,一次、二次……老师和同学都离孩子敬而远之,唯恐躲之不及,惹祸上身。孩子在学校要么受到孤立无助的待遇,要么有孩子联合起来欺负他,父母能过管多少次。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方面对父母越来越依赖,能靠着家长的就不努力,能力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另一父母,孩子也会明白,很多事情父母是帮不了他,而孩子无力面对和解决遇到的困难,只能唯唯诺诺、心惊胆战期望不要事情找他,越不想找事,越有人或者事情找到他,只能令孩子更加胆小如鼠。

有句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孩子的命运很大程度上被控制在家长手中,特别是父母的性格对孩子有着一生长久的影响,决定了孩子成长和幸福。

父母的良好性格和亲密的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发育的沃土,期待家长们高度重视和调整自己的性格,给到孩子真正健康快乐的人生财富。

谈文俊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十八日

【作者简介】谈文俊是“谈文俊快速阅读”创始人,历经十年的专注和实践,在2017年金秋九月入围“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成为央视CCTV《超越》栏目特约嘉宾。

“谈文俊快速阅读”,用十年磨一剑的岁月和匠人精神充分发掘人类大脑超大量阅读书籍的潜能,成功建立一套看得快、看得多、记得多的快速阅读方法,让仅需小学二年级学生识字量的成年人和9周岁以上的孩子,真正掌握一分钟阅读2000字,同时理解记忆达60%以上的快速阅读本领。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懦弱”的性格是什么?我们普遍认为,性格懦弱的孩子外在的表现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附和别人;遇到困难和挑战不愿意尝试、通常会选择逃避或放弃;在团队中处于跟随别人的位置,总是受欺负。


孩子的性格受到两方面即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孩子刚出生的前三年是最关键的,因为孩子的生活环境基本上就是家里,父母和孩子相处时间比其他任何年龄段都多,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言行影响非常大。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重要发展期,TA们从大人的反应学会认识自己是谁、判断自己好不好、值不值得被爱……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言行,如果不符合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孩子内心就会埋下懦弱的种子。比如,大人总是说一些破坏孩子安全感的话,例如“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这孩子真讨厌,烦死人了!”……或者大人过于限制和干预孩子的探索行为,比如:“宝宝不能这么吃饭、不能这么喝水、不能这么戴帽子……” 、“你自己系不好,让妈妈给你系鞋带吧!”这些语言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不够好,什么都不会做,自己不应该、也不必有自己的想法,一切照着大人说的做才对。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愿意尝试,习惯退缩、逃避问题,性格变得懦弱。


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从家庭走向了社会,生活的环境变得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父母在态度和言行上更要注意,避免在无意中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最重要的原则应该是像对待成人那样尊重和接纳孩子的感受、想法、决定,当然,不是说完全听孩子的,而是要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加以引导。父母绝对不能做的是,简单粗暴地打骂,或者跟别的孩子做横向比较等,这些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性格变得懦弱。


身教重于言教,要培养一个自信、担当、勇敢、独立的孩子,父母要为孩子做好的示范。当遇到困难时,父母是积极应对还是逃避退缩?当被人欺负时,是敢于说“不”还是苦撑着隐忍?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父母的性格决定孩子的性格。

3

家庭中家长的教育观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

可能导致孩子形成懦弱性格的家长往往有这几种:严厉霸权型,溺爱型,忽视型。

严厉霸权型

家长过于强势,控制欲强,对孩子十分严苛。要求孩子必须怎么怎么样,不跟孩子商量。做错一点小事,就会不断的指责孩子。时间一久,孩子对任何事都不敢自己决定,害怕承担责任。

溺爱型

家长从小对孩子大包大揽。无论孩子有什么需求都满足,有求必应。孩子在家里就是小皇上,所有人都得以他的意见为导向。另外对孩子的各方面过于担心,路上安全吗?在学校饿不饿?冷不冷?上学苦不苦?累不累?生活百般照顾,怕有一点孩子不顺心。当孩子在家里适应了这种环境,在幼儿园,学校,社会上,其他人是不会迁就你的。于是就有了压力大,逃课,逃学,甚至工作中躲避责任的情况。

忽视型

家长总是说自己孩子老实懂事听话。家长总在亲戚朋友,老师面前说孩子乖,老实听话。孩子就会慢慢适应你给他的这个人设。会慢慢放弃自己抗争或者自己的想法,潜移默化中,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跟孩子成为朋友,但是也应该保留作为父母的威严,很多事情应该跟孩子商量着来。当孩子不乖的时候多用鼓励法,切记不要随意打骂。

4

大概总结了以下几点:

1、父母性格暴躁,不耐烦,不愿意听孩子讲话,经常训斥孩子。

2、缺乏包容心。动辄批评孩子,总是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

3、喜欢挖苦、嘲笑孩子。孩子不敢说错话,总是小心翼翼。

4、父母不敢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新事物,总是吓唬孩子,夸大危险。

5、父母给孩子灌输自己的各种经验教训,而且总是负面的,让孩子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恐怖。

6、孩子在外面受到委屈时,不为孩子挺身而出,而是批评孩子,认为一切都是孩子的错。让孩子觉得自己孤立无援。

7、几乎不表扬孩子。总是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容许孩子有非分之想。

5

控制欲过强的爸爸

有的爸爸过于大男子主义,控制欲太强。无论任何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不尊重孩子的想法。

爸爸控制欲太强,剥夺孩子自我表现和发表自我看法的机会,会让孩子产生“我不会”“我不行”“我不好”的心理,导致孩子自我怀疑,性格懦弱。

控制欲太强的爸爸会过于威严,无形之中给孩子一种压力,给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亲会越来越成为男孩的典范和标杆。父亲独裁专制,在男孩的头脑中会形成这样的印象:男人和父亲就是独裁者。从而将自己复制成父亲的翻版。

建议:爸爸要学着放手,给予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接纳孩子,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做自己喜欢的事,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展现自己的能力,并挖掘出潜在的能力。暴躁的爸爸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很会通过模仿来学习。如果爸爸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动不动就骂,那孩子也很有可能如此,甚至程度更深。

父亲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乱发脾气,那么孩子以后遇见类似的情况时,也会采取同样的方法来发泄。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父亲和孩子的性格存在两种极端。父亲暴戾易怒,孩子会在恐惧中形成卑微、懦弱的性格,越来越不活泼,越来越不爱说话,不利于自信心的树立。长此以往,心理发育不健全,如情况严重还会造成心理阴影甚至创伤的出现。

建议:脾气暴躁的爸爸一定要收敛自己的情绪,学会用沟通、耐心解决问题,而不是动不动就暴脾气,给孩子传递一种正能量,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不见人影的爸爸

中国家庭一直有个误区,“男主外,女主内”。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总是当“甩手掌柜”,把孩子扔给妈妈管。

父亲不能在家庭教育中缺位,尤其是在孩子12岁之前。如果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参与度不高,男孩子很容易缺少阳刚之气,变得有点“娘”,而女孩会在无形中承担起一部分男性的角色,像女汉子。

孩子很单纯,他们认为爸爸爱我,就会像妈妈爱我一样,花时间陪我,爸爸不经常陪我,那就是不爱我。

建议:爸爸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每周至少和孩子沟通两次,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有时也不妨适当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与家人每周运动或出行一次,增加与孩子和家人交流的机会。

在无法陪伴孩子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向孩子表达赞赏和爱,让孩子感受到时刻把他放在心里。

惹妈妈生气的爸爸

爸爸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去爱孩子的妈妈。

在孩子心目中,父亲往往是力量和坚强的象征。作为孩子的保护者,父亲应当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而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就来自看到父母彼此相爱,特别是爸爸爱妈妈。而且,父亲用行动为孩子做出了爱的示范,孩子从小就可以在父母身上学习到什么是爱,怎样去爱。

如果父亲经常与母亲吵嘴,就会引起孩子的恐惧、情绪不稳定。长此以往,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和心理失衡。

一个孩子如果常常看到母亲伤心地哭泣,他会试图用自己有限的理解力去安慰妈妈。当妈妈情绪有所好转时,孩子就会把让妈妈快乐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在家庭里承担了爸爸的角色。但孩子还不具备这样成熟的知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建议:爸爸需要和妈妈保持良好亲密的沟通,理解妻子养育孩子、操持家庭的辛苦,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与赞美。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会觉得心里开花,生活得非常幸福。

爸爸用心去爱孩子的妈妈,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也能让妈妈心中充满幸福感,这样的家庭,才会养育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6

孩子性格的形成,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先天因素主要是父母甚至祖辈自身的基因的影响。在这里,主要是气质类型。气质是人在面对特定环境时的反应和行为模式,是无法随意改变的,往往伴随人的一生。但是了解孩子的气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更好的适应社会。

后天因素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和同辈、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其中家庭中家长的观念和行为对孩子性格的养成起非常关键的作用。让孩子形成懦弱性格,一种是溺爱型的家庭,一种是严厉专制型的家庭,还有一种是忽视型的家庭。

我在一篇头条文章也写过类似的问题《这样的父母容易养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吗?》,可以看看。

1、溺爱型的家庭

有一个家长忧心忡忡的来咨询,自己的孩子4岁,上幼儿园了,害怕融入别小朋友圈子一起玩,在游乐场里别的小朋友靠近就退让,被别人“抢”东西就主动放手,然后就不再玩了而是靠近妈妈身边,或者要回家.......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孩子的父母本身也比较内向,父亲做技术非常忙碌,而且不太需要和人打交道;妈妈做行政类工作,除了工作就比较宅;平时孩子从小主要是爷爷奶奶带。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小区里基本不和别人交流,都是两个人之间交流,一是因为他们性格胆小、老实,加上从农村来,不善于交际;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没有学会普通话,语言不通。孩子在2岁半之前外出,只要是爷爷奶奶带,基本都是抱着或推着,爷爷奶奶也没有意识让孩子去和小区其他小朋友玩,他们都是独来独往。

从先天环境来看,这个孩子的父母和祖辈的都属于比较内向的人,内向气质的孩子相对应对事情处理的时间更长、思考的更长,反应更慢、在陌生的环境中行动更迟疑,但是他们有更敏锐的观察力。

但并非内向的孩子就是“懦弱”的,他们需要形成自己应对环境的方式,比如多鼓励他适度参与到他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中,多让他接触更多种类型的环境,长大后帮助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某些方面有竞争力。而这个家庭明显在教育方式上没有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这方面能力。

从家庭教育看,父母陪伴时间少,孩子与父母的安全依恋关系不是很好;

爷爷奶奶不爱交际,从小没有创造和小朋友建立关系的环境,孩子无法习得有效的应对交际挫折的技能;

接触的环境和人员单一,没有足够多的外界刺激帮助孩子去了解更多的不同环境和挑战;

祖辈的溺爱,在自己该学习和成长的时候,没有得到独立的发展,自信心会因此受损。比如一直抱着,势必让孩子在运动等技能上比别的孩子更弱,如果不及时加强,在学校的环境中面临同辈的压力会更加明显。孩子自主能力是否强大,将很大的影响孩子自信心。

2、专制严厉型的家庭

这种家庭的父母往往要求高,甚至要求十全十美,对于孩子错误不能容忍。

而孩子是在试错中成长的,如果每次犯错都被严厉呵斥,孩子就会不敢放开手去做,不敢尝试。

因为他不能确定自己能否做对。他们更担心,一旦做错,会迎来一顿批评、责备甚至打骂,而这些行为对于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的挫伤威力很大。

孩子久而久之会形成一个信念:我是很差的,我是不行的。当他不再感自信的展示自己和去做事情的时候,就会变得畏首畏尾,慢慢形成所谓的“懦弱”性格。

3、忽视型家庭

这样的家庭往往是父母与孩子太疏离,比如完全将孩子交给祖辈、自己外出务工或工作太忙碌的家庭。

这类孩子如果“懦弱”,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在情感上没有与任何一个养育着形成安全依恋关系,他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没有人真正理解和支持,尤其当他在外面受到压力的时候,没有及时化解,长期积压在心中耗损了大量的精力,没有更多内在力量自信的应对外界挑战和挫折。

所以,帮助孩子更自信,需要父母用心和花精力去思考和行动:

花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需要帮助孩子自己发展出基本的生活和学习能力,或者是其他的竞争力,这样是建立信心的关键;

以及需要帮助孩子学习更多战胜“懦弱”的技能,多创造机会让孩子锻炼:比如帮助孩子结交一两个好朋友,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校园活动等等。

7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对孩子的人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多数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却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鲁莽和任性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不良的影响。具体来说,家长的以下行为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懦弱的性格:

一是动不动就发脾气。有的家长特别喜欢发脾气,只要孩子做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会大发雷霆,将孩子训得一无是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失去自己的立场,但凡遇到足以威胁到自己的事情,就会放弃自己的原则,选择妥协。有人可能觉得这不对,因为有的孩子长大了会比家长看起来都凶。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的表面,而在潜意识中,他们的心理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很多生长在暴力家庭中的孩子是在用外表的强大来内心的懦弱。

二是事事替孩子包办。有的家长总是怕孩子受哪怕一点点委屈,所以什么事都替孩子提前想好,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也要帮孩子打点好。最为明显的例证就是每次大学开学,很多家长大包小包提着,孩子却在旁边两手空空跟着。其实,这种事事包办的行为只会让孩子不懂得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遇到事的时候当然只知道保全自己,哪管别人的死活。

三是不讲道理地恐吓孩子。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懂规矩、不惹事,就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不听话结果出了事的故事。他们的想法是不错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出意外,做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孩子。但因为有些家长只是吓唬孩子什么什么不能做,却没有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做。因此,他们给孩子留在印象中的就是前怕狼后怕虎,却不知道狼和虎到底什么时候会吃人,什么时候能为人所用。


亲子沟通如何说: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关注!

8

我个人认为家长有这几点行为,孩子容易形成懦弱性格。

第一、家长很强势,对孩子管理很严苛。孩子在家从小做了任何错事,家长就会不断地指责,总是习惯性的要求孩子必须这样,或者必须那样,不会跟孩子商量。这样,随着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孩子不但自己的事情不敢决定,还会很懦弱,不敢拿主意,也不敢承担责任。

第二、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溺爱。家长从小给孩子的事情都包办了,不让孩子做什么。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好似“太阳”,其他人都围着“太阳”转,对孩子百依百顺。另外对孩子的安全、健康过于担心、害怕。怕饿了、冷了、吃苦了、受累了,生活上百般照顾。惟恐孩子有一点不顺心的事,生怕孩子受委屈、不愉快。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让步、顺从、迁就。孩子在家被宠爱惯了,到了幼儿园、上学、甚至工作就没有人会这样顺从,于是孩子就会不适应,以“哭”“躲避”来应对,表现出懦弱的性格。

第三、家长一些不良暗示行为。例如:看到了什么小飞虫,家长惊慌失措的样子。听到什么声音就害怕的样子,时间长了就会让孩子受影响。

第四、家长总是夸孩子老实、听话。如一位女孩受到男孩侮辱而不敢反抗,她自己分析原因说:"妈妈从小就常夸我老实、听话,而且常常是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这样说。从此,我就慢慢失去了在陌生人面前抗争的能力,不会在众人面前哭喊,好像命里注定要逆来顺受。”这个例子说明,不适当的表扬可使孩于向不良的性格方面发展,变得懦弱。


翔太育儿解忧杂货店:本人从事幼儿教育二十多年,对早期阅读、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有所研究,并参与出本了《轻松育儿有新招》、《幼儿园亲子园》等书籍,本人分享的文章都是这些年以来的真实所感,均是原创,欢迎大家评论、关注、转发。

9

家长经常打骂,或者是不尊重孩子想法能导致孩子形成软弱,老实的性格。我以前有个邻居就是,经常无缘天故地打骂他的儿子,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一点自信也没有,很觉得低人一等的那种感觉。男孩如果这样成家立业都是很困难的。

10

孩子所有的问题都产生于家长。家长的哪些行为可能导致孩子形成懦弱的性格?大致常见的有这么几种。

一,夫妻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孩子不明白父母为什么吵架,但是会自我归因为我不够好他们才吵架,爸爸妈妈不爱我。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小孩普遍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可能形成懦弱的性格。二,父母过份溺爱,喜欢包办代替,养成孩子依赖的习惯,遇事缺乏主动性,遇到困难习惯等待帮助,出现错误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怪家人怪环境,没有担当,,这也是懦弱的特点。三,当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及时提供温暖可靠的帮助,孩子本身小没有经验,这个时候也需要家长给予鼓励和支持,同孩子一起想办法,陪伴孩子渡过困境。可是有些家长看到孩子遭遇不顺,只会指责数落,孩子孤立无援又束手无策,很有可能泄了气,从此破罐子破摔,这也是懦弱的一种表现。四,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养成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人际关系上很难收获真诚的关系,甚至人际关系萎缩。一个人只有自己为自己着想是不够的,还需要家人朋友社会的支持,而缺乏社会支持,会让人感到孤独丧气,关键时刻很有可能退缩逃避,这也是懦弱的表现。五,家长自身对社会对前途悲观失望,或者遇事缺乏主见和对策,总是忍让退避,无形之中影响到孩子的人生态度。当孩子遇到事情,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正确分析提供帮助,甚至还一味强调社会复杂人心险恶,如果孩子本身胆小没有体验,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懦弱怕事的性格。以上是家庭教育方式的因素导致孩子懦弱,当然还有其它因素,这里不作赘述。作为家长,须从自身寻找病源,引起重视,改正不良教养方式,保持家庭和睦夫妻和谐,照顾家庭成员尤其孩子的情绪,不以自己为标准,给家庭成员足够的爱,多给孩子正向的鼓励和支持,相信孩子即使胆小内向,也会逐渐走向积极进取。(作者:陈一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心理咨询与心理成长系系主任马丽静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学员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