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人的最终去向,从史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来。

首先就是北方的两支秦军——王离统领的九原秦军、章邯统领的刑徒军,前者是秦军的精锐主力,后者应该是刑徒+各地抽调的郡县守军。巨鹿之战过后,九原秦军覆灭,章邯率军降楚,二十万人在新安被项羽一同坑杀。

此时在岭南地区还有五十万军民,据《南越列传》记载,他们原本是由南海尉任嚣统领,秦二世时期,任嚣病重,弥留之际召来了龙川县令赵佗,“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赵佗依任嚣的建议行事,封闭了中原通往岭南的三道关隘,“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秦朝灭亡后又自立为王,南越国一直延续到汉代。

之所以没有北上援助,姑且不讨论赵佗是否有私心,单是形势就不允许。五十万人看起来很多但都散布在两广地区的原始森林里,难以聚集,后勤保障更是无从谈起,这些人在当地的密林里,能靠着渔猎维持温饱已经不容易了,谈不上粮草的积蓄,北上又是千里迢迢,就算有水路,进入中原也早就消耗光了。这种情况下,自保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最后,还有一批秦人,在中原战乱中加入了汉军,刘邦就曾拜故秦骑士李必、骆甲为骑将,两人当时一度以“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谢绝,但后来还是为汉军组建了骑兵。他们之所以没有选择复国,原因一是人数有限,无法形成合力;二恐怕就是嬴秦皇族已经被屠杀殆尽,没有可拥立的王位人选,自己称王又缺乏足够威望,只能选择加入汉军。

最佳贡献者
2

原因很简单:胡亥杀死很多自己的兄弟,王室的力量变弱了;子婴投降刘邦,刘邦的良好行为也让其他嬴氏相信自己还有能一席之地,项羽来了之后,杀死所有嬴姓公室人,然后一把火烧了咸阳城。因此来说,嬴姓王室的人,基本上都死绝了,就算有逃生的,也没有办法组织力量。

其他的老秦人呢?在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很多人都被秦始皇派遣去殖民了,主要有几个方面:百越、山东琅琊、新收复的南匈奴地,即主要是填边。居住在关中的真正的老秦人已经很少了,主要都是山东六国贵族迁移来关中的人。

3

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不仅仅是因为统一六国,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更是因为废分封,设郡县,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举措。只可惜,秦王朝如划破夜空的流星,虽然璀璨却瞬间滑落,秦二世而亡不免落得悲剧收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楚汉相争秦朝灭亡。朝代的更迭实属正常,但秦朝存在时间太过短暂,在汉朝建立时秦朝遗民都还在,为何无人复国呢?

楚汉相争十多年,最后以项羽乌江自刎,刘邦胜出而告一段落,天下也随之归于大汉。“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于这一句大多数人都十分熟悉,而相对来说,秦人更加尚武好斗,楚汉相争各有损伤,抓住时机复国看上去并不是没有可能。匈奴大败刘邦时,汉室王朝危在旦夕,秦人也没有复国的意思。除此之外,七国相争,汉朝内部失去控制,此时更是秦人复国的大好时机,为何秦人一次一次错失机会默默无闻呢?

秦国的强大离不开商鞅,商鞅变法虽然受到贵族的抵触,但百姓对其十分爱戴。而更重要的是,百姓心中的格局从商鞅变法开始转变。曾经的国别、地域间的隔阂已经淡化,秦人心中普遍养成天下一家的格局。天下一家的格局不仅有利于秦始皇统一天下,在汉朝建立之后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秦人眼中,只是君主换了,而且是换成了更好、更和善的一位,秦人自然不会因为秦朝灭亡而挑起纷争想着复国了。

从秦汉继承来看,汉承秦制,汉朝在政策上只是有所改良,并没有推翻重构,所以二者是继承的关系。而从官员的角度来看,前朝旧臣任职者虽然少,但并非没有,而前朝旧臣的子弟效忠大汉的更比比皆是。如秦朝李信,带兵灭楚、灭赵、灭燕皆有功劳,而李信的子孙李广就效忠于汉朝。经济政治制度一致,官员大多出自同一士族,百姓对于秦汉交替几乎没有感觉,汉朝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战争的洗礼,人们心中更向往和平的环境,哪里还有复国的想法呢?

百姓与官员固然是构成国家的重要因素,但是带头人与将军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在嬴政死后,公子扶苏愚忠自尽,而胡亥继位后将兄弟姐妹屠戮殆尽。除了骨肉相残,项羽进入咸阳之后,第一时间也是搜寻秦始皇遗嗣,子婴全族被斩就是此时。至此,秦始皇直系亲族基本灭绝,而旁系亲族并非皇族,号召力明显不足,且大多为了避难更名改姓。对于他们来说,复兴秦朝并没有任何意义,不如隐姓埋名好好生活。

胡亥继位之后,不仅仅是对兄弟下狠手,对于秦朝元勋也没有容忍。秦朝开国功臣如武将蒙恬、蒙毅被赐死,而李信病亡也雪上加霜,其余将士如王离战死,章邯战败投降项羽。可以说在秦二世时,能够上战场领兵打仗的将领几乎全部覆灭。而文臣中,丞相李斯被斩,冯去疾被迫自尽,能够出谋划策的谋臣也不复存在。没有谋臣武将,战场上的获胜简直天方夜谭,没有统一的领导,秦人则如同一盘散沙。

秦始皇死后,公子扶苏自尽时手中30万将士大多遣散,只有很少一部分被王离带回中原。而赵佗手中大军,丝毫没有参与中原争霸的意思,50万大军几乎脱离秦朝管制。在众多将领中,章邯并未受到与蒙恬一样的结果,但是章邯在秦国仅是新星,率40万大军南征北战,不仅面对六国复辟军队而且还要面对项羽。章邯在投靠项羽时,手中大军已所剩无几。可以说,此时秦人不仅没有将领,兵士也不复存在。

春秋战国前后五百年乱世,百姓遭受太多苦难,华夏大地满目疮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楚汉相争十余年,百姓早已经厌倦了硝烟,到了汉朝统一时天下百姓损伤过半,百姓心中向往的只有和平。汉朝开国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恰好符合人们心中愿景。轻徭薄赋,与民休养,汉初人口及经济迅速恢复。秦人对汉朝有极大认同感,而对于秦朝的留念早已丧失殆尽,汉朝对秦朝的继承让秦人存在一定归属感,如此一来,秦国的复国也就不复存在了。

4

秦朝末年的纷争,最后演变为楚汉之争,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复辟势力”与平民阶层的一次战争。显然,复辟势力的内部矛盾也不小,陈楚之后,西楚霸王项羽成为复辟势力的领头羊。然而项羽灭秦,不袭秦制。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项羽的英雄气概很是欣赏,可是如若他真的胜利,绝对会是历史的倒退。而刘邦这伙,其实是秦代平民阶层的代表,在村里黑白两道都吃得开,他们享受到秦灭掉六国后的种种益处,在自己壮大的过程中,野心越来越大,最后吞掉天下(要知道张良最初也是复辟大军中的一员, 可他认清了形势,选择了辅佐刘邦)。

奈何“先入关而王”,秦王子婴投降了刘邦,羽大怒,要灭了刘邦,长途奔袭咸阳,杀子婴亡,少了秦皇宫,老秦家的家底让刘邦抄走,坟头宫殿让项羽烧了,据说兵马俑损坏严重,就是项羽干的。所以,天时更替没办法,秦皇帝退位为王,最后王灭国破。地利倒是,可是刘邦军霸上,项羽在烧杀,除了亡命没机会啊,亡命几年被抓去壮丁,或者饥荒而、死,何谈地利。老秦家几代人都不太占人和,但是秦政策好,人也多,秦人三大国策,生孩子、种地、打仗!所以,墙倒众人推,人和还是不说了。

楚汉之争最后结果就是,六朝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清扫干净,或者改换阵营,刘邦从流氓变成“长者”,取而代之的是后来的外戚士族。

当然,汉朝初立也有分封,可终究还是继承了秦制,让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成为制度。老秦家再有骨气,大势已去,复国怎么可能?秦王子婴死到汉成立历时4年,天下形式急转直下,韩信都差点被劝到自立,然后取天下,差点就三国鼎立哟!所以,秦人复国被当成假王剿灭而已。

我就一扯,你就一听,如若不对,欢迎吐槽。

5

老秦人是没有复国,因为秦王室已经没有人可以拥立,可是老秦人复了仇,刘邦就是利用了秦人对楚人的恨,才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秦军旧部大都归顺刘邦)结局就是项羽被秦人分尸,刘邦统一天下,定都长安,以安抚秦人,才有四百年之大汉天下。

6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是秦人在最难过的时期,吼出来的骨气和精神。起初,秦国饱受凌辱,受尽欺负,所以老秦人不甘,因此才吼出了这种秦人骨气。

时代变了,秦人变了

秦孝公后,秦国开始强大了起来,直到后面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老秦人血脉其实已经很稀薄了。最后的秦人、秦魂,也跟着秦始皇一同走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7

鲜卑人的北魏一直到隋唐都是老秦人的复国运动或者战争。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很多人都被秦始皇派遣去殖民了,主要有三个方面:百越、山东琅琊、新收复的南匈奴地,即主要是填边。



秦末战争的本质由最初的农民劳工起义很快演变成“复辟势力”与平民阶层的一次战争。其实,秦国当时以法家为基础的国策本质上也是平民政治。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急于进一步殖民,开疆拓土上瘾,几乎成为一种精神病,偏执狂。50万大军抛家舍业去了南方,这些记载很多。更大的殖民是北方,老秦人几乎走空,特别是南匈奴和山东殖民大军,都是军人和家属一起迁移。项羽鲁莽地焚烧咸阳,消灭了全部国家档案和线索。

故土难离,很多老秦贵族不满秦始皇的激进政策,起初回避的项羽大军。秦灭后,他们百万之众继续迁移到东北地区,一直到大兴安岭以北的广大地区,与东胡人融合,形成了鲜卑人。

2000年来,长江以北,这块土地上从来没有突然冒出来外来人,都是本土人,特别是秦人在这里叱咤风云。



这是漠河风和黑龙江的流水讲的故事。

8

大秦帝国破灭之后,之所以没有人复国,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第一、秦始皇一家没人了;

秦始皇的儿子不多,也就二十来个,二世胡亥先是假传圣旨,让长公子扶苏自杀了,然后在老爹的陵墓里,把其余的兄弟都留在了里面,照顾自己的老爹,所以经过胡亥这一折腾,秦始皇家里是没人了。

第二、赢家宗族被欺负惨了,没有复国的能力了;

秦国采用法家思想,商鞅变法之后,只有有军功的才能封爵位,有爵位的才能当官,宗族的人也就渐渐平民化了,远离了权力中心,自然也就没有能力复国了。

第三、天下苦秦久矣;

这句话是陈胜说的,秦始皇在位的时候,修建了秦始皇陵、阿房宫、万里长城、秦直道四个工程,哪一个不是劳民伤财?秦法严酷无情,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秦朝的统治不得民心,即使有人想复国,也没有百姓的支持;

第四、刘邦很会做人;

项羽进入咸阳,屠城三日,掠夺无数,火烧阿房宫,而刘邦却约法三章,汉承秦制,减免税率,令百姓休养生息。

所以没有领头为秦国复国的人,没有有能力为秦国复国的人,得不到百姓的支持,甚至不复国比复国过的要好,为什么要去复国?即使一群人拼死拼活,复国成功了,反而还是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谁没事找罪受?

个人浅见,还请各位指教!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