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究竟应该列在文人祠,还是应该列在弄臣榜,见仁见智。
如若论才气,毫不夸张地说,郭沫若可以在民国时期或者近现代史上名列前茅。
他不仅是大文豪,还是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等各种桂冠于一身,虽有些名头是官方送的,但大多数倒也算是实至名归。
但郭沫若却有一个特别的嗜好,他爱挖皇陵,而且是越有名的皇陵越热衷。
这一点,与他的早年经历有一定关系。
1892年,郭沫若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县一个小村庄里,与常人不同,他出生时脚先落地。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那个地方盛产土匪强盗,作为当地人,多少也沾了点匪气。
一个人的秉性通常与他的家庭生长环境有关,当然,后天的经历也会多少改变一些。
一般人会认为读书人是儒道互补,和进则兼善天下,退则归隐山林。其实,读书人在儒道之外,还有一个“匪气”。匪气、就忙死、痞子气,这三气相通,而官宦之家出身的读书人,会有迂腐气、书生气,但接触不到“三气”。
倘若家道中落,流落民间,破落士大夫家庭孩子便会与“三气”有染,周作人曾说,我身上有两个鬼,一个是绅士鬼,另一个人流氓鬼。破落官宦家庭成长起来的周氏兄弟平时文质彬彬,一旦被逼急了,也会展露出“流氓气”。
不过,周氏兄弟的“流氓气”是后天的,最多人用来自卫的,为人行事有原则,讲是非,而郭沫若的“三气”却是先天的,带有家族基因的。
郭沫若的父系历代经商,这一遗传基因使得郭沫若一生带有商贾气息,有冒险赌博的胆魄,也有畏惧权利的怯弱,甚至有投机取巧的机敏,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体,而他的文学天分,主要继承于没落官宦的母亲,他的外公曾是二甲进士。
1912年,21岁的郭沫若在父母包办下无奈与张琼华结婚,二人没有丝毫感情,后来郭沫若离家出走,张氏独守活寡68年,最终病逝。
1927年,郭沫若在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期间,由于蒋介石的清党活动备受诟病,郭奋起反击,写下声讨蒋介石的讨檄文。
蒋介石一怒之下,旋即通缉郭沫若,郭沫若前往日本避难。
在逃亡日本期间,郭沫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由原本的诗词作家开始古代历史学家转变,并在后来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受当地学术思想影响,郭沫若开创了唯物史观派。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眼见为实”。
在那个时期,郭沫若凭借对甲骨文深入研究成果,一度与王国维、罗振玉、董作斌并称甲骨文四堂。后来,又借此当上了第一届考古研究院院士。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郭沫若不辞而别离开日本,与日本的妻子佐藤富子断绝联系。
当然,他的日本妻子后来一直生活在大连,毕竟为郭沫若生了五个子女,关系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郭沫若回国后,随即起草了一篇赞美蒋介石的文章,并亲自去南京拜谒蒋,二人有没有冰释前嫌无从考证,但郭沫若表现出了自己的热情。
随后的日子,他尽显自己才子本色,创作大量的浪漫诗集、舞台剧本,对于编纂《中国史集》和《甲骨文合集》尽心竭力。
其实,从他的诗集看的出来,他还是非常浪漫的,但浪漫归浪漫,还是有些世俗心的,因而也就无法释然,难以超脱,终日愤愤不平。
要说诗人的天分,郭沫若绝对具备,但烟火气同样具备。
解放以后,郭沫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挖掘古代皇帝陵墓上,按他的话说,于公可以帮助后人更好的了解历史,于私可以见证皇陵的浩大以及那数不尽的陪葬品。
这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诱惑。
其实,郭沫若首先提议的是挖掘永乐皇帝的长陵,由于难度系数过大,退而求其次,便开始挖掘万历皇帝的定陵。
陵墓地宫一开,无数陪葬品琳琅满目,考古学家眼花缭乱,不知为何,顷刻间,那些珍贵字画、丝织艺术品自己那些木制品灰飞烟灭,迅速瓦解。
郭沫若一行人,无力回天,任何挽救措施已经于事无补。
而之后,以郭沫若为首的考古学家们,认为定陵虽有损失,但也不失为一种考古经验,自认为挖掘技术已炉火纯青。
转而,郭沫若开始申请对秦始皇陵和武则天的乾陵,分别开挖,在他看来,只有让帝王陵公布于天下,才能展示出自己那崇高的学识,才能让世人更了解历史。
然而这次,他并没有得到上级批准,被泼了一盆冷水的郭沫若,带着无尽的遗憾,于1978年病逝。
所以说郭沫若热衷于挖皇陵的原因,不仅与他天生的秉性有关,更多的是后天经历的影响。晚年作为研究院院士的身份,竭尽全力去证明自己的学识,想要给那些质疑声还以颜色。有人说他是流氓才子,还有人说他为人格败坏,总之,褒贬不一,但他坚持挖皇陵的决心没动摇过,或许他骨子里就是对皇陵充满好奇心的吧。
【精彩原创,敬请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