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多读者朋友都知道,郭沫若郭老先生,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还是一位考古学家。作为一名考古学者,他对发掘古迹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建国之后,郭沫若曾想就近发掘北京明十三陵中永乐大帝朱棣的长陵,但因条件限制,最后选择了万历皇帝的定陵先练手。

此次发掘,考古队发现了一些古代的皇家丧葬礼仪。但同时也因为当时的技术手段不足,对皇陵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许多历史文物被损毁,连万历皇帝的棺椁和尸体都没有保存下来。因此,皇陵考古发掘工作被喊停。

实际上,对郭沫若来说,他最感兴趣的其实并非北京的明十三陵,而是远在陕西的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之墓,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位皇帝合葬,且未被盗墓贼染指的皇陵,因此考古价值十分重大。而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极有可能就在这乾陵之中。

话说东晋王羲之去世后,其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由其族人传承保管。到了唐初时期,由于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心心念念想得到这幅字帖。后来派出手下的大臣萧翼,用下三滥手段把兰亭序从别人手中骗了过来。

唐太宗临死前,命令自己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把这不世珍宝兰亭序陪葬,从此,世间再未出现过兰亭序真迹了。

按理来说,李治应该遵从父命将兰亭序置于唐太宗的昭陵中,但昭陵被盗后,却无兰亭序现世。因此,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成了最后一个兰亭序字帖可能的藏身之处。

郭沫若是极爱文物之人,非常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有幸目睹兰亭序真迹。为此,郭沫若还提出过兰亭序是由隶书写成,而非行书的观点,希望能发掘乾陵一探究竟。

然而,有定陵发掘失败的案例在前,对郭沫若的请求,回复只有一句话:“十年之内不得发掘皇陵。”所以,郭老先生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挖掘乾陵的心愿。而兰亭序帖的秘密,只能交由后人去探索了。

最佳贡献者
2

先重新认识一下郭沫若,郭沫若是四川乐山人,曾和鲁迅先生一样都去了日本留学学习艺术,后来都弃医从文,开始文学创作,在文学的领域,其成就斐然,诗集《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都是出自于其手,建国后郭沫若出任了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

也许正是由于郭沫若对历史强烈的执着,抱着好奇害死猫的精神,郭沫若在1955年像国务院申报开挖明代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结果被批准,郭沫若兴奋异常,赶忙组织了一直考古队到北京昌平的十三陵开始着手挖掘,但考古队在硕大的长陵地宫宝顶之上足足忙乎了一个月,竟然连皇陵的入口都没有找到,他们不死心,再次和国务院申报先选择一个面积和规模相对较小的皇陵试掘,然后积累考古经验,在来开启长陵,结果明万历皇帝的定陵被不幸选中,考古队依旧费了一番周折,最后在将要放弃之时,在地下发现了一块指路石,从此终于发现了定陵入口的方向。从此第一座被主动考古发掘的皇陵在郭沫若的主持下被开启,在这座皇陵中,出土了3000余件精美的文物,这给了郭沫若极大的信心,但众所周知的是,这座皇陵被打开后,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被完美的保护,相反很多文物被损坏殆尽。造成了考古史上巨大的事故。

但是郭沫若并没有放弃,在十年后1965年,他又上书国务院请求再次发掘朱棣的明长陵,但这一次被周恩来果断拒绝了,尔后郭沫若还主持过河北满城刘胜墓的发掘(这个汉墓是解放军在工程中偶然发现),老郭来满城后,非常神奇的在旁边又考证出刘胜妻子窦绾的墓。并果断挖了~在后来,郭沫若又曾写信给周恩来,建议挖掘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结果又被拒绝。

3

永乐:大胆!洪熙:别挖我爹!嘉靖:放过我孙子!万历:诅咒你!


明十三陵之定陵挖掘考古一事,距今已六十余年,定陵挖掘,也是唯一一次对中国历史帝王墓的主动考古挖掘。按照对外的总结报道,定陵考古挖掘号称是经过慎重选择、认真论证、报经审批、由专业考古人员实施、有明确学术目的的科学发掘工作。

一开始,首先进入著名明史专家吴晗和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视野的正是明长陵。在世时促就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修建大运河、编纂《永乐大典》的永乐帝朱棣的寝陵明长陵,是“明陵中规模最大、地面建筑最完整”的“地下宫殿”,应该让其“重见天日,开放为地下博物馆”,“不但可以丰富历史知识,也将使明长陵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名胜。”在永乐大帝的一片喷嚏之声中,这份由吴晗起草、郭沫若修改的报告获得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审批通过。

挖长陵前,大家一致认为最好是先试掘一个别的帝陵,比如,永陵。

嘉靖皇帝在永陵里叹了一口气,他早就被海瑞磨掉了锐气,不管何时总有博名气的来气你,真生气你都死800多次了,做皇帝,不能太认真。当嘉靖后来听说不挖永陵,准备开挖定陵时,怒了,放过我们家小三的小三吧,还是挖我吧!

定陵里的万历慌了,哥有隐疾,腿脚不好,你这一刨,岂不露馅了?还好,很快,万历听说上头的目标似乎换成了献陵。他松了一口气。

献陵里的洪熙帝明仁宗朱高炽一挺身,挖我就挖我!咱先说好,能不继续挖我爹么?我爹暴脾气不说,好歹也是对中华民族有过历史贡献的。。。

长陵里的永乐大帝发出一声不屑的鼻音,“有胆就放马过来。”

然而上头的人们犹豫来去,最终做出了挖掘定陵的决定。

历时两年的发掘,定陵地宫出土各类器物2648件(不含钱币、纽扣),金、银制品和玉类保存基本完好。丝织品“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花色之好,纹样之复杂,在中外考古史上都是罕见的”,还是“研究中国古代丝绸科学技术的珍贵资料渊薮”,当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操作不严格,防腐防氧化的水平不适应需要,在文物保存方面,是存在很多欠缺的。

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娘娘的棺椁骨殖自然是没有保存下来,有的堕入深渊,有的升上青天,永乐、洪熙、嘉靖与众多皇帝皇子皇妃渐渐也了无声息,他们可以安眠一段时间,因为自定陵起,自定陵终,皇陵的考古发掘暂时告一段落。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最怕后人来松松土。听到郭沫若也进了坟墓,多半会安心许多。

4

在我们通常的理解当中,郭沫若是一位大文豪。但是除了问号这个名头,郭沫若还是一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其在甲骨文上的造诣,更是很难有人一整高低。

然而他的人品并不怎么样,不知是文人相轻的原因,还是他本身的毛病。鲁迅先生评价它是“才子加流氓”,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也并不待见他。我们了解比较多的,还有其挖掘帝王陵墓一事。

首先提出对明十三陵挖掘的,其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当时北京市的副市长吴晗。他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申请下来挖掘的手续。因此和郭沫若一起,提出了队明十三陵的挖掘。

一开始定下的目标是长陵,它是在这些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陵墓。但是经过很长时间勘测,没有发现可行的挖掘方式。准备对相对简单的定陵练手,也成为了历史上皇陵文物的一个灾难。

对定陵的挖掘,郭沫若等人的运气可以说是相当好。刚刚动工几天时间,就发现了“隧道门”。并且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就挖通了通往陵墓的隧道。仅仅九个月时间,就挖到了“金刚墙”。

明朝的时候,人们把墓道的墙壁称作是“金刚墙”。发现了金刚墙,也代表着发现了陵墓的具体位置。从1956年5月开始破土动工,到1958年9月,基本清扫工作完成。万历皇帝的陪葬品,开始出现在世人眼中。

▲金刚墙

开掘陵墓之后首要工作,就是对陵墓中的三具骸骨进行修复。其中包括万历自己,以及两位妃子。万历作为封建社会旧地主阶级的代表,修复模型人员完全不根据具体历史事实,只是单纯将万历照着地主的样子修复。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三具骸骨就被修复完成。只见万历皇帝,头戴瓜皮金丝小帽,鹰钩鼻子,血盆大口,一腿长一腿短,手握皮鞭。完全是旧社会的地主阶级,正在对农民进行鞭打。而他的两位皇后,也是典型的地主婆,浓妆艳抹。

万历帝陵中还出现大量陪葬织锦匹料,但是由于保护措施不到位。用了极其粗糙的手法,简单的将这些珍贵文物装裱。 而对古代服饰颇有研究的沈从文,特地赶来对出土文物研究。当其发现此种装裱方法后,痛心不已但为时已晚。

而此事未平,全国各地又蠢蠢欲动,要求发掘本地帝陵。 幸亏周下了严令,全国各地不准私自开掘陵墓,这场浩劫才得以避免。

就在定陵开掘一年之后,定陵博物馆成立。然而在成立的当天,定陵当中万历皇帝原生棺椁被扔。

1959年9月30日民工王启发,接到了博物馆主任的要求“复制的棺椁已经做好,之前的已经没用了 ,你找几个人把地宫清理一下。其中的棺椁抬出来,好迎接领导的检查”

当几名民工对棺椁进行劈砍时,参与定陵开发全过程的王启发,内心有点不忍。对主任建议道,是不是可以把它放在一边?而主任恶狠狠的瞪了一句“你是不是想留给自己?”

王启发这才接下了后面的话,乖乖的带人把破碎的棺木抬出去,扔到墙外的山沟当中。当此事被北京的夏鼐耳得知时,气的直跺脚,要求立即取回时,但是早已不见踪影。

然而定陵的悲惨命运还没有结束,文化开始后几名年轻人冲到了定陵当中。从管理员那里抢来了仓库的钥匙,拉出了当中的三具骸骨帝后骸骨,以及大量所谓的罪证(文物、画像、陪葬品)。

这些人又召集了成百人的规模,就在定陵前的广场上。对这三具骸骨进行最后的“审判”,审判结束后几名彪形大汉将三具骸骨杂碎,将罪证烧毁,然而这一切却没有任何人来阻止。

如今走在定陵博物馆当中,我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复制品。其中大部分的文物,都已经被毁在了历史当中。至于对于郭的评价,我不想多说了。

▲定陵挖掘队长反思

5

定陵的挖掘,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中科院、文化部实施的一项考古工程,是国家行为,并非郭沫若个人利用职权的行为。根据资料,1955年10月,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作为发起者,联合了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文化部副部长沈雁冰、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长范文澜等人,联名上书政务院,请求发掘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陵墓长陵,很快就获得周总理的批准,尽管当时它受到了来自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郑振铎和副所长夏鼐等考古专家们的理性反对。据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介绍,这次挖掘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要找到下落不明的《永乐大典》,身为明史学家的吴晗对此极其看重。

6

郭沫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有人说他是继鲁迅之后的又一大文豪,也有人指责他是文坛的“变色龙”,并没有什么坚定的立场。

他除了文学家这一个身份外,还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作为中科院的院长,他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颇有造诣。

那么,郭沫若为什么热衷于皇陵挖掘?

一,文学方面的执着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郭沫若对皇陵中珍贵的书籍字画有着极大的兴趣。

甚至说到了偏执的地步,所以建国后,他迫不及待的想发掘,北京明十三陵中永乐大帝朱棣的长陵。

因为传说长陵中有套奇书,名曰《永乐大典》,郭沫若自然是十分想一睹其真容的!

只是开挖了没几天,考古队就发现长陵实在是太难挖了,于是考古队员就把情况报告给了郭沫若。

后者考虑良久,退而求其次,决定放弃长陵,开挖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先找找经验,然后再对长陵下手!

二,想有所贡献名留青史

郭沫若不只是文学家,还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迫切的想要一份成就,或者说要有一份突出的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考古学家的地位!

而当时新中国,除了盗墓贼,还没有官方的挖掘研究。

郭沫若看到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而挖掘皇陵就是标志性的历史研究。

于是定陵被挖开了,这也是唯一一次对中国历史帝王墓的主动考古挖掘。

激动的郭沫若率领考古队挖掘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找到了定陵地宫的入口。

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然而当时的技术设施有限,大量的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可是郭沫若并没有痛定思痛,而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继续把主意打到长陵上。

三,好奇心使然

郭沫若研究了半辈子的文学,考古和历史,保持着强烈的好奇欲。越是没有看到过的,没有研究过的,他越是好奇。

越是阻碍重重,困难重重,他就越是要去探究。

而皇陵中的种种珍品,更是让郭沫若心心念念。

除了他超级想挖的长陵以外,郭沫若还有两座坟墓是格外的想要发掘的。

其间一座即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坟墓乾陵,传说坟墓傍边有着黄金500吨,而且还有人难以估量的各种陪葬品,而郭沫若一向心心念念的《兰亭集序》听说就在乾陵里,更是成为郭沫若想要挖掘的理由。

还有一座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陵,且不说关于皇陵的神秘色彩,就冲它天下第一陵的称号,郭沫若也要会上一会。

于是,利用私交来办公事!以老朋友的身份让周总理同意他的申请。

吃一堑,长一智,周总理一口回绝了他。这种费力伤财的事情,他是不会同意的。所以,各位皇家boss的陵墓才没有被破坏。

总而言之,在考古方面,郭沫若的私心大于公事。

他并没有结合当时的国情和社会背景,也没有过硬的保护文物措施,更没有良好的保存技术,贸然挖皇陵这样的行为,如果仅仅为了好奇心,这不是在研究,而是变相的破坏!

有书君认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分析利弊,三思而后行。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7

说到郭沫若,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近代的文豪,他既是诗人又是历史学家,在文化领域有着精深的研究,可是这个人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实在是因为他后期对于历史挖掘方面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为此他有些公私不分,导致挖掘过程损失惨重,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众所周知,明定陵的挖掘,就是郭沫若的一再坚持和主张,于公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的历史,万历皇帝的陵墓作为了挖掘的对象,于私可能也是为了见证皇陵的浩大以及众多琳琅满目的陪葬品,这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而言是致命的诱惑,郭沫若可能就是公私一体了吧!

在挖掘定陵的时候,其实受到了不少的人的坚决的反对,理由很简单,在1955年时期,国家根本就不具备保护文化的能力和条件,而如此冒失的挖掘,虽然能够了解一部分历史的真相,但是失去的绝对会比得到的更多,最终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一次“无法挽回的错误”。

定陵挖开后,大量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间灰飞烟灭,令人痛心不已。按理来说,作为这次挖掘皇陵主要的责任人,郭沫若应该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可是事实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人们对于他的动机深深的表示怀疑。

其实定陵只是作为一个备胎罢了,郭沫若之前想要挖的其实是永乐皇帝的长陵,可惜的是陵墓过于复杂,郭沫若团队,无法挖掘开,所以退而求其次,才去挖掘定陵。

8

比起当年的红卫兵破四旧,郭沫若的行为真心不算什么。现代人批郭,无非就是让郭替大伙背锅,把全国人民的道德沦丧归咎于他一个人。毕竟他挖过皇陵,而红卫兵只是砸过几个坛坛罐罐罢了。




用天生就有道德优越感的人的话说:“郭沫若这个人,一生的骨头和立场,令人唾弃。”

但是骂归骂,郭沫若的文学水平和考古学方面的研究,还是有很大成就的。

鲁迅也说过,郭沫若这个人是才子加流氓。 鲁迅先生虽然瞧不起他的为人,但还是认可他的才华的。



建国以前,郭在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在当时是无出其右的。凭借这些研究成果,他当选为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正因如此,郭沫若才会热衷于考古发掘,因为这是他的专业之一。

毕竟,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盲是不会对考古感兴趣的。


当然了,考古不一定要挖皇陵。郭沫若和吴晗对十三陵的执着,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在建国初期,左翼文人的身份很高,郭也好,吴晗也好,很得某位“领导”的赏识。领导曾对郭说,你要接过鲁迅先生的大旗,肩负起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责任。

这种器重,对于郭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荣耀。而五十年代中后期,知识分子不吃香了,郭觉得自己在领到面前受冷落。就想玩票大的--挖皇陵!

挖皇陵对郭来说,有三个好处。

第一,陵墓内有很多文物典籍,能满足他作为考古学家的好奇欲。

第二,强化自己在中国考古届第一人的地位,连皇陵都敢挖,同行谁还敢不服他?

第三,博出位,让领到的目光转到他身上。事实也证明,他成功了。

定陵的悲剧,并没有让郭反思。因为定陵并没有满足郭沫若的好奇欲;也没有让自己的地位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去挖始皇陵、挖汉陵、挖唐陵。

挖去如果让他成功了,那就真是悲剧了。

9

最早接触郭沫若,大概是在小学课本上,那时候此人还是一个著名学者和文人。从此一直没觉得此人有什么不妥之处,但直到近几年,才知道郭沫若除了会写诗,还会盗墓,甚至革命立场极不坚定,是个典型的墙头草,不明白为何他的墓碑上写着“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民国时期原本是大户人家之子,后来娶妻后话都不说一句就出国留学去了,在日本,又风流不羁的流传出许多风花雪月之事。而且,他一直都是在日本生活,后来解放后才回到国家。

一回国,郭沫若就成了一个学者,而他的重点工作就放在研究陵墓上。美其名曰研究皇室的墓葬风俗,其实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最可恨的是,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许多皇陵文物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研究是好的,但是要考虑是否能保护好他们,对于文物,在不能保证完美保护好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去触碰,毕竟,动了就没了。

10

郭沫若,究竟应该列在文人祠,还是应该列在弄臣榜,见仁见智。

如若论才气,毫不夸张地说,郭沫若可以在民国时期或者近现代史上名列前茅。

他不仅是大文豪,还是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等各种桂冠于一身,虽有些名头是官方送的,但大多数倒也算是实至名归。

但郭沫若却有一个特别的嗜好,他爱挖皇陵,而且是越有名的皇陵越热衷。

这一点,与他的早年经历有一定关系。

1892年,郭沫若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县一个小村庄里,与常人不同,他出生时脚先落地。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那个地方盛产土匪强盗,作为当地人,多少也沾了点匪气。

一个人的秉性通常与他的家庭生长环境有关,当然,后天的经历也会多少改变一些。

一般人会认为读书人是儒道互补,和进则兼善天下,退则归隐山林。其实,读书人在儒道之外,还有一个“匪气”。匪气、就忙死、痞子气,这三气相通,而官宦之家出身的读书人,会有迂腐气、书生气,但接触不到“三气”。

倘若家道中落,流落民间,破落士大夫家庭孩子便会与“三气”有染,周作人曾说,我身上有两个鬼,一个是绅士鬼,另一个人流氓鬼。破落官宦家庭成长起来的周氏兄弟平时文质彬彬,一旦被逼急了,也会展露出“流氓气”。

不过,周氏兄弟的“流氓气”是后天的,最多人用来自卫的,为人行事有原则,讲是非,而郭沫若的“三气”却是先天的,带有家族基因的。

郭沫若的父系历代经商,这一遗传基因使得郭沫若一生带有商贾气息,有冒险赌博的胆魄,也有畏惧权利的怯弱,甚至有投机取巧的机敏,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体,而他的文学天分,主要继承于没落官宦的母亲,他的外公曾是二甲进士。

1912年,21岁的郭沫若在父母包办下无奈与张琼华结婚,二人没有丝毫感情,后来郭沫若离家出走,张氏独守活寡68年,最终病逝。

1927年,郭沫若在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期间,由于蒋介石的清党活动备受诟病,郭奋起反击,写下声讨蒋介石的讨檄文。

蒋介石一怒之下,旋即通缉郭沫若,郭沫若前往日本避难。

在逃亡日本期间,郭沫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由原本的诗词作家开始古代历史学家转变,并在后来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受当地学术思想影响,郭沫若开创了唯物史观派。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眼见为实”。

在那个时期,郭沫若凭借对甲骨文深入研究成果,一度与王国维、罗振玉、董作斌并称甲骨文四堂。后来,又借此当上了第一届考古研究院院士。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郭沫若不辞而别离开日本,与日本的妻子佐藤富子断绝联系。

当然,他的日本妻子后来一直生活在大连,毕竟为郭沫若生了五个子女,关系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郭沫若回国后,随即起草了一篇赞美蒋介石的文章,并亲自去南京拜谒蒋,二人有没有冰释前嫌无从考证,但郭沫若表现出了自己的热情。

随后的日子,他尽显自己才子本色,创作大量的浪漫诗集、舞台剧本,对于编纂《中国史集》和《甲骨文合集》尽心竭力。

其实,从他的诗集看的出来,他还是非常浪漫的,但浪漫归浪漫,还是有些世俗心的,因而也就无法释然,难以超脱,终日愤愤不平。

要说诗人的天分,郭沫若绝对具备,但烟火气同样具备。

解放以后,郭沫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挖掘古代皇帝陵墓上,按他的话说,于公可以帮助后人更好的了解历史,于私可以见证皇陵的浩大以及那数不尽的陪葬品。

这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诱惑。

其实,郭沫若首先提议的是挖掘永乐皇帝的长陵,由于难度系数过大,退而求其次,便开始挖掘万历皇帝的定陵。

陵墓地宫一开,无数陪葬品琳琅满目,考古学家眼花缭乱,不知为何,顷刻间,那些珍贵字画、丝织艺术品自己那些木制品灰飞烟灭,迅速瓦解。

郭沫若一行人,无力回天,任何挽救措施已经于事无补。

而之后,以郭沫若为首的考古学家们,认为定陵虽有损失,但也不失为一种考古经验,自认为挖掘技术已炉火纯青。

转而,郭沫若开始申请对秦始皇陵和武则天的乾陵,分别开挖,在他看来,只有让帝王陵公布于天下,才能展示出自己那崇高的学识,才能让世人更了解历史。

然而这次,他并没有得到上级批准,被泼了一盆冷水的郭沫若,带着无尽的遗憾,于1978年病逝。

所以说郭沫若热衷于挖皇陵的原因,不仅与他天生的秉性有关,更多的是后天经历的影响。晚年作为研究院院士的身份,竭尽全力去证明自己的学识,想要给那些质疑声还以颜色。有人说他是流氓才子,还有人说他为人格败坏,总之,褒贬不一,但他坚持挖皇陵的决心没动摇过,或许他骨子里就是对皇陵充满好奇心的吧。


【精彩原创,敬请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