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视角
泻药,“丁戊奇荒(炒米刚看到时挺奇怪,怎么是双天干纪年呢?)”是一场持续了四年的灾荒。即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丁丑年)至四年(1878年戊寅年,)之间的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史称"丁戊奇荒"。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灾荒,以至于我们现在的饮食文化里都深刻地体现着饥饿的基因。但是在晚晴刚刚经历巨大社会变革的时候,太平天国覆灭才十余年,社会生产生活刚刚开始恢复;“洋务运动”刚开局十余年,依稀见到“同治中兴”迹象的关键时刻;也是光绪小皇帝刚刚继位,慈禧老太太希望看到新的开局的时候;老天爷却突如其来地再次狠狠地给大清的国运来了一巴掌。
这场持续四年的旱灾,影响范围之广,波及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另有2000余万灾民流离失所,从而对中国晚清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电视剧《乔家大院》里就反应过这场大的灾荒。乔致庸其时被困山西,开粥厂赈济,几乎荡尽家产;然求助于平遥江雪瑛,开粥厂吸引灾民。当然那只是故事,但是反应的历史事件之惨烈!
其灾之大无以具诉,然炒米幼时便听过爷爷辈的人讲他们爷爷辈的故事 ,便讲到此次灾荒,故事主人公逃荒,走了多少户皆空,颗粒皆无;然而看到一户人家炊烟袅袅,立刻跑进屋内,掀起锅盖,便要捞食,乃一婴儿也!故事主人公吓得魂飞魄散,夺门而逃!
然而如此大的灾荒除了干旱,还有因为1860年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的一个政策,清政府公开允许种植罂粟,导致农村大量土地种植利润更高的罂粟,而粮食播种面积减小。
但是此次巨灾,未生民变,主要得益于民间的社会救济的发展,江南大批士绅北上赈灾,这是中国之前的传统历史上没有过的。引导他们前去赈济的却不是因为清政府的要求。因为清政府当时自身难保,面对如此大灾,国库已空,早就无力赈灾。
那是江南士绅的觉悟高么?同样也不是,而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救死防流",除了救助灾民本身,就是防止出现流民,防止他们出境往南。而这大部分士绅恰恰就是“洋务运动”的得益者,是“求富”阶段的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主动提出与官府合作赈灾,譬如江苏巡抚吴元炳,于清江设立了17个粥厂,收容四万五千余人;于扬州设立了11个粥厂,收容灾民四万二千余人;于苏州城外设立7个粥厂,收容两万余人;苏州绅士谢家福首倡越过本籍地界救荒,后李金镛等开始了主动苏北救荒行动的义举,
第二,因为文化的原因,因此逢此大灾,外国教会参与到了赈济当中来,然而教会在救济的同时,必然开始传教活动,然而同时因为两次鸦片战争,这让接受过2000多年儒家教育的士绅和老百姓们,多少不能接受。然后这种排外的情绪就开始蔓延开来,加上历史上的“教案”不断,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显得格外突出。后来一大批义和团的主要首领都是经历过此次灾变,炒米不知是否也曾受到这种情绪的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