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邀请。

绣春刀和唐横刀都是冷兵器时代杀伤力强大的武器,两者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

先说绣春刀

前几年有部电影名叫《绣春刀》,是张震、刘诗诗等人主演的。拜这部电影所赐,很多对古代武器不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了绣春刀是明朝锦衣卫的佩刀。

同时,绣春刀也是明朝御林军的佩刀,只是御林军不怎么出名,导致许多人以为绣春刀是锦衣卫专用的,其实它不是,不只御林军有,某些大臣也有。

和大家的固有印象不同,绣春刀并不是锦衣卫的标配,不是锦衣卫里人手一把,而是需要立下功劳或者有什么仪式才由皇帝赐下,这更多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绣春之名,来自唐朝诗人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中的一句: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意为年轻的国之栋梁在春天时,应是穿着锦衣在皇朝侍御省亲,何其威风。

以绣春为名,表达的是一种天子近侍应当神清气爽、精神抖擞的感觉。

绣春刀的形制并不是一成不改的,前期综合了日本倭刀的特点,中晚期更偏向于明代本土特殊定制的工部腰刀。

真实的绣春刀具体什么样,现在已经无法确定了。台湾收藏家王度几十年前收藏了明代的两把刀,共用一个刀鞘,刀柄上分别刻有“东”和“厂”,被称为“东厂双刀”,但是并不能确定这就是绣春刀。

再说唐横刀

横刀是唐刀的一种,历史悠久,在隋朝时就出现了,是隋朝士兵们的主要佩刀,到唐代时发扬光大,成为唐朝士兵的制式武器。

其刀型传承自汉朝环首刀,唐朝前期大部分横刀还保留着环首,中、后期才改为现在我们所见的款式。

(后人仿制)

关于唐刀,《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上这么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也就是说,唐刀有四种形制:仪刀、鄣刀、陌刀、横刀。

1、仪刀:是禁卫军仪仗所配,代表着皇家的面子,讲究美观,装饰以金银,柄首配有龙凤造型的圆环;

2、鄣刀:是宽刃的大砍刀,史料上的描述是“盖用鄣身以御敌”,主要在战场上使用;

3、陌刀:是步兵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的重兵器,具体的形制已失传,后世认为是长柄刀,威力是四种唐刀中最强的。

《新唐书.张兴传》上有这样的记载:兴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贼将入,兴一举刀,辄数人死,贼皆气慑。意为张兴提着十五斤的陌刀御敌,大发神威,一举刀就杀了数人。

(后人仿制)

4、横刀:多为60至80厘米,刀身狭窄、笔直,是皇宫士兵、衙役、捕快、守城站岗士兵、巡逻士兵等所配之刀,即有剑的君子之风也有刀的霸气,是唐刀中的代表。我们现在所说的唐刀,通常指的就是唐横刀。

仪刀和横刀传到日本,根据需要有所改变,而现代为了仿制,又借鉴了日本的唐刀款式,其实这和真正的唐刀已经不一样了。

【结语】

总之,绣春刀和唐横刀在它们所处的时代,都是巅峰之作,是那个时代军事力量的一种体现。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最佳贡献者
2

刀剑是中华文化中最为瑰宝的一部分。它在达官贵族手里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它在将士手里是保家卫国的利器,它在侠客手里则是正义和勇武的化身。每个朝代的更迭,都是在无数的刀光剑影中荣辱兴衰。而绣春刀和唐横刀是刀剑的历史长河中出现的最为经典的两款古代利器。下面笔者就按历史的先后顺序,浅谈绣春刀和唐横刀的区别。

先谈唐横刀。唐横刀是唐朝时期最为璀璨夺目的名刀。其刀体是由百炼精钢锻造而成,材质紧密,硬度强,韧性也好,不易折断。唐横刀长约八十公分左右,刀柄较短,刀身则挺直狭长,刀刃峻陡几乎成直线,刀尖切锋两边开刃,看着霸气十足。因其刀柄短,一般为适合单手握持,且轻便飘逸,在近战的砍杀和刺杀表现十分优异。正是唐横刀因其优异的品质,无论是在唐代军队还是在民间都十分受欢迎。可以说,在当时的所有的武器中,能代表盛世大唐的,唯有唐横刀。

绣春刀据说是明朝锦衣卫、御林军特制的兵器,不许民间持有,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官刀”。既然是“官刀”,它不仅用的都是当时最上好精钢,还借鉴了藏刀,日本刀、蒙古刀各家的长处。可以说绣春刀是当时巅峰之作的宝刀。绣春刀长约一米左右,刀柄较长,刀身全身有弧度,刀刃略宽锋利无比,刀尖弧形两边开刃,刀鞘有鞘裙,裙底织有排穗。因其刀柄较长,均适合单手和双手握持,在近战的砍杀和刺杀一样表现优异。据说绣春刀在双手持刀情况下,聚力一刀砍下,砍断一整只马头,不在话下。

综合上述,绣春刀和唐横刀的区别,配合上图从外形上简单地讲。绣春刀的刀柄较唐横刀长,刀身一个有弧度,而另一个近乎直线,包括刀尖也是。而绣春刀设计有刀鞘的鞘裙和裙底的排穗,这一点唐横刀没有。

3

绣春刀和唐横刀都是中原王朝真实存在的兵器,与汉代的环首刀构成了完整的传承脉络,都是为了实战而生。



既然都是一脉相承,那么他们有什么异同点呢?




同等作用:腰刀、佩刀

首先,他们都是腰刀,将士配于腰间,双吊耳,便于固定和单手拔出。

腰刀的长度注定了不会太长,太长,则不容易单手从刀鞘中拔出。比如秦剑都很长,背负。始皇帝被荆轲追杀时,绕柱几匝,剑也没拔得出来。



腰刀长度一般在80-100厘米左右。比如日本东大寺所藏唐样大刀,全长99.9厘米。

当然也有特例,戚家刀,也叫御林军大刀,拔出方式则是托刀背或者互拔身边战友的佩刀。




工艺区别:包钢和夹钢

自南北朝以后,灌钢法大规模取代了百炼钢,不排除百炼钢少量应用。不出意外,这两种制式军刀大规模配备,灌钢法应该是主流。


唐朝制刀多采用包钢法,也叫甲伏锻,意为外用较硬的钢种,内包软钢,取外硬内韧之性能,既提高了耐久性,又保证了劈砍的功效。

明朝制刀多采用嵌钢法,也叫切刃铁,较硬的钢嵌在大部分的刀身用钢下,锻造而成。戚继光曾经说过腰刀“铁要多炼,刃用纯钢”,也就是所谓的好钢用在刀刃上。




刀身区别

唐横刀是直刀,切刃造,意为刃部较之刀身小很多,便于劈开盔甲。另外刀尖的形状增强了刺杀的功能,便于从甲胄连接处突破而入。

唐横刀只有小刀鐔/刀格,刀身没有血槽。


而绣春刀细长,刀身大部分是直刃。但刀尖处向上弯曲,有弧度,这一点和唐横刀不同。刀背前端开反刃,兼具刺杀功能,可刺穿同时期的金属盔甲。

参照明后期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的记载:“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刃芒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可见,刀刃的形制也与唐横刀有较大差别,是从刀背到刀刃,一体磨刃的,与上图唐刀的切刃造区别更大了。

握手处有较大的刀格,常见的有椭圆盘形或花瓣形。





使用目的的区别

唐横刀是将士佩刀,唐《太白阴经》记载了一支一万两千五百人的部队的部分装备为:枪:一万两千五百条。佩(横)刀:一万口。可见这么一只唐军中,佩刀比例为80%,除了少部分陌刀手以外,应该是人手一把,近战中做最后一搏使用。



而绣春刀则要定位高一点,绣春刀其实是同时代的雁翎刀。但是由皇帝御赐,是明朝皇帝贴身锦衣卫的佩刀。但是,只有在一些重大典礼上,负责皇帝贴身警卫的锦衣卫官员才可以穿飞鱼服、佩绣春刀

所以,绣春刀品质更高。在锦衣卫当中,有资格穿飞鱼服、佩绣春刀的人极少。





综述

所以唐横刀和绣春刀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佩刀,近战所用,在历史关系上是一脉相承。

区别是在工艺、刀形上存在差异,但最大的区别是使用的人和使用目的。

4

绣春刀接近于后来的大刀,便于力量发挥,新手易于掌握,刀对钢材的要求不高,易于铸造。

唐刀又叫苗刀,形似禾苗,因此得名。对钢材的要求极高,不利于铸造,这是他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

且唐刀对使用者的要求以很高,需要很长的时间训练!

5

两者皆有倭刀的影子,皆是刀身长且窄,手握部位可双手共握,以便大力劈刺撩削。绣春刀戓叫雁翅刀,刀身略弯,刃开的略宽。而唐横刀,刀身直似剑,刀尖斜断,刃开窄,古代亦有似剑两侧均开刃。两者比起来,唐横刀更霸气冷血,有立马横刀威风四面之气

6

当中的,就是我的绣春刀。个人么有文化不会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