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日大寒。北京依然没有下雪。似乎是欠了一个约。想起一个我似乎很久没有提及过的一个诗人,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江雪》是最耳熟能详的一首诗,这首诗非常简单,是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时所作,那时候的他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的政治变故,精神上遭受很大的刺激与打击。

他先是被贬邵州司马(今湖南邵阳市),赴任途中,再被贬到更为荒僻的永州(今湖南永州)。唐时的永州环境艰苦,当年白居易先生被贬江西九江,所任也是“司马”,为什么他夜闻琵琶,深感沦落,倍觉凄凉,就是因为“司马”名为刺史的副手,实质上是一闲职。

柳宗元到任后并无实权,作为“政治错误”的人,他在永州也不可能得到太好的对待,没有居住之地,只能寄居在寺庙中。通过借描写山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抒发在政治上上的失意苦闷。

《江雪》即是作于此时。他并没有用过多的词汇去形容幽僻的画面,连同诗名也不过二十二字,却在尺幅之间见天地之宽,钓叟身影之孤渺,叫人读之便生寒意。让我们越读越寒冷,越读越体会到其中的幽僻。

他那样刚直积极的性子,却遭受了那样沉重的打击,不失落烦恼是不可能的,也因此《江雪》不同于其他诗人写渔翁钓叟时的闲逸旷达,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舟、一老渔翁,在江中间独自垂钓。天地是一片寂静,万籁无声。

这诗是清冷到极致,亦孤傲到了极致。沉默是他所能得到的,最大的自由。正如那个老渔翁。

然而这首诗只是个开始,即使是在永州这样的偏远的地方,他的政敌也打算放过他,对此柳宗元束手无策。他还在永州窝着心写了很多满是“骚怨”的诗歌,很多人除了《江雪》之外,好好品读过的只怕不多。

柳宗元不能改变日子,他只好改变自己了。他的这一首《渔翁》,亦是谪居永州所做,诗云——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诗中的渔翁,或许更符合大众心中预设的形象。仔细读来,这首《渔翁》比《江雪》多了几分生动,几丝色彩,流露出物我两忘去留无意的逍遥情态,想必是他渴望获得的另外一种状态。人云,人生有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佛云,人有三种修行法门,闻、思、修。他独钓寒江是见自己,寄情山水是见天地,在柳州励精图治是见众生。他经历政变是闻,迁谪永州十年是思,转任柳州是修,唯有三者合一,方能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这时候柳宗元的思想境界进一步跃升,几乎看不见烟火气了。

活在时间的褶痕里,因着时局的动荡,他是适逢其会,乃至于亲历风云的人,本该如惊弓之鸟,朝不保夕的活着。他却没有沦没下去,信念没有坍塌。如此不改初衷,才是真正的勇者。

最佳贡献者
2

柳宗元是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天地宇宙是自己独立存在的客体,否认人格神的存在,反对当时流行的各种宿命论的说教,他又认为封建制度的形成不是什么天意或圣人的主宰,而是客观发展的自然之"势"。他又反对"继世而治"的等级制度,主張任贤授能,打破门阀界线。这都表现了鲜明的庶族地主阶级层的思想色彩。但在某些方面也夹杂一些唯心主义的因素。柳宗元也是我國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他积极支持当时倝愈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热情地培养和指导后进的古文作者,在知识份子中享有很大的声誉,他又以自己优秀的散文作品树立了新型"古文"的威望,扩大了"古文"的社会影响,促进了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他的《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这个集子收录了柳宗元现存的全部诗文,这个集子还收录有古今体诗两卷约一百四十余首,如《江雪》《渔翁》《柳洲二月榕叶落尽偶题》等写得清朗疏淡,情意盎然,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3

谢大圣书童邀!
柳宗元,是一位文章成就大于诗歌的诗人,一生忧国忧民,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诗作流传至今的有155首,《江雪》《渔翁》《溪居》《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是柳宗元诗歌的代表作。

而他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
唐代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诗书传家,少年聪慧,21岁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对“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腐败黑暗,社会气象萎靡,民不聊生的现实,有了更深的体会,萌发政治革新的愿望,遂加入王叔文、往丕革新集团,官至礼部员外郎。


805年,与刘禹锡等八贤达一起,协助二王推行社会改革,贬斥宦官,抑制藩镇,加强中央集权,调整税收,减轻民负,整顿社会秩序,力图社会气象更新,史称“永贞革新”。

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联合朝中顽固官僚,迫使唐顺宗退位。唐宪宗继位,俱文珍坐大,打击革新集团,为时180多天的“永贞革新”宣告失败!革新集团的官员,都被贬斥远地,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永州10年,他在极度苦闷中追求精神寄托,研究哲学,奋笔疾书。

以文会友,千里唱和,他与文坛巨子韩愈一起,发起“古文运动”,主张散文“以文明道”,“不平则鸣”,“务去陈言”,“辞必己出”,“先立行再立言”。写出了《永州八记》,作诗140首,并有“九赋”、“十骚”。陈情咏物,感情真挚,精炼生动,内容充实。《永州八记·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的叹息,令人悲哀,在后世心中激荡不息!



815年,仕途出现一线曙光,柳公应召回到长安,忠言直谏,开罪权臣武仕衡,又被贬至更远的边荒之地,任柳州刺史。他到了柳州,整治街巷,释放奴婢,兴办学堂,开凿水井,鼓励垦荒,发展地方经济,促进文化演进。经过三年,柳州大治,人民安居乐业。


819年,由于辛劳过度,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仅47岁!为表达思念和崇敬之情,柳州士民在柳州建的柳侯祠,纪念这位恩泽当地的仁厚执政官。柳侯祠至今犹存。怀着崇敬的感情,我曾两次到柳侯公园,探寻这位先贤的足迹,拜谒柳公雕像。

柳公的一生,著述颇丰,文传千古,散文成就大于诗歌。《天说》为哲学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说》为政论代表作;《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州八记》为寓言代表作;《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古潭西小丘记》《小石城山记》为游记代表作。

4

柳崇元(773一8l9)字子厚厚,河东(今山西省)人,生长在京都长安(今陕西省)。少年有神童之称。二十一岁中进士,五年后中搏学宏词科,历任校书郎,蓝田昙(今陕西省)尉,监察御史里行。在御史台仼上,他与同期进士刘禹锡以及韩愈同席。永真之年(85)三十三岁时,柳崇元经王叔文,韦执??等人推荐得顺宗信仼,升礼部员外郎。他们结为革新集团,提出减税,削弱宦官势力及解放宫女等政治革新主张。后由于顺宗因病退位,新政实施还不满一年即告失败。他也从得意的顶峰跌落下来,被贬为永州司马及柳州刺史。四处颠沛流离,未能再返朝中而卒于柳州。在这次改革中同遭失败的刘禹锡被贬到南方边境上的播州。(今贵州省)。传说,柳因同情刘有老母无人赡养,曾奏恩准把他的任所换给刘禹锡。由此可以看出他那种舍己助人的无私精神。

5

柳宗元的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冷峭。他是一位孤愤的诗人,也是一位心怀大志却不得志的诗人,他与屈原一样遭贬,有着一样的遭遇,但柳宗元充满了战斗精神,这可以从他的诗中看到,虽然他抑郁而死。

6

说到孤独,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作家周国平一句话:孤独是爱意味深长的馈赠。

作为中华古典文学精髓,唐诗宋词璀璨又唯美,孤独是其中一帧长盛不衰的内容。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是诗仙李白在良辰美景之下无人共饮的孤独;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诗佛王维背井离乡思念亲人的孤独;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是一代词宗李清照国破家亡后一个人寻寻觅觅的孤独……

不同的际遇,带来不同的人生。同是孤独,各有千秋,从本质上来说,无不是因为爱的得到或者失去。

如果要论史上哪首古诗最孤独,很多人认为,非《江雪》莫属——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不妨想象一下:漫天大雪中,世上行人散尽,连飞鸟也无踪迹。在极度干净、极度冷冽、极度静谧的空旷天地间,依然有一叶扁舟,舟上坐着一位老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一动不动,宛如雕塑。

如此天寒地冻,他在钓雪?还是钓鱼?都是,也可以说都不是。他真正在钓的,是他内心那份浩荡磅礴却无处可倾泻的盛世孤独。

这位垂钓者,或者说这一形象背后的人,便是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公元773年,柳宗元出生在河东(今现山西运城)柳氏家族。世人喜欢称他为“柳河东”,或者“河东先生”。

柳宗元

河东先生算得上官二代,家境好,上面又有人——唐高宗第一位皇后王皇后的舅舅,乃是柳氏家族成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尘俗规则。后来王皇后败落,柳家上下又跟着遭殃。

身为柳氏家族一员,尤其作为家中独子,柳宗元自觉担起通过读书重振柳氏家族的人生使命。

柳宗元自小聪颖过人,脑子活,富有才学,13岁以文成名,少年得志。作为相伴一生的好朋友,刘禹锡这样评价他:“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

总之,出名要趁早,柳宗元做到了。

接下来的人生之路也算顺风顺水。20岁,高中进士。25岁,通过博学鸿词科考试。放在今天,公务员考试对他而言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竞争激烈的仕途,凭着少年盛气与一腔热忱,柳宗元过关斩将,一路平步青云。

若干年过去,再回首,这应该是他最安稳也是最得意的一段时光。

公元796年,柳宗元24岁。他服完父亲丧期,与之前定下的娃娃亲杨氏结成连理。

柳母非常喜欢杨氏,孝敬且贤惠。她曾心满意足地表示,自从娶到这个媳妇,就像多了一位孝顺的女儿。

婚后两年多,杨氏因病去世。那一年,她年仅23岁,柳宗元也不过27岁。

岁月悠悠,道路坎坷,他再也没有正式续娶。除了自己后来一直遭受贬谪导致不便婚配之外,也因为与杨氏感情笃深,心中有种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憾恨。

柳宗元写过一首悼念亡妻的文章《亡妻宏农杨氏志》,记录了妻子杨氏的生平籍贯、原生家庭的情况,还有她与丈夫以及家人相处时的柔顺贤良,同样也表达了自己老去之后“之死同穴,归此室兮”的意愿。

后来,在写给友人的书信中,柳宗元自叹“茕茕孑立,未有子息。”盛年丧妻,孑然一人。迎风对月的夜色里,辗转反侧,孤枕难眠。

大概从这时开始,柳宗元开始体味到人生孤独的况味。

父亲、妻子相继去世,给柳宗元带来沉重打击。就如杜甫两句诗:“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柳宗元化悲痛为力量,经过自我调整,收拾心情,开始全身心用于实现仕途抱负。

正所谓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在朋友刘禹锡引荐下,柳宗元结识了唐顺宗统治集团下的一把手,也就是当时的翰林学士王叔文。

唐顺宗永贞年间,在王叔文、王伾两位朝廷重臣支持下,柳宗元、刘禹锡等一群有志青年,以匡扶社稷、安邦济国为己任,发动历史上有名的永贞革新。

他们废除苛捐杂税,释放宫女,还她们自由,也像当下这样大力度拍苍蝇、打老虎。为了革除政治上的沉疴积弊,探索新出路,柳宗元等人将此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终因为宦官压制,仅仅八个月,这场改革就以失败告终。

那一年,柳宗元33岁。33岁,是柳宗元短暂人生的分水岭。

33岁之前,事业有成,婚姻一度美满,整个人生像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那样呈上升趋势;

33岁之后,他的人生开始走下坡路,亲人相继离世,自己在仕途上连遭打击、倾轧,到死都没有等到出头之日。

公元805年,发生“二王八司马”事件,柳宗元被贬永州。

老母病故,幼女夭折,房屋失火,在遭受这些重创的情况下,境由心造,言为心声,柳宗元写下代表作《江雪》。那时候,他必然孤独至极。

关于孤独,美国作家耶茨说:“孤独是生命里必有的黑暗,它无法穿越,也不可战胜。”既然这份孤独无法穿越和战胜,该怎么办呢?

幸好,还有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朋友刘禹锡一路相伴。

彼时,同样因“二王八司马”事件被贬朗州的刘禹锡眼看朋友陷入人生低谷,劝慰的话不必多说,他给柳宗元写了一首诗,非常正能量,不愧“诗豪”称谓: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他说,秋天虽然寥落孤寂,假若换个角度看它,同样富有春天那份种明朗舒爽。当白鹤从天空飞过,就能引起我写诗的兴致。兄弟,你也要加油啊!

不知是否刘禹锡的激励起到作用,柳宗元振作了起来,开始找事做,比如寄情山水。在优山美地之中,心境获得超脱。同样是垂钓,格局已然不同于之前: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渔翁》,也是写于贬谪永州期间。此时此刻,映如柳宗元眼帘的,有青山碧水、白云出岫,传入耳中的,有船桨欸乃、瀑布激流。由自然而生的舒缓、从容,成为字里行间和诗人心中的节奏。

他开始游历好山好水,回来后写下游记——《永州八记》,最有名的要属《小石潭记》。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乍看之下,写了静谧幽美的山中景致。再细品,其实藏有一颗孤凄之心。

除了游山玩水,他跟韩愈在写作上观点一致,两人一拍即合,兴兴轰轰发起古文运动,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大力推崇以内容取胜的散文,由此开创出一个文学新时代。

在这段时期,除了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柳宗元还写下《捕蛇者说》《三戒》等绝妙作品。

永州十年,柳宗元在愚溪边归园田居,躬耕稼穑,或独自垂钓,或与友饮酒。他在诗歌里写道:“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这样一种生活,容易让人想到叔本华一句话: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公元815年,42岁的柳宗元、还有刘禹锡等人接到朝廷诏书,让他们回长安。这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的一件事啊!

回去不到一个月,脚跟还没站稳,由于刘禹锡写了一首观花诗,惹下莫须有的祸。继而哥俩再次被贬。

本来呢,柳宗元被贬柳州,当他得知刘禹锡被贬到比柳州更远而且异常荒凉的播州时,立马向朝廷请求:看在刘禹锡老母年迈、远行不便的份上,将他与刘禹锡对调,他愿意替刘禹锡去往播州。多亏好心人从中帮忙,才将刘禹锡由播州改为较近的连州。

这件事,由韩愈记载在《柳子厚墓志铭》当中。柳宗元这个人,对朋友如何真心实意、掏肝挖肺,由此可窥一斑。

已进不惑之年的两个人,从长安出发,结伴同行,去往被贬之地。在衡阳,柳宗元作了《重别梦得》,与刘禹锡告别。哥俩从此分道扬镳,再没相见: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他俩没有等到“晚岁当为邻舍翁”的那一天——公元819年11月28日,柳宗元病死在柳州。享年47岁。

去世之前,柳宗元将所有文稿,以及未成年的儿子一并托付给相识相伴、相互勉励一生的好友刘禹锡。

后来,刘禹锡将柳宗元的儿子抚养成人,将他所有文稿编撰成集。终不负朋友嘱托,也给后人带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漫漫人生,难免孤独。如若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一程,多少能驱散那份与生俱来的孤独感。真正的朋友,不仅可以锦上添花,更应像柳宗元与刘禹锡那样风雨同舟、雪中送炭。

*本文为十点读书签约作者江徐创作

7

谢谢邀请!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九年(793),柳宗元和中唐时期的另一位大诗人刘禹锡同登进士第,自此开始了他浮沉的宦海。

一、柳宗元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和自己的至交好友刘禹锡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

这次革新的过程是: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唐顺宗即位,改元永贞,唐顺宗也是一心想改变当时的政治状况,重用了东宫的旧臣王叔文、王伾为翰林学士,和宰相韦执谊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8人一起策划打击宦官势力,罢免了贪官京兆尹陈实的职,革除了许多弊政。但是在启用老将范希朝收宦官兵权的时候计划受到挫折。宦官俱文珍也趁机发动政变。到了这年的八月,病重的唐顺宗让位给太子李淳,是为唐宪宗。这次革新的结果是失败,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之后病死,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马后赐死,柳宗元被贬永州(今属湖南),其余七人皆被贬为边远州的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柳宗元是永贞革新的参与者并且是重要人物之一,所以说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二、性格比较压抑

柳宗元和刘禹锡是好朋友,但是二人在性格上恰好相反。刘禹锡被贬后两次回到京城去游玄都观时都写诗讽刺当权小人,在被贬和州期间,多次被当地官员刁难,刘禹锡都表现出他随意而安、乐观旷达的性格特征。

而反观柳宗元,虽然有着敏锐的哲学洞察力,却对自己的人生挫折难以在心理上自行解脱。年仅四十七岁,便在柳州的任上去世了,再也回不到那个能够施展政治抱负的京城去了。

三、诗文俱佳

并不是每个诗人的散文都写得好,也并不是每个散文家的诗歌都写得好,可是柳宗元就做到了诗文俱佳。柳宗元有《柳河东集》传世,存诗有一百六十多首,其中也不乏名片佳作,比如《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以及《渔翁》等诗。在散文方面,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著名的名篇《小石潭记》就是永州八记的其中之一。

我是“文史小论坛”,喜欢我的记得关注+点赞哦,也欢迎在评论区赐评!

8

谢邀|

柳宗元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一心想找到知已,可是当的政治人物个个都是名哲保身。诗《江雪》可以让明这一点。

9

明日立秋,夏季还没过去,秋天也没到来。在这烦躁的季节,偶尔看到关于柳宗元的话题,眼前便清晰地浮现出一个人来,这个人就站在我的面前,立于田园山水间,让我顿生感慨。好吧,让我们泡一壶香茗,找一个安静的小院,看着满园瓜果,说说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在文学史上是以诗文著称的,换句话说,他不仅仅是出色的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他和韩愈齐名,同时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查阅柳宗元的史料我们不难发现,柳宗元出生时间是在773年,卒于819年,在世仅有46岁。柳宗元字子厚,因出生在河东(今山西永济),又被人称做柳河东。柳宗元一生创作非常丰富,议论文、传记、寓言、游记都有不少佳作。他的散文风格自然流畅,幽深而明净。他的议论文《封建论》,讽刺小品《三戒》,传记散文《捕蛇者说》|《童区寄传》《段太尉轶事状》都是很有影响的名篇佳作。

在柳宗元所有的作品当中,山水游记最为突出,也很有特色。因此也被称为“游记之祖”。被贬永州以后,由于官场上的失意,柳宗元便寄情于山水。他经常寻幽访胜,潇洒地徜徉于山水天地之间,足迹所到之处均汇集与笔端,于是便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山水文字。著名的代表作《永州八记》、《使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石渠记》等游记,组成了永州风景独特优美的山水画,世人称之为“八记”,这“八记”并不是单纯的景物描摹,而往往是在景物中托意遥远,抒发胸中种种不平,使得山水也带有了人的思想和性格。


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有一段评价:“唐人为柳子厚得骚学,韩愈、李观皆所不及。”实际上,柳宗元的遭遇和韩愈相比更加惨烈,比屈原放逐更为凄惨。但是柳宗元却能借山水而宣泄,并从中领悟楚辞离骚之神韵,不能不说是柳宗元胸怀宽广,志向宏大,气魄超人。


10

苛税猛于虎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