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画面用来形容义和团作战还算合适,但当时的清军可不是这样了。
当时,驻扎于直隶的清军,是清军的精华。
其中,荣禄的武卫五军就有6万人,他们的装备、训练水平都不错。
其他如神机营、虎神营,也都是朝廷先进武器的优先装备对象。
当时,参战洋人对清军的评价是:纪律、士气不如欧洲军队和日军,但装备质量、弹药数量,都不逊色于联军。
而在天津炮战中,参战洋人也认为清军炮兵的训练水平不错:射击准度、阵地选择、转移,都作得很好,还击炮火有时比联军还技术高超。
因此,这场失败,不是一句“器不如人”、“技不如人”所能高度概括的。
那么,大清装备、训练都不错,兵力优势明显,为何还是如此轻易溃败了呢?
自私的宣战,不得人心
一般来说,对外战争中,积极主战的是好汉,消极避战的是汉奸。
此战却有些不同。
慈禧一直不是一个主战的领导人,此次却一反常态,同时对11国宣战!
慈禧对洋人再是不满,“民气”再是可用,她也不至于做出这样自杀式的举动呀!
其中原因,只是因为载漪伪造“各国照会”,说列强要太后还政于光绪,慈禧被激怒,遂宣战!
所以:此战,既不符合国家利益,甚至不符合满清统治集团的利益,他纯粹是慈禧为泄私愤而做出的荒唐举动!
所以,此战中,不论是张之洞、刘坤一这样的老成谋国者,还是宋庆这样在甲午年表现不错的老将,甚至于荣禄这样的心腹之人,都持避战态度!
他们或直接宣布不接“伪诏”,退出,或者保存实力、留有余地。
即便是慈禧本人,也在宣战后不久,又转变态度,试图讲和。
总之,这场作战,不符合国家利益,也不符合当时任何一个集团的利益,大家都不知道为何要打这一战。
再者,同时与十一国开战,大清能赢吗?
所以,除了聂士成等少数爱国将领外,大多数将领能不打就不打,实在打了,也要保存实力啦!
宣战:奇袭自己
一般来说,宣战的一方,多会有备而来,或多或少有一点“袭击红利”,先下手为强嘛。
可是,大清,奇袭的是自己。
宣战前,6月16-19日,慈禧连续开了4天会。
第1天,慈禧的态度是:不镇压义和团了,如果洋人再来,咱们就打!
第2天,慈禧的态度是:赶紧的,派兵···保护各国使馆。
第3天,下令围攻使馆。
第4天,宣战!
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使大清上下莫名其妙,准备仓促。
明明清军有主场之利,可是,各处的部署都很仓促。
大沽炮台,是京津门户,大清经营多年,当时已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堡垒之一。
开战前,清军只有3000人···
而大清委派到各处统一指挥军队的官员,与军队之间彼此不熟悉,根本不能有效地统一指挥。
就连大清自己的决策层,也毫无准备,朝令夕改。
当时,最强的袁世凯部,一会被命令进入天津,一会被命令驻扎原地,一会被命令去北京,自始至终,未能参战。(袁世凯不无私心,但以他当时的实力,还没有资本公然违抗命令)
总之,大清根本开战前就没有任何准备!
大清的宣战,袭击了自己。
此战,从混乱开始,到混乱结束!
混乱中,谈论战术,谈论作战意志,都是奢侈的。
去打谁?
朝廷摇摆不定,所以到底去打联军还是打义和团,都摇摆不定。
天津之战,义和团、清军本来打得还可以。
他们采取“三面进攻之计”,虽未竞全功,但已经使联军陷入困境。
慈禧以宋庆统一指挥。
此时,慈禧已有主和之意,宋庆遂下令屠杀义和团!
半日间,义和团被屠杀无数,余部散去。
不久,得到增强的联军进攻天津,宋庆退出。
这种仗,还谈什么作战意志,谈什么战术呢?
作战意志之谜
提到此战清军的作战意志,一般有两个极端。
有的报道说清军英勇,视死如归;有的报道说清军士气低落,一击即溃。
其实,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只是,细看这些描述,大致规律如下:
1、双方接仗,清军底层官兵英勇奋战,虽不能胜,但形势不太差。
2、联军迂回到侧翼,清军退出,常常因此引发崩溃。
这说明:清军的底层官兵作战是英勇的,但各将多有保存实力之念。
在许多作战中,即便是装备简陋的清军,也英勇作战,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由于前文说到的原因,大清将领参战意图不积极,多有保存实力之念。
因此,每当联军迂回到侧翼时,清军害怕被围困,主动退却,常常引发崩溃。
因此:不是我们中国人没有作战意志,不过是军官们不想损耗而已!
总之,这场战争,谈论战略、战术是奢侈的。
大清从朝廷到将军,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打这一仗。这一战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摇摆不定,都不愿真的损耗自己的实力。
大清从朝廷到将军,都知道大清没有胜算,多数将领都不愿死战,都想办法给自己留后路。
如此稀里糊涂的战争,怎么能不稀里糊涂的失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