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隋炀帝刚愎自用、凶残好杀,以及滥用民力、横征暴敛的“暴君”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不过,隋炀帝暴虐形象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历史动力。今天帮你穿过脸谱化的人物形象,看到隋炀帝背后的历史大势。
说起“暴君”这个词,我们总觉得这说的是性格残暴。但隋炀帝杨广这个人的性格是不是残暴,恐怕不好说。他在即位以后第二年,就重新修订了法律,其中有两百多条罪名都减轻了对应的刑罚。这一举措获得了百姓的拥戴,因为百姓们苦于严刑峻法已经很久,这下终于能喘口气了。你可能会说,隋炀帝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和哥哥,这还不是个暴君吗?其实在古代中国,为了争夺最高权力,这种事是常有的。况且杨广杀死父亲杨坚只是一家之言,并不是历史定论。他在即位以后,确实杀死了哥哥也就是废太子杨勇,但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杀死了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把两人的后代赶尽杀绝。结果李世民非但没被骂成暴君,还被归入明君的典型。可见,古代的帝王们为了权力斗争而杀死亲人,并不是被骂成暴君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隋炀帝之所以会碰到儒家的这两条高压线,是当时历史大势推动下的结果。隋炀帝的独断专行,和当时的政治需要有关。隋炀帝不加节制地利用社会资源,背后也有历史的必然性。
今天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为你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隋炀帝:第一,隋炀帝的独断专行是出于怎样的政治需要?第二,隋炀帝对于社会资源的无节制利用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必然性?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隋炀帝平时独断专行,不听劝告,这看上去明明就是他的性格问题,为什么说和当时的政治需要有关呢?
后世在说到隋炀帝独断专行的时候,都会提起这么一条罪状。隋炀帝杨广即位以后的第三年,大臣高颎、贺若弼、宇文弼三个人私下议论,说隋炀帝在一些事情上犯了错误。比如当时东突厥的启民可汗带着随从前来朝见隋炀帝,隋炀帝让人修建了一个可以容纳几千人的大帐篷,用来迎接他们,这样做太浪费了。再比如隋炀帝最近有点迷恋音乐和杂技,有沉溺享乐的倾向。有人听到这些话,就向隋炀帝打了小报告。隋炀帝勃然大怒,就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把三位大臣都给杀了,还把他们的儿子放逐到了边疆。
人家在背后提了几句意见,就要把人家给杀了,这还不叫独断专行吗?其实这件事背后还有更深的内涵。被杀的这三个人身上有一些共性。高颎出身渤海高氏,是名门望族之后。宇文弼出身北周皇室,北周皇帝也是宇文氏,隋文帝杨坚就是从宇文家手上篡夺了皇位,才建立了隋朝。还有贺若弼,他不姓贺,而是复姓“贺若”,这是鲜卑贵族的姓氏,贺若弼是鲜卑贵族的一员。
隋炀帝杀掉这三位老臣,其实暗含打击贵族,加强皇权的用意。说到这里,我们需要简单回顾一下隋朝建立的历史。
隋朝的建立和一个著名的政治势力有关,也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关陇集团”。关陇集团的建立者是鲜卑贵族贺拔岳,他在北魏孝武帝的命令下,把陕西关中到甘肃陇山一带的军事力量整合为一个军事集团,关陇集团就这么诞生了。贺拔岳死后,他的部将宇文泰在关陇集团内部又设置了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这二十个职位由固定的二十个大家族分享。这二十个家族不仅担任军队的统帅,还是国家的首脑。宇文泰自己就成了关陇集团的老大,后来他的儿子建立了北周王朝。当时在关陇集团内部,还有一位名叫杨忠的人,位列十二大将军之一,隋文帝杨坚就是杨忠的儿子。杨坚有个女儿,后来做了北周的太后。杨坚篡夺了小外孙宇文阐的皇位,于是建立了隋朝。所以,杨坚篡夺北周皇位的行为,本质上是关陇集团内部的一次火并。杨坚坐上了皇位,自然也要提防关陇集团其他成员也来这么一手。
更要命的是,除了关陇集团,杨坚还要面临一个敌人,就是所谓的“山东士族”。我们知道,魏晋时期的士族门阀势力很大,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孝文帝为了争取政治支持,又发布诏书,列举了一批士族门阀,表示要保护他们的利益。这些士族门阀大多生活在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地区,所以被称为“山东士族”。刚才说的高颎,出自渤海高氏,这是山东士族的代表之一。此外还有什么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他们在隋朝建立以后仍然很有势力,皇帝也要给他们几分面子。一句话,作为新贵族的关陇贵族,和作为旧贵族的山东士族,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都很活跃。
从隋文帝到隋炀帝,隋朝的两代帝王都面临着和新旧贵族的斗争。关于隋文帝杨坚,因为有了儿子杨广的反衬,你可能以为他是一个相对仁慈的皇帝,其实压根不是这么回事。杨坚和秦始皇有些类似,热衷于法家手段,甚至他的儿子杨俊贪污公款,他也表示执法应该公平,对杨俊给予了处罚。我们知道,法家历来是和皇帝集权联系在一起的。杨坚为了实现集权,对南北朝时期混乱的政治制度进行了重新整理,创立了著名的“三省六部制”。中央分为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核和执行,其中内史省后来又改为中书省。三省又下设六部,共同负责朝廷的日常行政。
三省六部制为什么有利于皇帝的集权呢?请注意,与汉代制度相比,三省六部制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它没有设置“丞相”这个职位。丞相是百官之首,经常可以抗衡皇权。而三省在本质上都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对皇帝俯首帖耳。不过,尚书省的首席长官叫尚书令,经常在皇帝和百官之间上传下达,渐渐具有了和丞相类似的权力。隋文帝在位期间,尚书令的位子经常是空着的,由尚书令的副手尚书仆射负责尚书省的日常工作,比如著名的大臣杨素就曾经担任过尚书仆射。
隋炀帝杨广即位以后,对新旧贵族怀有更重的敌意。前面说的杨素,也是贵族出身,曾经帮助杨广登上皇位,和杨广关系很近。杨广即位以后,经常表现出对杨素的提防。于是杨素在病危时拒绝服药,在杨广登基以后第二年就去世了。对杨素都尚且如此,对于那些出身显贵,又是老资历的大臣,隋炀帝就更不会客气了。说到这里,我们再看看隋炀帝杀死高颎等人这件事,就更能看出其中的门道。高颎、宇文弼和贺若弼这三个人,都是贵族出身,而且都是六十多岁的元老重臣。隋炀帝对他们大开杀戒,其实是要在新旧贵族面前树立皇帝的权威。
隋炀帝杀了这三个人以后,又做了一件大事。他刻意绕开正常的官员任免程序,找来一群级别很低的官员参与决策。这批官员缺乏政治背景,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皇帝手里。于是,隋炀帝就实现了更高程度的集权。
隋炀帝重用的这批政治新贵中,有一位代表人物,名叫虞世基。他的父亲是陈朝的高官,陈朝灭亡以后,虞世基随父亲一同北上。杨广即位以后,任命他做了内史侍郎。这是一个级别较低的职位,但虞世基可以接触核心机密,并为隋炀帝起草诏书,成为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他的权力并不是来自家族背景,而完全来自隋炀帝的授予。隋炀帝重用虞世基,显然是因为他在朝廷里缺乏根基。他本来就是随陈朝一起投降过来的,每天过得诚惶诚恐。现在得到皇帝破格任用,他还不惟命是从?
隋炀帝在隋文帝集权的基础上,通过铲除贵族大臣,任用缺乏背景的亲信,建立了一个对自己俯首帖耳的小集团。贵族大臣没有机会再向他提意见,而他身边的亲信深知自己的命运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心意,也就成天报喜不报忧。这导致了隋朝政治生态的恶化。
隋炀帝在位末期,国内到处爆发起义。各地汇报起义军情况的消息不断传来,虞世基接到奏报以后一律加以修改,把坏消息统统删掉。有一次虞世基疏忽了,让隋炀帝看到一份奏报,里面汇报的是黄河以北有几十万起义军投降了朝廷。隋炀帝从中看出了问题,就问虞世基:一次就有几十万人投降,天下有这么多人造反吗?虞世基轻描淡写地说,老鼠再多,又何必担心呢?把这件事掩盖了过去。隋炀帝有一次跟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聊天时说:“我不喜欢别人提意见。要是那些贵族想靠提意见来博取名声,那就更讨厌了。要是那些卑贱的士人给我提意见,我还会宽容一些,但不会让他有出头之日。”隋炀帝在这里已经表露了他的真实想法,他的所谓独断专行,针对的主要是那些贵族。
隋炀帝的独断专行长期以来受到批判,这也和他亡国之君的身份有关。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往往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同样的行为,如果失败了,那就是独断专行,不听劝。如果成功了,那就是力排众议,有主见。隋炀帝很不幸地成为一个失败者,导致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加节制地利用社会资源,这也是他作为“暴君”的主要罪名。不过,隋炀帝的这种行为背后,也存在历史的必然性。下面我就给你讲讲,这些必然性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承认,隋炀帝干了很多劳民伤财的事,但一个皇帝能够劳民伤财的前提,是国家拥有一套高效的行政系统,方便皇帝调动社会资源。这套行政系统是隋文帝杨坚留下来的遗产。具体来说,隋文帝对行政系统进行了这么几项改革。首先,他规定地方官统一由吏部任命,改变了此前地方政府自行任命官员的状态。其次,他将原来的州、郡、县三级行政机构精简为州、县两级,大大节省了行政开支,提高了效率。同时,他还规定各州每年要向中央推荐三名人才,充实官僚队伍。这些改革的宗旨,是将行政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所以,隋炀帝上台的时候,能够很方便地调动全国各地的资源。他难以抑制自己建功立业的欲望,这使他成就了伟业,也使他成了“暴君”。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问题,隋炀帝那些劳民伤财的举动,真的只是为了个人享受吗?说起隋炀帝,我们很多人都会想到大运河。
请注意,隋朝修的这条大运河,并不完全等同后来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主要是服务北京,从南方为北京运输物资。隋朝大运河服务的对象是洛阳,洛阳才是隋朝大运河的重心。
从地图上看,这条大运河北起涿郡,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地区,南到余杭,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地区。但它并不是一条直线,中间特意向西拐了个弯,一直通到洛阳。所以,隋朝大运河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沟通南北,二是服务洛阳。而这两个目的背后,都暗藏着历史的必然性。
我们先看“沟通南北”。隋朝建立以前,中国处于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而在隋朝统一以后,要想将分离数百年之久的南方和北方真正合为一体,是通过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达成的。更何况,兴起于北方的隋朝当时对于南方的治理并不算稳固。
隋朝刚实现统一不久,南方就爆发了叛乱。在会稽也就是浙江绍兴一带,有一个叫高智慧的人带头起兵造反,叛军达几万人之多。隋炀帝派杨素前去镇压,才平定了这场叛乱。要想随时应对可能的叛乱,就要保证向当地运送军队和物资的能力。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修建通济渠,将洛阳与淮河边上的泗州连接起来,启动了大运河工程。《隋书》中记载,通济渠的修建动员了百万以上的劳工。就在同一年,他又动员十几万民工,修建联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到了608年,隋炀帝下令开始修建大运河中最长的一段,也就是联通洛阳和涿郡的永济渠。永济渠从洛阳出发,向北经过辽阔的华北平原,最终抵达今天的北京附近。这一工程也动员了百万劳工。《资治通鉴》中甚至记载当时男人已经不够用了,开始征调妇女服劳役。两年后,隋炀帝命令开凿联通江都和余杭的江南河,江都就是扬州,余杭就是杭州,这使得大运河一直延伸到了长江以南。
隋炀帝前后不过花了五年左右时间,就修成了大运河,使南北连成一气。这使得江南产粮区的粮食可以供应北方,也使得中央政府的军队可以随时镇压叛乱。不过,我刚才说到,大运河并不是一条直线,它特意在中间拐了个弯,通到洛阳。这反映了修建大运河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营造东都。
东都就是洛阳。隋朝的都城叫作大兴城,位于汉代长安城的东南部,是隋文帝时期修建的一座新城。后来唐朝继续在此定都,并改名长安。
不过,大兴城所在的关中地区人口密度很大,本地产的粮食不够吃。关中和外界的交通也不太方便,从外地运粮也很费事。而洛阳位于中原,四通八达,物资容易供应。而且隋炀帝认为,关中地区距离中原和南方都有距离,在这里建都不利于隋朝对全国的控制。
隋文帝刚去世一个月,隋炀帝的五弟杨谅就在洛阳发动了叛乱。这件事给了隋炀帝很大刺激,他在叛乱平定以后就宣布准备迁都洛阳,并征调大量民工进行建设。
所以,大运河其实是迁都洛阳的一个配套工程。大运河建成以后,洛阳就成了全国物资的集散中心,隋朝定都在这里,也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这种地缘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唐朝,唐朝一直把洛阳作为和长安并立的东都,武则天也曾经干脆迁都洛阳。而洛阳的政治地位,是靠大运河才得以维持的。
有意思的是,唐朝人对于大运河的评价曾经有过变化。唐朝前期,因为隋朝末年的大乱刚过去不久,唐朝人对大运河以负面评价为主,认为它劳民伤财。而在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遭到破坏,中央政府越来越仰仗来自南方的物资供应,人们对大运河的评价也就逐渐转向正面了。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皮日休甚至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是说,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这条河,可直到今天,南北交通还要依靠它。要是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的事,隋炀帝的功劳可以和治水的大禹相提并论。
皮日休对隋炀帝并不算过誉,大运河深刻影响了唐朝的国运。陈寅恪先生指出,黄巢之乱破坏了运河运输,使中央政府不能及时获得来自江南地区的物资供应,唐朝政府于是走向了灭亡。可见,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顺应大势,功在千秋。
如果我们再看看大运河的地图,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运河沟通了洛阳和江南地区,这个好理解。
可隋炀帝为什么还要劳民伤财,修建一条直通北方的通济渠,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北京附近呢?这就要说到隋炀帝做的另一件大事:远征高句丽。
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政权,在公元前4世纪建国,并在公元6世纪达到鼎盛。请注意,高句丽和北方那些游牧民族不同,它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拥有完善的政府组织和强大的常备军。所以隋朝以来的皇帝们都将它视为心腹大患。隋炀帝为了消灭高句丽,反而把自己给搭上了。他曾经前后三次亲征高句丽,结果反而刺激了国内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官员叛乱,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但是,从大历史的角度看,隋炀帝的选择真的错了吗?唐朝建立以后,唐太宗李世民也曾亲征高句丽,大大消耗了高句丽的国力。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终于彻底消灭了高句丽。
为什么隋唐两代的皇帝们都要对高句丽大打出手呢?因为高句丽已经发展为东亚地区的强权,又紧挨着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对中原王朝构成严重的威胁。高句丽之于隋唐王朝,就好比迦太基之于罗马,后金之于明朝,准噶尔之于清朝,一山不容二虎。即使在高句丽灭亡以后,中原王朝面临的主要威胁仍然来自东北。契丹人的辽国、女真人的金国,以及满人的大清国,都是位于东北的政权。可见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并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而是当时战略局势逼迫下的结果。
总之,隋炀帝无节制地利用社会资源,其实背后暗藏历史的必然性。隋文帝留给他一个高效的行政系统,使他有机会去完成重大历史使命。修建大运河,远征高句丽,都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可以说他急于求成,但具体的历史情境比我们的想象更为复杂,“急于求成”的指责其实是事后诸葛亮。当时南北联系并不紧密,南方甚至爆发过叛乱,高句丽的威胁也与日俱增,隋炀帝难免会产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感觉。理解了当时的局势,我们对于隋炀帝的认识才会更加真实立体。
隋炀帝谥号中的这个“炀”字,是唐高祖李渊送给他的。“炀”字作为谥号,具有特定含义,比如违背礼法,远离民众,违反天意,欺压百姓,等等。对于隋炀帝的负面评价,凝结在魏征主持撰写的《隋书》中。《隋书》中的隋炀帝,基本是一个荒淫无度、挥金如土的败家子,残酷冷血的杀人犯,独断专行的统治者。总之,是一个集一切恶劣品质于一身的暴君。这种评价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我们对于隋炀帝的主流印象。
唐朝对于隋炀帝的负面评价,显然也带有政治意图。请注意,唐高祖李渊也是前面提到的关陇集团成员,他的祖父李虎曾经是关陇集团的“八柱国”之一。唐朝取代隋朝,李家取代杨家,其实是关陇集团内部的第二次火并。对于隋炀帝的否定,有助于树立唐朝的合法性。而且,魏征等人列举隋炀帝的罪状,也是希望唐太宗能够吸取隋亡的教训。唐太宗也确实吸取了教训,他对于自己明君形象的塑造,显然是反隋炀帝之道而行之。隋炀帝独断专行,唐太宗就摆出从谏如流的姿态。隋炀帝滥用民力,唐太宗就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表示自己爱民如子。以儒家的视角看来,隋炀帝当然是一位暴君。对于隋朝末年的大乱,隋炀帝也要负主要责任。但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当时的时代背景,重新看待隋炀帝面临的重大问题,就会对隋炀帝以及他所属的时代拥有更深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