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是袁绍拿来硬碰,而是颜良刚刚提拔上来了,由于武力勇猛,袁绍有心培养。只是让其进攻侧翼,没有放在主战场,奈何曹操用计奔袭,有心算无心,结果关羽也在,颜良因战阵经验不足被斩。

袁绍手上的武将

其实在官渡之战前,袁绍手上能用的大将不多,颜良文丑两人也并非《演义》中的那样,在关东诸侯讨伐董卓时,就已成上将。应该是在征伐公孙瓒时,被袁绍发现,开始有意培养的。

麴义

袁绍在关东盟军解散后,开始寻求扩充地盘,冀州成了他的头号目标,那个时候韩馥手下麴义反叛,正好袁绍“与义相结”,两边处于同盟结交的状态,共同对付韩馥。这一点从后来麴义骄纵被杀,袁绍“而并其众”,兼并他的部众可以映证。

说明袁绍对麴义,颇有当年曹操厚待刘备一样,因为刘备也有自己的部曲。结果麴义骄纵,说明是自恃功高,还有自己统领的部队,逐渐没有把袁绍放在眼里。



当袁绍占据冀州后,麴义也就成了手下的头号大将,先是击败南匈奴、后与公孙瓒争斗时, 大败白马义从。195年,袁绍派麴义单独统兵攻打公孙瓒。而此时,颜良文丑都不知道在哪个地方。

淳于琼

这个早在袁绍是西园八校尉时,就和袁绍同一级别,后来就投靠了袁绍,估计是董卓之乱时期左右,应该属于元老级。

张郃

原来是韩馥的手下,后来转投袁绍,在攻打公孙瓒期间,立功较多,被封为宁国中郎将。在官渡之战时,淳于琼去督粮草于乌巢,张郃曾建议袁绍派兵救援,由上推测是袁绍带在身边,属于主力。

至于高览、高干、蒋义渠等人记载较少。以这些人的后期表现看,麴义死后,袁绍手上比较能用的是张郃、淳于琼、高览等人,但没有人暂时能顶替麴义的位置。加上,袁绍想尽快肃清公孙瓒的势力,要不198年,袁绍也不必再次亲率大军前去易京围剿,派一员大将即可。

颜良文丑的崛起

颜良初次登台,是颜良进攻曹操手下单独守护白马的刘延。《三国志》与《后汉书》不同的是,多了淳于琼和郭图两人,而非颜良一人领兵。这里揣测是淳于琼为主将、郭图军师、颜良先锋大将。

不过白马之战对袁绍来讲,目的是保障主力渡河南进,属于边路战线,以颜良的位置看,属于培养阶段,此前并没有记载。



个人推测,颜良应该是198年,易京之战中被袁绍发掘出来的。

在易京之战中,公孙瓒曾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求援,但之间联络的暗号被袁绍截获,于是袁绍将计就计引公孙瓒出城。公孙瓒率白马义从出战后,被袁绍的伏兵击败,这里很有可能就是颜良文丑的崛起时机。



以颜良文丑两人的武力看,两人多有可能是原先的先登死士,在麴义手下,就算袁绍想用,也没法任免,因为麴义在袁绍阵营中的独特地位。后来袁绍兼并麴义剩余部众后,两人本身武力较高,易京之战对抗白马义从获得战功,被袁绍提拔,准备培养成带兵主将。无奈战阵经验太少、有勇无谋,正如荀彧“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沮授“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这两人所言。所以,袁绍也只是在边线锻炼他们。当然,这些都只是推测,也没有史料记载验证。

白马之战关羽的意外出现

曹操面对进攻,采取谋士荀攸建议,佯攻延津分了袁绍的兵马。

曹操自己带兵向白马疾进,距离白马10余里时,颜良才发现,“良大惊”,可能是连斥候都没有派遣,所以距离这么近才发现曹操的先锋部队,仓促之间迎战。这种仓促之间迎战的多半败退,就像后来的汉中之战,曹洪曹休趁吴兰尚在集结立即突击,大败吴兰。



不过颜良可能是由于经验缺乏,面对突然袭击,难以应对,于是被关羽斩杀。

其实这里就算关羽不在,以后面文丑的情况看,一旦部队溃散,颜良可能也和文丑一样在乱军中被杀,毕竟个人武勇在颓势面前难以力挽狂澜。

所以,颜良文丑这些武将,都是袁绍刚刚发掘培养的,有心给小平台锻炼,奈何曹操没按常理出牌。

最佳贡献者
2

袁绍应该在当时也不是很清楚关羽是哪位吧,或许听说过。就是知道也不会觉得关羽会有能力刺颜良于万军之中。

3

颜良作为先锋大将,率军攻击曹军的白马港。曹操为了救援白马,使了一招围魏救赵的故智,率军疾趋延津,假装要断袁绍后路。袁绍急忙率军回救,此时曹操利用他部队的机动性,破袭白马颜良军,颜良这才被关羽斩首。

纵观整个官渡之战,曹操无非就是利用自己的机动性、主动性偷袭袁绍后路,包括最后用许攸之计,轻军偷袭袁绍将淳于琼驻守的乌巢粮仓。

而作为实力更加雄厚的袁绍军,除了被曹操牵着鼻子走,没有任何的主动性,只是与曹操僵持于官渡,被动地跟随曹操起舞而已。唯一的动作也不过就是在听闻曹操偷袭乌巢后,决定将计就计,攻其大本营而已。为了不让郭图、张郃不满,袁绍还分兵一支去乌巢救人,一支去打曹操大本营。作为进攻方,居然这样被动地作战,那只能够铩羽而归。


河北猛将 颜良


武圣 关羽


坐拥河北 袁绍

英杰 曹操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