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崇尚的是正统思想,刘备作为汉代皇族之后,自然会被推崇。诸葛良足智多谋且对蜀国忠心耿耿(他没有大力培养儿子的势力,他的儿子也没篡权。比司马懿强多了),所以诸葛亮和刘备是中国士大夫所向往的忠臣良主最佳组合。君主信任忠臣,可以以江山托付,臣子忠于君主,即便良主的儿子再不堪,终其一生以及后代的一生忠心耿耿,绝无反意。相对中国历史上的为数不少的君疑臣,臣反君案例,刘备和诸葛亮这样的组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所以,诸葛亮在做臣子的中国封建士大夫们眼里简直就是自带光环读书人的万世忠臣楷模,受到无比的推崇。

所以,在中国封建士大夫以及他们从众的眼里,诸葛亮的一言一行都是忠的,何况从字面上来看又是赤胆忠心、情意拳拳的《出师表》?忠臣与忠臣惺惺相惜,读《出师表》自然会感动得痛哭流涕、涕泗横流。只有心怀奸佞者读《出师表》才不会被感动。

但是,如果我们细读《出师表》,再联想一下诸葛亮和后主的身份,一个是臣,一个是君,我们在《出师表》中见不到臣子对君主应该有的尊重,看到的只是一个相父在教训势力旁落的君主。可不就是题主所说的老子训儿子?

可是,中国历史及历史舆论是谁写的、谁制造出来的?士大夫——中国君主的臣子们。对于诸葛亮和后主,他们的审视标准自然会向着诸葛亮,何况诸葛亮又是他们心中的忠诚万世楷模。所以诸葛亮训斥后主,他们不觉得是对皇权的冒犯,反而是赤胆忠心的忠臣行为,即便后主在诸葛亮的威压之下瑟瑟发抖。

这大概就是中国封建士大夫们及其从众的意淫吧。毕竟,既可以做权臣把君主按在地上摩擦,又可以获得万世清名,做像诸葛亮那样的忠心权臣是每个读书人的为官梦想。

最佳贡献者
2

言语只是表象,

玄外之音,拳拳赤诚,

是千古的好文章??

3

相父训子对于在天有灵的皇叔是最好的安慰!

4

《出师表》是我上学时背的比较快的课文,以致于到了现在,还能背出前几段。

这是诸葛亮伐魏之前,临出门,万事俱备的时候,写的一个表章,给后主刘禅的。

为什么有人说,读《出师表》,就像老子训儿子一样呢?

因为他们虽说有君臣之名份,坐在皇位上的小胖子是君,站在殿下的老帅哥诸葛亮是臣。但他们还有另外的一个身份,诸葛亮是刘禅的亚父,也是他的老师。

更是刘禅亲爹刘备留下的顾命大臣。

所以,老帅哥诸葛亮不只是一个臣子,更是一个罗嗦得跟老父亲一样的老师。

老师对于一个不听话的学生怎么办,打又打不得,只能忆苦思甜,灌灌鸡汤,打理好一切事务了。

如果换成白话文,是不是更有意思?

你亮叔我出门砍人前,跟你讲几句:

你爸出道混,结果半道上就挂了;现在呢,整个地盘分成三块了,咱们的场子益州也有点不稳,局势有点不妙。

但你爸留下的弟兄还很忠心,出去砸场的那些熊货都不要命地往前冲,看场子的,都死命护着你,这都看在你那死去的老爹比较够义气,现在想报答罢了。

亮叔我就希望你争气点,完成你爹的遗愿,让兄弟们也长长脸;千万不要把看怂自己,让兄弟们憋屈。

帮里帮外,都是赤诚汉子,该批评谁该扇谁,一碗水端平;不好好干的,给咱整天惹事的,以及为人忠厚实在的,交给保卫科,该剁手的剁手,该发钱的发钱,这能说明你对大家都一样,你也不要偏谁向谁,让大家有亲疏之别。

小郭,小费,小董,人都实在,办事情周全,你爸特别看得起。叔认为帮里的大事小情就交给他们;二杆子老向,性子好得很,人也猛地很,能打能杀,你爸说过他“能干”,不行就提拔一下,叔觉得砍人的事就交给他,肯定能扩大咱的地盘,以后没人敢惹咱。

帮里开始为啥红火的得很,还不是一直拉拢实在人,撵走没本事的;后来为啥被别人逼得走投无路,还不是身边都是一群光会耍嘴皮子的SB,你爸每回跟叔扯闲篇的时候,把个胸口能捶青。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叔的拜把子,你一定要相信他们,咱发扬光大就有戏了。 叔本是一农民,在南阳种地,在这个人砍人的时代,只想好好活着。 你爸不嫌叔怂,三天两头的往叔家里跑,问我如何管理帮派,我感激得眼泪哗哗的,从此跟着你爸四处砸场子抢地盘。 后来本帮遭人火并,叔死命硬抗,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

你爹知道我有两把刷子,所以在嗝屁时,把帮里的事务托付给我。自从换了你当新扛把子,叔天天睡不着,害怕把老大的心给屈了,所以五月份领着弟兄们开着船过了泸河,到那个鸟都不拉屎的地方,把该摆平的都摆平了。

现在南方没人敢炸翅,咱的手下也养肥了,该让他们出去操练一下。把中原打拼回来,把那些没良心的,耍奸偷滑的统统拾掇了,把咱那些长老级人物重新扶起来。这样叔也就对得起死去的你爸了。

至于啥事咋弄,好话坏话,就靠攸之、依、允。这一回叔是去砍那些王八蛋的,砍不成回来你咋办都行。如果没人给你说好话,叔就找攸之、祎、允,还不信丫们能翻了天了。 你丫你也应该好好的想想你爹的事。你叔我这里很感激。行了,叔马上就要闪人了,眼泪哗哗的,都不知道胡咧咧了些啥。

如果换成白话文,你觉得还像训人吗?我只看到一个操透心的老叔,对着一个不放心的熊孩子,临出征之前,还要把家里的大小事宜一一安排妥当,就差拿个锦囊挂在刘禅脖子上。

所以,读《出师表》,不哭,不是忠臣,觉得老子训儿子的,多是逆子。

我是木子君,记得关注我哦。

5

我不哭,我不臣,我是草头王

6

继承遗志,忠君爱国。出师表千古名篇。孔明是绝代良相。

7

这个是时代背景造成的差异化。

在古代受教育的知识分子,十年寒窗所学,都是儒家思想和文献,而这些讲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义,忠君爱国之类。而《出师表》就是讲的诸葛亮以身许国,忠心无二的核心,所以古人读来,感同身受,无不流涕。



现代人,教育已经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了,受到的更多的是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教育,再加上,《出师表》中诸葛亮,多以长辈之语和先君刘备为主导,教育后主刘婵,让现在的我们感觉像老子教育儿子。

8

《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准备北伐前写给皇帝刘禅的一封政府公文,这个时候的刘禅已经20岁了,刚到弱冠之年,已经算是一个成年人了,但是作为辅政大臣的诸葛亮没有还政于刘禅,反正是大权独揽,继续掌控蜀汉军政大权。

因此有人说诸葛亮是权臣,明明掌握大权,还不肯还政于皇帝,皇帝都已经是成年人,可以亲政了,为什么不还政于刘禅呢?所以有人说诸葛亮不仅不还政给刘禅,反而写《出师表》恐吓刘禅,一幅老子训儿子的口气,这就是典型的权臣与皇帝的故事。

那么,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诸葛亮

那我们反过来设想一下,如果诸葛亮还政于刘禅,会发生什么?

刘备所建立的政权虽然俗称为蜀汉,实际上建立的国号是“汉”,与刘邦的“汉”和刘秀的“汉”是一样的,刘备时代就确定下来的国策就是十六个字:北伐中原,统一天下,还于旧都,兴复汉室

如果诸葛亮还政于刘禅,那么军国大事的决定权就在刘禅手中,仍然由诸葛亮负责北伐,在前线打仗的诸葛亮为了一个决定,经常要派人向刘禅请示,作为皇帝的刘禅能不能处理或对这些复杂的军国大事作出决策呢?

很明显,刘禅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从后世刘禅执政的水平来看,他适合当甩手掌柜,一是他没有能力处理这些事,也就是处理不好,二是他不愿意处理这些繁杂的政事,也就是主观上不想处理,而是想着安安静静的皇帝。


刘备白帝城托孤

如果刘禅像孙策、孙权、曹睿这样的幼主有能力的话,诸葛亮把政事还于刘禅,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刘禅没有能力,诸葛亮还把政事还于刘禅,那岂不是天下大乱,当时是乱世啊,国家没有统一,乱世之中不能用幼主,这是不成文的规定,如果是和平时期,天下一统,无论刘禅有没有能力,都可以还政,但是乱世就不行了。

再说了,刘备去世前,曾下诏给刘禅说:你跟诸葛亮丞相共事,一定要把丞相当成你的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备等于给刘禅找了个相父,一日为父,终身为父,这是诸葛亮与刘禅相处时的另一层特殊关系,也是诸葛亮执政的法理之一。

刘备都承认诸葛亮与刘禅的这层关系,那么刘禅本人是否承认呢?

诸葛亮与刘禅

刘禅是这么对待诸葛亮:所有的政事交给丞相诸葛亮来处理,寡人只负责祭祀,这就是刘禅当甩手掌柜的证据,即使诸葛亮去世,刘禅仍然没有大权独揽,因为他并不喜欢揽权。

明白这一系列的关系,再来看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比较明朗了,《出师表》由不同的人来读,领悟出来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忠臣来读,能感受到诸葛亮那股情真意切的报国之心,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恨铁不成钢地希望刘禅做一个“亲贤人远小人”的明君。

有的人读《出师表》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领悟,感觉诸葛亮通篇在说:先帝如何如何!陛下如何如何!然后又说我诸葛亮如何如何为国家鞠躬尽瘁!比如说这句:

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说自己出山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请出的,于是非常感激,从而立志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有人会说,这是诸葛亮倚老卖老,拿先帝刘备来压刘禅,一般来说,一个英明的皇帝如果很重权术的话,读到这里会不高兴的,毕竟新皇帝不愿意活在老皇帝的阴影之下,但又无可奈何。

比如《出师表》中的这句话: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有人认为诸葛亮这是在教训刘禅,拿刘备来压刘禅,教导刘禅要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刘备遗留下来的美德,要有远大志向的志气,不应当看轻自己,不应当说不恰当的话,不应当堵塞人们忠心规劝的言路。

大臣可以告诫皇帝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吗?


诸葛亮北伐

一般情况是不应该,因为当时是君为臣纲,但是有一种人例外,就是辅政大臣,辅正大臣存在的意义有一部分就是教导皇帝走正确的道路,况且诸葛亮这话也说得毕恭毕敬,很有分寸,完全没有任何不臣之心。

情之深,才会意之切,当一个严格的老师面对自己调皮的学生,你是让学生自由做主,还是对学生循循教导?恐怕大多数正直的老师都会选择后者,诸葛亮在这里已经把刘禅当成了学生,整个《出师表》就是一篇老师告诫学生要警示什么,学习什么,哪些人可以用,哪些人不能用,这都慈眉善目的教导,根本就不是训斥。


再看看《出师表》通篇的用词,那真是情真意切的,比如: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这说的是诸葛亮接受遗命以来,一天到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诸葛亮是这么说的,他同样也是这么做的,6年5次北伐,诸葛亮一直在军中负责北伐战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累死在北伐的军中,这难道不能证明诸葛亮的忠心吗?


诸葛亮鞠躬尽瘁

别的不说,就说曹操与诸葛亮的比较吧,两人都是丞相并手握各自军政大权,曹操全部任用自己的家族、同乡与亲信掌握兵权,并且把权力世袭下去,而诸葛亮手下掌管兵权的人,不一定都是诸葛亮的亲信,但一定是忠于蜀汉的人,并且诸葛亮没有世袭权力,也没有搞政治团体拉帮结派,这足以说明诸葛亮与曹操的完全不同。

多读几遍《出师表》,并且把自己想像成诸葛亮,你就会明白诸葛亮的苦心与肩膀上的责任,诸葛亮一生的理想是出相入将,而不是像曹操一样封公拜王,这同样是两人的区别所在,《出师表》你读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诸葛亮的忠臣之心,而不是老子训儿子的感觉,也不是权臣欺负皇帝的感觉。

9

古代有人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是忠臣,现代很多人说《出师表》的口气像是老子训儿子,这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得出的不同的观点!

一、什么是《出师表》?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此篇文章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科书。

二、为什么古代有人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是忠臣?

世人常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为什么呢?

因为《出师 表》流露的真挚情感,将一颗炙热的忠心捧出,会深深感动那些有忠贞情怀的人;随着表文动情而慷慨的陈述,诸葛亮“临表涕零”,诵读的人也 会情不自禁,涕泪横流。

的确,《出师表》表达出的感恩、责任、顽强、壮烈,把“忠”这一 道德规范作了完美的诠释。

诸葛亮受先帝之托时曾承诺:“竭股肱之 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而这承诺深深铸进诸葛亮心身,作为职分 重重地压在他身上。诸葛亮深情表示,自己深受刘备大恩,只有竭智尽 忠,穷尽毕生,完成“兴复汉室”大业,才能报答刘备的厚恩。

表文写到 最后,诸葛亮情不能自持,说:“深追先帝遗沼,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 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情到深处泪自流。诸葛亮在朝廷上、在群臣 面前,热泪满面。

《出师表》仅仅是一篇文章而已,真正让后人感动落泪的是诸葛亮 的人品和性情。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明知不可 为而为之”,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读《出师 表》后感慨:“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南宋名将文天祥也 曾说:“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

爱国诗人陆游还在《书 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故后世 流传:“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此情此义,定能流芳百世!

三、为什么现代很多人说《出师表》的口气像是老子训儿子?

其实,现代大多数人没有这种说法,仅有很少一部分人这么认为。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出师表》是诸葛亮对刘备之子刘禅写的。刘禅作为蜀国的亡国之君,能够得终其天年,与他的“乐不思蜀”是分不开的。刘禅在作假上绝对是要超过刘备的,仅仅是在司马昭的面前说“此间乐,不思蜀”,肯定是不能够完全取信于司马氏的。后来他原先的臣子帮助他完成了这个谎言,也就是第二天向司马昭表明思蜀,让司马昭觉得他当初说的是真心话。刘阿斗就是靠这个骗过了狡猾的司马昭,得终其天年,也最终骗了几千年的中国人,说他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诸葛亮作为刘禅的亚父,也是他的老师,更是先帝刘备留下的顾命大臣。因此,诸葛亮不只是一个忠贞臣子,更是一个罗嗦得跟老父亲一样的老师。《出师表》里面的谆谆教诲,当然带有父亲、师傅、长辈的教训、教导。《出师表》里面“先帝”一词出现了十三次之多,一副老子教训儿子的口吻跃然纸上。

小结

古代人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是忠臣,现代少部分人说《出师表》的口气像是老子训儿子,这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得出的不同的观点!

无论如何,《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10

《出师表》的确不像是臣子对皇帝说的话,挺像长辈对晚辈的指教。

至于读《出师表》不哭者不是忠臣,这句话我觉得有些夸张了,至少我读不出眼泪来。任何一篇文章的解读都是因人而异的,每一个人的解读也是不同的。为什么我说不像是臣子对皇帝说的话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作时间

大家对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印象太深了,倒推过去感觉《出师表》太感人了。实际上写《出师表》正是诸葛亮春风得意之时。

公元227年3月,诸葛亮进驻汉中伐魏上表。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公元223年刘备托孤,当时蜀汉一团乱。南中反,吴魏阵兵边境。诸葛亮依旧被刘备安排为负责内政,军事由李严负责。

诸葛亮当时没有军政大权一把抓,但经过三年,与吴国联姻,平定南中,蜀汉的局面开始稳定,诸葛亮的声望继续上升,同时通过南征也把控了部分军权。此时的诸葛亮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更令人欢喜的是227年,46岁的诸葛亮终于有了一个儿子诸葛瞻。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挥师北伐,显然是趁机建立新功,想进一步全面掌控军权。

所以他不顾魏延等老将反对,让马谡担任先锋。这就是写作的大背景。



二、出师表的内容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这一句话就不是臣子该说的话,因为要不要一体,那是皇帝决定的,而不是诸葛亮说了算。

特别是下面这几句: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这显然是他带兵去前线,将成都的内政和军事该由谁管,都交待的一清二楚,你想想看这是一个臣子要干的事情吗?

227年的刘禅已经20岁了,古人20就是成年,此时应该可以亲政了。

换句话说蜀汉的一切还是刘禅作不了主,诸葛亮作主。

所以《出师表》更像是指导性的文章。


三、诸葛亮以这样的口气说也是有原因的

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很亲,几乎是同年来到刘备身边。诸葛亮是看着刘禅长大的,他可以为了刘禅建议刘备趁机杀掉自己的嗣子刘封。刘备是含着眼泪杀的。

刘备临死对刘禅是这么交待的。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所以诸葛亮对于刘禅来说是亦臣又亦父的关系,这才造成了诸葛亮写这表的口气。

同样我们也可以进行对比他败后的上表。

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这才多久,你再读一读《出师表》与他败后的上表的口气,一比较就能比较出差别了。

四、为什么有人说《出师表》感动呢?

主要是诸葛亮的形象到后世已经成了像圣人一样的。大家是以这个形象的角度去读《出师表》自然可以读出感动,读出老臣心。如果结合当时的现实,那自然不是这个样子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