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一期窦文涛的《圆桌派》上,窦文涛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企业家群体南方多,北方少?马未都认为这就是宗族文化的原因造成的。

马未都说,在广东福建这些地方宗族文化依然盛行。在同一个宗族内部,大家的认同感非常强。具体的商业层面,他们能够做到“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因此南方的企业在碰到困难时就很容易度过,并且成长为一家大企业。

他接着说,在北方就不一样。他曾经目睹过几家大企业在碰到困难时,在抢夺家产中分崩离析。北方社会的宗族文化早已经解体了,大家都是以家庭为核心。当北方的企业碰到困难时,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利益,还有就是看笑话的人多,帮忙的少。

窦文涛对此深表同感,他说自己有一个朋友是沿海的人,他们一出门就是一群人。这个朋友来到窦文涛家,结果一群人都来了,窦文涛就感到非常不习惯。后来才明白,在宗族文化里,大家是一个整体不分彼此的。像电视剧《破冰行动》里边的塔寨村就基本上呈现了这一面貌,尽管林家也分几个宗室,但在对外上都能保持一致。

宗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粘合器,既保持了地方上的自治,又是国家的稳定器。在皇权专制年代,最低一个级别的官员就是县官。县以下的机构都是家族自治,起到核心作用的就是宗族文化。

在古代历史上,因为生产力比较低下,人们只有靠抱团才能够勉强生存下来。家族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大家族里是有明确的分工的,哪些人从事农业生产,哪些人去经商。为了保护家族的利益,还会派出一些人去参读书做官,从而成为家族的保护伞。

从皇权专制时代后期开始,大约是宋朝,南方的人才就出现了一种井喷的势头。这一方面是因为南方经济发达,有钱能够供更多的人读书。另一方面就是家族的作用,北方在这方面就显得比较差,因此考中进士的人就没有那么多。

实际上这就是社会变化的一个开始,但还不是很明显。新中国建国后,宗族文化就被当做腐朽文化开始被清算。整个北方因为离政治中心北京比较近,因此辐射力比较强,最终清算的也比较彻底。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方的宗族社会就解体了,彻底变成了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单元。而广东福建一带,因为远离政治中心,受政治力量冲击比较小,这一传统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有关研究宗族文化的专家认为,宗族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这些地方,一般都是在山区和比较贫瘠的地区。他们面对恶劣的环境、凶猛的野兽和蛮族,甚至包括不良的官吏,只能抱团形成一个严密的组织,才能够让家族延续下去。

在这样的条件下,族长和族中的乡绅就会让每家每户交出一部分的财产,让家族中最有前途的人去读书经商,这些人回过头来也要回报家族的扶持和培养,依靠官场的资源为家族提供庇护,依靠滚动发展的模式来壮大家族的力量。

在现在的广东福建沿海,还保留有很多的宗族文化色彩。如果到这些地方来,还能看到很多的祠堂。在北方,古老的祠堂要么被打砸掉,要么就变成了学校等办公场所。

关于南方和北方宗族文化的差异,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最佳贡献者
2

南方人(大多数)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中原南迁的,来到南方为怀念远在北方的远祖先辈,所以建立祠堂。

3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论述衣冠南渡,说的很好。所谓衣冠,就是过去的士绅阶层,他们才有财力物力在北方沦陷的情况下南渡避祸,举家迁移。留在北方的多是汉族穷人,也没财力南渡,但是作为普通老百姓,不能说谁来了都杀完,毕竟他们作为统治者也需要吃饭。所以北方的主流民族,还是汉族,不过是穷人汉族罢了。

因为战乱频仍,守着家没跑的北方老百姓,也没有余力建造祠堂。另外没跑的原因主要应该是,舍不得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想守着祖先陵寝,让祖先知道后继有人。逢年过节祭祀祖宗,也没必要非得建造形式上的祠堂吧,我想这应该是主要原因。

4

祠堂和宗族对于很多南方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北方地区则非常少见。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估计没见过祠堂,有的家族甚至连家谱都没有。为什么祠堂在南方比较常见,但是在北方地区几乎看不到呢?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宗族祠堂。

祠堂就是祭祀列祖列宗的地方,如果有族人作奸犯科,族长可以在祠堂里,当着祖宗牌位和族人们的面进行处罚。在电视剧《白鹿原》中,也出现了祠堂,而是还有祠堂专用的唱词:“一炷香,叩首拜,列祖列宗请回来。二炷香,朝上拜,子孙万代万福海。三炷香,用心拜,风调雨顺人安泰。”祠堂文化最早出现于汉朝,当时,儒家文化已经占据了绝对的领导地位。祠堂和宗族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强调了家族、家庭的观念。《汉书》中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祭礼不绝”由此可见,在汉朝时期,祠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是在那个年代,普通百姓是不准建立祠堂或者宗庙的。只有贵族、官员、地方豪强和士大夫们才能建立祠堂或者宗庙,南宋文人陆游临死前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由此可见,陆游家有属于自己的祠堂,毕竟陆游属于中级官员。其实祠堂的大小和能否建立,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北方地区经理了一系列的战争,整个家族可能会支离破碎,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出现祠堂。民间祠堂出现于明朝中期,嘉靖皇帝在位时期,颁布了“许民间皆联宗立庙”的命令。其实,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南方地区由于没有遭受什么战火洗礼,大家族比较常见,甚至出现了几万人的大宗族、大村镇。

  但是在北方地区,由于从金国末期以来,长期的战争破坏。

整个北方地区的人口稀少,河南、河北、陕西等很多省份的百姓,都是从山西或者其他地区移民过来的。家族体系本身已经遭到了破坏,即使出现了家族体系,也基本上是上千人的小体系,与南方宗族的差别很大。但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在明清时期,北方的很多村庄也都建立了祠堂。祠堂里供奉着列祖列宗,如果有族人考中科举或者遗孀获得了贞洁烈女的称号。族人们都会在祠堂里祭祀祖宗,并且把获得的荣耀制作成牌匾。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族长,如果是比较大的宗族,甚至拥有专门负责核算财务和执法的家老。

  宗族拥有多少耕地、多少房屋,每年收入多少粮食等等信息,会有专门的人进行记录。

有族人作奸犯科,会在祠堂里接受长辈们的处罚。如果罪行重大,族人会把犯罪的族人扭送官府,并且在族谱中删去这个族人的名字。即使这个族人被朝廷斩首,也不能埋进宗族的祖坟。在明清时期,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族长本位制。族长有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担任,一般都拥有一定的财力和能力。宗族中的学子考中科举以后,即使成为了总督、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在族长面前,仍是一个小辈。自己功成名就以后,官员会出资修缮宗族祠堂。有的时候,族长会直接开口要,官员还不能不给。

  截止清朝统治的后期,北方地区的祠堂还是比较多的。

其实,祠堂并不都非常奢华。普通村庄的祠堂和百姓的房屋差不多,可能会大一些,但根本没有影视剧中那么夸张。只有那种拥有上万人的大宗族,而且族中有人在外为官,才会建设比较宽大、奢华的祠堂。从清朝统治的后期开始,北方地区遭遇了一系列的天灾人祸。首先是旱灾和蝗灾,黄河又多次泛滥、改道,造成农业收入严重下降。进入近现代时期,北方各地的土匪非常猖獗,军阀混战严重。北方地区的百姓们都忙于奔命,根本没有能力再照顾祖宗,毕竟需要以活人为主。随着村庄的荒废和族人的离散,北方地区的祠堂逐步减少。除了极少一些地区以外,在北方几乎看不到祠堂的影子。

  南方地区在历史上遭受战争波及的程度比较小,因此,相当一部分祠堂被保留了下来。

在南方地区,福建、广东、江西南部等地的祠堂比较常见。由于属于沿海地区,当地的经济比较发达,族人们有能力集资修建、维护祠堂。对于北方地区来说,自己自己想修建祠堂,由于族人数量有限,财力上根本达不到。而且各地都是小宗族,对自己宗族的来龙去脉,可能连村里的老人们也说不清楚。由于战争、文化、经济和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形成了祠堂数量南方多、北方少的情况。当然,这并不代表北方人不注重乡情。在很多时候,北方人的乡土情节,表现的非常淋漓尽致。例如听到家乡的方言,立刻一种亲切感涌上心头。

5

胡说八道!请你去河南走一趟,事实胜于雄辩,我说也没用。南方百姓,大多是从中原来的,他们对宗祠怀念是一种烙在心头的痛!

6

我阐述一种自己的观点,您看有没有道理:我们国家的政治中心在北方,意味着北方人的精神寄托倾向政治本身;而南方重商,意识形态相对北方自由开放一些,而南方人距离政治中心相对远一些,宗族祠堂起到一种精神寄托的作用,帮助当地居民聚拢和约束人心。

观看《破冰行动》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南方许多地方宗族意识浓厚,祖先崇拜最为一种民间信仰还发挥着聚拢人心的作用。好处是心中有信仰,做事有力量,出门在外,相互扶持。坏处是要看领导,上梁正,会起到弘扬正能量的作用,然而如果其身不正,如剧中的梁耀东带着大家制毒贩毒,那就是逆天行事了。

南方注重宗族祠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破四旧”的时候,南方一些偏远地区,受到的破坏相对较小,处在一种封闭的状态。在这些地区的人心里,传统的祖先观念仍旧起到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南方人注重宗族祠堂,一是当下的一种精神寄托,二是“破四旧”对这些地区的冲击相对薄弱。作为合法的民间信仰,有一定的优势,当然前提是不违背国家核心价值观。北方在民间信仰这方面,已经随着历史变迁变得淡漠了,可能保存最好的就是孔庙了!

@君子兰文化,谢谢关注!

7

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北方战乱频发,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起中原人口一波一波不断南迁;而南下入住中原胡人虽被汉化,但宗族意识淡泊。

二是两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宗族观念又开始被强化。这与宋明理学盛行有关!而宋明理学大师多为南方人。

三是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南移,为南方宗族观念强化提供了经济和精神基础!统计明清时期科举状元,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淮河以南诸省士子,而且家族性特征也明显!

8

谢谢提问。这个问题之前已经略有关注,也可以尝试回答一下。以我家为例,我本家姓黄,源自中原江夏堂。先祖为黄峭公后人,先移居江浙,再到福建,转入广东新会杜阮,最后才到佛山南海定居。因此佛山南海的定居地就有我们的宗族分支“江夏堂”和宗族祠堂“黄氏大宗祠”。每年的春秋二祭、清明和年初七开灯,集体组织的祭拜活动后,宗族在祠堂筵开数十席,各家各户都齐聚一起吃饭,宗族的传统因此而可以传承下来。

宗族里有专门负责族务的工作小组,并有详细的职责分工(都是义务性质,不领薪资的):凡涉及宗族大小事务,先有宗族的工作小组开会研究,小事做决定后公告在宗族的微信群里让族人知晓;大事情的话,则要组织成员扩大会议讨论,最后以家庭为单位投票决定。宗族的事务开展肯定涉及费用问题,这些经费分开不同的需要而定向收集:

公共事务费用(春秋二祭、清明等节日)-费用预算出来后分摊到每家每户,由专人负责收取;基本上会有盈余,盈余部分存入银行专门的帐号之中,有需要时提取。

开灯(太公分猪肉)-按宗族的总人数分猪肉,俗称的太公分猪肉-每份猪肉收取5-10元(早几年猪肉便宜,就按五元/份收取,近年按照10元/份收取),交钱拿猪肉票后,到市场任何一个猪肉档上以票兑换猪肉实物。基本上每份猪肉的实物价值都会大于肉票付出的成本。这个价差由宗族的开支费用承担。

醒狮队经营-宗族名下的醒狮队平时的训练活动经费由宗族负责费用开支管理,外出商业活动和比赛奖金等,除必要开支外,上交宗族入账,统管。

私人赞助收入-宗族内不乏热心公益事务,经济条件不错的成员。这些人都会不定期的捐款赠物,这也是宗族里面活动经费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宴席费用-按家庭为单位收集,基本上是300元/桌的基本标准。每家每户提前订桌数(根据自己家庭人口数量预订,一般10人一桌,不足10人的跟别家拼桌)可以只交一桌的钱、也可以自己意愿多交费用,称为“随缘乐助”,宗族里组织一次宴席基本上不会亏钱,每家主动缴交的订席费用,基本上会参考外面一般酒楼的酒席成本交费。如我家每次参加宴席,基本上都会给500元一桌。

总结

这样有组织的宗族活动内容,极大的增强了宗族群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大家都主动报告:江夏黄成员的身份,遇事,商量着去办,有困难,也会求助于宗族内部,大家一起商量协调解决。因此,这类的南方宗族力量,才得以体现其团队精神。反过来说,北方由于历史原因,战乱频繁的原因,更加有宗族文化传承力量不足的问题,导致宗族文化在北方不能发扬光大。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9

我的看法是,南方是个鱼米之乡,人们生活条件优越。历史文明文化底蕴层次高于北方。自古以来,秀才都出于南方。南方人注重人才的培养,利用宗教形式教育后代。圣贤之人都生活在江南美景之乡。有浓郁的文化熏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北方则不同。夏季很短,美景也少,是不招人待见的地方,文化人少,讨生活艰难。没有闲情雅致熏陶文化底蕴。每天操劳,希望能打动老天,生活富裕一些。人人的日子好过一些。现在不同啦。时代的变迁。现在家家都在打造自己的孩子形象。拼了命的陪读。有些好孩子拼了命的学习。家家生活条件富裕了。文化教育也提升来了,出了名的学子也多了。这是冰雪寒天东北人的自豪。从这以后,才子佳人,满大街都是。

10

南方人之所以注重宗族和祠堂,是被打出来的。而且,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直到宋元时期之后,南方人才开始注重宗族和祠堂。这一切的导火线,都要从宗族械斗说起。

宋元时期,为了发展的需要,南北方地区都出现了宗族这样的“组织”。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明朝和清朝的主要战场在北方,给了南方相当长时间的和平时期。

就这样,宗族在南方地区越来越壮大。尤其是随着清朝的入关,清政府为了留下一个较好的形象,并没有对宗族势力进行疯狂的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宗族开始在南方迅速发展。

但是没想到的是,明清时期又出现了人口大爆炸。康熙时期,中国人口仅有一个亿。到了乾隆末年,人口就增长到了三个亿。

而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粮食增长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而为了占据更多的土地和粮食,南方宗族之间经常发生摩擦。

不过,刚开始的摩擦只限于口角上,而且对象也是争夺田产或者是水利。不过,随着人口越来越多,摩擦也不仅仅局限于口头上,也会经常发生肢体上的冲突。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宗族还会找当地的父母官去告状。但是清朝早期贪污腐败严重,当地父母官下乡审理一次宗族械斗,就要收取六七百钱作为彩头。

时间长了,南方宗族社会发现,只要谁给的钱多,谁就能打赢官司。到后来,索性也不报官了。就看哪个宗族的人多,就看哪个宗族的实力强。

到了这个时候,口头上的争吵显然无法体现宗族实力的高低,宗族械斗自然成为了最好的决斗方式。慢慢地,械斗的规模越来越大,造成的伤害也越来越大,俨然成为了清朝时期严重的社会问题。

后来为了治理南方宗族械斗,康乾盛世的三个皇帝,都花了很大的力气。比如在乾隆时期,就曾经推行过族正制度,族正的工作职责是监督。

因为每个宗族都会向村民收取不少的费用,在宗族械斗盛行时。这些钱有时候会被用来买通清朝官吏,有时候也会被用来买打手,有时候也会作为抚恤金。

总而言之,宗族当中的一大部分钱都花在了械斗上。而族正制度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监督这些钱财的用处。同一时间,也加大了对宗族械斗的惩罚力度。

就这样,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等皇帝的大力整治,宗族械斗的情况才开始有所缓解。不过,到了清朝末期。随着社会动荡,南方宗族械斗之风又起。

但是,南方宗族械斗不能说没有任何一点好处,最起码加强了宗族之间的凝聚力。所以,正是由于宗族械斗的出现,才让南方人更加注重宗族和祠堂。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