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怎样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怎样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2020-08-06 14:23阅读(79)

怎样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关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最好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三岁以前。所以,很多家长在此期间都会非常注重亲子陪伴与引导。分享几点育:

1

关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最好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三岁以前。所以,很多家长在此期间都会非常注重亲子陪伴与引导。分享几点育儿实践中的体会,大家来共同探讨:

用心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任何一个孩子的童年,都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呵护与爱,其中陪伴是最好的礼物。以我自己为例:小时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我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属于典型的隔代抚养。那个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能天天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玩,所以只要他们一回来,那简直高兴得欣喜若狂。但是,这样的快乐时光却并不是常有的,确切来说是少的可怜。所以,我最能体会那种感觉,当我成为一个母亲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陪伴孩子长大,哪怕是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怕。

多一些互动交流,多一份理解

孩子越小,家长就越应该具有同理心,学会与孩子进行顺畅的交流。比如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进行绘本阅读,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与陪伴,这就是互动带来的快乐。把睡前故事时间,变成一种仪式感,这也是一种智慧。

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我们都希望给予孩子深深的爱,但是却容易忽视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如果夫妻之间经常吵闹,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所以,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就是夫妻共同的责任。让孩子在充满爱与希望的家庭成长,这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元素。

用对的方法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这是父母亲在育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多学习和总结,你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2

培养孩子的安全感非常重要,安全感强的孩子,做事有主见,自信,乐观,所以孩子从小的时候,就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怎样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呢

简单的说,就是高质量的陪伴。你拿着手机与孩子在一起呆着,不叫陪伴,这叫陪着。陪伴,是全身心的和孩子呆在一起,孩子如果孩子在独立做游戏,他回身的时候,能够看到你在注视着他的背影。他在外边玩儿,他回身看你的时候,你可以给他一个微笑。这是你和孩子的一种沟通,一种高质量的沟通。这样孩子才能够有安全感。

孩子幼儿园开家长会的时候,你能够参加。

孩子从幼儿园放学的时候。一眼就能够看到妈妈或者爸爸的身影。

孩子在外边受欺负的时候。能够有家长的支持。

孩子做游戏的时候,你能够和他一起玩儿。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听不到妈妈说,这么讨厌不要你了。

孩子考试没有考好的时候,能听到妈妈说,没关系,加油,妈妈小时候也有考不好的时候。

如此如此,你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是有安全感的,自信的,乐观的孩子。

3

回答这个问题前,家长要知道,安全感是一种心理需求,只有这种需求得到满足,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01

安全感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求按不同层次进行了分级,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除生理需求外,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四个层次,均属于心理需求。

所以说,满足孩子的安全感需求,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



02

如何满足孩子的安全感需求

杨杨爸曾写过一篇《家长必读:1分钟,明白什么是儿童心理需求》的文章,其中就谈到了如何满足孩子的安全感需求。

安全感需求,分内在和外在两种。

外在的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数不清的风险,随时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如家具的棱角、尖锐的物品、大块的食物等等,都需要看护人提供安全的环境。



而内在的,则是孩子对家长的无条件信赖。

如果因家长经常打骂孩子,或者经常压抑孩子的情感表达,会打破孩子原有的认知,让孩子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进而心理产生恐惧,没有安全感。

相反,父母能够做到支持鼓励孩子去探索,去试错,去思考-解决问题。

即使出现问题,孩子也相信,有父母的陪伴,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这种信心源于父母给孩子建立的,强大的安全感。


孩子无小事,安全感更重要。

欢迎[关注]@杨杨爸亲子驿站,我是杨杨爸,探索育儿之道,我一直在行动。一起学习育儿知识,交流育儿经验,实现轻松育儿,做有心爸妈。

4

关于孩子的安全感,怎样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这个问题是0~3岁孩子家长经常问到的问题,也是我们忽略的教育问题之一。

因为我们不知道安全感怎么培养,你也经常因为错失孩子安全感的培养,对我们后期孩子的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如何才能够帮助孩子很好地建立安全感呢?

首先我们要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在孩子0~6岁的时候有三个关键期。

第1个是0~3岁安全感的建立期。

需要孩子在父母身边。我们要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第2个是孩子4~6岁期间,有一个秩序敏感期。

孩子对于环境要求很高。我们尽量的不要去改变大的环境,比方说从一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不能频繁搬家.转学。

第3个是孩子4~6岁期间有一个情感敏感期。

这个阶段 孩子对父母的感情非常的依恋,非常的敏感,脆弱,会感觉到父母会不会不要自己啦,担心自己犯错父母不喜欢呀,特别喜欢哭泣,变得非常脆弱,对妈妈特别的依恋。

这个时期,在孩子哭泣的时候,我们大人要有一些耐心,多说一些我爱你,多抱抱孩子,陪伴孩子度过敏感期,帮助孩子做到亲子依恋分离,学会自主。

家长应该怎么做?

第一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互动游戏,每天可以和孩子进行10~30分钟的亲子阅读,增进亲子关系。

第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夫妻关系和谐,婆媳关系和谐,塑造一个良好的育的环境。

第三,对孩子要多鼓励,欣赏,认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5

孩子的安全感是孩子今后一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孩子和父母或者别的养育者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就意味着孩子心里建立起对他人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信任。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安期沃期通过情境研究法,把孩子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安全型依恋。这种孩子对母亲的离开和陌生人的进入不会有太强烈的不安全反应,在陌生环境也能愉快的玩耍。

第二种:回避型依恋。母亲在不在都没无所谓,母亲在既不会特别高兴,母亲走了也不会哭闹,表现得特别冷漠。

第三种:反抗型依恋。这类孩子特别害怕母亲的离开,母亲在场想亲近又表现出反抗母亲的行为,特别矛盾。这种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孩子非常缺乏安全感。

想和建立起安全型依恋,父母尤其是3岁前的母亲应该这样做:

首先,给予孩子积极关注,对孩子的哭闹要及时安抚。很多家长在网上听从“砖家”的意见,孩子哭不要抱,让他哭,如果抱了,以后就会经常需要大人抱。从儿童心理学发展角度来说,这非常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曾有试验,婴儿在哭了7秒后,若没人回应,婴儿就会产生心理创伤,随着时间的回加长,创伤会加重。所以父母们,孩子越小孩子越需要关注。

其次,多抱孩子,多和孩子说话,和孩子进行积极的互动。

第三、父母或者养育者情绪要稳定。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妈妈的脸就是孩子的全世界。有些妈妈有产后抑郁症,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容易有抑郁症。所以在婴幼最初,尤其是妈妈的情绪特别重要。

6

父母从小要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怎么做,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安全感,才能知道怎么给予。

安全感是什么?

安全感,来自于自己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有价值的感觉,是对重要他人或环境、物体的稳定的可获得、可控制感。

比如说我,我的童年虽然家境比较富裕,但是父母常常为钱为生意而争吵,每次父母吵架我都会很害怕甚至紧张到想躲起来。那时候外人看来我应该生活的很无忧无虑,又好吃又好穿,很多同龄人很羡慕。但是,我内心常常处于一种担心害怕中,比如早上起来看看妈妈的眼睛有没有肿,这样能知道他们在我睡之后有没有吵架;晚上下学就开始祈祷父母今晚不要吵架......我对所生活的家庭环境没有可预期的可控感——常常是突然又处于硝烟四起的吵架甚至打架之中。有一次,我甚至有一个想法,如果妈妈“没了”(被气走了,或者其他意外),我也不活了。我很多精力都花在揣测父母,并常常做一些事情让父母开心,因此我那时候用在学习上的精力其实很少。但父母精力在生意上,根本没有注意到我的内心其实是很缺乏安全感的,更别说会拿出一些时间对我陪伴。从这个角度上说我是缺乏安全感的。

但另一方面,好在我有一个很有韧性和对家庭非常负责任的妈妈,她用自己一辈子的执着行动和坚强的品质几次把我们家从濒临破碎的边缘拉回来,妈妈用几十年的经历,她的决心和信心,和每次化险为夷的结果,又给了我一种安全感——只要乐观、勤奋、执着、坚韧,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影响呢?现在每次遇到吵架,我还是会条件反射般很有压力,很紧张害怕,想逃避;但之后我内心又有一个声音鼓励自己:再难的事情都会过去的,勇敢面对。于是我又鼓起勇气去面对。

怎样给孩子安全感?

最重要的一点,一定是父母自己内心要有力量,有安全感。因为你没有的东西是给不了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安全港湾,能量来源。父母对生活有把控感,才会有力量保护孩子,给他们安全感。如果父母是无力的,哪怕嘴里不说,你的状态就渗透在生活的点滴中,孩子也能吸收到。当然,直接的影响是,如果你没有安全感,你对孩子所做的行为也不会充满爱,而是充满压力、焦虑或者是其他负面气息,孩子自然不会感受到温暖、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这样就会缺乏安全感。

具体来说:

1、在幼年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需求要及时的回应和满足,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让孩子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信任、安全感。

比如婴儿饿了、渴了,妈妈是否能及时的来喂奶,哭了,妈妈是否能及时来抱,当妈妈在婴儿需要的时候及时满足,这个婴儿会对周围的环境很信任,感觉到安全。

2、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需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并保持高质量的陪伴,多与孩子沟通其内心的困惑,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孩子解决压力问题;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对自己的爱、认可和支持是安全感的来源。如果父母自身不关注或者忽视孩子,常常不理解孩子,甚至批评、斥责、打骂孩子,甚至被威胁和抛弃(比如,你再这样以后就不要你了),那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爱,没有用(因为父母的言行举止透露出孩子“没用”,让自己失望),孩子会缺乏安全感,他们的注意力会时时关注在怎样让父母满意和关注自己,而不去探索外部世界。

3、孩子一生都需要父母的尊重、理解、鼓励和认可。

父母尊重和鼓励孩子非常重要。只有孩子的各种合理需求得到父母的尊重,行为得到父母认可和鼓励,从而对自己形成正面的评价。这样,孩子内心就会形成对自己积极满意的评价,这种人就是自信的。

4、父母孩子帮助孩子发展一技之长,这样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更有把控感。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关注“嘉妈Jane说”: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北师大应用心理硕士,美国正面管教讲师,亲子阅读金牌导师,专注家庭教育。欢迎您来交流儿童心理、亲子育儿、家庭关系等家庭教育问题。

7

1减少分离焦虑带来的伤害。2陪伴但不干预孩子的活动。3纵容孩子的“破坏”行为。4请不要说这些破坏安全感的话。5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8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怕见陌生人,一见陌生人就害羞,会躲到妈妈身后甚至会拉着妈妈走,还有就是经常咬手指头、内心易焦虑。其实,这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现实中父母往往只是在孩子表现出缺乏安全感后再想去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其实他们忽略了归属感才是孩子最早的安全感。

归属感是孩子形成安全感的基石

归属感,又称为隶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指个人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

孩子的归属感,是指孩子觉得自己属于爸爸妈妈组建的家庭中的一员,在这一集体中,自己是被其他成员接受、认可的,是有价值的,必须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的。

当孩子觉得自己被加入的群体接受时,会感到一种安全感和踏实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 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 归属和爱的需要\" 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 自我实现\"。

当孩子有了归属感以后,他才会感到踏实继而形成一种安全感。孩子只有在满足了安全感的基础上才能带着稳定的心理去探索未知的广阔世界,追求更高的要求。

相反,如果孩子有过度不安全感,将会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和疾病,导致精神障碍,甚至神经症。

培养孩子的归属感,父母该如何做?

1、多陪伴孩子。

父母要多挤出时间陪伴孩子,陪他们一起玩游戏,一起去游乐园,一起去郊游......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2、多关怀孩子

父母最好能亲自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在接孩子放学后,可以询问一下孩子今天在幼稚园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呀?和哪个小朋友了?玩的高兴嘛?多跟孩子互动,积极响应孩子的问题和回答。

可以跟父母讨论问题会让孩子感受到他是家庭中的一员,会更坚定孩子的归属感。

总结

父母只有给予孩子充分的归属感,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孩子在有了安全感后才会健康的成长。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

9

保障孩子的安全感,其实应该从小就培养,而这个重任,在婴幼儿阶段肩负在妈妈的身上,在孩子童年阶段,肩负在家庭之上。

一、婴幼儿阶段

怀胎十月,孩子用一根脐带与母亲相连,当他习惯了一个密闭、静谧的环境而来到世界上时,他的啼哭表达着他的恐惧。微妙的现象则发生在,当孩子抱到母亲怀中,听着母亲心跳,他的情绪会渐渐稳定下来,因为那是他曾经熟悉的妈妈的心跳声。所以,在婴幼儿时期,妈妈的陪伴对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感非常重要。每一次拥抱、亲吻、爱抚,都是对孩子爱的表达,孩子是可以在妈妈的互动中渐渐适应这个世界。这是孩子对外界的最基本的安全感

二、童年时期

孩子渐渐成长,爸爸妈妈是否能够经常相伴左右,爸爸妈妈的感情是否融洽,爸爸妈妈是否与孩子有高质量的互动,这些要素成为左右孩子安全感的关键。

很多家庭,未必有条件自己带孩子,多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帮带,甚至是寄养在祖父母家,并不能天天看到父母。心理研究表明,没有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明显安全感会低一些,如果现状只能如此,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尽量挤出时间,去看望孩子,并在相处的时间内,做高质量的陪伴,以弥补平时的缺憾。

三、孩子成长后

孩子渐渐成长,越来越能体会大人的喜怒哀乐,他们也越来越能察言观色。这个时期,夫妻是否恩爱,家庭氛围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安全感,并影响他未来的生活观。不当孩子面争吵,夫妻有事好好商量,是培养孩子安全感最基本最有效的方面。

10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经常不知道该拿孩子怎么办?比如,孩子一见不到妈妈的时候,就会大声哭闹,任由其他人怎么哄怎么抱都无法阻止孩子的情绪,直到妈妈回到自己的身边,才会停止哭闹。其实这是因为孩子的安全感不足所导致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呢?

首先,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让作为爸爸或妈妈的自己做好榜样,发挥无形影响的作用。也就是说,父母之间首先要有足够的安全感,与和谐的夫妻关系,才能使得孩子在成长中,接收到更好的更足的安全感教育。因为一个安全感不足的照料者,很容易给孩子带去投射作用。而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也会在孩子成年后择偶或恋爱过程中起到明显的影响。

其次,要注重与孩子每一次的互动。比如,当你准备离开孩子外出,让家中长辈或雇佣的保姆阿姨带着孩子的时候,你要注意的是,提前让孩子熟悉这个替代照料者,多给孩子一些适应的时间以及空间。并且让你要准备离开的时候,也要尝试着去跟宝宝说再见,而不是趁着宝宝不注意,偷偷溜出门。这是很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会犯的错误,因为他们认为,不让孩子知道,反而不会引发孩子的跟随与哭闹。但是这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没有安全感。

再者,当孩子因为自己的离开产生分离焦虑的时候,要注意,允许孩子有情绪是在所不辞的。反而要让自己保持轻松的情绪,不去生气,不去焦虑,否则只会严重化孩子的情绪体验。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不是一段时期的事情,而是长期的目的。不断尝试与练习,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且健康的宝宝。祝好!

以上内容为每日谈心的编辑郑燕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联系。每日谈心是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学媒体,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