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扶不起的阿斗指的是三国蜀汉后主刘禅,阿斗是刘禅的小名。在很多人看来吗,刘禅为人不思进取,只会整天玩乐,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名臣辅助和教导也无济于事,最终导致江山落入他人手中,还落下了“乐不思蜀”这样的千古笑柄。不过,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居然还当了29年,也即接近30年的皇帝。在三国乃至整个古代历史上,皇帝在位时间能超过阿斗的人很少。那么,诸葛亮去世后,蜀汉29年才被灭,阿斗是大智若愚吗?

首先,诸葛亮于234年10月8日病逝,而刘禅的在位时间为223年—263年,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维持了蜀汉江山近三十年的时间,直到邓艾率军兵临城下后,刘禅才选择开门投降,也即蜀汉最终灭亡。对于刘禅可以在诸葛亮去世后依然坐稳江山近30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刘禅并不是昏庸无能的皇帝。换而言之,扶不起的阿斗,是一种丑化,和真实历史上的阿斗相去甚远。

其次,对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的后主刘禅,在位时间长达数十年,虽然肯定不可能是英明神武、才能出众的君主,但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昏君劣迹。相对于南北朝时期昏庸到令人发指的皇帝,刘禅至少是一个中等水平以上的皇帝。即便是三国时期,看看孙权去世后的几任皇帝,要么年轻被废,要么残暴无常,促使东吴陷入内乱的局面中。而对于后主刘禅治下的蜀汉,就算没有太大的功劳,至少没有发生多大的叛乱。

而对于封建王朝来说,能保持平稳就是很厉害的本事,尤其蜀汉本来就派系林立,比如荆州派、益州本土派、东州集团等,刘禅可以保持一个平衡,放在唐朝、汉朝、明朝等朝代,也足以做一个太平皇帝,至少不会北上昏庸无能的骂名。孔明逝后,刘禅先后以大司马蒋琬、大将军费祎为录尚书事,总揽朝权;后又以姜维、诸葛瞻为录尚书事。对于诸葛亮留下的贤臣,刘禅谨遵其“亲贤臣、远小人”的训诫,促使蒋琬、费祎、等贤臣良将可以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最后,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刘禅在位的最后几年中,其宠幸黄皓等小人值得批评。但是,相对于明朝时期的魏忠贤、王振等宦官,黄皓在刘禅的控制下,至少没有要前者那样残害忠良。

另外,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之所以可以坐稳江山三十年,也是因为有一个有利的外部因素,也即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氏和曹魏皇室争夺权力,促使魏国陷入长时间的内耗之中。正是因为魏国的内乱,导致其无法全面对蜀汉用兵,这也为刘禅的长期在位形成了一个有利地外部条件。

由此可见,刘禅绝对是高情商,低智商的一个人,绝非什么“大智若愚”。刘禅会用高情商来笼络人,使用人,却没有智力辨别出来,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结果当没人给他推荐良臣的时候,他就自己重用佞臣,导致了灭国之祸。

最佳贡献者
2

有个成语叫做“乐不思蜀”,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卧薪尝胆”,这都是实力薄弱的一方向实力强盛的一方藏起的锋芒,假装无害,但是不同的是,前者的阿斗最后没有阻止蜀国的灭亡,而后者的勾践却消灭了吴国成为了真正的霸主。

最后,一个成为了无用之人的反面教材,一个成为了励精图治的典范教材。在君王的历史上,在乎结果,而不是过程。但是没有人会想,如果阿斗真的是一个庸才,那么怎么会在诸葛亮死后,蜀国还能维持29年呢?如果真的是扶不起来的阿斗,那怎么会在灭国之后保下自己的性命呢?

刘婵这个人,如果不是《三国演义》,就不会有这么人认为他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了。刘婵才小跟着父亲颠沛流离,有时候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保住,从小就生活在战争当中,就是这样一个人,就算是再笨,也可以学到一二了,更何况刘婵也算得上是一个聪明人。


在刘备死之后,诸葛亮掌握大权,刘婵只是名义上的君王,刘婵很聪明,因为他从来都没想过跟诸葛亮争夺权力,他知道诸葛亮的政策是有利于这个国家的,他就选择了顺其自然,从始至终都遵循刘备的教导,也一直很尊重诸葛亮,君王的能力不如大臣的话,那就和平共处,这才能将蜀国的政权稳定住,也可以让百姓安居乐业。

三国的后期,诸葛亮去世了,和其他国家相比,蜀国是很稳定的,内乱也很少,没有发生过什么战乱,这就是刘婵能力的表现,至少在国家的治理上,他很理智。

刘婵的情商也很高,蜀国别歼灭之后,司马昭设宴请刘婵和大臣,宴会上面是蜀国的歌舞,蜀国的大臣们都伤心流泪,但是刘婵却独自欢笑,这其实是最好的自保手段了,蜀国已经被歼灭了,就算是诸葛亮也阻止不了,刘婵身处这样的局面,可以活下来就已经是最大的本事了。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智慧,刘婵的大智若愚也是智慧,在三国的战乱当中能够保住性命,在蜀国难以维持之下,当机立断的投降,也避免蜀国的百姓遭受苦难,这难道不是智慧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