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司马光这三个字,瞬间又勾起了上学时的回忆。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当老师讲完“司马光砸缸”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家院子里的水缸,都无故的破了个窟窿。司马光是聪明睿智的,正因为他及时的做出了举措,这才成功的救出了小伙伴。然而,司马光大家都记住了,那个掉进缸里的小孩是谁呢?估计老师肯定没有说过,关于那个小孩一丝一毫的话语。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史学家,其实相对于他的名字而言,大家更多的还是记住了《资治通鉴》,作为一部涵盖了1362年的“文学巨著”,司马光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作为大文豪出身的司马光,自然不可能是普通人家出来的,后来笔者查了下资料,据史料记载,司马光的父亲是当地的县令,也算是官宦之家。

司马光小的时候很聪明,对于一些类似于《左氏春秋》的书籍,不但能熟练的背诵,甚至还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意。这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讲,也算是件颇为了不得的事情。那司马光是“死记硬背”的吗?在没发生“砸缸事件”的时候,也有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书呆子。可随着砸缸,咣当一下之后,大家对于司马光的看法转变了。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宋史》

通过机智的营救同伴这件事,司马光不但受到了家里人的表扬,也被十里八乡的人们称赞,纷纷夸他是神童。问题是救了一个同伴自然是需要夸奖的,可大家不觉得夸的有些过头了吗?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那个被救的孩子,身份也不一般,乃是当时上官家族的孩子,这个家族属于地域性的“巨无霸”,而孩子的名字叫做“上官尚光”,北宋时期的名相。

上官尚光属于能写进史册的重要人物,甚至为了感谢当初司马光的救命之恩,还特地建了一座“感恩亭”。奈何上官尚光属于政治性质的官场大佬,而司马光砸缸只是小学课本的知识,纵然老师讲半天,估么着学生也未必听得懂,既然听不懂,还不如传授点别的知识。

最佳贡献者
2

“附骥尾而名益显”,司马迁在记述孔子弟子时,曾说过如此的话。人一旦出了名,那么与他交往密切的人和物,也跟着就出了名。

司马光是北宋名相,又是史学大家,可谓是人生最为成功的人物,是人们为之奋斗的楷模。自然在推崇敬拜之下,人们想了解他的奋斗史,也想了解他的遗韵风迹,看有什么可仿效采辑的。结果这一百度不当要紧,竟搜索出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名人果然了不起,从小就如此的聪明智慧,就如此的机警过人,就如此的有爱心。在感叹之余,人们不仅又存探问,那从缸中救活的儿童是谁呢?他日后的人生又怎么样了?这救活的儿童可就沾了名人司马光的光了。据传被救的儿童名叫上官尚光,也是个名门望族,只是这上官尚光被司马光救了以后,没像司马光那样成了名,在家曾从事了不少职业,但都没大成功,后来可能从商赚了不少钱吧,在移居外地后,为了感念司马光的救命之恩,就在其住的城西龙堤南坡,建亭名曰“感恩亭”,也算是知恩图报了吧。只是这上官尚光没做什么光鲜显耀惊动世人的大事,史册也未给予记载,也就只能在司马光砸缸之余让人们记起了。据传上官尚光其人,在上官氏后人的族谱中也可查出,其被司马光砸缸所救之事,在族谱中也成了最显耀的一笔。

看看,上官尚光被名人所救,其族人在千年以后尚引以为傲,知道附名人之后的好处了吧。没有孔子,哪有颜渊?没有鲁迅,哪有闰土?只是可惜这上官尚光所做所为太无可圈可点之事了,不然还不趁此大火一把?正是由于上官尚光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事,后世的老师们在讲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时,也就很少提及所救之人的名号了。不然,所救之人是后世名人,那老师们岂不更大夸特夸,以更彰显司马光砸缸的光辉形象?

3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谁?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也是小学教材必背的课文,原文如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就是说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贪玩的孩子爬到水缸上面,不小心跌落到水缸里,被水淹没,孩子们被吓得束手无策,纷纷跑开,这个时候司马光沉着冷静地拿起一块石头,将水缸砸破,水缸里的水迸流而出,孩子得救了。

要知道,古时候大户人家的庭院里通常会放一个大水缸,在失火的时候用来取水救火,这样的水缸往往都很大,小孩子掉进去很可能会溺亡。司马光小时候,他的父亲司马池是光山县令,当然称得上是大户人家了。这个落水的小孩能跟县令的儿子成为玩伴,自然也是非富即贵的人家。



那么这个被救出的小孩是谁呢?


正史中并未记载,但是在一个家族的族谱中却有记载,他的名字叫上官尚光。上官尚光勤奋学习,饱读诗书,钻研圣人之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但是他仕途不畅,一直未受重用,后来上官尚光就辞官回乡。回乡闲居的上官尚光并没有闲着,回到家乡后,他授业解惑、传道育人,成了一名教书先生。


据河南光山县现居上官姓氏家谱中记载,上官尚光移居城西龙堤南坡,并建了一座亭,取名为“感恩亭”,以示不忘司马光的救命之恩,后人因此将此坡改名为上官岗或尚光岗。上官尚光把这件事情写进了自己家的族谱,誓要把司马光的故事流传下去。

在上官尚光的家乡,他不断的宣扬司马光的事迹,司马光救人的事迹能够广为流传,与上官尚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上官尚光的学生们无疑是司马光事迹的传播载体。



当然了,司马光能够名留青史,更多的还是本身的原因。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去世后配享宋哲宗庙廷,从祀于孔庙、历代帝王庙,他谥号“文正”,是古代对文臣最高的褒扬。他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史学双壁”,影响深远。

4

《司马光砸缸》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至于“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讲”的问题,不是老师不知道,是因为此人究竟姓甚名谁、前途如何,都和教学目的无关。

一、相关的历史记载

救下的这个人还真的在古籍上有记载:名字叫上官尚光,他还特意建了一座亭,取名为“感恩亭”,以示不忘司马光的救命之恩。

《宋史》里《司马光砸缸》的原文是: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二、故事的德育目标

幼儿园大班教材和亲子读物中的《司马光砸缸》也都没提这人叫啥名。啥原因?就是和教学目标无关。给小孩子讲这个故事,意在灌输做人的道理,就是通过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从而启发大家,遇事要象司马光那样不慌张,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这就是本故事用于教材和读物,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老师上课,要围绕这个目标,突出这个目标。就像我们说话和写文章一样,总要有一个主题,对于和主题相关联的主要信息,要说具体,有时还要进行细节描写;对于次要信息,点到为止,一带而过,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对于无关信息,就避而不谈,否则就会出现多主题的问题。


三、讲本故事的技巧

给孩子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重点是引导孩子理解当时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举动,以突出主人公的机智勇敢。也可以简单讲讲司马光的历史功绩和地位,让孩子明白这么聪明的司马光,长大成什么样子了。

至于被救者,当时是穷是富,是乖是丑,都和司马光果断施救无关。简言之,不管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是个孩子都得救。

如果老师再谈被救者以后如何有贡献,假如当初不是司马光砸缸救人,就少一个英才等内容,那就显然又多出了另一个主题。

(图片来自网络)

5

上小学时学的这篇课文,老师光给讲解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没有提到被救的孩子的名子,估计老师也不一定知道。

其实这个故事至所以能流传到今夭,无非就是要赞扬小司马光的机灵和聪明,这个当然也与司马光后来成为了史学家有关,司马光著有名垂青史的《资治通鉴》。

至于那个被救的孩子,本着故事的意义来讲,说实话也实在没有刨根问底的必要,他在故事中的角色,也只是一个被人救起的对象,他究竟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刚刚我也是看了几个回答的帖子,这才知道原来司马光救下的孩子,后来竞然官至朝中的宰相,原来司马光无意中还是救了个大人物,这下子就功德无量了。这就不难理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为啥能经久地常盛不衰了!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应急小智慧,也是随处可见的,那为什么唯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传承下来了呢?这就是有文化的好处,如果司马光长大了之后,只是个普通的农夫或者是渔夫,那他那儿时砸缸救同伴的故事,估计是也就能在附近流传几代,慢慢地也就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6

北宋司马光的大名,可谓是尽人皆知。他自幼聪慧,酷爱读书,宋仁宗年间进士及第,入仕为官。司马光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其所著的《资治通鉴》,更是被奉为了史学经典。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应在在小时候就听过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这件事记录在《宋史》之中,可信度应该还是挺高的。

说是有一天,司马光和一群熊孩子在庭院中玩耍,“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跟我们小时候天天调皮捣蛋颇有点相似呀。其他小孩见有人落水了,不知所措,被吓到了,纷纷跑开。这时候,光辉少年司马光闪亮登场,只见“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成功将落入水瓮中的小儿给救了出来。

司马光由此成了机智,敢于打破常规的表率人物,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有人就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是后人杜撰的。这么推断的理由就是限于工艺原因,北宋时期很难烧制出敞口,足以掉进一个小儿的大水缸。同时,考古上也没有出土文物佐证。那时候都没有缸,怎么砸呀?

如果这个故事是假的,那么被救的小儿自然不存在了,也就无所谓是谁了,老师讲与不讲也就关系不大了。


不过,我们根据《宋史》所言,司马光是“击瓮”救人。瓮的形状虽然是肚大,底小,口小,但是口径在三四十厘米,足以掉进一个小儿的大瓮还是有的,而且也有相关的出土文物可以佐证。

同时,《资治通鉴》、《太平广记》中也都有“请君入瓮”的典故。说是唐朝酷吏会把犯人装到大瓮中,然后,四周生火烤。这时候,让犯人招什么,犯人就会乖乖的认什么。而当时的武则天,也曾使用过骨醉之刑,就是将人去掉四肢,泡在大酒坛(瓮)中。

大瓮成人都装得下,更不要说一小儿了,所以,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应该可信。只是,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司马光“砸瓮”救人了。

那司马光砸破水瓮救出的小孩是谁呢?

这个史料上还真没有明确的记载。还是到了现代,有人在河南光山县上官氏的家谱中发现了一些端倪。

据说,上官氏在古代是光山县的名门望族,富甲一方。而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光山县令,司马光就随父住在光山。一富一官,加上其他一些小儿,就会经常在一起玩耍。司马光所救的小孩就是上官氏族人,名叫上官尚光。


说是上官尚光成年后移居光山县城西的龙堤南坡,他为了感谢司马光当年的救命之恩,就在岗上造了一座亭子,取名“感恩亭”。而上官尚光所居住的龙堤南坡就被改称为了上官岗、尚光岗。上官氏的家谱中还记载,说是上官尚光后来成了北宋有名的宰相。

只是,正史、野史中都没有关于宋朝宰相上官尚光的任何记载。这个么,内情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上官尚光跟司马光年龄相仿,而且做到了宋朝宰相的位置,那么在仁英神哲四朝发生了那么多事情的情况下,他竟然可以保持完全透明的状态,这也是非常神奇了。至少,司马光还反对过宰相王安石变法呢,上官尚光呢?

所以,司马光所救的少儿到底是谁呢?其实并没有非常确切的答案。

有可能是这位上官尚光,也有可能不是。不过,不管司马光所救何人,应该后来都不怎么知名,没做出太大的成就。否则,不管是司马光,还是被救之人,总要留下点蛛丝马迹,以便给后人树立一个互助感恩的榜样吧。


既然司马光砸缸所救之人是谁,并不十分确定,那作为授业解惑的老师,自然不可以信口开河了,还是避开为妙。不然,岂不是误人子弟,不负责任了,老师的形象岂不是全毁了。

7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因为读书时候学过这篇课文,但是老师却没有告诉大家,司马光当时救出来的人是谁,这是为什么?

因为老师也不知道,历史学家也不知道,但是在河南光山县有一个上官家族,他们就知道这个答案!

据光山县上官家谱记载,司马光砸缸救出的人叫“上官尚光”

对于这一说法,我持怀疑态度。理由如下: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惠洪和尚写的《冷斋夜话》里,惠洪和尚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司马光已经去世了,也就是说司马光砸缸这件事他也是“听来的”

惠洪高僧没有把被救小孩的名字写上去,因为他听来的时候也是没有名字的,甚至,他连砸缸的地点也没有打听清楚!

“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

以上内容为《冷斋夜话》的原文,我们现在写记述文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但是惠洪写的司马光砸缸只有人物事件,没有时间地点,而且人物也是只有主角有姓名,其他人都没有。

这就需要分析了,司马光能够搬起石头砸缸,肯定不可能三四岁,最少六七岁往上(《宋史》记载为七岁),那么司马光六七岁的时候生活在哪里?我可以肯定他不是生活在光山县!

1019年,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任光山县的县令,那一年10月司马光出生,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司马光一家人是生活在光山县的。但是,宋朝的县令是三年一任,只有特别偏远的地方在宋朝有一段时期可以达到四年任期。

司马池在光山县任期满了以后被光州知州推荐调到朝廷任秘书省著作郎,随后又被调到小溪(现在的四川遂宁市船山区)任知县。1025年司马光6岁,这一年司马池任司录参军,再过一年后升为留守司通判,上班地点在洛阳。再后来又把他调到了开封,任开封推官。

我们看司马池做官的路线,他只在光山县做了一个任期的官,司马光在那里出生,后来离开光山县去四川的时候,司马光一家也不可能继续在光山县生活,他们的故乡是山西夏县!《宋史》也记载,司马光在15岁之前一直跟随父亲到处跑,经历过很多地方,司马池离开光山县的时候司马光三岁,肯定砸不了缸。之后又是四川,又是洛阳,又是开封,司马光到底在哪个地点砸的缸,只能说,我也不清楚!但肯定不是光山县。

再说家谱

民间家谱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我们无从查证,光山县的上官家谱始于何时也不清楚,但是,从被救小孩的角度来考虑,哪个家族会把一个小孩掉进缸里的事写进家谱?

答案很明显,上官家谱里出现司马光救人这件事,是在司马光出名以后才添加进去的!家谱一般不会像写日记一样每天都记,正常情况下是30年修一次,几十年时间里发生的事多了,为什么要把小孩掉进缸里这样的小事写进去?因为司马光出名了。

结束语

关于司马光砸缸,我只能说有这么一个事,因为司马光去世的时候惠洪和尚15岁,两人相隔时间不长,就算是道听途说也不会离谱到哪里去。但是要完善这个故事的细节,除非考古发现有那个年代相关的史料参考,不然真的是无从考证。

8

  • 司马光,北宋大文豪。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至今仍是史学界公认的巅峰之作,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更是传颂千载,无人不晓。故事发生地在河南省光山县。他砸缸救的是上官尚光。
  • (司马光纪念馆大门)

据光山县绍兴志记载,北宋乾德年间有记载,司马光儿时的砸缸故事就发生在上图宋朝古柏西侧。

司马光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河内温县人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一直被人们记载在史书上流传至今,现在也一直出现在语文教材中,都是宣传司马光如何英勇机智地想办法砸缸救人,但从未提及被救的那个小孩儿是谁。老师也从来不会介绍他,其实他就是上官尚光。

上官尚光长大成人并不是什么大人物,只在族谱中有记载。相传他为了感谢司马光救自己一命,便在西龙堤南坡建了一座亭,名为“感恩亭”,而后人则将这座坡命名为“上官岗”或“尚光岗”。但其实细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玄机。

由于当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太过出名,被百姓口口相传,还特意强调司马光自幼就爱读《左氏春秋》,其实这也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司马光爱读史书,借此来提升司马光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因为在那个时期,王安石主张变法,而司马光又主张保守派,建议废止新法。最后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认为王安石的变法会扰乱天下,于是在高太后时期,便任用了司马光为相,司马光一上任就全面就废止了“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所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因为宋朝变法时的党羽之争,才被人们翻出来,又记载到了《宋史》当中。司马光砸缸之所以能被后世人口口相传,也是因为出于权利相争的关系,而被救的上官尚光又不出名,所以老师从来不会介绍他。

9

作为水缸终结者,司马光凭借着赵丽蓉老师的一句司马缸砸光而火遍全国,喜提流量小生称号。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随之成为了全国人民皆知的经典故事。

司马光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界有极高的地位。说起他的道德品质也还算不错,不过司马光执政绝对坑了宋朝,喜了西夏人。

为了反对王安石,凡是王安石的政绩这位老兄全要推翻,在他的时代里,党争扩大化,官员任用提拔不问能力先看站队。他废除新法,将宋朝从变法图强的道路强行拉回慢性死亡的道路。当然司马光是个伟人,他怎么能够就满足于这些事情呢?

他成功打破了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得不到的规律,竟然把前线将士们流血流汗打下来的土地有双手奉还给西夏人,以显示天朝的气度。大宋朝没有等来西夏人的投桃报李,反而等来了大批军队的进攻。司马光真是一代伟人!

司马光长大以后完全没有了他小时候的随机应变,变得因循守旧,目光短浅,甚至让我怀疑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情是否真实存在。一个人怎么能够有如此大的变化呢?真心搞不懂!

后来我看到了一些关于司马光砸缸的考证之后,才打消了我的疑虑。原来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连那位被司马光救起来的孩子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

这个倒霉孩子叫做上官尚光,原名上官尚,这个光字是后来加上去的,就是为了铭记司马光的救命之恩。上官尚光在历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毕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

不过在他的族谱上,这位上官老兄可算是大大的有名,用现在的话说,毕竟蹭到了司马光这个大流量,这个热度蹭的杠杠的。再加上这个上官尚光,在后来又做了不少的实事好事,让他在他们上官家的家谱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报答司马光的救命之恩,这位上官老兄,特地修了一座感恩亭,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上官家财力雄厚,在宋朝搞一下土木工程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过上官尚光在感谢司马光的救命之恩的同时,有没有考虑过那个问题,是谁把他推下水的呢?会不会就是那个人呢?谁还没有熊孩子过呢?

10

鸡蛋很好吃,有必要追究是哪个老母鸡下的蛋吗?如果故事要这么追究下去,足可以写另外一本传记了,远离主题。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