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哪一个更容易导致肿瘤,如何才能预防

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哪一个更容易导致肿瘤,如何才能预防

2020-08-06 11:05阅读(67)

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哪一个更容易导致肿瘤,如何才能预防?:胆囊癌虽然比较少见,但却是恶性程度很高,预后很差的一种癌症,绝大部分患者都难以活过5年。

1

胆囊癌虽然比较少见,但却是恶性程度很高,预后很差的一种癌症,绝大部分患者都难以活过5年。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是三种疾病,但是这三种疾病相互影响,确实有可能导致癌变。



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哪一个更容易导致肿瘤,如何才能预防?

1、胆囊炎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症状为右上腹剧痛或绞痛,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绞痛样。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

急性胆囊炎症会诱发急性胆管炎,导致胆囊坏疽性改变,最终形成胆囊周围积脓,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慢性胆囊炎病程时间久了会造成胆囊萎缩,丧失胆囊功能,还可能发展成胆囊癌。

2、胆结石

胆石症又称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黏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

胆结石的危害较多。胆结石可诱发胆囊炎,还可造成十二指肠或胆囊结肠胆囊炎而危及机体。胆结石是胆囊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胆管结石长期刺激胆囊炎可引起胆管壁黏膜的炎性改变胆囊炎至黏膜细胞异常增生,胆囊癌导致癌症的发生。

3、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对患者正常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胆囊息肉有癌变的可能,近些年癌变趋势一直在增高的状态。而在整个过程中,患者都没有什么感觉,就这样不知不觉中癌变了,所以这才是胆囊息肉最为可怕的地方。

所以,无论是胆结石、胆囊炎还是胆囊息肉与胆囊癌变息息相关,如果不进行及时干预,很可能会发生癌变。

如何预防胆囊癌变?

1、合理饮食

生活中可以多吃抗胆道、胆管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菌菇类。多吃利胆通便的食物,如芝麻、金针菇、海参等。避免吃油炸类食物,脂肪摄入过多会造成胆道负担过重。不要暴饮暴食,忌烟忌酒;不吃霉变、烟熏、腌制、不易消化的食物。

2、讲究卫生

生活中要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感染,饭前便后要仔细洗手。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还要积极治疗胆道蛔虫症,以防止胆色素结石,诱发癌变。
3、增加体育锻炼

长期坚持运动,新陈代谢增加,胆汁分泌与排泄正常,胆汁不容易淤积诱发疾病。所以平时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练气功、做广播体操等。

4、保持心情愉悦

中医认为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胆汁瘀滞也会诱发胆囊癌。生活中,一定要保持清醒问答,心情乐观,避免发怒、焦虑、忧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以防止胆囊功能。

我是黄志艳大夫,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胆囊疾病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2

胆囊癌虽然比较少见,但却是恶性程度很高,预后很差的一种癌症,绝大部分患者都难以活过5年。这么可怕的癌症,到底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

其实啊,胆囊癌确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确定,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高危因素被认为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那么,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这3个高危因素哪一个更容易致癌呢?

1.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对胆囊的长期刺激被认为是导致胆囊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研究提示,胆囊结石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比无胆囊结石者高10几倍!另外,胆囊结石越大,胆囊癌变的风险就越高!

2.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会导致胆囊壁增厚、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这些改变都会导致胆囊壁的细胞发生变性,最后导致恶变!据统计,大约25%的瓷性胆囊与胆囊癌有关!慢性胆囊炎大部分都无明显的症状,少部分患者表现为右上方隐痛或者饭后饱胀感,如果慢性炎症急性发作还会表现为右上方剧痛、发热等症状。

3.胆囊息肉

排在第三位的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也是胆囊很常见的良性病变,很多人在体检查肝胆B超的时候都会发现胆囊息肉。跟胆囊结石一样,胆囊息肉越大,胆囊癌变的风险就越高!以下图片为B超发现的胆囊息肉。

另外,如果合并糖尿病或者有胆囊癌家族史者,发生胆囊癌的风险就更高了!

如何预防胆囊癌?

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以及胆囊息肉都是胆囊常见的慢性疾病,特别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很多都没有特殊的症状,当然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了。虽然无症状的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都不用特殊治疗,但也要定期复查肝胆B超,以免发生癌变!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1.胆囊结石≥3cm;2.胆囊息肉>1cm;3.胆囊壁增厚;4.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5.合并糖尿病;6.胆囊结石10年以上。

对于症状轻、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清淡饮食,口服利胆药物,必要时抗感染治疗。对于症状重或反复发作右上方疼痛,伴有胆囊结石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其实啊,现在胆囊切除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开刀了,在肚脐上打个孔采用腹腔镜就可以切除胆囊了,手术之后甚至都没有疤痕!以下图片就是腹腔镜切除胆囊的手术图片。

总结一下:

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都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其中胆囊结石最为容易致癌。如果存在胆囊癌高危因素者,一定要定期复查肝胆B超,如果符合手术指征可以考虑选择手术治疗,永绝后患!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的全科医生,关注我,您就拥有了一个家庭医生。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哦!

3

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都是发生在胆囊的常见疾病,要说哪一种病变容易诱发胆囊癌的发生,其中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两种病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会诱发胆囊癌的发生。小克分别解释如下,供大家了解。

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单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很少发生,绝大多数胆囊炎是由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或长期刺激炎胆囊壁所引起的。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胆囊炎都不会导致胆囊癌的发生。

胆囊结石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过程,主要由于长期的高脂肪饮食、三餐不规律、活动少等原因使胆汁过度浓缩导致胆固醇、胆色素析出结晶形成的,较大的胆囊结石(直径超过3cm)长期刺激胆囊壁会使胆囊壁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生而诱发胆囊癌的发生,长期的临床观察显示直径≥3cm的单发结石存在超过5年会使胆囊癌发生的风险增加,这也是很多患有胆囊结石的老年人因为没有早期切除胆囊最终导致胆囊癌发生的原因所在。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胆囊腔隆起或突出的一种病变,有多发和单发、有蒂之分,一般认为单发有蒂的胆囊息肉大小超过1cm或多发无蒂的胆囊息肉是胆囊的癌前病变,需要尽早进行胆囊切除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在切除过程中或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胆囊息肉的性质,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对胆囊炎伴有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多发胆囊结石或单发胆囊结石直径>2cm或伴有胆囊息肉;较大的单纯无症状胆囊结石病程超过5年;单发胆囊息肉直径>1cm或多发广基的胆囊息肉几种情况,需要择期手术切除胆囊,可以有效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

4

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是三种疾病,但是,这三种病是互相影响的,确实都有可能导致癌变,发展成为胆囊癌。

(1)胆囊结石是胆囊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胆囊结石是各种原因,导致胆固醇,胆色素等物质在胆囊里面沉积,形成石头。胆囊结石在胆囊里面,长期刺激胆囊壁,可导致胆囊壁炎症,损伤。胆囊壁在修复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差错,出现基因突变,最终有可能导致胆囊癌。长期胆囊结石是胆囊癌最危险的因素,70%至90%的胆囊癌患者,存在胆囊结石。

(2)大部分胆囊炎是由胆囊结石导致的

胆囊炎是胆囊的炎症,导致发烧,右上腹疼痛,黄疸等临床表现。90%以上的胆囊炎是由胆囊结石导致的,如果没有胆囊结石的刺激,堵塞胆道,胆囊很少会发生炎症。所以,胆囊结石是胆囊炎最重要的病因。

(3)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胆囊里面隆起性的肿物,胆囊息肉有很多种,包括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其中,只有胆囊腺瘤性息肉,有可能发生癌变,胆囊息肉直径越大,越容易发生癌变。如果胆囊息肉合并有胆囊炎,那么癌变的几率就更高了。

所以,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都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都可能导致胆囊癌,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发现癌变的苗头,尽管尽早切除胆囊,防止癌变。

5

胆囊癌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因为它的恶性程度高,治疗困难,预后效果差等因素,因此为许多胆囊疾病患者所忌惮。

胆囊疾病最常见的莫过于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那么这三种疾病,哪种更容易引发胆囊癌呢?

毫无疑问,排第一的肯定是胆囊结石。

流行病学显示,70%的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例如,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是无结石胆囊癌的13.7倍,直径75px的胆囊结石发生胆囊癌的比例是25px结石病人的10倍。

胆囊结石至发生胆囊癌的时间为10-15年,这说明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癌是长期物理刺激的结果,其中还可能与胆囊粘膜的慢性炎症、细菌产物中的致癌物质等综合因素参与有关。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生建议大于3厘米的胆囊结石做胆囊切除手术的原因,不是不癌变,也许只是时间未到。

排行第二的,考虑是胆囊息肉

这其中又以胆囊腺瘤性息肉出现癌变的概率最高,被各大医生认为是胆囊的癌前病变,发现胆囊腺瘤性息肉,恶变率约1.5%。但鉴于现在的医疗诊断技术,很多胆囊息肉隔着肚皮却不能明确是什么性质的。

因此,我们都建议有癌变可能的胆囊息肉,如大于25px的息肉、半年内迅速增大的胆囊息肉等,都要及时手术切除胆囊。

排行第三的是慢性胆囊炎

因为慢性胆囊炎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如与胃病分不清楚的腹胀、腹痛、厌油腻、恶心等,所以很多人当作胃病治疗;而恰巧胃病所用的药物,对胆囊炎也有一定的用处,因此会掩盖病情。

反复的炎症,会引起胆囊壁增厚、钙化、萎缩等,过程中会有机会出现癌变。但只要中途来就诊,就能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很多病都是拖出来的。

除上述三种原因之外,胆囊癌还与其他一些因素有关,如做过胆肠吻合的病人、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胆囊完全钙化的胆囊等,患胆囊癌的几率会比正常人高出许多。

总之:

最好的预防,就是主动出击,任何医生都不希望患者成了晚期癌症才来就诊,看着病人凄凄艾艾的样子,医生心情也不好,干起活来也没有成就感。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6

胆囊炎、胆结石和胆囊息肉在临床上都是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要说到哪个更容易导致肿瘤,这个还真的不好说。为了让大姐更好理解这三类疾病,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1.什么是胆囊炎?它有什么特点?

胆囊炎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它是指胆囊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的某种炎症,在临床上胆囊炎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胆结石,这个大约占据胆囊炎病因的90%,所以说胆囊炎多和胆囊结石并行。

可能大家对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炎的具体机制不明白,当胆囊内有结石的时候,它会运动到胆囊最狭窄的部位,也就是胆囊颈部或者壶腹部,这个时候很有可能使结石堵塞在最狭窄的部位,造成胆囊内压力增高。

如果结石持续性被卡住了,里面的胆汁无法排出去,胆囊黏膜就会吸收胆汁里的水分,胆汁酸的浓度增高,这就会增强胆汁对胆囊的刺激性,使胆囊壁水肿,诱发一系列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对胆囊壁的损伤。胆囊壁损伤以后,它对于细菌的防御能力就会下降,可造成细菌感染。

胆囊炎患者多在吃的太饱,特别是高脂饮食以后发生,腹痛症状剧烈,疼痛可能会和体位的改变而有加重。当结石移动位置的时候,症状可能会减弱或者消失。

2.胆囊息肉和胆结石以及胆囊炎哪个致癌作用最强?

息肉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名词,说白了就是指某个部位多长出来一块肉,它是对这种现象的一个比较生动的描述。胆囊息肉单纯从这个名词并不能看出它是否是肿瘤性的,因为息肉可以是肿瘤因素的,也可以是非肿瘤因素(比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等),由于不依靠病理很难确定它是良恶性,所以统称为息肉。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发生癌变的情况不是很多见,只有少数的息肉会发生癌变,一般认为这类息肉具备的特点是直径>1cm、单发病变且息肉的底部较大、息肉体积近期有明显的变大、合并有胆囊结石或者胆囊壁增厚(特别是年龄>60岁,息肉直径>2cm)。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是需要尽快手术切除的,不是上述的情况且没有什么症状,可以先不用手术,但是应该在6~12个月进行检查以观察息肉是否长大。



单纯的胆囊炎引起癌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引起胆道恶性肿瘤的主要是胆结石和胆囊息肉,如果非要说谁的致癌性最高,这个还是考虑胆结石。因为在临床上,胆结石的发病率要比胆息肉的高,而且临床上胆道恶性肿瘤的最主要的因素也是结石。

根据大量调查发现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的是无结石胆囊壁的13多倍,直径越大的结石,胆囊癌的风险越高。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7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主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还没有弄得很清楚。但通过长期的随访观察发现胆结石、胆囊腺瘤性息肉、慢性胆囊炎、肥胖和糖尿病和胆囊癌家族遗传史是诱发胆囊癌的高危因素,有这些高危因素的高危人群应该注意预防胆囊癌。



研究发现,有胆囊结石的人群患胆囊癌的风险是没有胆囊结石人群的十几倍,而且结石体积越大,数量越多,时间越长,则转变为癌症的可能性越大,在这些因素中,胆囊结石应该更容易导致肿瘤。



胆囊息肉分为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其中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为良性息肉,发展为肿瘤的风险较小,腺瘤性因素为恶性息肉,发展为肿瘤的风险较大,且腺瘤体积越大风险越大。



慢性胆囊炎很多是由胆囊结石和息肉引起的,所以说它们治疗有相关性,慢性胆囊炎会导致胆囊壁钙化变硬,功能丧失,形成瓷化胆囊,这种瓷化胆囊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腺瘤性息肉和慢性胆囊炎都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以预防胆囊癌。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8

 要定期复查彩超,少吃油腻的食物。首先胆囊息肉这个疾病和肿瘤这个疾病不一样,胆囊息肉是长在胆囊里面的,胆囊息肉这疾病不及时的治疗,会恶变的,所以,切出来之后要进行病理的切片,胆囊结石就是胆囊里面长石头了,胆囊炎很少有恶变的。

9

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都能诱发胆囊癌,其中,有胆结石的人是更容易得胆囊癌。

根据临床上的观察显示,胆囊癌是经常和胆囊的良性的疾病一起存在的,在医院最常见的就是与胆囊结石一起存在,很多人都认为胆结石对于胆囊的长时间的刺激就会引起人的黏膜细胞很异常的增加,可能就会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调查报告显示,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八十的胆囊癌的病人都有胆结石,而胆结石的病人中有百分之三左右的病人有胆囊癌。这说明,造成胆囊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胆结石,当然,大部分胆结石病人是不会有胆囊癌的,这一点需要说明。

如何才能预防?

(1)在平常的生活中有多吃蔬菜水果,少喝酒,要控制自己的体重,按时吃早餐,多吃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

(2)要保证人体各项生理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其热量摄入要适量。

(3)要避免脂肪摄入过多,对胆囊收缩造成刺激,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对于煎炸、油腻以及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要禁食,包括黄油、奶油蛋糕以及肥猪肉等。

(4)要对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进行控制,促进胆固酶代谢,避免结石的生成。

(5)远离不健康生活方式如抽烟,熬夜,经常吃宵夜等。

10

从下面胆囊的解剖结构,大家可以知道,胆囊为腹膜间位器官,呈梨形,游离的一侧被脏腹膜覆盖,另一侧位于肝脏面胆囊窝内,借结缔组织与肝相连。胆囊主要生理功能是胆汁浓缩与排出胆汁的功能。

胆囊的这种解剖特点,让半游离于腹腔、好发于胆囊体与底部的胆囊癌早中期,不会因小小癌肿生长,而从解剖特点上表现特异性的症状。

另外,据科学研究证实,从胆囊结石至发生胆囊癌的时间为10-15年,而在这漫长的癌变过程中,也伴随着让人难于察觉的胆囊功能丧失与胆管代偿功能的发生。因此,从胆囊功能变化上,胆囊癌早中期也无特异性表现。而等胆囊癌有典型症状时,往往已到了癌症晚期,加上胆囊癌的恶性程度高,因此,预后非常差。

由此让我们知道,明白引起胆囊癌的病因,并及时进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已经知道要预防的胆囊癌高危因素有:

1、70%的胆囊癌病人与胆囊结石有关。

其中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是无结石胆囊癌的13.7倍,直径3cm结石发生胆囊癌的比例是1cm结石病人的10倍。且胆囊结石至发生胆囊癌有长达10-15年时间,这说明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癌是长期物理刺激的结果,可能还有粘膜的慢性炎症、细菌产物中的致癌物质等综合因素参与。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癌的最高危因素。

切除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特别是结石直径超过3cm者,是预防胆囊结石致胆囊癌的方法。

2、少数胆囊息肉可发生癌变,有的可能就是早期胆囊癌。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是:

直径超过1cm;单发病变且基底部宽大; 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壁增厚,特别是年龄超过60岁、息肉直径大于2cm者。

去除存在上述胆囊息肉恶变因素的胆囊,就是预防胆囊息肉致胆囊癌的措施。

3、这些因素也可能与胆囊癌发病有关。

胆囊空肠吻合、完全钙化的“瓷化”胆囊,胆囊腺瘤,胆胰管结合部异常,溃疡性结肠炎等因素与胆囊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切除“瓷化”胆囊与胆囊腺瘤及做好合有上述其他因素的病人随访工作,对预防胆囊癌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