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武帝末年汉朝危机四伏,从历史来看的话,如果不是一些偶然的因素,汉朝真有可能灭亡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这个偶然因素就是汉武帝折腾来折腾去,最后也没有把自己的那个曾玄孙子汉宣帝折腾死,留下了这么一个火种,否则汉朝真有可能要亡国了。可以这样说,汉朝之所以还没有灭亡,那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汉武帝主要有两大折腾,一是过分的消耗国力,发动对外战争,造成汉朝的社会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但这一点相对来说还好一些,因为毕竟前有文景之治的积累,汉武帝的家底,要比秦始皇要丰厚得多。

二是晚年多疑,巫蛊之祸,造成继承人危机,这个可以说是当时汉朝最大的危机,最后当了五十年皇帝、已是老人的汉武帝,竟然不得不选一个小孩子来当继承人,结果权臣政治在汉昭帝时代形成,差一点就颠覆了刘家的天下。

霍光是一个很幸运的人物,他在历史上的评价总体来说还好,他的执政能力不差,但仔细读史会发现,他其实不是什么“忠臣”。他的很多作派,跟后来的曹操没有什么两样,历史上讲废立皇帝叫“伊霍故事”,伊是指商朝的伊尹,那时还是传说时代的故事,真相没人知道,霍光可以说是真正的帝国时代第一个敢于以人臣而行废立之事的人。

刘贺其实没什么大的罪行,就是不满意他专权,想自己管点事而已。看看他废掉刘贺的理由就知道,全是些鸡毛算皮的小事,真相是他比曹操还猛一些,曹操还不敢废了汉献帝呢!

汉宣帝前期,霍家大权独揽,霍光跟曹操一样,也把女儿弄成皇后,并且培养自己的儿子接班,当时霍氏的霸道,连皇帝也怕,一点不比后来的曹家差,只是霍家千算万算,没算到从民间出来,没有任何政治势力可以依靠,也没有什么政治经验的汉宣帝,居然是个厉害角色。到霍光一死,汉宣帝立即清算霍家,才算是挽救了刘家的天下。

试想如果汉武帝没有一个因为机缘巧合而流落民间,得到过一些历练的汉宣帝被霍光选中当皇帝的话,后来曹家干的事,霍家可以提前200年干成!

最佳贡献者
2

汉武帝统治相当折腾,之所以没有亡国,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西汉王朝自从成立,直到昭宣中兴以来的政治改革,遵循一种渐进式的思路,实现了统治思想的平稳过渡,没有引起社会剧烈大规模的动荡,所以才没有走上秦王朝的老路,也保证了大汉王朝延续四百年的统治。

就拿汉武帝来说,他本人就是西汉王朝的改革者,开创了西汉王朝一个崭新的,不同于文景之治的时代,汉武帝本人对大将军卫青,就说了这样的话:

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

这段话反映出汉武帝对自己的改革是有很深刻的认识的,或者说,汉武帝阐述了自己改革的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汉王朝因为是在内忧外患诞生的,所以必须时刻处于改革之中。纵观汉朝四百多年,外戚问题和地方势力始终是其重大问题,仅仅在西汉初期,前者导致了诸吕之乱,后者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再加上匈奴、西域、南越等不稳定因素,所以西汉王朝无论内部外部均不太平。如何处理中央内部的关系,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中央与外族的关系,是西汉皇帝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汉武帝认识地很清楚,所以才会说, “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他知道变更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应付汉王朝面临的各种威胁;

其次,汉武帝的改革,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谋利益,也为了后世的千秋万代,所谓“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这句话表明汉武帝希望自己的政策能够延续下去,造福子孙后代。我们知道,一个政权,若要保证稳定,不出现大的祸患,政策的延续性是必要的,正如人放点小血有利于健康,大出血就会死去,一个道理。汉武帝作为一个政治家,考虑的不只是当时,而是,大汉王朝千秋万代的利益,他要为大汉王朝的政治统治立下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从而从实质上维护刘家统治的稳定;

第三,汉武帝为自己多年来的攻打匈奴的行动进行辩护,认为这是为了天下的安宁。其实自从文景之治以来,汉朝上下已经对发动战争攻打匈奴形成了共识,无论是贾谊、晁错等人都对这场注定要来的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规划和设想,西汉帝国迟早要变成战争机器,只不过这台机器在汉武帝手里发动了。西汉初期,由于穷困,连大夫们上朝都要乘坐牛车,这个时候对匈奴和亲,当然是迫不得已。然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兵强马壮,经济繁荣,正如司马迁所说,“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这个时候还需要忍耐吗?

第四,汉武帝承认,改革是有过错的,并不是完美的。汉武帝承认自己的改革,的确损害了百姓的利益,虽然出于迫不得已,但也给西汉王朝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包括流民四起,损耗过多,户口减半,他希望后世不要学习他这方面,不要走上秦王朝的老路。西汉王朝,是在吸收秦王朝二世而亡的经验中而诞生的,建国初期,贾谊等人便已经对秦朝的教训进行总结归纳,创作了《过秦论》等作品,对秦王朝进行系统分析。汉帝国的君主时时刻刻以秦王朝为戒。所以西汉王朝的纠错能力,是其能在武帝折腾之后,能够免于灭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

一个王朝灭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统治阶级无法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汉朝经文景二帝无为而治,才迎来武帝的厚积薄发,北击匈奴,西服诸夷,南定百越。这一切的一切,关口都是钱,任文景攒的多丰厚家产,武帝几次战争下来也差不多败光了,所以强迁豪强也好,白鹿币也罢,都是为了钱,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是钱不够,这才是汉武帝折腾的原因。

之所以汉不亡,一是武帝权术运用,酎金夺爵、推恩令导致诸侯王没了造反的资本,迁富户至茂陵,打击了各地豪强,像郭解这样的大侠更是打击的重中之重,被夷三族,而重用酷吏则令官员百姓噤若寒蝉,有些地方甚至害怕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各阶层在汉武帝的运作下几乎是没有反抗帝国的力量了。

二是常年得战争锻炼出了汉帝国的终极暴力镇压力量——名将强兵,加上对外作战连战连捷,土地兼并虽然日常发生,但矛盾尚在可控范围。

三是武帝晚年颇有反省之意,轮台罪己,希冀守成的继承人可以将汉帝国慢慢休养生息,移回正轨,武帝本人也未再如当初一般激进。

综上,武帝统治虽然折腾,但也没折腾到百姓活不下去,加上对外战绩好看,国内贵豪论被打压,所以汉不得亡。

4

汉武帝即位时,汉朝经过文帝和景帝两朝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国力已非汉朝立国之初可比。说白了就是汉武帝的祖父和父亲为他积攒了雄厚的家底。众所周知,战争不单是武器装备和军队作战能力的比拼,更是后勤补给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如果没有文景之治积攒的家底,即便汉武帝再有雄心壮志也是徒然。

汉朝素有名将,汉武帝知人善任

他碰上两名不世出的名将——卫青、霍去病。他们的功绩我就不多详叙了。大家都知道。我只是举两个例子来对比,同样是征伐异国,霍去病能克敌服远,连匈奴人祭祀的金人都抢回来;而汉武帝另一名大将李广利这种,对战的记录就是,即便胜利也是兵士大损,失败更别说了,损兵十之六七。从战争结果来看,汉朝开疆拓土,能从战争中获得红利。

总结来说,汉武帝在中前期励精图治,在政治上确立察举制度,笼络人才,实行推恩,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在经济上统一货币,推行国家盐铁政策,兴修水利,加强政府收入;在军事上创建八校尉制和募兵制,加强了军事力量和战斗力;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了思想;在文化上,修定礼乐制度,创建太学,颁布《太初历》等,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进步。

但是在晚年时期,却沉迷于不老之中,此时的国家千疮百孔,盗贼肆虐,饿殍遍野,人口减半,相当于今天死了7亿人。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大汉遇到汉武帝这样的熊主,居然没有亡国,为何?是因为百姓感念汉文帝的功德。汉文帝被儒家誉为汉代尧舜。节俭爱民,关心百姓疾苦。

文帝临终的遗言,更是永载史册:朕闻万物萌生,非有不死。死者,万物之理,物之自然也,岂可哀哉!并叮嘱丧事简办,不要耽搁农事,不能以死者害生者。

5

汉武帝在位54年,对匈奴用兵44年。他穷兵黩武,几乎耗尽了“文景之治”的国家所有积累,犯了不少错误。但他不仅没有亡国,历史上还把他与秦始皇并列,称为“秦皇汉武”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汉武帝是一个非常积极进取的人。西方世界有一句话叫做:“上帝不会辜负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人”,我觉得把这句话用到这里是比较恰当的。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了巩固皇权,对内,他设置中朝,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官员的监察;开创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经济控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

对外,他攘夷拓土,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大汉的基本版图;拓展丝绸之路,加强对外经贸;在轮台、渠犁屯田,加强对边关的控制;设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等,其影响都很深远,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中说:汉武帝“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的原因在他最后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促使汉朝的统治方针发生转变,回到与民休息、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上来。从而避免了像秦王朝那样迅速败亡的结局。

与秦始皇至死拒绝认错的为政态度相比,汉武帝后来能够“罪己”,及时修正错误,在历史上留下了较好的名声。后人常把《轮台罪己诏》说成是中国皇帝第一个正式的自我批评文件。

我想,老天爷一定是看到这一点,不仅没有降罪于他,还给他了一个比较高的历史地位和荣誉。

(免责声明: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6

江河日下

7

经过汉初的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汉武帝时国力已经相当强大,俗话说就是家底丰厚;他在政治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追击匈奴稳定北疆,外交上打通西域,扩大汉帝国的影响,关于汉武帝还是得客观评价。

汉武帝时期,是汉帝国武力最强大的时期,通过一系列的用兵和囤田制度,很好稳定了北方的边疆,也使得匈奴人分崩离析,一部分人归顺大汉。

古代中国最大的隐患在草原地区,解决这个头等问题,国家才能够平稳发展。

8

汉武帝,一直以来也被认为是千古一帝,在他统治期间,前有文景之治的积累,后有自己雄才大略的施展,使得西汉王朝一度成为一个自信、强大的民族,这也是“汉族”的由来。然而,汉武帝晚年时期,可以说是相当的折腾,差一点把汉朝都给折腾没了。

汉武帝的折腾,就是他晚年时期的两大事件,一个是穷兵黩武,一个是巫蛊之祸。汉武帝初期也是征战四方,先是平定了闽越国的动乱,之后就准备用军事手段来解决之前不得不用和亲才能求的一时安宁的匈奴。卫青、霍去病前后三次大规模对匈奴作战,收复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漠北。

作战的同时,也用和平加军事的手段,让西域诸国臣服。匈奴在不断的打击中,远迁至漠北,这个威胁警报暂时解除。只是到了汉武帝晚年时期,仍旧不断发动战争,消耗国力,毕竟一场战争的成本是很高的,以至于汉朝的社经济一度陷入崩溃边缘。好在文景之治积累下来的家底,还能让汉武帝折腾一下,换了其他人,想折腾都不一定能折腾得起来。

巫蛊之祸,使得汉武帝差点就没有继承人了。在这一次的祸乱中,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还有众多后宫妃嫔、宫女、大臣,都被牵连其中,最终,太子刘琚也因此丧命,两位皇孙同样遇害。而后来,汉武帝也在日渐清晰的脉络中逐渐意识到,这件事情的确错在自己身上,也就有了《轮台罪己诏》。

武帝晚年的安排主要有:一是罢兵,二是推广农业技术。

汉代兵制主要是征兵制,也就是平时是农民,在特定的年限内当兵,兵役结束继续务农。罢兵是个技术活,军人掌握军事技术,如果他们成为流民,破坏力极大。所以罢兵必须保证他们回家后有事做。所以即使你手腕在高超,在无法安排就业的情况下,你也是没办法罢兵的。而在武帝晚年,由于天下户口减半,土地自然空余了出来,被裁撤军人自然可以充分就业。此外武帝任命赵过为搜粟校尉,推广代田法,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既然能够安居乐业,谁愿意跑到草原西域去送死。

如果单纯的只是汉武帝休养生息,接班人再次改弦易辙,那武帝后汉会不会亡真的很难说。但是汉武帝选了一个好的接班人。

武帝选接班人选了刘弗陵,选辅政大臣,选了霍光、上官杰、金日蝉三个秘书。事实上武帝此时的选择并不多,六个儿子,两个已死,一个被废,两个行为不检点,最后只能选自己喜欢的小儿子。辅政大臣只能选内朝官员,政治上可靠,能力上长期和自己一起统筹全国事务。他们有皇帝之实,而无皇帝之名,所以他们只能以皇帝的名义来发号施令,这也保证了武帝的政策安排可以持续贯彻。

武帝晚年虽然形成流民问题,但连年战争导致户口减半,大量的土地可以用来安置流民,同时晚年政策转向,加之人事安排保证了休养生息国策的执行。所以当战争机器停止运转时,赋税兵役徭役减轻之后,农民可以再次进入安居乐业的状态,流民问题解决,自然也就不存在人亡政息的问题。

9

因为汉武帝横扫匈奴,是大汉几百年的国家战略。尽管经济有所影响,但有文景两代的经济基础,国家大局还是稳定太平的。当时国内,并没有大规模的动乱与农民起义,因此大汉江山是稳固的。


10

窃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虽然汉武帝统治后期没有亡国,但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尤其是巫蛊之祸时期。当然啦,他自己也做了一些补救措施,包括颁布罪已昭等,这个是何其难得的?纵观整个封建王朝,有哪一个君王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其一。

其二:经过之前的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已经达到鼎盛。通俗点说,就是够了给他折腾的本钱,这点大家可以跟清朝的乾隆皇帝相比较一下。而且刘家天下,深入人心,所以即使霍光等大将废了刘贺,也不敢自己当皇帝。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汉朝气数未尽。

其三:经过汉武帝前期对匈奴的持续打击,已经基本消除了来自于漠北的威胁,所以基本没有可能从外部来瓦解汉朝的可能性。当然啦,匈奴的威胁只是暂时的消失了而已,并没有完全的消除掉。

其四:汉昭帝刘弗陵和汉宣帝刘洵继位之后,与民休养生息,积极恢复汉朝的国力,这进一步延续了汉朝的统治时间。汉宣帝刘询统治之时,更是被史学家称之为“孝宣中兴”,这极大地弥补了汉武帝统治末年所留下的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汉武帝末年统治时期相当折腾,但因综合因素的影响,我们简单把它称之为气数未尽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