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这头叱咤了几十年的猛虎打了个盹,放下了心中的警惕,最后被日本人给炸死了。
他在返回奉天之前,日本驻华公使芳泽曾几次三番来找他,从好声好气地劝他好好和日本人合作到冷言冷语地威胁他和日本人签订条约。
芳泽在6月2日最后一次拜访张作霖的时候,拿了一份文件给他,这份文件是日本人单方面拟好的条约,让他签字。
只要张作霖签了字,便等同卖国,当然也会得到日本人的帮助。
当时,张作霖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说了句:“等我签字以后,再通知你来取。”
他的这个回应,让芳泽误以为他已经撑不住了,他已经到了不得不低头的时候了。
可是,张作霖却从来没想过低头。
所以,他故意用能够让芳泽听到的声音痛骂日本人:“日本人不够朋友,竟在人家危急的时候,掐脖子要好处,我张作霖最讨厌这种办法!我是东北人,东北是我的家乡,祖宗父母的坟墓所在地,我不能出卖东北,以免后代骂我张作霖是卖国贼。我什么也不怕,我这个臭皮囊早就不打算要了!”
后来,芳泽拿到了张作霖已经签好了字的文件,打开一看,瞬间气得脸色发黑,眼中充满了愤怒,是,张作霖是在文件上签了字,可是签的却是——一个“阅”字。
你们的文件,我看过了,我知道了。
这一个“阅”字将日本人耍了一通,这也是张作霖最后一次和日本人交锋,小胜一场。
张作霖的这个“阅”字,最终也惹恼了日本人。
实际上,张作霖能够成为称雄数省的军阀,背后也离不开日本人的支持。
他从日本人的手里拿到了不少的好处,从而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可是,他偏偏又没有给日本人他们想要的好处,将日本人耍得团团转。
张作霖这一手,不得不说,当时除了他,几乎没有人能够办得到。
可是,张作霖一死,张学良接手了奉系之后,只不过过了3年,便将奉系的地盘送给了日本人,一枪不放,一路逃到了北京。
当时的张学良,破有几分叶志超一夜狂奔五百里的“风姿”。
1928年,张学良接手奉系时27岁。
1931年,张学良丢了东三省时30岁。
不可否认,张学良当时确实过于年轻,但是能力再不济,如果能有他老子的几分胆魄,又何至于一枪不放地丢了东三省?
如果他能够有他老子的几分骨气,又何至于明知是日本人炸死了自己的老子,明知是日本人抢了自己的地盘,却还要向日本人抛媚眼,还要低声下气地讨好“九一八”的策划者、主持者本庄繁?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所面对的局势是:
一方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和已经打上了国民政府旗号的冯玉祥和阎锡山。
一方则是一直对东三省虎视眈眈的日本和鹅毛,当然,鹅毛此时在东三省的势力已经远不如日本。
同时,奉系内部也有小山头不服张学良,如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
张学良不像张作霖一样能够压住所有的小山头,让他们为己所用,所以,张作霖一死,奉系便不再是拧成一股绳的势力集团。
张学良连一个杨宇霆尚且应付不了,又如何应付得了蒋介石和日本人?
好在他也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软骨头,没有因为应付不了这么复杂的局面,在1928年接手奉系之后投靠日本人。
张学良当时的选择也不多,要么投靠蒋介石,要么投靠日本人,最次便是投靠鹅毛。
他此时如果投靠日本人的话,恐怕从此便会背上千古骂名。更何况,他老子因为不愿意和日本人合作而被炸死,如果他投靠日本人的话,别说张作相不会支持他,恐怕杨宇霆也会趁机发难。
所以,他只能选择蒋介石,然后获取蒋介石的支持,从而去压住杨宇霆,同时对抗日本人。
张学良易帜之后,冯、阎自然不好打他,也不会打他,日本和鹅毛也会暂时投鼠忌器。
这么一来,他能够腾出手来去对付杨宇霆。
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摆了一场“鸿门宴”诱杀了杨宇霆。
郭松龄早在1925年便已经被枪毙了,张学良自己能力也不行,所以,杨宇霆一死,奉系几无可用之人。
所以,后来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张学良手头没什么能用的人,又想到了1928年6月4日皇姑屯那一幕,瞬间被吓破了胆,只能望风而逃。
可是,如果张作霖没有死的话,奉系的核心便仍然是张作霖,杨宇霆也不敢不听话,那么奉系至少能够保证自己的老巢不会丢。
日本人为什么会想着在山海关解除张作霖的武装,最后又为什么会想着用暗杀的方式炸死张作霖?
原因便在于日本人和张作霖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他们太了解张作霖了,他们绝对控制不了他,他在奉系的根基太深,威望太高,只要让他回了老巢,他们再想对付他便难如登天了。
日本人一直在忌惮张作霖,所以一直投鼠忌器,不敢撕破脸皮和他真枪实弹地打。
张作霖只要能够顺利返回奉天,然后派重兵守好山海关,北伐军估计打到山海关也就到头了。
他只要保住了东三省这个老巢,然后再如曾经一样埋头发展,好好练军,好好发展军工和经济,摆脱或者减少日本人对自己的掣肘的话,即便不能将手伸出东三省,也能保证东三省始终掌控在自己手里。
所以,如果张作霖没死的话,东三省绝不会在1931年便落到了日本人的手里,更不会像他的孬儿子一样一枪不放地丢了东三省。
当然,日本觊觎东三省几百年,又是日本对华战略的要冲之地,是日本人的必取之地,所以,张作霖到最后恐怕也很难保得住东三省。
只是,老帅绝不会像少帅一样这么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