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外国的国王不可怕,可怕的是国内的小诸侯国。夷狄就是少数民族的国家,诸夏就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国家倒乱不太可怕,就怕的是国内那些小诸侯国不听话,只有这些小诸侯国都亡了国家才能够太平无事。
“剑雄品评”认为:孔子所说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应该这样来理解这句话,即:在少数民族居住的、这些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即使有君王管束和说教;还不如在没有君王管束和说教的,但却人人自觉知书循礼中原之地好。
此语出自《论语八佾》,《论语八佾》是《论语》的第3篇,该篇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在该篇中,孔子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是华夏族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诸夏:原指周 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后为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泛称。
亡:通假字同无。
1.按本意翻译,孔子说,“在少数民族居住的、这些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即使有君王管束和说教;还不如在没有君王管束和说教,但却人人自觉知书循礼中原之地好。”
2.按引申义翻译,孔子说,“在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即使有君王管束和说教,还不如在没有君王管束和说教,但人人自觉知书循礼的地方好。”
关键在于怎么理解孔子说的“夷狄”和“诸夏”的含义了。也就是理解“夷夏之辩”的结果。
“剑雄品评”认为:,“夷狄”和“诸夏”,最初一定是个地理概念,然后再演变为民族概念,最终演变为以道德礼义来区分文明(诸夏)和野蛮(夷狄)的概念。“夷狄”后泛指一切非属华夏民族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区;“诸夏”指华夏民族及其居住的地区。
“夷夏之辩”就本质而言,就是一个民族文化或价值观认同的问题。在上古时期,是通过地理概念来认识民族民族文化或价值观的优劣的,即以地域关系来辨别夷夏之间的不同。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夷狄地缘关系处于虽被突破、但相对还是有国定有划分区域的。
孔子是以“周礼”(虽然《周礼》的归纳成书年份尚待商榷,但是周公旦所创作是不需怀疑的)做标准,来衡量一个民族文化或价值观优劣的。因而,“夷狄”就相当不幸、先天性的属于“非礼”之地、“非礼”之民了。
儒家的“礼”中包括一个很重要的制度,那就是,同一华夏民族内部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的社会秩序的分野,是等级森严、不容逾越的。儒家是靠这个社会秩序分野的“礼”,来维系社会安定和生产的。可想而知,不同民族或者更确切的说,华夏民族和少数民族也是有贵贱尊卑秩序等级分野的。这种格局也是当时低下的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这完全无损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伟大地位和前瞻性。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来看待孔子(换做你我,在那个农耕火种的时代,可能还四六不分)。
扯远了,回到主题。
其实,从儒家的著作中,也可管窥蠡测孔子所说的“夷狄”和“诸夏”的含义。孔子曰:“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六王礼高,代表着孔子心中的华夏(即诸夏)的正统,既有正统的诸夏,自然就有不正统的“夷狄”,且此正统系于“礼”,其基础绝不允许去撼动的。
《论语·子罕》中有,子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处之,何陋之有?"。九夷从泛指的角度来说即四夷。也就是“夷狄”。意思就是,孔子想去东方未开化之地居住。有人说:“那里文化闭塞,你怎么住?”孔子说:“有君子去居住,还有什么闭塞呢?”,这说明孔子认为,地理位置上的“夷狄”和少数民族概念上的“夷狄”是重合的。换言之,住在非中原地带的民族就是“夷狄”。就是非华夏正统之民。
“剑雄品评”认为:综上所述,理解孔子所说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应该按1.的本意翻译来理解这句话。即:在少数民族居住的、这些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即使有君王管束和说教;还不如在没有君王管束和说教的,但却人人自觉知书循礼中原之地好。
当然,儒学也会发展。明末,传教士利玛窦需身穿儒服传播科学和教义,被士大夫们引为同类。故,瞿太素在《职方外纪小言》借机提出新的“夷狄”和“诸夏”之标准:“其人而忠信也,明哲焉,虽远在殊方,诸夏也。若夫汶汶焉,汩汩焉,寡廉鲜耻焉,虽近于比肩,戎狄也”。
此时“夷夏之辨”,其实已嬗变为更为客观的,以道德礼义分野来区分地区、民族、人种的文明(诸夏)和野蛮(夷狄)。这是后话。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剑雄品评文史经济”的头条号,可以阅读系列古典诗词、现代诗歌、对联、经济、美文、军事、历史等品评鉴赏文章。原创不易(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期待关注,谢绝盗载。
谢谢邀请。圣言圣语,国人尊崇。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意义非常深远,民族文化气息非常浓厚。孔子的话很明确,你外边蛮邦诸国(夷狄)有君王,你不讲礼义,你不讲道德,就不文明,那有我们中原诸侯好,虽沒有君主,但有中庸思想,讲仁义也。当然这只是我的表达而巳,孔圣人的思想很是宏恢宽达的,深奥无限。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它的文化根源,但有些是野蛮的。你比喻现在美国,都说它文明、富有、民主,那么只是表现出一个霸王角色;君不见,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叙利亚、中东等等,不是美国的杰作吗?朝鲜、中国南海,染指到无处不在,它又文明到那里,民主在何方?它的富有是掠夺!最近磨刀杀中国,为自己引导世界打贸易战;这不是夷狄吗?只是野蛮而巳!那有咱们中国好,一带一路,引领世界发展,把文明礼义传到世界,世界更辉煌,这不就是圣人的写照吗?!
(一)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八佾》篇里,此篇主要是讲了遵守维护礼节礼仪制度的问题。所以如果结合此篇,而不是断章取义来理解,我认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意思是说在没有道德礼义的荒蛮外夷即使有君王,也不如那些有道德礼义、礼乐文明的中原各国,即使它们没有君王,但还是有礼仪礼乐的。其实也就是说中原华夏是礼仪之邦,而荒蛮外邦之地差的就很远了。
(二)这句话也反映了孔子的一部分思想认识,那就是一种“夷夏观”,但是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独有的,在那个时代,中原文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发展远远胜过其他边远地域,所以这种“夷夏观”的思想认识在当时中原诸国应该是具有普遍性,且有影响,一直到以后几个历史朝代都还是存有的。当然这种思想认识也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
(三)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春秋战国时期,起先齐鲁晋等周围几个国家范围之内属于中原文化核心,礼仪之邦,而秦楚吴越等国还属于蛮夷之地,在孔子看来是不具有文明礼仪制度,不过后来这些国家都曾作为春秋战国之雄霸强国风云天下,称雄一时,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等各方面的发展,最终也是并入华夏诸国文明礼仪之邦,在秦始皇统一后,成为一个整体。孔子的“夷夏观”在当时看来也属正常,就像前面所理解的,他拿礼仪礼乐制度的文明程度作为衡量标准,这是动态可变得,是向好的,并不是拿地域种族来区分,所以也并不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阻碍历史进程,只要谁具有礼仪文明制度,都可作为诸夏文明之邦,这样看来,后来的中国多民族统一成一个大一统的中华民族也是顺理成章的了,也和孔子理想中要建立的和谐大同世界不谋而合了。因此此文对于孔子这句话的理解也算是符合逻辑,正确的了。
子曰:“夷狄之有君①,不如诸夏之亡也②。”(《八佾篇第三·第五章》)
①夷狄:古代泛称我国东方各族为“夷”,北方各族为“狄”,因用以泛指汉族外的少数民族。②不如:不及。
诸夏:周代王室所分封的诸国,亦作华夏,汉族先民或中国(中原)的古称。 亡:古书多借用为无字,借用时亡、无读音相同。就是没有的意思。
常说儒家思想祸害千年,从这一段话中就可见一斑。后来的“五胡乱华”也是从这一句话里面找的根据。
孔子的意思是说,少数民族政权即使有国君治理,也比不上中原汉人没有国君的国家。
再说一遍,论语离不开“礼”字。孔子用汉人政权谙熟礼仪等道德规范的例子,来讽刺少数民族(狄夷)的统治。
他们的国家即使有人管,也是蛮夷未曾教化。只有中原汉人才懂得礼仪。“华夷”之争相传两千年,都是从这里来的。
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篇》,原文是,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以地域来划分,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过去所谓夷狄,就是文化落后的地区,孔子的思想是以文化为中心,凡没有文化的,称为夷狄,也就是说夷狄与诸夏的区别关键在文化。
“诸夏”,对夷狄对应的,也有两种解释,一是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二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亡”,也有多种解释,一种认为同无,第二种认为应该是轻视的意思,还有认为是灭亡的意思。
本章是历来争议比较多的一章,见过多个版本的解释,列举几种。
第一种,“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即使有君王,还不如有道德礼义的地方没有君王”,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中的讲述意思与此比较接近,就是说,有政权的存在而没有文化的精神,那有什么用呢?因此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文明得以建立、延续的最重要因素。
第二种,“夷狄这样文化落后的国家都有个君主,不像中原诸国却没有”,朱熹的《论语集注》中引用程子的注“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意思就是说连夷狄都有君王,诸夏之地反而由于礼崩乐坏,无上下之分,尊卑之别,大概与这种解释意思上比较接近;
第三种,“不像夷狄有君,这正是诸夏王朝灭亡的原因” 。意思就是夷狄尚上下之分、尊卑之别等王道之根本,不像诸夏由于礼崩乐坏,王之不王了;
第四种比较少见,认为正确的断句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意思就是“夷狄这些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虽然有君王,由于没有遵从先进的中华文明,而被诸夏所轻视。”“亡”在这里被认为是轻视的意思。
不论怎样理解和解释本章的内容。对于文化——礼乐的实质的传承,大家都是非常认同的,正是文化的传承才使中华文明不论出现怎样的动乱,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旦出现文化传承的失落,国家、民族也就无法延续了。
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意思是“夷狄有君主,不如中原众国没有君主。”
夷狄,这里指的是没有开化的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夷”指我国古代东方少数民族,“狄”指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助词,放在主谓短语“夷狄”与“有君”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下文“诸夏之亡”中的“之”用法相同。有君,有国君。 诸夏,当时中原黄河流域的众诸侯国。诸,众。亡,音wú,通“无”。
怎样理解这一章的意思呢?那就要分析“夷狄”到底指的是哪些部落或国家,剖析“夷狄有君”与“诸夏无君”各是什么状态。
“夷”在孔子那个时代用来指东南方少数民族,所指比较模糊,可能包括吴越。至于“九夷”之说更难划定具体范围。“狄”指北方少数民族,指代相对明确,《左传》对他们对诸夏各国的侵扰,参与诸夏霸主的活动有所记载。夷狄之人的特点是野蛮,不重视土地,不开化,缺少礼乐规范,缺少秩序,没形成管理体系,当然不行仁政。
诸夏无君似乎只有鲁国有过八年无君的经历,其他诸侯国只有短暂无君的情况,比如国君被大国扣留,比如国君逃亡避乱。在这种情况下,诸夏各国没乱套,国家照常运转。特别是鲁国的昭公曾逃往国外,形成某一时期内鲁国无国君的现象,而这一期间,鲁国却在三桓把持下“正常运转”(孔子死后十一年鲁哀公也曾逃往国外)。孔子这番话是对“夷狄有君”但没有形成“文明”的否定,是对“诸夏”“亡君”却保持相对稳定的有序的肯定。
《论语》中,孔子曾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但不如华夏诸国没有君主。”
古代称中原地区以外的部族叫“夷狄”,东方的叫“东夷”,西方的叫“西戎”,南方的叫“南蛮”,北方的叫做“北狄”。孔子认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四个部族虽然也有君主,有部落首领,但没有文化,非常野蛮,不如中原地区,虽然历经夏、商、周这些朝代,一代代君主都灭亡了,但是有礼乐文明在,即使没有国君,这种文化传统也会代代相传,千古不朽。
事实正如孔子如言,从古到今中原地区虽然经历过无数个朝代的更替,中华文化却以它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完整地传承下来,文明最终战胜了野蛮。尽管历史上中原地区曾经被少数民族统治过,如“五胡乱华”和“满族入主”之类,其结果是中原文化自然而然地同化了少数民族文化,从而使后者失去了原有的文字、语言等。这说明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不管政治体制、国家制度如何变革,都无法改变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学校管理也是这样,我们是否可以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所学校如果形成了优秀的学校文化,无论怎样更换校长,学校都会沿着科学的轨道健康发展。事实证明,低层次的管理是行政管理、制度管理,而高层次的管理则是文化管理。一所学校一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和约束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言行,乃至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因为文化具有自觉性,它会对身处这种文化环境的每一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文化同时还具有延续性,一所学校形成的优秀文化,不会因为校长的更换而发生改变,谁如果想另起炉灶,全盘否定学校已经形成的优秀文化,必然会得到文化的惩罚。因此,校长要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牢固树立以文化立校的意识。
以文化立校,首先要尊重学校的办学传统,做好对学校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的挖掘、总结和梳理工作。刚刚上任的新校长,不要急于否认前任校长的工作,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所学校通过历任校长的努力,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教职工最认同的价值观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好传统继承下来?
其次,以文化立校,并非不让校长创新,但这种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新和旧虽然是一对矛盾,但它们有时候往往会统一在一起,没有旧,就无所谓新;同样,没有继承,也无所谓创新。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当校长对学校优秀文化进行一番梳理后,就要进一步思考:教育的时代特点是什么?国家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当前学校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在新形势下将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广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办学理念,这样的创新既不脱离传统,又具有时代特色。
再次,以文化立校,还需要校长具有恒久的耐心和勤于反思的能力。学校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能朝令暮改,需要校长和全体教职工长期的坚持和捍卫,每一位成员都有责任与违背文化精神的人和事进行斗争。同时,校长也不可随意跟风赶潮,面对外界花里胡哨的所谓改革,校长要具备较强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只要认准的事情,无论外界环境发生什么变化,校长都要引导全体师生秉持本校的文化精神,并将外界优秀的东西,纳入本校文化建设体系,使其更强大,更具生命力。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八国联军是“夷狄”,清政府是“诸夏”,结果几发炮弹过来,就逼得清政府脱掉了裤子。
试问一下,我可以说“不如诸夏之亡”么?
山姆大叔是“夷狄”,我们现在是“诸夏”,可是面对金毛狮王的打压,我们宁愿看到行动也懒得听所谓的抗议不是么?
试问一下,我可以说“不如诸夏之亡”么?
如果“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一句话成立,是不是意味着以下这些观点都是正确无误的?
我虽然拈花惹草,但本质上是忠贞的!
我虽然贪得无厌,但在开始是廉洁的!
我虽然床伴无数,但还是相信爱情的!
我虽然烧杀抢掠,但曾经还是美好的!
这不是自慰么!
这他娘的就是赤果果的自欺欺人!
谁也无法否认,完美如处女的周礼并没有让后来几任周天子成为明君,也没有让后来那些大臣成为贤臣,反倒是在周礼的光环之下各种昏招迭出,最后葬送了花花江山。
如果周礼连稳固江心,约束行为的功能都没有,那么这个“之亡”又有一毛钱意义?
孔圣人认为周礼是完美的,正国为有了周礼,所以当年周朝才那么风光,君臣相得,百姓安居,是因为规则明确,各安其职。君王尽职,臣子尽责,百姓尽力。后来周王室失去了“礼”,导致春秋乱战,民不聊生。
孔子是一个慈悲为怀的老人,面对“诸夏无君”,他悲痛,他无奈,他思考,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正是因为这些诸侯“不守规矩”,也就是无“礼”,所以才会形成乱世。
问题出来了。为什么要守礼?守礼有什么好处?臣子守礼但君主不守礼怎么办?杀了君主孔子不让,说那叫弑。不杀君主就只能看着一个女人天天换性伴侣的同时却要求下面的人从一而终或者守活寡?
所有的百家争鸣,都是要解决春秋战国时期“乱”的问题,不论是老子的无为,还是孔子的有礼,或者墨子的兼爱,哪怕是强国的法家也只解决了国力的问题却无法解决君主的问题。
君权天授!
所有的贤者都不敢触碰这根红线!
面对“夷狄”的强大,我们除了嘲笑他们的帽子,讽刺他们的衣服,谩骂他们的粗俗以外,一点正八经的屁事都做不出来。
抱着孔子牌坊而死!
撞在李陵碑上而死!
背着皇帝跳江而死!
或者跟着李煜或赵佶那样的皇帝一起被俘,或者如老佛爷逃向避暑山庄,或者如蒋介石在重庆再建立一个国民政府。
为了一个恶臭的牌坊,我们什么虚伪的事做不出来?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都亡了,还有“礼”“仁”有个鸟用,除了装饰一下棺材的花样,屁用都没有。
棺材的外面,或跪,或趴,或倒下的,是无数个鲁迅眼里的中国人。
这事闹的,现代人居然不懂?
诸夏长期处于所有制环境中。就算没了君王,也就没了军事保护,市场交易依然存在。夷狄烧杀抢掠。就算有君王军事保护也无济于事,守法自觉性不够,执法成本狠高的。市场经济对繁荣区域是一种本能。物种物质繁荣必然导致交易存在。
诸夏处于亚热带温带地区。四季分明物种丰富。特别是木材药材,必然导致市场行为。夷狄都是草原。抢牛抢马不抢就饿死了。亲。鬼市没听说过还好意思冒充现代人。
当年大天朝取消市场。城里人只好模仿乡下赶集赶会。
赶集我不敢说。赶会就是祭鬼神由来已久。庙会滩会。主要是制造诸巧,奉祀鬼神后互相交易。皆大欢喜。官有税而民互利,生鬼神欢喜。
这个古代祭祀讲究分祭品。孔子就是因为没有分给他祭肉而周游列国。当然也有西门豹遇见的野巳,河伯娶妻类。这和原始部落人口控制有关,台湾高山族猎头。其实我们吃的馒头就是人头祭品发展而来,具体参见三国演义 。
哺乳动物普遍有去雄现象。这是一种物种策略,保留雌株保留人口基数。通过雄株筛选出健康优势种。
正因如此,诸夏因市场经济对夷狄去雄筛选有劣势。人家那边兴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