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认为,与我们国家对待人才的安置和高校的培养方向有关。
社会上一直呼吁要提高科研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限制娱乐明星的收入,目前稍有改变,但依旧尚未落实到位,因此,投入与付出严重的落差,使人寒心。
一名科研人员,培养成才需要漫长的二十年,家庭和国家都耗资巨大,最后却跨越太平洋、远赴他乡、离开亲人,去为他国服务,这种情况,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反思吗?
清北毕业生,算得上国内最优秀的人才了,在大多数人眼里,他们就是“人中龙凤”。这两所院校,每年由国家拨款的科研经费,一直以来都位居国内大学的冠亚军;清北保研率更是每年以近半位于第一第二。国家和社会对他们如此厚爱,可谓是倾尽所有,为什么他们却还总想着出去不回来?
要知道,供养一个留学生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可不算小数目,大多数都是父母省吃俭用、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因此,不仅在金钱上花费巨大,甚至还要冒着孩子不归、晚年孤老一生的风险,可为什么父母还总支持让孩子离开自己出国留学呢?
一方面是英美发达国家的科研条件确实比我们优越很多,而且由于他们科技发达,接触前沿课题也要比国内大学有一定优势;此外,让孩子出去见识一下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生活方式,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是大多数家长“斥巨资”让孩子出去的理由。
据统计,清北毕业生每年深造率为80.5%,其中在国内继续攻读的约55.8%,出国留学的有24.6%,仅这两校就占据了留学生总数的?,而资料显示,2018年赴美留学的毕业生,选择回国就业的仅有19%。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算得上颜宁和尹希两个例子了。
颜宁,不用我多介绍,大家对她想必都不陌生,一个毕业于清华和普林斯顿、在其专业领域里有着突出成就的留美女博士。
其实起初,颜宁对回国并不排斥,仅仅因为导师施一公给她说了一句“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就毫不犹豫的回来了。可最终呢,原本承诺的教授职位不知道什么原因变成了副教授,参与评选的中科院院士也落选了。
有的人会说,中科院院士这么容易选上?论能力、论资历,她够吗?那一个个院士,哪个不是头发花白、干了一辈子才能评上!她这么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事与愿违,颜宁没有在国内等着下一个机会,她可能也等不起,还有一点,也可能是她认为自己的成就必须要有对等的荣誉来匹配,于是,她选择了离开。
打脸的是,颜宁回美后,2019年4月,在选拔标准更严格的美国,她竟然成功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另外一个“大神”——尹希,与颜宁的情况大致相同。12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2岁拿到哈佛博士学位。就这样一个在中国生活了17年,在中科大享受了很多特殊待遇的物理天才,最终放弃了回国,选择留在他的母校哈佛从教。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消息,说尹希在中科大读本科时,曾感恩于学校对他的培养,立誓学成之后回国报答祖国的培育之恩,当时他申请哈佛,也是在中科大的大力帮助之下完成的。
可为什么仅仅5年,这位天才就改变了初衷,舍得离开父母、放弃当初的豪言,选择留在了大洋彼岸。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究竟用了什么“卑劣的法子”留住的尹希。
22岁,读了五年研究生的尹希,取得了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希望他留下继续深造。为了留住他,哈佛大学打破“该校博士不得在该校继续博士后研究”这个建校300年的惯例,破格允许尹希博士留校继续研究工作。
而尹希也对得起哈佛对他的这份知遇之恩,潜心致力于科研事业,在31时,就以突出的学术成就通过了专业委员会的评价,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华人正教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位大神也都曾怀揣报效祖国的美好心愿,也都曾对培养他们的祖国有着感恩眷恋之情,但最后打败这一切的,就是残酷的现实。
有人说,他们缺少情怀,缺少民族精神的传承,缺乏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所以,才在个人利益受到冲击的时候,被精致的利己主义占了上风。
说的太对了!现在的人,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已经没有人再有兴趣和精力关注了,这是一个重物质轻民族大义的时代。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冒着个人生死为祖国服务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我们也要认识一点,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物价飞涨、人民币不断贬值的时代,仅有情怀显然已经不够了。
这些顶尖的留学生在国外,身为教授、科研人员,倍受人们的尊重,他们的科研经费充足,薪酬待遇也完全能够满足家人过上一个不错的生活,平稳的房价自己也能接受。
而国内,科研工作者虽然有国家提供的住房,但只有居住权没有所有权,一旦离开,你是带不走的,所以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几乎是每个国人共同的愿望。但居高不下的房价,经常让大多数收入不那么丰厚的老知们可望不可及。
另外,国内的科研项目,经常是任人唯亲,不看能力,看关系,这就让自命清高的老知们厌恶至极。他们需要纯净的土壤,需要简单的人际关系,这种状态让他们接受不了。
上个月中科院集体离职事件惊动了中央,具体细节咱不了解,但一下子这么多人离职,显然不正常。
刚刚开过的两会上,习主席才强调了“人才是第一资源”,各国也都正在拉开抢夺人才大战,而我国在严重缺乏高端人才的情况下,却频频流失,这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吗?
开辟肥沃的人才土壤,提高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保住自有人才,创造条件吸引外来人员,让他们尽可能留下来、用起来,我想应该是我们未来最重要的任务。
期盼着更多优秀人才能加入我们新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清北学子,想想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想想今年武汉疫情国家对老百姓的态度,虽然她可能目前存在问题,但谁又能嫌弃自己的母亲呢?让我们一起来改变。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指正,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