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六九年下乡插队,年仅十五岁。在一个偏壁荒凉仅六户人家的小山村。在那里干了六年,七五年招工回城!!!

当时一个劳动日几分钱,干一年连自已也无法养活,没水没电,春荒时曾和老乡们出门乞讨渡日。六年的时间里地里埸里的农活都会干,吃水要到山下挑。插队的苐三年在知青的帮助下给山村通了电,解决了吃水的问题,记得通电合闸那天乡亲们跟过年一样特别高兴!!!

六年的知青生活永远难忘,回城后只要有时间总会抽空回山村看看,忘不了那里的父老乡亲!!!

知青一代人一生不易,年少时上山下乡,年过半百又赶上减员下岗。如今都已步入老年,兄弟姐妹们切行切珍惜。

谨此祝福幸存的兄弟姐妹们晚年幸福安康!!!

六九届插队知青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68年11月5号下的乡,说是高中一斗,但也是有其名无其实,中学毕业考高中,文革开始,直到结束,复课闹革命,上课才两个月号召知识青年下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这是我青春的转拆点,作为在校生,当然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彊去,到一切能大有作为的地方去,由此,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学校,安排到了离县城四公里的公社,在安插在各大队各生产队插队落户,当了一名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当时同分一个生产队的有八个同学,四男四女,也不感寂莫,甚至还有点新鲜,集体住宿,集体劳作,白天还好过,最害怕的是晚上,那鼠大哥就来和你凑热闹,梁上地下,上窜下跳,骇得你胆战心惊,生怕它不知哪时一不留意踩虚爪爪落到你头上身上,捣得你一夜无眠,好在冬天公社组织宣传队各大队,各小队宣传毛泽东思想,在加又和兄弟公社联盟,初下乡的那二月基本是在公社度过,变相躲避了鼠家伙的骚扰,谁都对那可恶可恨的东西敬而远之,我们女生最后是谈鼠色变,怕死了,七零年招工,通过我姨父一番运作,我老母亲把压箱底的二床真丝被面作代价,帮助他女儿出了农村,进了工矿,参加了工作,我人生又迎来了青春的笫二个转拆,当初告别父母,这次告别的是乡邻好友,把下乡用的铺笼悵被,生活用具,锄头镰刀一律通通送给了乡邻,带走的是二年中和队上好姐妹们的合影留念,那毕竞是我二年知青的记念,也告别了那片山山水水,最后挥泪踏上了新的征程,直至成家生子,直至养儿育女成人,直至退休至今,几十年过去了,闲下来也忆忆旧,人生不易,走过了多少山头,唱过了多少歌,现在再也回不去那过去激情燃烧的年代,回不去那青春激昂的岁月,时代巨变,岁月变迁,老了爱念旧,空闲时和当年的同队知友们回访当年下乡的老队,寻覓故人,己物是人非,山川未变人已变,知青点一打听故友,逝的逝,搬迁的搬迁,留下的一群小青年麻将桌前态度好,笑问客从何处来,莫非你们是避暑客,欢迎来到小山村,风景多多,照顾多多,保证让你流连忘返,老阿姨们,这里就是您们的第二故乡,小青年们客气招览话说了一萝筐,只有这句说对了,这里本就是我们的笫二故乡,不是吗?

3

我是个老三届,一九六六年初中毕业,已经做好了考高中的准备,由于六月份文化革命运动席卷全国,学校完全处于停课停召状态。只好又在学校蹲了两年,直到一九六八年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再教育”的伟大号召。才于十月六日和全国知青一样满怀热望,满怀理想来燕山长城脚下一个叫小堡子的小山村插队落户。

后来我们家响应政府号召“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也下乡了。我转点到了我们家下乡所在地。

在广阔天地里,一干就是十年。一九七八年七月份,我以特困老青年的身份抽调回城,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像流星一样瞬间而过,但留给我的却是终生不灭的印迹,它有成为我不舍的宝贵财富!

祝愿所有的知青朋友们安康长寿,幸福每一天!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4

我们北京日坛中学、朝阳中学、雅宝路中学和呼家楼中学共计20名同学是69届初中毕业后,远赴黑龙江富裕县富路公社富路大队插队落户的。

在“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青群体中,有一个入不了“老三届”主流、被边缘化的一届,也是文革中最特殊的知青群体,这就是69届初中毕业生。当66年“文革”爆发时,我们还是小学6年级的学生。67年复课后,我们进了中学,不到2年的时间,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上山下乡。

1969年8月,当上山下乡的大潮再次席卷北京每个家庭的时候,我们20人与北京13万应届毕业生一样,即将奔赴黑龙江、内蒙或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经历了北京知青在山西、陕西插队窘况的1969年,去兵团屯垦戍边与到农村插队落户,成了当时学生和家长们心中天壤之别的选择。

然而,当时只有16岁的我们,却出乎家人、学校和同学的意料,逆势而动,做出了去富裕县插队落户的决定。于是,当年黑龙江省嫩江地区在京计划接收2万名插队知青的任务,以千分之一的比例,最终在我们20个“69”届初中毕业生的身上划上了句号。

“上山下乡,插队落户”,这段“运动”现在饱受非议,众说纷纭,甚至今天的人们也已懒得再去关注发生在“文革”期间的这个“副产品”。但对我们来说,这段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真实经历其实早就在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中划上了句号,尽管它很苦很苦,很难很难,当然,也并不是那么的完美。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些亲身参与过的人仍会情不自禁地唏嘘和叹息,甚至不愿再投入到回忆的漩涡中。好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至今还在,还可以见证那段历史,还可以并不骄傲地向我们的孩子说:我,曾经当过知青。

偶尔静夜辗转反侧时,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还多少会回忆起这段虽不值得夸耀、但也并非不堪回首的岁月。它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痕迹,更可能是一道已经愈合的伤疤。但不管如何,它都将永远深藏在我们心底的深处。

当烙痕慢慢销蚀、伤口渐渐抚平的时候,便会发现我们也曾经有过的美好。我们的年轻、我们的天真、我们的芳华,我们对美好的追求,我们对初心的秉持,我们也有辛勤付出和收获成果的喜悦;有过羞涩傻傻的感情,有过真挚热忱的友情;有过对第二故乡山山水水的眷恋,也有过对那里父老乡亲的牵挂……总之,这些美好的东西,都不会因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否定而泯灭,它将永存于我们的心中。因为,它毕竟是我们这些曾经当过知青的人的一段历史!

5

我是1975年7月17日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当知青。那一年我刚18岁,高中毕业。其实两天前即15号,户口就转入我下乡的人民公社了,并写了《上山下乡申请书》,由住校“工宣队”亲自把我送到插队落户的大队,从此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知青岁月。

刚下乡时借住在农户家,心里不禁一阵窃喜:不用做饭啦,不说衣来伸手,起码饭来张口吧。但第二天一早醒来麻烦事就来了,所谓厕所就是在猪舍旁放两个木板,用破烂的麻布口袋围上,如厕前后应发出声响暗示,以避免尴尬。

农户家共6个女儿,最大16岁最小2岁,如厕太难太难了。慢慢我起早到附近解决,数月后生产队在晒坝旁,新建了我的独门独户小草屋,“一室一厅”方便极了。小草屋旁有一条小溪,溪水随着后山变化时而清澈时而浑浊,但对我淘米洗衣十分方便。

在这黄鹤村共劳动生活了1132天,历练也好蹉跎也罢都得忍。1977年那年运气真好,居然被评上了先进知青,并出席县革委会和县知青办先进知青表彰大会,1978年8月被一国企相中,那一年21岁。

其实在农户家里与6个小姐妹相处融触,一声声“知青哥哥”亲切自然,6姐妹的天真纯朴至今印象很深,大叔大妈的处事哲学也让我受益匪浅,值得尊敬和回忆纪念。

没想到12年后又一个早春二月,我居然带着另一种使命,奇迹般地重返了我当年上山下乡的人民公社(已改为乡人民政府,挂职下派),曾经村庄里的袅袅炊烟、屋前流趟的小溪和乡亲们纯朴,以及那片黑土地的芳香依然原汁原味,曾经的自留地田坎上开着无数不知名的小草小花,似在欢迎它昔日的主人,此刻值得珍惜回忆的实在太多太多,但留在我脑海里并深深打上烙印的,依然是岁月里那些寒冷夜晚呼呼而来的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6

我73年下乡插队知青,整整在农村下地干了五年农活,好多农活都会干了而且干的很好。77年高考回城的。现在回想起那五年的农村生活,有痛苦、有心酸、更多是无耐。但那五年的艰苦生活,又磨炼了我吃苦耐劳、坚韧不拨、奋勇担当的精神毅力,这种精神将陪伴我终生。

7

我是74年下乡的,锄地,薅草,赶大车都干过,最累不过插稻秧,一天下来累断腰,真心感慨农村百姓的不易。76年从下乡的知青点参军入伍。农村生活造就了能吃苦耐劳,尽管有各种的不适应,但农村老乡们质朴的关心照顾还是很暖心的,感谢两年的插队生活。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谓知青不过是一些名不符实的初高中毕业生(老三届除外),这是特殊年代的无奈产物,对知青来说,是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历。

8

我是1968年11月下乡,由于出身的原因,一干就是十年,中间没有一次选调的机会1978年病退回城

五十年多前的那场“知识青年下乡”运动,是一场亘古未有的人类空前的大迁移。五十多年前,我们老三届的学生背井离乡,到农村插队落户。现在回忆起来,正是五十多年前的那段残酷的人生经历,奠定了我们一生道路的基础。

人到老年最容易回忆往事,许多的往事如过眼烟云,在记忆中消逝。唯独那段知青经历总在我们的脑海中萦绕,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五十多年前我们曾冲动过,兴奋过,失望过,诅咒过。五十多年来我们曾试图将那段心酸的历史从我们的记忆中抹去,但心中始终无法抹掉那一丝隽永的眷念。它是一段酷虐而诚挚的岁月。那是一段人生的无味,艰辛,失落与沮丧。但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是劫难过后的成熟稳重。知青的故事有可能会随着我们的离去而被人们淡忘。但对于那一代带着“知青”烙印的人,却是一个伴随一生的记忆。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生华发,儿孙绕膝,容颜沧桑。但我们内心被时代定格为“知青”的情结却永远无法改变,那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也就是知青情结。知青情结让我们那一代人骨子里渗透着一份独特的阅历。

从苦难中走过的人,心中难免有些连岁月都难以抚平的创伤,一些老知青至今不愿动笔,就因为实在不愿意揭开心里那已痊愈的伤口。许多知青经过思考再三,才坐下来记述那些苦涩的日子。在这些记述中许多文字伴随着当年的风和雨,情和思,血和泪。发自多年深藏在心底的悲伤和悔恨。

知青的历史只能由知青自己来写,正是知青这一代人的青春磨砺,一代人的年少轻狂,一代人的悲哀与喜悦,一代人冲动与激情,一代人的失落与思索,一代人的坚定与沉着。经过多年的沉淀与过滤,才酿成了一部部经典的知青历史文学。让我们把这段经永久的收藏。

9

知青,知青,小年青,十五,六岁离开城,下乡落户千般苦,难忘的回忆记心中。向知青们致敬。

10

我虽不是下乡的知识青年,可我在担任生产队长时却接触了很多来我村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

我也记不清具体是七几年几月了,我村来了很多知识青年,我也没问过他(她)们文化究竞有多高,只知道她们的年龄还很小。我们队分配了五个人,三个男的两个为女,至今他们的名字模样我仍记得清。

知识青年下乡的那些年,确实给农村增添了很多的繁荣,他们中有能歌善舞的,还有体育健将,也有懂医药的,而更多的是劳动能手。知青岁月那些年,我村办起了村广播站及文化演出宣传队,还成立了排球兰球队,时常出村演出参加体育竞赛。村里的卫生室,免费为村民看病疗伤。生产队劳动,增添了这些年轻有知识的劳动力,当然充满了朝气,干着苦活不觉苦,干着累活也感痛快。

那时的农村,还是集体经济的年代,吃的是粗粮,睡的是土炕,有很多知识青年不习惯,他们和社员们一样,每天挣的是工分,每个工分几毛钱,还是年底才结算,除去领粮钱,年底开红也没有几个钱。贫穷落后的农村,锻炼了这些年轻人的意志。

后来的后来,恢复了高考制度,有很多知识青年重新入学,很多知识青年陆续回城。现在的他们究竞如何,有来往的知道一点,有些信息全无。只是一想起那在一起的时刻,真还有点留恋,毕竟相处了那么一段时间,也算是前生有缘吧,但愿他们、她们和我们一样,都很幸福。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