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出身于东汉帝国的政治世家,对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情,就算别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袁绍还能不明白吗?因为东汉帝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那可是一个号称在帝国的中后期开始由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朝代。无论是外戚专权还是宦官专权,本质上不就是某种形式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吗?因为从道理上来说,皇帝才应该是帝国真正的主宰啊,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他们凭什么交替在东汉帝国专权呢?不就是因为外戚和宦官在一定时期拥有了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的权力吗?所以说所谓的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不就是外戚或宦官在玩“挟天子以令诸侯”吗?只不过这种形式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相对来说比较委婉罢了。
那么真正开始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玩的比较公开的是谁呢?不就是董卓嘛。如果有人认为在董卓挟持了汉献帝以后,东汉帝国台面上的那些诸侯中会有人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都不懂,除了让人一声叹息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呢?有这种看法的人恐怕不是真傻就是故意的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情董卓死了李傕郭汜继续玩,李傕郭汜失去了对皇帝的控制其他能控制皇帝的人继续玩,总之东汉帝国总是不缺乏继续玩这件事的乱臣贼子的。以至于让很多人感叹当时的东汉帝国太不幸了,出奸臣的概率实在是太高了,真是一个奸臣下去了另一个奸臣马上就又起来了,真不知道那些真正的忠臣孝子们都到那里去了。在别人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玩的这么嗨的时候,居然有一个名字叫做袁绍的二傻子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都不懂,而这种二傻子竟然还混成了那个时代实力最强大的一个诸侯,这真的是让后人不得不拍案惊奇啊。
如果袁绍懂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那么袁绍为什么在汉献帝东归以后没有做这件事呢?袁绍之所以没有做这件事,笔者认为可能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1、袁绍就算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要选择的挟持对象也不会是汉献帝。
在董卓准备废掉汉少帝改立汉献帝的时候,大多数人虽然都表达了反对意见,但是一看董卓的态度比较坚决也就不再多说话了,只有少数几个人表现出了要在这件事情上跟董卓死磕到底的劲头,而袁绍又是这少数几个人中表现的最为突出的一个人。袁绍不仅因为废立皇帝这件事当众顶撞董卓,甚至还当场要对董卓拔刀相向比比谁的刀更锋利。袁绍在汉献帝登基之前闹这么一场,虽然他自己可以解释说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跟奸臣董卓作斗争,但无论如何都使得他与汉献帝之间产生了一些隔阂。
在汉献帝东归以后,袁绍如果在迎汉献帝这件事情上表现得比其他诸侯都更加积极,好像他才是最拥护汉献帝的那个人,怎么看都会让人觉得场面有点小滑稽。你袁绍既然这么拥护汉献帝,当初不惜跟老董动刀子也要阻止汉献帝登基又算怎么一回事儿呢?当然袁绍和汉献帝之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并不能说袁绍就不能转头去支持汉献帝了。因为对于政治人物来说,这种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人人都知道吕布就是董卓的爪牙,但在吕布火并了董卓无法在关中立足之后,不是立马就打出了诛董义士的旗号在关东到处混饭吃嘛。此时的袁绍如果够厚黑一口咬定虽然自己在汉献帝登基之前大闹过一场,但这并不影响自己成为全天下最支持汉献帝的那个人,别人又能把他怎么样呢?但袁绍偏偏在汉献帝东归之前又做了一件更加得罪汉献帝的事情,这件事情一做可就几乎把汉献帝给得罪死了。
据说在董卓挟持着汉献帝西迁到长安以后,关东的一些诸侯们就开始起歪心思了。一些关东的诸侯认为皇帝不过就是个小孩子,又被董卓挟持到了长安,现在恐怕连皇帝到底还在不在人世都没人知道了。大家与其受制于董卓借用天子的名义发出来的伪诏,倒不如另立一个皇帝,那样的话董卓手里那个皇帝不就直接作废了吗?看他还怎么玩“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一场迎立幽州牧刘虞为新皇帝的大型造势活动就开始了,带头来操办这场活动的主要是两个人——冀州刺史韩馥和渤海太守袁绍。史书中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
初平二年 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韩馥、袁绍以书与袁术曰:“帝非孝灵子,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奉大司马虞为帝。”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君,乃外托公义以拒之。绍复与术书曰:“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乎?”术答曰:“圣主聪睿,有周成之质。贼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家小厄之会,乃云今上‘无血脉之属’,岂不诬乎!又曰‘室家见戮,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慺慺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馥、绍竟遣故乐浪太守张岐等赍议上虞尊号。虞见岐等,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污邪!”固拒之。馥等又请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复不听,欲奔匈奴以自绝,绍等乃止。
对于韩馥和袁绍的这个提议,关东的诸侯们积极呼应的不多,明确反对的倒不少。别看曹操和袁术这两位在日后,一个被人说成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另一个直接僭越称帝了。但在这件事情上,这二位表现的那可真是堪称东汉帝国最名副其实的忠臣孝子。总之韩馥袁绍你们两个乱臣贼子想拥立谁当皇帝我们不管,但我们只认长安那个天子。而这件事的主角刘虞在面对韩馥和袁绍送来的这个大馅饼的时候,那也是一副大义凛然绝不与韩馥和袁绍这种乱臣贼子同流合污的态度。最后在韩馥和袁绍的一再逼迫下,刘虞甚至不惜用逃亡到匈奴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才让韩馥和袁绍放弃了推举他来当皇帝的想法。
这件事之所以得不到诸侯们的支持,大概是因为诸侯们也都不傻,韩馥和袁绍搞这种事情不会是为了什么忠于汉室,只不过是想学董卓也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罢了。这种纯属就是方便韩馥和袁绍用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来打击其他诸侯的事情,怎么可能得到其他诸侯的支持呢?而刘虞之所以不愿意配合韩馥和袁绍,大概也是觉得这种事情不会得到诸侯们的支持的,自己如果配合着韩馥和袁绍去胡闹只不过是给自己招来灾祸罢了。事实上公孙瓒最后就是用刘虞曾经想称帝这个罪名把刘虞给杀了。
而汉献帝又会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袁绍的这种行为属于什么样性质的行为?当初老子要继位的时候,他就叽叽歪歪地在那闹事,现在又造谣说朕不是先帝的儿子,这是要一举摧毁朕这个皇帝的合法性啊!这些人都说董卓如何霸道如何欺负朕,可董卓再怎么欺负朕不还是要认朕这个皇帝吗?而韩馥和袁绍这两个乱臣贼子,直接造谣说朕不是先帝的儿子,他们这是不但要谋逆,而且还要诛心那,根本就是比董卓还狠那。
当然了这件事也从侧面说明了袁绍绝对是懂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的,要不然他这么卖力的运作改立刘虞来当皇帝这件事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因为他缺少一个可以在上面管束他的人吗?没一个人在上面管着他他就难受吗?只能说或许袁绍就算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要选择的挟持对象也不会是汉献帝。
2、“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容易。
汉献帝先是被董卓挟持到了长安,董卓死后又继续被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挟持着。这次汉献帝之所以能够东归,据说是在两个大忠臣杨奉和董承的拼死护送下才得以实现的。那么这两位大忠臣又是什么身份呢?杨奉是李傕的部将,而董承是牛辅的部将,说白了杨奉和董承是董卓部将的部将。
杨奉和董承这两位大忠臣之所以会历尽艰辛护送汉献帝东归,到底因为东汉帝国的国运突然变好了,真正愿意效忠皇帝的忠臣孝子终于出现了,还是因为这两位只不过是想把汉献帝哄骗到一个脱离了李傕郭汜控制的地方,然后由他们来主导新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呢?这个就没人能说的清楚了。因为还没等杨奉和董承有足够的时间来尽情地玩“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就被曹操用阴谋手段给诈走了。要是杨奉和董承可以在他们的手中把汉献帝控制的久一点,这两位大忠臣会不会忍不住向他们的那些老长官们致敬,可就真的只能用一句诗来回答了“王莽谦恭未篡时”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杨奉和董承这两个人在史书中的形象会不会跟董卓比较接近就会是另外一个谜团了。
但是无论杨奉和董承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历尽艰辛护送汉献帝东归,都不会是为了给袁绍提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便的。面对已经东归的汉献帝,袁绍来洛阳进个贡朝个拜是可以的,但如果想把汉献帝迁到袁绍控制的冀州地区,恐怕立马就会跟杨奉和董承这两位撕吧起来。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你袁绍这样做到底想要干什么,真以为大家都猜不出来是吧,恐怕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吧。哦当时还没有司马昭是吧,那也是“董卓之心,路人皆知”。
而袁绍真要是为了抢夺汉献帝,跟杨奉和董承这两个名气飙升的大忠臣在洛阳附近撕吧起来,一旦汉献帝发出一些对袁绍不利的诏书号召大家来勤王,洛阳附近的张杨和曹操会怎么看待这件事呢?一旦出现其他诸侯群殴自己的局面,以袁绍在洛阳附近的实力明显是要吃亏啊。
而袁绍如果真的非要去做这件事,倒也不是说就完全没有机会。只要袁绍在不惊动洛阳附近那些诸侯的前提下,偷偷地将自己的主力调往洛阳附近,那样的话就算其他人反对,以袁绍的军事实力硬干也会有很大的机会可以做成这件事。但那样就会打乱袁绍先北后南进而一举夺取天下的部署了,不要忘了北边的公孙瓒还在呢?袁绍为了抢夺汉献帝搞这么大的调动,一旦公孙瓒借机死灰复燃了,袁绍的麻烦就大了。
而曹操之所以能成功的抢到汉献帝进而“挟天子以令诸侯”,除了曹操的势力范围确实离洛阳比较近这个因素之外,还不得不佩服曹操在抢夺汉献帝的时候所运用的一系列计谋实在是太高明了,要不然曹操也很难做成这件事。毕竟别人千辛万苦的护送汉献帝东归,也不是为了给曹操做嫁衣的。关于曹操是如何连忽悠带威胁的把汉献帝挟持到许县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搜一搜相关的资料,这段故事堪称各种抢人大战中的经典案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或许是袁绍觉得此时的汉献帝也没啥可挟持的价值了,也或许是袁绍觉得挟持汉献帝实在是太麻烦了,反正袁绍终归是没有做这件事。至于说袁绍没有做这件事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呢?后果是有一点的,但绝对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严重。关于这一点,从史书中的相关记载就能看出来。《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
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诉,戊辰,以绍为太尉,封鄴侯,绍耻班在曹操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挟天子以令我乎!”表辞不受。操惧,请以大将军让绍。
曹操在成功地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中之后不久,就以汉献帝的名义下了斥责袁绍的诏书。面对曹操用汉献帝的名义发出的这种斥责自己的诏书袁绍虽然只能接受,但袁绍会对曹操作出的让步也就仅此而已。就算皇帝在曹操的手中,但凡袁绍想在那件事情上跟曹操计较起来,曹操也只能选择退让。比如在该由谁来占据大将军之位这件事情上,袁绍一旦表达出了自己对曹操的不满,曹操立马就惧怕起来了,主动把大将军之位让给了袁绍。如果“挟天子以令诸侯”真的有那么厉害,此时的曹操又何必惧怕袁绍呢。
袁绍的失败,主要还是败在了军事上。至于把袁绍的失败归结为袁绍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都不懂,只不过是因为袁绍最后是一个失败者,史官们为了衬托失败者的愚蠢,故意把袁绍的失败归结为连很多简单的道理都不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