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但这不是问题的重点。
虽然距离抗美援朝战争硝烟散尽已经过去了将近70年时间,但围绕战争的争论却始终不曾消弭甚至甚嚣尘上。
虽然当前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这场家喻户晓的战争是共和国真正的立国之战,但却始终对这场战争的代价,也就是值不值得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很多人认为,在这场二战后全球最大规模的热战中,作为参战双方主力的美国和苏联分别达到了保住韩国和牵制美国的目标,而朝韩双方也从三八线回到了三八线,即便没赢也起码没输。只有我们,不仅没有得到一寸土地,反而失去了19万战士的生命,而且还由此和美国都要希望国家彻底闹掰,最尴尬的是我们和美国只是平手甚至是失败,而如果算上其他方面的得失那就更是费力不讨好,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而基于这样的思维,他们越来越发现林总的“高瞻远瞩”,毕竟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林总就曾指出,美国的目标只是朝鲜,并无意入侵我国,毕竟如果美国想打,早在内战时期就会动手了,不会等到今天。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任自流,隔江观望。
的确,从抗美援朝战争后期的一系列发展轨迹来看,尽管我们在战前做了三套预案,包括“美国全面入侵”、“美国袭扰沿海”以及“美国止步朝鲜”,而美国最终也选择了“不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没有侵略我们的野心。
因为战争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美国手里,如果任由美国推进到鸭绿江畔,与我们保持隔江对峙的态势,那么我们面临的险恶局面可想而知。
关于这一点,优秀影视剧《亮剑》中,丁伟就曾两度阐释,一是在李云龙家中,二是在毕业论文答辩上。丁伟认为:
“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周边地区出现一个军事强国,不管这个军事强国有没有动手的打算,事实上潜在的威胁已经构成。动不动手的主动权,不在我方手中。”
此番言论之所以振聋发聩,除了在当时的语惊四座,更因为仅仅20年不到,丁伟的预言就变成了现实。如果放任美国陈兵鸭绿江,不管美国有没有动手的打算,我们都是极端危险的。想想美国兵锋未至,丹东等东北边境城市就已经被美国飞机轰炸得一片瓦砾,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的侵略意图还重要吗?
所以领袖最终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我们通过艰苦的浴血奋战,也终于将联合国军赶回了三八线,获得了宝贵的战略缓冲。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虽然是被动接招,但却是主动出击。
从近年来交战双方陆续解密的档案来看,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在主观上确实没有将战火烧到我国本土的打算,但问题是美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就将第七舰队开到了台湾海峡,公开阻挠我们的祖国统一;而且麦克阿瑟作为志得意满的联合国军总司令,一向骄傲自负,桀骜不驯,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将杜鲁门和美国政府放在眼里;更要命的是,当时的中美双方根本没有正式的沟通渠道,在1950年9月30日总理严厉警告联合国军不许越过三八线时,还是请的印度驻华大使潘倪迦向美国传话,而美国政府在麦克阿瑟的忽悠下,早已对新生的共和国不屑一顾,于是他们被现实狠狠地抽了嘴巴子。
事实上不仅是当时的美国政府和麦克阿瑟坚持认为我们不会出兵,我们对美国的意图也存在误判,第七舰队和空袭东北的恶行,已经让领袖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所以我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不可能坐以待毙。
包括后来的战场遭遇,双方对彼此的战斗力的推测都存在着巨大的偏差,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秃子的误导。
某种程度上说,中美两国最终在朝鲜战场相遇,可以说是一系列误会共同争的结果。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领袖向后看50年甚至100年的高瞻远瞩,这种为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尤其令人肃然起敬。
美国是不是要侵略我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想在鸭绿江边看到他们。
而从当时我们面临的内外环境来看,苏联在北方虎视眈眈,如果我们袖手旁观,苏联支持金一在东北建立流亡政府,届时将重新成为美苏博弈的战场,日俄战争的悲剧必然重蹈覆辙。
而且当时的我们还没有完成国土的完全解放,国内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可谓真正的内忧外患。在这样的情况下,“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胆略,就显得尤为鹤立鸡群。
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我们参与并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我们才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国际地位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且最后的我们作为真正的世界大国,获得了协调和解决地区矛盾的资格,比如印度支那;更有了被拉拢的资本,比如中美合作对抗苏联。
抗美援朝战争之所以是我们的立国之战,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真正站起来了,从此日本不敢称呼我们为支那,美国和苏联不敢轻易忽略我们的存在,我们作为大国真正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向高瞻远瞩的领袖和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