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二世胡亥,大秦帝国公司肯定不会那么快倒闭。
但,要使帝国基业长存、万世不衰,扶苏 做不到,大秦帝国的倒闭只是时间问题,六国遗臣们随时等着他的破产清算......
那要说帝国的生死存亡跟一把手有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呢??
有关系,但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举个栗子:
上下五千年,王朝更迭,出现了不少开国皇帝,以及 末代亡国之君,往往亡国之君都昏庸无道有着暴君的头衔。唯独 对崇祯皇帝,史家多以评价“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崇祯是有能力、有魄力的,史书记载称其“ 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然而,当时是明王朝内忧外患岂是一个 明君 所能挽救的??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 大秦帝国,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拉开了其倒闭的序幕,“天下苦秦久已”!!秦的灭亡,在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乱世用重典,盛世用仁政”是千百年来的治国金典。
地处边陲的西秦,自从商鞅 变法以后,逐渐强大起来。秦的强大,就是仰仗着法家思想,依靠各个典章立法,武装起来了强大的战争机器。最终在秦始皇手上,一扫六国,统一天下。然而,面对大一统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地域、风俗,如何更有效的管理呢??
法家? 儒家?还是 其他诸子??最终始皇帝,选择了法家。用“法”来统一思想认知,用“法”来约束四方。所以我们会发现,秦律非常的严苛,他认为,能用武力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是的,但武力只能解决一时,却解决不了一世、二世、三世.....万世
杜牧 曾经说道“亡秦者,非六国,秦也”,贾谊 也说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 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岂是一个 扶苏 所能挽救的??
再者,扶苏 的个人性格不可能力缆狂澜,扶大厦于将倾。
一、缺少政治家的城府
扶苏作为秦始皇长子,未来大秦帝国的接班人,但是同时又是众公子的眼中钉、绊脚石。面对众公子对太子位对未来皇位的觊觎,扶苏没有任何政治预警。面对脾气火爆杀伐果断,刚愎自用的始皇帝,扶苏缺少该有的顺从妥协。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亲自判决了460多擅自抨击朝廷、评议始皇帝的术士,活埋于咸阳。扶苏针对始皇帝坑术士一事,曾上书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秦始皇大怒,于是将扶苏发配,让他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 ,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从此远离中央政治中心。
二、性格软弱,没有好胜心,易于被玩弄
皇帝,位居万人之上。九五至尊,有着绝对的权威。然而,扶苏适合当这个“秦二世”吗??
我认为,不适合。从扶苏之死就可见一斑。
手握30万重兵,但凡有些好胜之心,挥师南下,兵临咸阳,那胡亥、赵高等还不束手就擒??
“生死之事”,仅凭一份奏折就草草了结了自己,未免太过于草率。岂不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历史记载:胡亥派使者将遗诏送到上郡给扶苏,扶苏看到遗诏内容,就哭泣着走入内宅,准备自杀。蒙恬阻止扶苏说:“陛下如今在外,还未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督,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如今只因一个使臣到来,你就想自杀,你哪里知道这不是奸诈的诡计呢?我请求你重新去请示一下,等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使者在旁边一再逼迫催促,扶苏对蒙恬说:“如果父亲命令儿子自杀,那还要再请示些什么呢?”说完便自杀而死。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的乱世,迎来了第一次大一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秦始皇无疑是成功的,是当之无愧的“千古第一帝”!!
但,他太操之过急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都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然而却忽略了这几百年来根深蒂固的 六国思想....
随着秦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 以及 后来的楚汉争霸,六国思想 逐渐被大一统思想所取代,最终成就了四百 余年 “大汉王朝”
题外话
“扶苏” 古代指树木的枝繁叶茂,给长子起这个名字,想必那也是寄托了 始皇帝 对长子、对帝国 为了美好的愿望吧......
@博物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