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思想禁锢、生活所迫、迫于威胁、害怕改变导致的!

古代老百姓拥护皇帝这个说法我不太认同,但他们反抗意识不强却是千真万确的。不到万不得已,实在是没有饭吃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反抗皇权的。

他们有这种行为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主要是皇帝对付他们的办法很多、很有效而已。我们来看看皇帝是怎么对付底层百姓的。

思想上进行控制

古代皇帝基本都用儒家思想治国,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这个儒家思想是经过改良的儒家思想,融合了法家、道家,甚至还有神学在里面的。

皇帝告诉百姓们:皇权是上天给的,所以我叫“天子”是不允许反对的,反对我就是反对上天的指示!

还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思想,天天进行灌输。导致底层百姓认为被皇帝统治和压迫都是命里注定的事情,时间一长也就认命了、麻木了。

精英被皇帝们所用

古代科举考试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选拔社会精英为皇帝所用。民间的人才都去当官了,剩下的也就是一地的顺民了,因为没人给他们思想启蒙了。

重农抑商政策,重在弱民

古代是不提倡商业的,重点是农业生产。古代农业也不发达,老百姓交完税负,剩下的只够吃饭了。

大家试想一下,一天到晚都是为了吃饭而忙碌,哪有时间学习和思考反抗的事呢?

严刑峻法,要群众害怕

古代某反是第一大罪,而且实行的高压政策。有些朝代实行的是保甲、连座制度,其实是鼓励互相举报的。普通百姓生活在恐惧之中,非常害怕哪天性命不保,时间一长也就没有反抗的思想了。

古代的刑法多样,都是严刑峻法。这也让底层群众害怕挑战皇权了。

底层群众思想单纯,容易上当受骗

古代知识匮乏,底层人民很少读书,没有思考能力。他们基本上就是别人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从不思考为什么,比较容易被皇帝们控制。

崇拜皇权是普遍现象

皇权高高在上,而且通过各种仪式感把他固化下来,例如:衣服、头饰、排场等等。这种仪式时间一场,老百姓就从心里诚服在皇权之下了。很多人甚至变成了皇帝的粉丝或者说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皇帝,何来反抗之说呢?古代皇帝们人前基本都是一副爱民如子的虚伪面孔的!

其实越是底层群众越是害怕改变,他们会觉得换一个也许还没有这个好,甚至怀着感恩之心。古代皇帝们还特别喜欢树立外敌,从而来加上内部统治!

最后我想说,我们的文化是一种靠的文化、是一种不独立的文化。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兄弟、当官靠领导,反正就是不靠自己。没有独立的思考机制,时间一长必然就是诚服,也就是心甘情愿的被皇帝们统治了。

有时候大家会发现,如果有个事情或者国家里面没有一个强势的领导,我们还不习惯了,甚至有点无所适从了。文化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最佳贡献者
2

因为在百姓中,皇帝能给百姓带来平安幸福,都帮助百姓,产除欺压百姓的恶势力,还民一个公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皇帝就是天

3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是真龙天子,伸手就能抅到天,百姓拥护即是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无战争即平安。

4

水覆舟前,也是大力的扶舟。最终决定舟命运的,还舟自身的维护和发展水平。老百姓如滔滔之水,水善下而利万物,王朝之舟如何继续航行?全在自身的掌舵之人的手中。老百姓永远都没有改变其扶舟的性质,至于沉舟入水的结局,只能是这舟的退化,和无法应对更强烈的水势而致的结果。不管是历朝历代的王朝,还是现在的政治中心,如果完全沉迷于自身的豪华,而忘记了水势的作用,迟早也会走上覆舟的老路。一句话,水形在下,水势在上。人民在下,民心在上。

5

兰陵笑笑生,施耐庵庵主在历史评书中告诉你,你认真读了就懂了。

在最高贵的统治者皇帝与最低贱的农工劳动者中间,是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奴隶主、封建地主、资本借贷大鳄……

智慧化通的皇帝,擅长于协调缓解贵族收税者与贫民劳动者的尖锐矛盾,像周礼禅让、贞观之治类的;昏昧塞听的皇帝,一味地维护贪官污吏的利益,只管体制内花天酒地,不管贫民劳动者冻饿连年怒气冲天。

兰陵耐庵生的著作,乃有志于研究汉史者必须精读的极品。宋朝,在汉文化发达期,却令人费解地落败于蒙古族帝国主义的军工武备;明朝,在汉民族自由契约经济制度渐进的关键时期,却令人羞辱地毁灭于满金的野蛮奴隶制军队的铁蹄……

在上述的两个创造制度文化、发展全民经济的关键时期,皇家贵族舍不得放弃世袭制与等级制的诱惑,在贫民劳动者与各级贪官污吏两者纷纷向中央集权进行争利性诉求时,皇帝站到了贪官污吏一边。此乃整体汉史研究的关键,兰陵耐庵生的笑怒泣诉,史料价值大于任何一部官方的贵族式的史书记录。

6

这个提问本身就是错误的,中国历朝历代的老百姓被压榨是事实,但是反抗从来也没有消停过,从夏桀开始,老百姓反抗暴政就有了。这时候,商汤由于有较高的威望德行,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于是夏桀被推翻。

然后开始了类似的历史周期律。商纣王周厉王,周幽王等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打打杀杀,强势集团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中华大地就是个戏台,群雄逐鹿。

老百姓也有不反抗的,那是他们还残存着一丝幻想,幻想能够通过勤劳温顺恭敬换回安稳的生活。然而,统治者中有明智的如唐太宗,知道君民关系,也有糊涂的,如隋炀帝。所以老百姓总把希望寄托在明君清官上,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

人性是多元的,有顺从的,也就有反抗的。只是每个人都在核算能否生存。利大于弊就顺从,弊大于利就反抗。

人们思想中的这种生存法则几千年来没有改变过。高衙内迫害林冲,林冲为何不反抗,因为成本可能太大,林冲顾家。张都监迫害武松,武松为何铤而走险,因为武松没有任何牵挂。

每个人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自然结果不同。但是,无论是谁,在封建专制下绝对不会过得很舒坦。因为他们随时随地都会面临专制主义的迫害。即使皇帝,他也不能一言九鼎。也会被杀头绞死。这是因为这种制度的残缺性造成的。过去封建社会信奉儒家思想,可是儒家思想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那种内圣外王的王道乐土听着挺好。实际不存在。因为人性的多元化。

所以,民主最好。它可以抑制人性恶的一面,发扬善的一面。把过去那种江湖社会打造成契约社会。

7

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

老百姓希望的是平平安安过日子。

不是谁当皇帝。

8

几千年来,老百姓都是逆来顺受,习惯了被霸凌,总希望在被欺凌下苟安偷生。本性如此,反抗的成本太大!明、清两朝是满门抄斩!

9

民智未开不知道站着的滋味只知道跪着的顺从,所以近代孙先生盖世之功就是,开明智,提出平等,博爱,共和,,,,,,

10

其实没有那么高深道理,平平安安,是绝大部分百姓的最大愿望。有钱人可以移民,有不爱国的本钱。百姓所拥有的,是一亩三分田和穷其一生积累的住房,所以,知识分子思变,唯变才有机会,百姓思安定,安定才有饭吃,所以社会安稳的基石永远是施以温饱的百姓。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