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南互保意味着政治层面上自1860年以来的地方化倾向的成型,以及社会层面上士绅势力正式走上历史前台,是之后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近代化历程的先声。

首先说政治层面上的地方化倾向成型。1860年对于清王朝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先后的爆发太平天国叛乱、第二次鸦片战争、西北回乱造成了全国性的大崩溃,清政府的中央权力已经完全无法控制局面,为了稳定局势,清王朝只能将权力下移给地方重臣,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地方团练兴起,曾国藩等人的崛起同时意味中国权力地方化趋势的开始。

等到叛乱平定,以慈禧、恭亲王等人为核心的清朝上层统治者重回北京,他们的统治战略已经与传统王朝有了很大不同,随着地方重臣权力增大,过去单纯以中央控制地方进行管理的统治方式被中央-地方二元合作的新模式取代,地方虽然仍然受到地方的制约,但是权力逐步增大。由于清王朝自身中央机构的腐朽,甚至可以说,以地方为改革重心的权力地方化倾向的开始也就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等人的行动尚且要受到中央保守势力的限制,但是东南互保则代表地方化趋势已经发展成熟,其中东南互保的关键人物张謇的言论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爱国者,不如爱其所生省份之亲,人情所趋,未可知何也。”这种地方化趋势的成型,为之后的变革中地方自治推行改革的模式奠定了基础,以一种更具活力的模式推动了近代化。

之后来说社会层面上的绅权扩张。1860年之后清政府开始了洋务运动,我们需要看到,这一运动的主导者依然是地方上的官僚,对于整个地方社会的动员力十分匮乏,尤其是占有大量社会财富的乡绅并没有参与其中。整个洋务运动三十年,官方所投资费用仅为一亿元,而所吸收的民间资本更是只有600万元,总量仅仅为甲午赔款的一成。

正是在地方化成熟的情况下,地方上的士绅开始进入城市,转变为商绅、学绅,从商业、资本等多个方面推动了近代化进程。清末新政十年,投资总额很快便超过了洋务运动三十年之总和,其中将近76.3%来自于民间资本。以上海为例,其总人口数在清末新政的十年间从50万增长至300万,可见来自民间的士绅阶层对于改革的推动力量。

士绅阶层在政治层面上的推动是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在此之前说先要提到清末新政中设立的咨议局,咨议局本身是仿照西方设立的地方议会,对地方事务具有高度自治权,可以说是清末地方化的政治产物,而其中全国21省1643名议员中,士绅占到了将近八成。

首先,导致辛亥革命发生的四川保路运动便是以士绅为主体的地方咨议局推动的,而武昌起义之后不久,革命党被遭到了冯国璋的打击,军事上形势极其不利,然而正是在这一情况下,全国大多数省份纷纷独立,其中最早独立的12个省份中有咨议局推动的便有10个,可以说士绅阶层的支持是辛亥革命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总而言之,东南互保从政治角度而言是1860年权力地方化倾向达到成熟的标志,从社会角度而言又是士绅走向历史前台推行改革的起点,为之后的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最佳贡献者
2

“东南互保”的历史意义在哪里?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东南互保”是什么?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帝的名义,向英、美、法、德、俄、奥、日、意、西、荷、比十一个国家宣战。

当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复电朝廷,直言:“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立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不参加战斗,称为“东南互保”。

协议主要内容: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由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

其次,我们共同回忆一下“东南互保”在当时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朝廷以国家的名义宣布,对各国列强宣战,而几个重要而且富庶的省份商量之后,却认为朝廷的命令是乱命,不应该服从。所以,当列强真的打过来的时候,东南各省督抚组织起来,和列强进行谈判,让列强继续北上,去打天津,打北京,不要打自己的防区。虽然客观上朝廷的命令确实是乱命,但是作为统治者,这时候心理阴影面积还是很大的。

慈禧之所以悍然向列强宣战,确实也是之前被列强欺负的时间太久了,很压抑,尤其是戊戌政变之后,列强对慈禧的谴责,和对康梁的庇护,都让慈禧如鲠在喉。加上这时候各地的汉人督抚在戊戌政变中多数都对软禁光绪虽然表面上不说,内心却都非常不满,慈禧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当一些她身边的满洲亲贵大臣把义和团推荐给她的时候,一拍即合,就让她热血上涌了。

八国联军入侵后,从大沽口登陆,一路直奔京城,慈禧下令各地派兵勤王,但是卖命的却只有从甘肃赶来的甘军董福祥部,而坐拥重兵的东南各省督抚却眼瞅着北京沦陷,两宫西狩,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而完全无动于衷,继续作壁上观,隔岸观火。这时候慈禧心里的凄楚当然是不用多说的。从她的角度看,这就等于东南地区脱离了朝廷控制,和叛变有啥区别?

八国联军之后和清朝谈判时,仍然是东南互保的核心人物李鸿章领衔,而且列强指定只和李鸿章谈判,不接受其他人作为全权谈判代表,而慈禧本来想派去谈判的是她更加信任的满洲亲贵庆亲王,但却被拒绝了。城下之盟已经是奇耻大辱,连谈判代表都要由对手指定,而不能完全自己委任,这对慈禧来说,当然是更大的打击,更会怀疑李鸿章和洋人之间有什么默契。

谈判结束后,两宫回銮,李鸿章也死了。虽然慈禧冷静下来以后很快就明白了,如果没有东南互保让东南财赋重地免遭战祸,让朝廷还能继续维持表面上的统治,但对朝廷来说,东南互保对朝廷威信的挑战和打击还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朝廷一方面要继续享受东南互保带来的好处,但另一方面也要开始着手收拾参加东南互保的那些汉族大臣,来重新加强朝廷的统治力。

更巧合的是,东南互保的两个核心人物中,李鸿章不久就死了,张之洞也被调入中央,名义上算是升官,但实际上是调虎离山。只有袁世凯算是一个例外,但是他坐拥北洋军,和京城近在咫尺,却没有在危急之际派一兵一卒,所以,虽然袁世凯后来也升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之后朝廷也开始下令各地普遍编练新军,以稀释北洋军在全国军队体系中的重要性。

而且,就在这个时期,朝廷也增加了公派留学名额中满洲亲贵的比例,同时加快了对满洲亲贵的提拔和培养,比如荫昌,载涛,铁良等一大批满洲亲贵这时候明显的加快了提拔的速度,用他们来执掌陆军部等重要部门,在地方上也大力提拔满洲亲贵担任重要省份的督抚,以压制汉人大臣。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在预备立宪之后才会形成一个大失人心的皇族内阁,从而导致汉人大臣和朝廷完全离心离德。

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这些人的角度看,东南互保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他们也不认为八国联军真的就要灭亡大清,灭亡中国,但他们在做出东南互保决定的时候,当然都是知道最后还是要由他们来收拾这个烂摊子的。所以,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背叛了朝廷,而且,他们认为是为中国保留一线生机,为战争结束后重建和进一步的改革做好准备。

但从朝廷的角度看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对我的命令有意见你可以提,但在我生死存亡,命悬一线之际,你们隔岸观火,这和叛乱有什么区别?对任何一个官僚体系和组织来说,这种内部的纪律性都是非常严重的,即便是乱命,也应当通过朝廷来纠正,而不是自作主张,直接绕开朝廷和洋人议和。无论客观上是否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朝廷,这种做法都是不可能被容忍的。

像李鸿章,张之洞和刘坤一这种老于世故的封疆重臣来说,他们当然明白东南互保的政治风险有多大,但是他们仍然按照自己的判断,做出以自己个人的政治前途为赌注来做于国于民都更加有利的选择。而他们在这个时候的东南互保,在十年之后朝廷做出的回应就是皇族内阁,完全失去了对汉族大臣的信任。在这个意义上,东南互保也是让绵延整个清朝的满汉冲突清楚无误的浮出了水面,为清朝最后的崩溃拉开了序幕。

东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朝廷,此事件虽使河北、山西以外的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但同时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扫地:东南众大臣抵制的慈禧太后,事后不但不敢处罚他们,甚至还表扬他们“度势量力,不欲轻构外衅,诚老成谋国之道”,太后与皇室的虚弱乏力表露无遗;而各省亦因八国联军入侵而自觉需有自卫的武力需要,因此清廷治下各省及各实力人物由此开始军阀化(典型例子即为淮军发展而来的袁世凯系北洋军阀诸部及原清朝广西绿营及巡防营发展而来的旧桂系陆荣廷部),至辛亥革命时,各省外籍主官均被驱逐,即为此军阀化过程的结束,并由此展开民国军阀时代的序幕。

1860年对于清王朝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先后的爆发太平天国叛乱、第二次鸦片战争、西北回乱造成了全国性的大崩溃,清政府的中央权力已经完全无法控制局面,为了稳定局势,清王朝只能将权力下移给地方重臣,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地方团练兴起,曾国藩等人的崛起同时意味中国权力地方化趋势的开始。

等到叛乱平定,以慈禧、恭亲王等人为核心的清朝上层统治者重回北京,他们的统治战略已经与传统王朝有了很大不同,随着地方重臣权力增大,过去单纯以中央控制地方进行管理的统治方式被中央-地方二元合作的新模式取代,地方虽然仍然受到地方的制约,但是权力逐步增大。由于清王朝自身中央机构的腐朽,甚至可以说,以地方为改革重心的权力地方化倾向的开始也就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等人的行动尚且要受到中央保守势力的限制,但是东南互保则代表地方化趋势已经发展成熟,其中东南互保的关键人物张謇的言论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爱国者,不如爱其所生省份之亲,人情所趋,未可知何也。”这种地方化趋势的成型,为之后的变革中地方自治推行改革的模式奠定了基础,以一种更具活力的模式推动了近代化。

1860年之后清政府开始了洋务运动,我们需要看到,这一运动的主导者依然是地方上的官僚,对于整个地方社会的动员力十分匮乏,尤其是占有大量社会财富的乡绅并没有参与其中。整个洋务运动三十年,官方所投资费用仅为一亿元,而所吸收的民间资本更是只有600万元,总量仅仅为甲午赔款的一成。(数据见黄如桐:《试论洋务派企业的性质和作用》)

而东南互保得以实现的基础便在于,随着近代化的推进,以士绅为代表的民间力量逐步壮大,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在乡村维持秩序,他们即将代替传统的官僚,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之后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绅权扩张的起点便是东南互保。

正是在地方化成熟的情况下,地方上的士绅开始进入城市,转变为商绅、学绅,从商业、资本等多个方面推动了近代化进程。清末新政十年,投资总额很快便超过了洋务运动三十年之总和,其中将近76.3%来自于民间资本。(数据见林增平:《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清末立宪派》)以上海为例,其总人口数在清末新政的十年间从50万增长至300万,可见来自民间的士绅阶层对于改革的推动力量。

士绅阶层在政治层面上的推动是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在此之前说先要提到清末新政中设立的咨议局,咨议局本身是仿照西方设立的地方议会,对地方事务具有高度自治权,可以说是清末地方化的政治产物,而其中全国21省1643名议员中,士绅占到了将近八成,(数据见张朋园:《民主政治的尝试——清季咨议局议员的选举及其出身之分析》)可以说以士绅为主体的咨议局是士绅参与政治的重要方式。

四川保路运动便是以士绅为主体的地方咨议局推动的,而武昌起义之后不久,革命党遭到了冯国璋的打击,虽然军事形势对革命党极其不利,然而正是在这一情况下,全国大多数省份纷纷独立,其中最早独立的12个省份中,咨议局推动的占了10个,可以说,士绅阶层的支持是辛亥革命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东南互保”的历史意义在哪里?

1、东南互保为之后的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也为清朝最后的崩溃拉开了序幕。

2、由此开始军阀化。

3、由此中国权力地方化趋势开始。

4、由此中国近代化进程开始。

3

  • 1900年5月,八国联军侵华,由于慈禧太后觉得自己的统治受到了影响,6月21日以光绪帝名义下诏对英法美等十一国宣战。
  • 早在清未宣战之前, 两广总督李鸿章、 湖广总督 张之洞、 两江总督刘坤一、邮政大臣盛宣怀等即商议要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找借口侵略;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政权不测,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
  • 而同时长江流域属英国的势力范围,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南方三督抚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台余联沅出面,与各国协议东南互保。
  • 清朝宣战后,盛宣怀扣押诏书,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他们称皇帝敕令是拳民胁持下的“矫诏、乱命”,6月26日,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 民人命产业为主。……

东南互保意义

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 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力大为下降。辛亥革命后,各省分崩离析,和东南互保,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不无关系。

4

东南互保最大的意义是撕下了大清最后的遮羞布,让中国人看到满清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敲响了满清倒台的序幕,其意义不比辛亥革命低,可以这样说,没有东南互保,袁世凯不敢这么快逼宣统退位,辛亥革命就不可能成功。

5

一、东南互保的历史背景

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是连续的,东南互保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历史事件,同样也有着或深厚的、或直接的、或间接的历史背景。离开历史背景,孤立的谈论某一事件过程尚可,但如果要探索分析其意义则困难重重。

东南互保这一事件,简要的陈述就是当年八国联军在剿灭义和团运动时,两江、湖广等南方各省并没有遵从朝廷调遣支持义和团运动,反而在外国列强以及国内买办官僚的牵线搭桥下,达成了一致协议,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并且认为皇室的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东南互保的历史背景就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剿灭,导致了后来朝廷的西太后、光绪帝西狩。

二、东南互保的传统观点

习惯上,对东南互保的历史意义多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切入:东南互保的积极意义在于地方政府同清政府中央统治的离心离德,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而消极意义则在于对义和团运动采取作壁上观的态度,使得本来声势浩大的一场人民革命很快便遭到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三、义和团运动同历史发展趋势

作为东南互保的直接导火索,义和团运动必须要做一介绍。作为太平天国之后的又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义和团运动除了反对封建统治之外还有着反对帝国主义的重大意义。

清政府末期,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进行宗教宣传之外,传播福音。在宗教历史上,基督教其实是新教,天主教算是一脉相承的耶稣教。新教自由度比较大,对宣扬教化没有太多要求,而天主教则不同,不但要求教民要移风易俗,例如天主教是不准偶像崇拜的,这对中国传统的祭祖风俗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中国男女授受不亲,而做礼拜时,众多男女信众同处一室,又造成了当地百姓的负面猜测;同时,天主教仗着外国政府的势力,要求当地政府为他们建立教堂,甚至拿着康雍时期的地契来找清政府索要当年被查封的教堂。造成了外国教会、政府、民众三方之间的矛盾。并且地方政府迫于政治形势的压力而无奈导致的暧昧态度——在教民冲突的初始阶段,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支持当地民众,在受到外交方面的压力时,又不得不胳膊肘向外拐——导致了矛盾常常被激化。而凑巧的是,当时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竟然也有着相似的处事逻辑。

教民冲突激化后,义和团运动应时而起,慈禧太后看到所谓的刀枪不入、天神下凡之后,发现这要比花大价钱购买军舰抵御列强来的爽利的多(彼时离甲午海战失败还不到十年时间),加上慈禧对光绪皇帝的软禁、对维新派的镇压,也导致了她和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当慈禧看到义和团运动的声威时,采取了强烈支持的态度,并天真的寄希望于拳民能够沉痛打击列强。但是很明显的是,所谓的天神下凡、刀枪不入、喝符水当做障眼法尚可,真要上战场,特别是面对西方发展相对成熟的热兵器时,他们用生命代价证实了这些都是无稽之谈。看到形势急转直下的清政府,寄希望于地方政府,然而现实再次给了清政府一次棒喝,东南各省竟然采取自保政策,对清政府的诏令视而不见,并且掩耳盗铃式的认为这是矫诏。

四、东南互保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义和团运动确实再一次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的高潮,但是,他们并没有先进思想的引导,仍旧是朴素的、初级的革命意识、革命形态。并且,义和团发展到中后期,已经有些走样,成员中鱼龙混杂,有的夹在革命队伍中行盗匪之事;同时,由于革命理性的相对缺乏,对西方采取了盲目排斥的态度,行为极端,对一切西方的文化、技术、自然人都采取了破坏的措施。东南互保,确实是地方政府没有执行朝廷政令,也使得义和团运动没有向南发展。

当时的南方,经过几代开明大臣的经营,在金融、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虽然有着列强背景,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在等着中国牛顿这样的基础科学家,不可能再等着历史自我发展的逻辑迎来中国的工业革命,因为当时的中国同西方差距已经太大了。无论是依靠外国人,还是靠购买途径获得发展,这些地方遭到破坏的成本太大,没有先进思想引领的革命可能会造成多年心血、多年积累毁于一旦,我们从那些采取东南互保的高级地方官员中就可以看到这种考虑在内:张之洞、袁世凯,这些人基本上代表了当时清朝的开明先进官僚。

再来分析对清政府权威的挑战,加速清政府灭亡这一观点,确实有影响。但是不是什么决定因素,也不会有什么“加速”效果,张之洞、刘坤一这些大臣,都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他们的忠君思想还是比较根深蒂固的,至少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还是能够分清孰轻孰重的。例如刘坤一,就是当年甲午战争中坚决向日本宣战的人。所以,东南互保的意义主要在于,使得当时东南各省的发展基础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这不是对义和团运动的否定,恰恰是通过义和团运动昭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需要一种先进思想的引导、凝聚。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6

在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下,1900年以李鸿章和张之洞及袁世凯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各省的地方官员与英美等国家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这实际上是慈禧为首的清朝政府在外交上的一次重大失误造成的国内统治阶级内部分歧的外在表现。东南互保的历史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从经济上说,东南互保是保住了中国经济最繁荣的东南沿海地区,保住了中国近代化的成果;从思想上说,东南互保进一步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为中国的进一步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从政治上说,东南互保从侧方面暴露出了清政府的腐朽并使清政府及之后的中华民国政府逐渐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实际上,东南互保既是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行为,也是清政府灭亡的一次预演,又推动了中国继续革命和迈向近代化。

关于东南互保及其意义,解析如下:

首先,什么是东南互保?东南互保,实际上是在出现清朝中央政府权力真空的状况下,中国的地方政府不得已采取的自保和自救措施。

1898年戊戌变法的过程,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过程,更是慈禧和光绪进行权力争夺的过程。虽然慈禧通过戊戌政变软禁了光绪皇帝,牢固掌握了最高权力;但慈禧对于外国人支持光绪皇帝的行为是不满的。为了表达对西方列强的不满,慈禧不仅纵容义和团攻打外国使馆,还直接向十一个国家宣战了。

西方列强想勒令皇太后归政,慈禧就要给西方列强一点颜色看看。然而,慈禧没有考虑到清政府的国力。当时的中国连一个西方列强都打不过,怎么打的过十一个?慈禧的宣战行为简直是瞎胡闹。这不仅仅是误国的问题,这简直是令中国陷入了被灭亡的深渊。

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以后,慈禧带着光绪皇帝西逃了。这意味着中国没有中央政府了,那么国家谁来管理?!中央政府出现了权力真空,地方政府怎么办?处于西方直接侵略力量之下的东南沿海各省除了联合起来保障自己的安全,还能怎么办?!东南互保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在为清政府的外交失误进行弥补。

其次,东南互保的经济意义在于保住了中国经济最繁荣的东南沿海地区,保住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保住了中国近代化的成果。

从《南京条约》开始,中国的东南沿海就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虽然西方列强凭借特权对中国进行了掠夺,但中国也在与西方列强的斗争中进行了学习。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过程中,中国的东南沿海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如果没有东南互保,那么东南沿海要么是被打成废墟,要么就会被外国人彻底占领。怎么办?东南沿海各省只能联合起来与西方列强妥协。

从洋务运动开始,清政府就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了大量的洋务企业。这些洋务企业学的都是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就,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精华所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工业基本就是建立在这个时期,这些重工业的存在对以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东南互保,中国的重工业还能存在吗?没有这些重工业,中国的抗日战争会如何?!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会如何?!

东南沿海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最集中的地区。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力量就在东南沿海。如果没有了东南沿海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那么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就会削弱。没有民族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推动,中国要改变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的时间会更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的变数会增加。

东南互保保住了中国近代化的成果,也就是保住了中国革命的未来,也就是保住了中国未来的希望。毕竟,近代工业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再次,东南互保的思想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让人们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和愚昧,让中国人民从清政府的愚弄下觉醒了。

鸦片战争以后,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就已经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人民已经开始于思想上觉醒,但觉醒的程度实在太低。洋务运动虽然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但洋务运动并不进行思想上的学习。腐朽的清政府依然以儒家思想来控制人们的头脑,人们仍然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虽然清政府在一次次的对外战争中战败,虽然清政府遭受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的打击。然而,大多数人仍然习惯在清政府的统治下生活。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虽然不赞同清朝的专制制度,但他们仍然认为要以和平的手段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他们仍然认为要保留清政府和皇帝。这意味着什么?这因为中国人民的思想没有彻底解放。

1900年慈禧向11个国家宣战,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继1860年英法联军第一次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北京之后,八国联军于1900年第二次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北京。由此开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的觉悟清政府的不可救药,中国人民开始真正的觉醒清政府对中国利益的损害。清政府不能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人民也不会再支持清政府。中国人民思想上的觉醒推动了中国政治上的革命的发生。

最后,东南互保的政治意义在于减弱了清朝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既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准备了条件,又导致了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的长期分裂。

从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就一直存在。已经完成了中央集权的清政府,却在一次次的失败的对外战争中逐渐失去了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如果说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还不能明确的体现出清朝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的下降的话,那么东南互保就明确地告诉了清朝中央政府其对地方政府控制能力的失去。

清朝中央政府失去了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最终以暴力手段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清政府在中国的统治,结束的君主专制在中国的统治;中国逐渐向着民主的方向发展,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速度在加快。

清政府失去了中央权威,中华民国也陷入了军阀的分裂割据之中。中华民国的分裂局面不仅仅是西方列强以华制华政策的实施,还是中国的中央政府的权威未能聚集。中央政府失去权威,中国的社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因为国内秩序的不稳定,中国遭受了更严重的侵略。当然,不是说东南互保不好,东南互保保留了中国近代化的成果;只是说东南互保虽是迫不得已,但对中国的发展也是有负面作用的。

综上所述,作为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行为,东南互保虽然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虽然导致了中国后来长期的分裂割据;但东南互保也促进了中国人民思想的解放及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从整体上来说,东南互保的成就远大于其局限性,使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继续加快。东南互保不仅仅是一次地方政府的自我保护,也是中国向西方学习成果的保留。在保留下来的近代化的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需要独立,独立需要发展,发展需要稳定。

7

历史的发生,为历史发声!


清朝末年发生的“东南互保”,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东南互保

1900年,慈禧借用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同时向世界十一强国宣战。时任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得知内情,电告李鸿章、张之洞等南方多省总督。英美帝国主义私下和南方各省督抚接触,达成了各省督抚负责各省安全,上海租界由各国负责保护的协议,史称“东南互保”。



历史意义

“东南互保”是清朝少有的地方封疆大吏公然反抗朝廷,让许多人始料未及。

1.保全了南方各省的安全。慈禧对列强宣战,纯属一时兴起,没有客观衡量事态后果,最终导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和光绪西逃,慈禧又派人和列强和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东南互保”保全了南方各省不受列强侵犯,避免生灵涂炭。

2.加剧了地方势力和朝廷对峙的局面。地方官吏公然和朝廷对抗在清朝实属罕见,“东南互保”让各省逐渐出现军阀化,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基础。

3.改变了官员的思维方式和政治格局。士族阶层受儒家思想影响,传统意识中认为君为上,凡事按照皇上的旨意去执行。清朝末年官员的思想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做事情会融入自己的思维方式。



总结

“东南互保”保境安民,避免南方各省卷入战事,同事也产生了新的政治格局,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8

题主好,东南互保的历史意义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讲

积极作用就在于东南互保从某种程度上使中国的国家权益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的程度。各国出兵事实上不仅仅是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而是清政府执意与西方列强对抗,最终惹火了各国政府。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这些东南省份的封疆大吏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东南互保,和列强媾和,实际上是对列强的一种妥协,力求保证南方不受到庚子事变波及,为中国保存了实力,为事情的解决留下了缓和的余地,也为行将灭亡的清政府续了一秒。

消极作用就在于这个行动事实上宣告地方政府已经可以甩开中央政府单干了。后来民国时期长期的军阀混战和民国中央政府有名无实,正是这个行动带来的恶果。

9

东南互保是在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者和帝国主义闹翻后,八国联军进北京的背景出现的。是南方的一些封疆大吏为了保存实力而和帝国主义签订的协议。

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入侵的加剧,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在加剧,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社会最底层,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他们的反帝运动极大的粉碎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企图。同时他们的爱国行动也被当时的清政府所利用,慈禧太后等清朝统治高层希望借助义和团来制衡列强。 义和团的“扶清灭洋”运动引起了列强的不满,列强不断的增兵大沽等京师周边区域。局势非常紧张,而此时正值戊戌事变后光绪帝被囚禁,慈禧太后担心列强会趁机除掉自己,让光绪皇帝执掌权力。受假消息的误导,慈禧太后误认为列强要推翻自己,于是对十一国列强宣战。八国联军登陆进攻清廷,慈禧太后等人被迫西逃。



在这种情况下,列强和清廷的战争在所难免。而此时一个匪夷所思的时期出现了,以李鸿章为首的两广、胡广、两江、闽浙等东南地方大员和邮政大臣盛宣怀为了保存东南地方实力,避免帝国主义趁机入侵。一方面盛宣怀把清廷宣战诏书扣押,只让各地的高层人物知晓,不向下发。另一方李鸿章等人称诏书为“乱命”,拒不执行。同时和各国驻上海领事签订了《东南互保约款》等一系列条约。使得在慈禧太后西逃,北方混乱的情况。东南各省可以很好的避免战乱发生。



东南互保实际上南方汉族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列强的私自议和行为。对于东南互保历来评论不一,有人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保存实力,避免战事扩大也是好事。也有人斥责是卖国行为。笔者认为,虽然保存了实力,但在当时的朝廷已经和列强开战的情况下,无异于是种卖国行为。即使保存了实力又能怎么样呢?这样的自私自利,列强还能看得起中国人吗?还有战后的《辛丑条约》,需要全国人民来偿还。这些互保的利益根本不是国家和地方的利益,而是私利。这些人的行为就是卖国。



东南互保使得政治上的满汉一体局面彻底瓦解,清廷颜面扫地,对汉族封疆大吏的控制在逐步减弱,作为统一国家的中央权力在逐步削弱。在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开始从地方势力中崛起成为一段时间内近代历史舞台的主角。而面对清廷势力的孱弱,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上就是笔者对东南互保的看法,欢迎关注评论,你的批评指正是笔者前进的动力。

10

你好,我是影视界的扛把子

首先,”东南互保”是这样的:

事情经过:在清室尚未向各国宣战之前, 两江总督刘坤一、 湖广总督 张之洞、 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盛宣怀等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 俄罗斯帝国、 奥匈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西班牙帝国、荷兰殖民帝国、比利时王国十一国同时宣战。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召集义和团民及宣战诏书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而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此一电报也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时局日益糜烂,湖广总督张之洞随后提出“李鸿章大总统”方案: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李鸿章 幕僚刘学询并去信孙中山谓:“傅相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

随后,刘坤一、张之洞、 李鸿章、 闽浙总督许应骙、 山东巡抚袁世凯、 浙江巡抚刘树棠、 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往后李鸿章北上议和,由德寿署理 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称东南互保,另外 陕西巡抚端方、 四川总督奎俊虽然没有加入东南互保,但是亦是支持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帝敕令是拳民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乱命”一词是李鸿章精心选择的政治术语,李鸿章深知“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在东南各行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以为“乱民不可用、 邪术不可信, 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 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最终影响:东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满人朝廷,此事件虽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之乱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但同时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扫地,其虚弱表露无遗,而各省亦因八国联军入侵而自觉需有自卫的武力需要,因此清廷治下各省及各实力人物由此开始军阀化(典型例子即为 淮军发展而来的袁世凯系北洋军阀诸部及原满清广西绿营及巡防营发展而来的旧桂系陆荣廷部),至 辛亥革命时,各省外籍主官均被驱逐,即为此军阀化过程的结束,并由此展开民国军阀时代的序幕。

历史意义:对于“东南互保”的性质,传统老观点认为,张之洞一派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一种卖国行径;而现代则有其它观点认为,在当时之条件下,张之洞等人的行为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实力之作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