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同中国大陆东南沿海隔台湾海峡相望,东面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是目前中国第一大岛。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联系最早见于明确的文字记载是在公元230年——这一年东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历史上关于中国大陆先民到达台湾开发台湾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记录。隋炀帝时期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湾)。不过这些都不能作为领土依据,否则中国人曾到过的所有地区都属于中国领土。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出现从今天的福建漳州一带迁徙到澎湖定居的汉族移民。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台湾、澎湖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自此纳入我国版图——军事上隶属澎湖统辖,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正式在台湾地区设置行政管辖机构的记录,距今847年。元代在此设澎湖巡检司,将其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
尽管这时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已由中央政府设置的正式行政机构进行管辖,不过相比澎湖等地而言:台湾本岛在这一时期的开发仍相当有限。到了1387年明王朝又因为海禁政策索性撤销了澎湖巡检司并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1563年明王朝鉴于倭寇肆虐的局面处于安海靖边的考量而复设澎湖巡检司。明天启四年(1624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因明王朝的海禁政策而流亡日本的海商颜思齐率船队率船队登陆台湾,此后他从海峡对岸的福建漳、泉二州招徕移民对台湾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拓垦,他也因此被称为“开台王”。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侵入台湾南部, 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占北台湾,后被荷兰人逐出,至此整个台湾沦为荷兰殖民地。这一时期海峡对岸的明王朝正在农民起义军和满洲八旗军的双重打击之下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一时无力驱逐台湾的荷兰人,致使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盘踞长达38年之久。
公元1644年清军在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导下入关定鼎北京,明皇室成员纷纷逃到南方建立了一系列政权,这些政权被统称为南明。在南明各路抗清将领中涌现出了一位名叫郑成功的年轻将领:1659年(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清军占领下的南京,却以惨败而归,于是退守厦门。这时在郑成功的脑海中萌生了渡海收复台湾以作为抗清基地的念头,于是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经过十个月的战斗后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成功收复了台湾。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不久就病死了,随即郑氏家族内部因继承人问题爆发内讧,最终郑成功之子郑经在政治斗争中胜出继承了郑成功的延平王爵位。
海峡对岸的清政府利用台湾的内讧向台湾派出使臣进行谈判。台湾方面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而清朝方面则回复道:“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清政府的态度很明确:郑家可以世代镇守台湾,但必须在承认其为中国领土的前提下才可行,决不允许其自立于中国之外。双方的谈判底线和利益诉求差距太大,最终导致谈判无果而终。而在台湾内讧的过程中郑氏手下的大将施琅因家人被杀而逃到海峡对岸投奔了清政府。
1683年2月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奉旨出征台湾。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水师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启航,两天后施琅率所率的清军水师同驻守澎湖的台湾郑氏政权的军队交火失利,经过休整后的清军水师于二十二日攻陷澎湖:毙伤郑军官兵1.2万人、俘获5000余人,击毁、缴获郑军战船190余艘。七月初五台湾郑氏政权请降,八月十三施琅赴台受降,至此海峡两岸重归一统。1684年清朝设置台厦道,台湾与厦门共署,设一府三县——置台湾为一府,称台湾府,府治设在今台南,下辖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左营)、诸罗县(今嘉义),隶属于福建省,道署设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