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是一千古不变的真理名句。多少风云人物,英雄豪杰都因能屈能伸而叱诧风云,最后功成名就。

勾贱为复国而“卧薪尝胆”,韩信同样为了实现理想抱负而忍受“跨下之辱”!

韩信自幼父母双亡,生活无依,平时主能靠钓鱼维持生计,但是鱼也不是天天能上钩,经常有上顿没下顿的。河边一位漂母看韩信可怜,就经常从家里带饭到河边给他吃,因此韩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

有一天,韩信在集市上被一屠夫欺负,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人高马大,每天背着一把剑,其实你就是装装样子,什么本事都没有。如果你真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你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面对恶霸的侮辱,韩信明白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如果发生冲突,吃亏的是自己,就算杀了他,自己也得偿命,得不偿失。况且韩信熟读兵法,立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于是忍了下来。他当着众人的面,趴在地上,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胯下之辱”!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为了实现抱负,韩信投军到项家军中,期间曾多次向项梁和项羽推荐战争策略,然不得采纳,只被任命为执戟郎一职,韩信负气之下离开项营,转投到刘邦帐下。

公元前206年,韩信在萧何的推荐和保举下,被刘邦拜为大将军,韩信向刘邦献计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谋略。

韩信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意图。突然出兵陈仓,把章邯打个措手不及,顺利还定三秦,名将章邯也被逼自杀身亡,为刘邦打开东出的大门。之后韩信又擒魏灭代、降燕破赵、北击齐国、水淹龙且、四面楚歌,垓下之战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取得楚汉之争最后的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

西汉的国土,至少有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的,所以对于西汉的建立,韩信立下了不世功勋,因此被封为齐王,后又改为楚王。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王韩信回到了楚地,召见那位曾经带饭自己饭吃的那位漂洗丝绵的老妇,赐给她一千金。又召见曾经羞辱自己、叫自己从胯下爬过去的屠夫,当时屠夫得韩信封王回来,很害怕。没想到韩信没有降罪于他,反而任命他为楚国的中尉。并对自己的部下们说:“这是位壮士啊。当他侮辱我时,我难道就不能杀了他吗?只是杀他得不偿失,所以忍了下来,才达到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资治通鉴》:韩信至楚,召漂母,赐千金。召辱己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此。”

小不忍则乱大谋,退一步海阔天空。韩信于市集被屠户侮辱时,如果拔剑相向,不论胜负,难免遭受牢狱之灾。为了实现理想,他甘受“跨下之辱,”才有后来施展抱负的机会,最终成为一代兵仙!

最佳贡献者
2

韩信当时受胯下之辱的心态可以说是不与这样的庸夫莽汉一般见识,一般心态。他着眼的是行军的大略,兵家的帷幄。他那里正眼去看待这样的莽汉狗当之事,只是时与势的具象骤然面临在他的面前,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宁可选择屈辱、隐忍的活下去、活下去(民间有语小不忍则乱大谋),以此他甘受胯下之辱来换取他的青年志向,青春愿望来实现他的内心深处的最大抱负——他不能一般的活下去,他有非常之志,然后去做非常之事啊。

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没有用来葬母亲的钱,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

从司马迁所著《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到韩信他的身世决不是一般的庶民百姓,乡野草民,而是有一定身份的高贵贵族,只是到了韩信这一辈,或者是他的父辈已经是走向衰败没落,流浪于乡野街市,没有了往日的高贵时光,他已经流浪于乡野街市,但是他仍然跨剑而行,剑不离身,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明显的显示他决不是一般的庶民百姓,而是有着自己非凡能力与远大理想的青年志士,他肯定也是饱读兵书,熟练兵家之略的青年才俊,战乱四起,秦吞六国,家道没落,他只能流于街市。去寻觅窥探自己的用武之地,在这样的境遇之下,他面对着淮阴街头庸夫莽汉,混混一般的劣等刁民他能够拔剑而行吗?绝对不能,他的剑是祖传的宝剑,他的志向是着眼于千军万马,兵家之略,对于这等刁民他只能甘受胯下之辱,以图来日能够施展他的个人本领,不旷废他的一世之志。

3

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可以这样去看。

大丈夫学得文武艺,当得遇明主。然后纵横天下,去沙场争锋、灭国擒王、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焉能浪掷身躯,与市井之徒斗狠,万一失手便自误其身,还要扺上了性命。

这就是韩信甘受胯下之辱的最合理原因!

这样的想法,也很符合古人的价值观,尤其是春秋战国以来的士风。

韩信是有志向的人,又是韩国贵族之后,从其居无定所,寄人篱下,还要始终在腰间挂一把佩剑。

由此看韩信,人虽落魄,其志非小!

也有说,韩信是确实打不过那群地痞,或是不敢打。那就错了!

战国时代,秦汉时期的知识分子,可不是宋朝之后的文弱书生。

那时代的知识分子,绝不是文弱的代名词

凡在少年时代能有条件读书的人,那么自读书之日起,就得同步学习击剑、弓弩射艺、驾驭车马等技艺。就是六艺。

那时代的击剑,也绝不是后来的剑舞。而是实打实的刺击之术,更像今日奥运会的击剑。

又,所谓韩信得奇遇,获授兵法等等,只是传说。

史书也没仔细记载韩信的少年时代究竟是如何的。

然而,当韩信既已成年,又能腰佩长剑时,要拔剑击杀几个市井中人,易如反掌!

之所以不杀,宁可受胯下之辱。完全是因为当时天下尚未乱,秦法又森严。

若韩信不甘受辱,拔剑杀人。

那么,立即就成了杀人犯。如此,不是按律扺命,就是牢底坐穿,终生陷干苦役之中。

也没有人会替他疏通关系,一个吃饭都要靠別人的破落户子弟,谁肯为他去出力?

这样的话,韩信的抱负,就再实现不了。

最后总结,韩信这样的人,军事天才,政治小白。他也不会未卜先知能算出大秦必亡。

如果秦不亡,那么,韩信等得,或就是大秦再征发天下兵,去讨伐异域的机会。

如果天下反秦,那么,韩信也投军反秦。

后来,他就投入了项梁的楚军中,从此踏入戎旅,投身于反秦战争的时代大潮中。

项梁亡,又属项羽,再投刘邦,直至成为天下名将。

并以赫赫军功战绩,被后世奉为军神兵仙!

图来自网络

4

为何年轻的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而不奋起反抗,因为当时他除了钻裤裆认怂外,别无他法!

大将韩信

后来的韩信手握雄兵百万,你再看看哪个莽汉再敢这样说?吓都吓死他了,还敢得瑟?

此一时彼一时

昨日所谓的跨下之辱反而成为韩信成名的标签,着实有点牵强附会!

因为类似跟韩信一样忍受胯下之辱的多了,只不过没有像韩信那么有名而已。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就是胯下之辱,没有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崇高境界。我相信,那种情况下,100个人,99个会从那个屠夫的裆下爬过去的。

水浒传》里杨志卖刀就是类似的故事。很不巧,杨志直接把那个泼皮一刀砍了。其实,杨志忍一忍,认个怂其实也能过去。不过,杨志砍了也就砍了,我认为杨志砍的好,砍的对。因为没必要忍!虽然杀一个泼皮也给杨志带来了官司,但是结果不是也没什么吗?

杨志卖刀,杀泼皮

只要道义和正义在你这边,这样的无赖和泼皮杀了也就杀了,是在为民除害,有何不可?

再说韩信所谓的胯下之辱。

当时的韩信,手无缚鸡之力,饥渴难耐,而且还有求于屠夫,所以只能忍受胯下之辱。家里有老娘,没有肉吃,岂不是白白饿死?韩信封王后,还专门感谢这位屠夫,不仅给钱,还让他当官。

说白了,韩信所谓的胯下之辱,就和小时候孩子们玩的过家家一样,一个富家小孩子对一个穷孩子说,你从我裆下爬过去,给你一块钱!穷孩子就爬过去了。就是这么简单。

韩信经常去那家屠夫店赊肉吃,又付不起钱,屠夫就说,你爬过去,帐免了。韩信是兴高采烈的就爬了过去!因为换了谁,都会爬过去。

杨志可受不了那个泼皮的屈辱,所以一刀砍了泼皮。换了韩信,估计也是一刀砍。

所以,所谓的韩信胯下之辱,没有像后人传的那么邪乎。就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大家有所图,有所乐而已。

那时候的韩信也没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只不过是他成功后,后人编的一个所谓励志故事而已。可别太当真!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不喜勿喷!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秒删。

5

韩信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劳,和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他率领千军万马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刘邦和项羽楚汉相争时,韩信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

韩信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名震天下,被称为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出世。

韩信作为汉军的统帅,其军事实力、胆气不用多说,肯定是高人一等。然而在韩信未发迹的时候,有一天他在淮阴碰到了一个小角色屠户。

当时屠户对韩信说“不要看你身材高大,但你是一个胆小鬼,如果你真不怕死,就用剑刺死我。若你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韩信听后,本来很气愤,但他望了一下屠户,竟然真的从他跨下爬了过去,街上的人因此都笑话韩信,认为他是一个胆小鬼,这就是胯下之辱的典故。

那韩信为什么甘受胯下之辱呢?

其实,韩信之所以甘受胯下之辱,可以理解他怕死,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打不过屠户,毕竟能统帅千军万马,自然有些搏杀能力。之所以说他怕死,是他不想就这样因一时冲动而丢了性命,也不想因为屠户这样的小人物而毁了自己的一生。毕竟韩信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他想建功立业、他想带兵打仗,发挥胸中才学,而这些理想只有活着才能去做。

其实,读胯下之辱这一段,主要不是体现出韩信的胆大与否,而且从中可以看出韩信的冷静、忍耐和对时局的敏锐观察力。

就以当时情况而言,那屠户让韩信要么刺死他,要么从下胯下爬过去,这本身就有很强的挑衅性。

韩信那时还很落魄,若对屠户之言置之不理,屠户自然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认为韩信胆小可欺,对韩信纠缠不放。

但韩信又不能真的杀了屠户,屠户就是一个小角色,但若真的刺死屠户,韩信自己也就有了人命官司,那时虽然是秦朝末年天下动荡,但杀了人还是有罪的,当时韩信以杀人犯的罪名,可能就会被处死,哪还有以后韩信统兵作战、名震天下的机会。

韩信他认为自己有大才,是做大事的人物,没必要为这样的小角色毁了自己。就如如今也是一样,就算有人言语挑衅你,他虽有错但罪不致死,若你杀了他,那你的罪也是不小的。

再说了韩信和屠户本身并无大多仇恨,屠户言语挑衅韩信,韩信也没有必要杀了屠户,韩信以后是做大事的很,他总是有些胆气、胸襟和忍耐力的。

所以,韩信选了从屠户胯下爬过去。他甘受胯下之辱,虽被别人认为是胆小鬼,但他留得有用之身,以后可以建功立业。当他功成之日,他所受的胯下之辱和他的功业相比,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6

大家好,我是小达子,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作为兵仙,韩信不仅有极高的才能,还有一般人没有的坚忍不拔之志。

韩信受胯下之辱时,韩信不过是一个仗剑走天涯的武士而已,没有实力,没有人脉,只有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满腹经纶的知识。

遭受胯下之辱时韩信的内心不止一次的想要杀之而后快,但韩信忍住了,如果出手杀掉那个人,韩信必定会受牢狱之灾,甚至枉送性命,自己的凌云壮志可就无法实现了。

据悉,当时那群地痞流氓人数不少,韩信虽然有一身武艺,但双拳难敌四手,最后受苦的有可能还是自己。

其实当时韩信受胯下之辱是被逼无奈的。

好在韩信跟随刘邦建立万世功勋,封侯拜王。再次见到那个流氓时,早就对他释怀。还告诉他如果没有当年的胯下之辱,自己不一定有足够的决心毅力而成就今日威名。

7

贫贱之时不比贵,只因胯下无胜谋。多少英雄平常挫,覆水难收做诸侯。春风得意身后事,彼处失节为前羞。齐王拜将归乡愧,也觅流氓释雪仇。倘若成功夸丈义,如果败亡讽颜羞。而今尽讲风流业,谁个当人话败由?豪杰也有舛运时,墨客常逢一文吼。设使无盖西汉业,临殁不过一氓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