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主还真说对了,杨镐还真没有想到努尔哈赤能够各个击破。杨镐本是个庸才,在援朝之役中,他在蔚山指挥失误,造成明军大败,伤亡两万,被罢职。这一次讨伐努尔哈赤,又一次起用了这个庸才,只能说明朝君臣识人不明,用人不当。

当时的祝耀祖是这样评价杨镐在辽东的所作所为的:

“自镐用事以来,威令不行,赏罚不信,呢私交而轻南将,则豪杰灰心,怯任,罪而恤典,则英雄短气。”

在这次战役里,明军总数约八万六千人。与盟友海西女真叶赫部军一万人,朝鲜军一万三千人,总计十一万多人,号称四十七万。而努尔哈赤则有大约六万人马。

不过,明朝的这些军队都受过战争的洗礼,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而且在武器装备方面,尤其是火器方面要比努尔哈赤的军队强的多。火炮是骑兵的克星。有人评价说:

盖明之枪炮火药,金实无此利器;不以士马合围,藉壮敌忾,则烽烟之中,殊非矢石可比耳。

如果明军运用好火炮方面的优势,则努尔哈赤也不好取胜。因此,这一次战役,明军的实力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的。

杨镐在进行战役部署时,将明军分成了四路,准备对努尔哈赤进行分进合击。具体为:杨镐坐镇沈阳指挥;总兵马林率1万5千人,出开原,经三岔儿堡,入浑河上游地区,从北面进攻;总兵杜松率兵约3万人的主力部队担任主攻,由沈阳出抚顺关入苏子河谷,由西面进攻;总兵李如柏率兵2万5千人,由西南面进攻;总兵刘綎率兵1万余人,会合朝鲜军共2万余人,经宽甸沿董家江北上,由南面进攻。

这种部署在我们看来无可厚非。即便是努尔哈赤去攻击其中的一路,其他的三路人马也会合击赫图阿拉。努尔哈赤依然会被击败。但是,事情的发展超出杨镐的意料。

努尔哈赤部署杨镐心目中的未开化的野人。他曾经在汉人的地区生活多年,学习了很多的汉民族的文化。在用兵上,他多以计谋取胜,长于用计用奇。

努尔哈赤在沈阳乃至北京都安排下了坐探。而杨镐对军事保密工作毫不在乎。邸报和露布将作战计划和盘托出。这使得努尔哈赤对杨镐的作战计划了如指掌。这才定下“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方针。这使得杨镐的四路分兵,分进合击的计划,成了努尔哈赤各个击破的前因。

而且杨镐坐镇沈阳,远远脱离战场。在战役开始后,根本无法指导瞬息万变的战场,实际上已经放弃了指挥。

如果用现代军事学的理论来说,就是外线作战对内合击的时候,有一个关键的利害变更线。在各路人马必须在同一时间到达这条线,这才有可能达成分进合击的目的。

在这个时候,如果敌人出来进攻,就会顾此失彼,如果固守,就会被各路会合围攻。因此,这条线的划分和运用,是战役的关键。

如果不按照这条线作战,就会出现孤军深入,各不联系的情况,会很容易造成被内线敌军运用内线优势,各个击破。

如果杨镐懂得军事,他严格划分了这个利害变更线,即便是努尔哈赤知道了杨镐的机会,也难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那么,这场战役至少不会输,即便输,也不会输得那么惨。

就是因为杨镐没有设定利害变更线,又放弃了战场指导,使得明军各路人马前后不一,使得努尔哈赤有机可乘。因此,努尔哈赤得以先打突出之敌杜松军,然后割裂明军部署,对剩下的明军各个击破。

这一役,明军共损失兵力约45800余人,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000余匹,损失枪炮火铳20000余支。从此辽东局势大坏,努尔哈赤转入对明朝的进攻。

这一切,都是杨镐不知兵,乱指挥造成的。也是明朝君臣用人不明造成的恶果。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萨尔浒之战中,杨镐犯的错误很多。不过,分进合击倒未必一定是致命错误。

努尔哈赤最担忧的,正是分进合击

努尔哈赤最担忧的,正是多路进攻。

听说大明以47万大军来犯,后金诸位贝勒、大臣都显得有些担心。大贝勒代善问道:“大明倾天下之力,集结宿将猛士及叶赫、朝鲜精锐共47万人一起来打了!他们还把南边福建、浙江及西边四川、甘肃的粮饷通过海路、陆路一起运过了了,人多势众,我们怎么办?”

努尔哈赤答:47万?明辽东军原有9万,被我杀了3万!新招的2万多,多是被我们打散的逃兵!其他从各地来的军队,行军疲劳不堪,沿途又多逃亡,不足为虑!而且,我看也不过3、4万人!加上叶赫、朝鲜军,不过6、7万乌合之众!他们声势看起来吓人,其实不足畏惧!

努尔哈赤接着说到他的担心:现在我朝夕所忧虑的,是明军已在各处集结,究竟哪里是主力?会怎么来攻我们?因为我们正处于开原、沈阳、辽阳、宽甸四地之中!胜败之机取决于我们能否在敌军四方合击之前,打破敌军主力!

看来,努尔哈赤非常清楚明军的实际兵力(适当说少明军数量,只是为属下打气)。他所担忧的,正是自己不利的地理位置,以及明军虚实难分的多路进攻!

大明宿将也多不反对多路进攻

开战前,在明军的战前会议上,各将也各抒己见。

其中,只有此前战功最不突出的马林主张集中大军一路进攻:王师当出万全,意并兵一路,鼓行而前,执取罪人,倾其巢穴。

此外,作战经验丰富的宿将们,都未反对分兵进击。

刘铤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地形不熟;而杜松担心的则是各部仓促集结,兵饷不足的问题。他们都认为:应推迟作战!

那么,为何大明这些经验丰富的宿将,大多不反对分兵进击呢?

多路进攻的原因

1、后金地势,一路进攻,极易打成僵持

后金此时的地盘,西与辽东平原及松辽平原相接,南隔鸭绿江、图门江与朝鲜毗邻,东、北是女真族人繁衍之地。赫图阿拉在其西侧,而自此向西,地势降级而下。

同时,当时辽东地区尚未开发,大片原始森林。明军行军,仅仅能沿河而进。

因此,一旦明军采取一路进攻,虽然兵力集结,但是,以仰攻之势,很容易被后金阻击,打成僵持之势。

也许,正如马林所说,大军合兵而进,可以避免被歼,但难免劳而无功,打成僵持。

显然,打成僵局,并不符合大明发起此战的初衷!

2、过往经验

过去,面对“类似”局面,大明“分进合击”的打法,取得过不错的战绩。

在著名的播州之战中,大明正是以分进合击,多路进攻的打法,一举突破险阻,平定了割据播州数百年的杨应龙集团!刘铤,正是此战的功臣!

今天,我们大可以说努尔哈赤不是杨应龙,后金八旗也不是播州军。但是,放在当时,诸位名将可未必看得如此清楚!

大明的计划原本不错

按照大明的计划,原本未必要担心被各个击破的。

1、泰山压顶

大明原本希望集结20余万大军(号称47万),以泰山压顶之势,彻底扫除后金!

如果果真有20万大军,加上叶赫、朝鲜的军队,无论是主攻部队还是牵制部队,都不会显得兵力单薄。

2、虚实相济

由于地形、补给限制,当时有条件进行主攻的,只有两路。

一处是东南的宽甸。此路可以以海路入鸭绿江进行补给,可以支撑主力作战;

另一处是沈阳方向。此路经抚顺,也有河流可以补给。

其余两路:辽阳方向,虽然路途较近,但沿途都两侧都是山岭,进军困难、易遭埋伏;开原方向,则要翻越鸡冠山脉才能取道河流,补给不易。

这两路,适合用奇,不适合主力作战。

杨镐的计划,是制造东南路为进攻的假象,吸引努尔哈赤军,以沈阳方向为主攻,直取赫图阿拉!

好计划是怎么搞砸的

计划虽不错,但还看怎么执行。

大明显然搞砸了这个计划。

1、误判兵力,盲目开战!

大明原本计划用20多万人来打这一仗,可最后为何只搞了十来万人呢?

因为,大明朝廷以为自己有20多万人!

杨镐曾奏报:努尔哈赤有12万人,我只有7万多人,还不能打!(明实录.万历卷)

大明却不相信:这些人,平时多报兵力,以方便吃空饷,战时少报兵力,怕承担任务!杨镐说只有7万人?至少隐瞒了一半!

于是,大明连发红旗,催促决战!

2、虚实暴露!

其实,杨镐东南佯攻,东北主攻的计划,几乎骗过了后金。

由于前文所说,宽甸出发,海运、水运最方便,因此,后金一直很关注这个方向!

恰好,由于东南路远,刘铤先出发,后金众将一度认为这路是主攻。

可是,杨镐自己搞砸了!

首先,杨镐牛逼轰轰致书努尔哈赤,说自己几月几日来攻,准备怎么来打你!

虽然各处兵力的数字是假的,但基本的战役企图已经全部暴露!

接着,刻意隐瞒的各路兵力,也暴露了!

出兵之日,大雪纷飞,道路难行。各路大军为了依令抵达指定位置,晚上举火把行军!

如此,各路人马的规模,就在这一片红火中,彻底暴露!

分进合击,虚实全部暴露了!那还打个屁!当然被努尔哈赤从容部署,各个击破了!

3、无节制之军!

开战后,大明更是显示出:他们是一支无节制之军!

担任主攻的西路杜松,日行六、七十里,盲目过河,将本就不占优势的部队又一分为二,被努尔哈赤迅速击破!

李如柏,更是不支援力战的刘铤,仓促退兵。

至于叶赫、朝鲜,一个见势不妙开溜,一个临阵投降!

这些“宿将猛士”,果真表现得像努尔哈赤所说得“乌合之众”。

总的来说,我认为:萨尔浒之战中,外线进攻,分进合击的计划,本身并没有大问题。

但是,此战中,朝廷与统帅互相不信任(连实际总兵力都沟通不清楚),各将之间互相不信任!

部队烂到了这样的地步,分进合击也好,集中一路也好,又怎么可能打胜仗呢?

3

战争的胜负从来不仅仅在于人数,而在于战力,战力就是这支军队的整体素质。

当时杨镐兵分四路迎战努尔哈赤,固然有战略上的错误,但这不是主要的。

首先杨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军统帅,他是赶鸭子上架临时担任大军统帅,他只是个官僚,官僚打仗首先想的不是仗打不赢怎么办,而是仗打输了,我会有什么后果?因为这种统帅思想的不同,所以杨镐才会兵分四路,这样就算一两路败了,我还有1两路,我还有很多军队,不至于受大处罚。

其二,当时这号称的47万大军,实际上只有10万左右,可以参考《明清实录》,而且还是临时拼凑的,最要命的是的是,此时大明的后勤不足,为什么后勤不足呢,因为多年前刚打完援朝抗日之战,这时可想这支部队的军心战力有多强了。

其三,在辽东这个地带,那是努尔哈赤的老窝,天时地利人和占全,而且努尔哈赤的6万精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用6万精锐对杨镐的10万杂牌军,别说他分兵了,就算不分兵,面对经验老到的努尔哈赤,杨镐就能取胜了?

其四,满清战力一直有句话“满清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就可见后金兵战力之强了。想想后来的熊廷弼,袁崇焕,孙成忠等辈,兵力远超杨镐,为什么不敢正面和满清兵决战,因为他们很清楚满清野战的实力。后来的洪承畴到时决战了,洪承畴用全军覆没证明了清兵的“满万不可敌”。

因此杨镐的萨尔浒之战大败,有各方面的原因,分兵只是一方面,最主要还是后勤不足,整体兵源素质不够强,协同作战的配合不到位。


4

其实明军兵力也没有占太大优势

明军兵力为8.6万:宣府、大同、山西兵3万;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处各6000骑兵,合计2.5万;四川、广东等地合计2万;浙江兵4000人;永顺、保靖、石州等土司兵合计7000人。

明军盟军有:1万海西女真叶赫那拉部、1.3万朝鲜军。

明朝及其盟友合计11万多。

后金八旗,每旗完整建制是7500人,合计6万人,不算能够作战的奴隶。

11万VS6万,似乎是优势,但明军分为四路,单一路明军和后金兵就不再出于优势:

杜松率领的西路军3万人;李如柏率领的南路军2万;马林率领的北路军2.3万;刘??率领的东路军2.3万;秉忠驻守辽阳,作为机动部队;李光荣负责保障后方;窦 承武负责监视蒙古动向;王绍勋负责后勤粮草运输;杨镐坐镇辽阳。

四路围攻,单一路对敌后金的6万兵力都处于劣势。

四路合击的意义在于围攻,而非贪功冒进

杨镐四路合计的目的在于让努尔哈赤无路可走、就地成擒。但四路军完全没有配合,都是单独作战,这才给了努尔哈赤单独攻打一路的机会。

明军是2月24日出师:

1、从沈阳出发的西路杜松军,2月28日出发,2月29日到达浑河,3月1日被击败;

2、从三岔儿堡出发的北路马林军,2月28日出发,2月29日得知杜松军已经到达浑河于是加速行军,3月1日到达尚间崖,3月2日得知杜松军被击败,于是防守待援,3月3日清理完杜松军的努尔哈赤主力进攻马林军,击败马林军,叶赫那拉部军刚刚到中固城,听到明军战败,于是撤军回家;

3、从宽甸堡出发的东路刘??军,2 月25日出发,2月28日攻克牛毛寨等地就缺粮,3月1日粮食运到,继续进军,3月2日渡过深河,3月3日到达距离后金都城赫图阿拉70里处,努尔哈赤在阿布达里冈设伏,3月4日,代善等率领4万人迎击刘??军,3 月5日刘??被击败;

4、南路军李如柏军从清河部出发,3月1日出发,3月4日李如柏拒绝援助刘??军,3月6日,李如柏奉杨镐命令撤军。

西路军3月1日被击败、北路军3月3日被击败、东路军3月5日被击败、南路军3月6日撤军。

西路军路程最短,最先到达却贪功冒进而非驻守等待友军;东路军路程最远,虽然提前出发,但都是南方人,东北当时还下雪,天气寒冷,且后勤无法跟上,行动缓慢;西路军,急于和友军配合,但在友军被击败时,士气低落时,应当撤回,等待叶赫那里部军和东路、南路军到达再进入战场。

四路军出发地距离后金都城赫图阿拉的距离为:

西路军沈阳出发地距离是121公里;

北路军三岔儿堡出发地距离是108公里;

南路军清河堡出发地距离是75公里;

东路军宽甸堡出发地距离是109公里。

虽然看似距离并不远,但南路军和东路军主要是翻山越岭的走,非常耗时,不如西路军和北路军平坦。

按理说,应该是较早到达的西路军和北路军驻守待援,吸引后金军主力,减轻东路和南路军的压力,让东路和南路行军速度更快。

贪功冒进的背后是明朝没有足够的财力发动萨尔浒之战。战前兵部尚书薛三才就警告粮饷缺乏,现有国库无力发动此战。最后在明神宗个人钱包里掏10万辆,又加派辽饷才勉强解决粮草问题。

但即便如此,明朝的提供的粮饷也不能让明军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围攻策略。

因此结论:

1、四路合击策略,在战术上没有问题,在经济上明朝无力支撑;

2、明朝朝廷催战,导致天气寒冷,天气因素不利于很多从南方调来的南方士兵。

3、明朝朝廷催战,让各路主帅都想着快点结束战争,因此冒战。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5

杨镐是因为“熟谙辽事”而被任命为明朝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他确实是当过一阵子的辽东巡抚,可惜那都是八年前的事情了。在河南老家赋闲了八年的他对于辽东的现状,对于努尔哈赤的实力与女真人战斗力很难说深入了解多少。连敌人有多少都不清楚,知敌不明实为为帅者之大忌。

至于说采取的分兵四路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一方面也是他这个骤然起复的总指挥的无奈之举。因为明朝这四路大军的统帅一个个都是老资格,别说他指挥不动,把四个人放在一起反而可能会闹出什么节外生枝之事,至少谁也不愿意听谁指挥就是了。

所以萨尔浒之战,明军败得并不算冤枉,准备不足和指挥不力就是明军的死穴。

准备了一年是因为要从全国各地调兵

辽东镇是大明朝九边之首,依据规定是有兵马9万多人,不过努尔哈赤誓师伐明,连连攻克了抚顺等城之后,按照兵部尚书黄嘉善奏折的说法,辽东全镇也就剩下二万来人。想要泰山压顶犁庭扫穴般地对付努尔哈赤,这点人马肯定是不够的。于是就只能是调全国之兵来战。

(萨尔浒之战的参战明军 都是千里迢迢从各地调来的)

按照朝廷的调令,九边镇出兵最多,宣府、大同、山西三镇三万,更西边的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处,出兵两万五千人。而后内地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直隶、南直隶,凑出了二万人。

又从西南各土司手里挤出了七八千人,另外再加上浙江兵四千人。总计是八万多大军从四面八方向辽东集结。

同时又有女真叶赫氏的一万兵和朝鲜的一万三千人作为外援参战。

零零碎碎地加一块也有十一二万人了。

不过到了杨镐手里的人却没这么多,

经略杨镐奏:“昨之主客出口者(出山海关参战)仅七万余……”

也就是一二万人根本就没来。东路大将刘綎就说了,这都开打了,我手下能征惯战的西南兵还没到呢。

没到,一是路远,二是军饷问题,虽然万历说拨出二百万军费,可那不是一次性拨付,没钱谁肯卖命啊。

一二万人虽然不能决定大局,但至少说明了明军的士气不振,后勤供应也不足。还是刘綎的东路军,加上朝鲜的一万三千人,全军才有三天的粮草辎重。

萨尔浒之战算不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

明朝自己并没有吹嘘出动了多少兵马,是大清底定天下后编的书里替明朝吹出来的。

《太祖武皇帝实录》中说了,“经略杨镐以二十万兵,号四十七万,征取满洲。”
更夸张的是《盛京通志》,“太祖高皇帝以劲旅五百破明兵四十余万众。”

后金只出了五百人就灭了大明四十余万,这个着实有点把女真人的战力吹上天了。

清代的史料中并没有给出萨尔浒之战,后金出动兵马的具体数字。

但在《满文老档》中说了一年前攻打抚顺时的人马数,“令兵率降民及所得人畜前行归国,帝与诸王臣领四万移营,复临大明边安营。”

后金在抚顺等地掠夺人口三十余万,经过一年的消化,至少后金有兵马十万的数字应该不会少多少。

《明神宗实录》中也有记载,“奴酋之兵,据阵上共见,约有十万人。”

八旗兵虽然人数六万,但是还有其他辅助之兵是肯定的,因为大明朝攻打的是努尔哈赤的老巢。

(昔日的古战场已经成了风景区)

虽然赫图阿拉是在辽东山区,但是绝对不是地大人稀。因为努尔哈赤很懂得人口的意义。他每一次征战,都是毁其城,掠其民,将所有的人口都集中起来安置。按照《满洲老档》记载,赫图阿拉地区至少有二十万人。

所以说,萨尔浒之战,双方的兵力是很接近的。绝不是杨镐十年前当辽东巡抚时,努尔哈赤手下只有万余子民的景况了。

四路大将 三个当过辽东总兵

大明朝的传统是文臣指挥武将,万历年间算是打仗很多的,最有名的就是“万历三大征”,都是文臣领兵,结果也不差。所以在文臣中能打的人都老去凋零后,杨镐就被火线提拔上来,比较他是打过日本人也打过蒙古人的,算是有战争经验的。

(努尔哈赤的战法是“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虽然士兵都是天南海北调过来的,但是给他配置的武将也都是相当有名气的了。

时任山海关总兵的杜松,绝对是猛将,把蒙古人砍得见面就喊“杜太师”,两人应该是老相识了,杨镐当辽东巡抚时,曾经举荐李如梅为辽东总兵,不过后来朝廷任命了杜松为辽东总兵。

刘綎,一时名将,二次入朝参战,而且还平定过杨应龙之乱,人称刘大刀,据说练武时的大刀足足一百二十斤。当时被任命为辽阳总兵。

资历最早的辽东总兵是马林,是将二代,他的父亲是明朝名将马芳,马家一直驻守边疆,时为开原总兵。

还有就是时任辽东总兵的李如柏,他是“辽东王”李成梁第二子,杨镐曾与李如柏的亲五弟李如梅一起搭班子战于朝鲜,当时李如柏也入朝参战。

这四位可谓都是一时之选,但是麻烦也在这,就是相互间谁也不会服谁。

之所以兵分四路,分进合击,杨镐也实在是没办法。对于这四位,战前,全都被任命为“主将”,各领一路打去吧。甚至杨镐都没给这几位布置什么进攻方案,只是简单说,“攻奴酋之北面”、“攻奴酋之南面”,最后目标是赫图阿拉就是了。

结论

现在都说这种战术是导致大明朝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实分进合击是大明军一贯的打法,不管是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还是入朝打日本人,很多时候的战术就是分进合击。萨尔浒之战,如果努尔哈赤收缩全力防守赫图阿拉的话,这种战术并不算错。只是这一次,碰上了硬钉子,女真人不仅战力卓著,而且人数也不处劣势,所以人家凭什么还龟缩防守啊。努尔哈赤的办法今人总结就是,“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他只用500人就牵制了东南两路明军,随即集中优势兵力先打掉威胁最大的西路和北路明军。六天之内,大明朝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其实杨镐战术失败不过是一部分责任,除了李如柏龟缩不前没有挨打,剩下的三路大军看着是名将指挥气势汹汹的,可是谁也没能挺住一天,不然怕是不是输得如此彻底。

6

不是杨镐一定要分兵,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分兵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从兵力构成来看,萨尔浒的那十来万明军,完全是东拼西凑出来的。打后金,是辽东战区的任务,问题是,辽东兵员满编才9万多,而此时的辽镇,刚刚经历过抚顺、清河一战,损失惨重。不要说满员了,能保持日常防守的兵力就不错了。因此,只能从各地抽调。兵不是一个地方的兵,要从各地过来,就牵扯出了第二个问题,后勤。

萨尔浒参战的明军构成非常复杂,九边各镇都有,还有南方的土司兵,甚至还有一万多朝鲜兵。要将全国的兵从各地集结到辽东,对当时大明的财政,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更不要说还要将散落在各个补给区域的物资再集中,这就不光是钱的问题了,效率上也大打折扣。所以,让各参战队伍从各地出发,途中自行在辽东的各补给点进行补给后进入战场,这样的安排,在当时来说应该是没有选择余地的。

另外,还有个情况,翻看一下万历三大征的相关资料,你会发现,不论是第二次蔚山会战,还是播州之战,甚至是宁夏之战,采用的都是分进合击战术。也就是说,分进合击是当时明军的常规的打法。所以说,对萨尔浒之战的明军来说,分兵是一个正常的反应。

后人对萨尔浒分兵的诟病,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古人也不是傻子,如果他知道分兵会惨败,他还会分兵吗?事后诸葛亮谁都会,你做个假设就能得出结论。

假如杨镐不分兵,且在不考虑后勤的情况下,一路稳扎稳打的平推过去,或者用其他恰当的战术,就能把努尔哈赤消灭了?那后来的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人岂不是要活活的羞愧死!

纵观万历三大征的花费和明朝后来抗击后金的花费,你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时大明并不是拿不出来钱,也不是凑不到更多的兵,说到底,整个明朝上下都没重视这次出兵,认为这不过又是一次成化犁庭。只能说萨尔浒,实在是非战之罪。



7

这个问题其实正常来说不存在,因为马林和杜松都是二月二十八出兵,杜松走的是抚顺,马林由开原南下,要求三月二日会师萨尔浒什么什么关,马林和杜松的路程差不多,而杜松二十八日出发,当晚到达抚顺,二十九日从抚顺出发,二十九日晚到达萨尔浒兵败之地,二十九日当晚,杜松率领一部分军队过河,三月一日攻打界凡城,由于没有火器,打不下来,而火器在河对岸,三月一日中午努尔哈赤主力到达,杜松退守,杜松和自己的主力膈河向望,而努尔哈赤八旗在中间,四旗打杜松,四旗在河对岸监视杜松的主力,打了一下午,四旗军队吃不下杜松一万人,于是改变策略,增援对岸,打杜松河这边的军队,这边的军队都是火器,又是晚上,清军以暗击明,明军失败。二十八二十九,三月一,一共三天时间,明军溃败是三月一夜晚,而马林呢,二十八出兵,三天走的路程相当于杜松一天,马林三月二日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到达预定地点的,说明马林走的慢了,行军拖沓。还有李如柏,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兵的,但是他的行军路线,两天足够到达萨尔浒。说白了,如果马林快点,或者杜松慢点,都不可能各个击破。时间就差一天,就是一天决定了失败,如果非说各个击破,合并出击充其量也就是马林和杜松没必要分开,因为马林兵败的地方其实距离抚顺不远,半日路程,完全可以马林杜松在抚顺集合,然后一起走,而李如柏作为增援,清河一路,只要拿下后金一个关,有两条路,一条路直接通赫拉格图,中间没有大的关口了,一条路直接通萨尔浒,中间也没有任何大的关口。如果说不放心开原,害怕马林在抚顺集合后金投资开原,完全可以杨稿领兵三万跟着杜松一起走,要知道,只要出了抚顺,一天就可以到萨尔浒,萨尔浒东不远就是后金的关口。所以说萨尔浒失败的原因太多,分进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前期谋划不行,作为最高长官竟然在城里呆着,不去协调一下。想想看,如果马林在二十八日就到达他兵败的地方,二十九一早他就可以出发,到二十九晚就可以汇合杜松。甚至,如果马林二十九日到尚间崖,至少三月一日上午他完全可以到达萨尔浒,而此时后金主力刚刚到关口,要中午才会攻击,双方合兵,而李如柏如果也是二十八出发,二十九就可以拿下他面前的关,然后直接进军赫拉格图,试问努尔哈赤有心情在萨尔浒和杜松打吗?你再打,老家就没了,你留下三万守,三万回,没用,杜松有重武器,你那个关守不住,你都回去,正中下怀,合围成功,你在萨尔浒继续打杜松,李如柏二十九日一天就可以到你老家,就算稳重点,三月一到,这个时候你和杜松正在打,你家没了,而杜松不用和你打,拖延就行,防守就行,李如柏就可以从后边干你来了。甚至李如柏二十九日拿下关口,然后直接分兵主力去萨尔浒,分兵你老家都行。总之,就是二十九日这天,马林只要到尚间崖,明军就胜利,但是,马林那个傻逼,足足三月二日才到尚间崖。

8

分兵也行,但是谁主谁辅?万历早就想让李如柏为主攻,李如柏驻军清河距离赫图阿拉只有40几公里,基本可以做到朝发夕至。即便被围困与清河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完全隔断,但是扬镐的安排却是李如柏为辅助,这也是他最后出来的原因!再一个四路谁是主将?相互平级,谁指挥谁?当年在朝鲜也分兵但是李成梁主帅亲自带兵猪突!一发生问题全部向他靠拢,这才有了碧蹄馆之战!扬镐可好,自己龟缩在辽阳,距离预设战场150公里,明朝没有优良的通讯设备,怎么指挥,四路大军完全像无头苍蝇,奔向死亡!

9

分兵合围是非常正确的战术,误期是要斩首的,以确保部队协同作战。明军各部处于绝对优势,不用分兵之术,才是无能之人。所谓担心,就好比吃饭怕噎着一样。

但是,杨镐在明末舞台上的一系列表现,只能说,空有其表,此战也就分兵这一项是对的。

10

公元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大败四路明军,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中决定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管一路去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对明军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明军主将辽东经略杨镐集中叶赫部朝鲜共11万余人,号称20余万,棋战略方针是尾赫图阿拉为战略目标,分兵进击四路合攻一举围奸后金军。

一、杨镐对努尔哈赤的过分轻视

二、万历皇帝的一再催促

三、明朝朝政吃紧故杨镐想速战速决

欢迎补充讨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