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小孩子在上学前的家庭教育最应该注重的是什么?为什么?

小孩子在上学前的家庭教育最应该注重的是什么?为什么?

2020-08-05 23:14阅读(85)

小孩子在上学前的家庭教育最应该注重的是什么?为什么?: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小孩子在上学前的家庭教育最应该注重的是什么?为什么?”。我认为,孩子

1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小孩子在上学前的家庭教育最应该注重的是什么?为什么?”。我认为,孩子在上小学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最重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这是好事。不过,有些家长盲目地“跟风”,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入学前学习很多超出年龄的内容,我觉得未必有利。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要在一系列的变化中适应,需要提前做好入学的准备。除了要调整好孩子的心态 ,调整教育方法,提前安排好接送人员,加强对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 我认为,孩子入学前,家长还应注重培养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在孩子做某件事(做作业、看书等)之前,要让他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开始,就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来回走动。我现在就是这么要求政政的,我为他准备了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让他自己控制时间,自我监督。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1、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

2、用完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

3、能处理好用餐、盥洗、上厕所等

4、能帮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5、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内容

逐渐减少午睡时间

进入小学后,就没有午睡时间了,所以,入学前幼儿园及家庭都应适当减少孩子的午睡时间。

给孩子一个静心写作业的环境

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我给政政的房间准备了一套专门学习的桌椅,还配了台灯、小书架。这样,孩子回到家后就可以在这个“区域”做自己的事情,不容易受干扰。

适应小学的节奏

上午和下午,给孩子各安排30分钟左右的学习时间,以此来适应小学的节奏。

养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

只要决定开始做作业,就不可以一会儿吃吃东西,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玩玩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让孩子在学业上走得长远,而好习惯也将会让他受益终生。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政妈育儿堂,与您分享育儿经验、探讨家庭教育,畅聊人生百态!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2

小孩子在上学前的家庭教育中最应该注重的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因为好的习惯可以伴随一生,影响一生。

家庭教育先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存在,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教育者就是家里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比起那些三岁前会背几百首古诗、会数多少个数字、会场多少首儿歌,我更注重孩子养成了什么样的好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像一颗永不破灭的太阳,可以时时刻刻照耀孩子的人生,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

上学前,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哪些行为习惯呢?我认为父母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

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只有自己把自己照顾好,才能更好的照顾身边的人。

生活中,应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让好习惯成就自己健康的体魄,毕竟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有兴趣的学习、快乐的学习。而不是被父母压迫似的学习、机械似的学习。

只要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也不必费尽心思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因为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自然会让孩子的成绩保持领先。

三、养成勤动脑思考、勤动手操作的习惯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要充分运用这两件法宝,让自己的思维和思路变得越来越开阔。

从小培养孩子动脑、动手能力,会让孩子的变得更加活跃,遇到任何事情都敢于尝试,不怕犯错。

四、培养孩子讲卫生、懂礼貌的习惯

一个爱干净、能说会道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焦点,都会惹人喜爱。

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和卫生习惯,细节方面是可以给孩子加分的,也会让孩子更容易融入到新环境。

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曾说过:“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何况小孩子上学之前呢?

综上所述,我认为上学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因为好习惯是一辈子的财富,可以让孩子一生受益。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欢迎关注@优妈咪育儿经

3

个人认为在学前阶段的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亲子关系的构建和规则感的建立。

亲子关系的构建

幼儿在出生成长中接触到的第一环境就是家庭,它也是亲子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亲子关系是孩子人生最初的人际关系,毫不夸张的说,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基础,也是孩子健康人格生长的土壤。

在学前阶段,是家长和孩子接触时间最集中、接触最密切的阶段,也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初始阶段,要想构建健康的亲子关系,家长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夫妻关系维护

要想构建健康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一定也是和谐的,夫妻关系关系到整个家庭氛围,在夫妻关系和谐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一定是快乐的,幸福的,孩子也会从父母身上学会爱和被爱的能力。

2、做好榜样

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就要从自身出发,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如果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去过分的要求孩子,一定会丢失掉孩子的尊重,引发孩子的逆反心里。

3、高质量的陪伴

即使工作再忙,但只要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一定要是全身心的,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则会轻易的丢掉孩子的信任。

4、表达爱

我们的传统文化比较含蓄,一般不轻易的说爱,幼儿眼里妈妈就是全部,最期待的就是爸爸妈妈的爱,作为家长,我们要毫不吝啬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在爱中长大,也会使孩子更有安全感。

5、鼓励和赞美

对于孩子的好的行为,要即使给予真诚的鼓励和赞美,要赞美事情本身,不能是毫无感情的。

6、情绪控制

坏情绪是破坏亲子关系的杀伤力武器,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时,一定要心平气和的沟通,不要让坏脾气影响好不容易建立的亲子关系。

规则感的建立

老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的重要时期,从小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对幼儿控制力形成,思维的发展都会有重大的意义,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感呢?

1、多利用正面的语言,明确的告诉孩子他可以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否定的语言会让孩子产生困惑。

2、一旦开始执行某些规则,一定要是温柔而坚定的,不能让孩子觉得哭闹以下就可以打破规则,这也是正面管教中所提倡的。

3、依旧是榜样的力量,父母的行为也要遵守相应的规则。

4、明确物品所属权力,谁的东西谁做主。

5、解释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形象,不要抽象,幼儿阶段对于抽象的食物还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传达给幼儿的,一定必须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以上就是@乔伊家麻麻认为学前家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乔伊家麻麻删除。

4

最需要构建的是规则,好的规则可以让整个家庭轻松。

关于规则我最欣赏的是篮球规则,虽然规则很多,但是有裁判。球员在球场不犯规的情况下任何激烈对抗都可以,但是一旦超出尺度就立马吹罚。所以每个球员都能遵守规则,整个比赛过程也很不错。

孩子也是这样的,最怕就是规则不明确,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全靠裁判的心情,这样孩子是无法理解规则的。有些家长还最怕孩子哭,遇到孩子哭就烦躁,最后只能妥协。我就想,这就是规则被破坏了。

对于规则,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开口就是圣旨,不能轻易说话的。比如孩子要买某个玩具,家长开始拒绝,孩子就开始哭闹,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买了。这个过程中规则也是被破坏了,要么就不要拒绝,要么就坚持原则,结果都做不到,孩子肯定会觉得只要自己哭得足够久,足够伤心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我带女儿出去的时候,如果我不同意做某个事情,不买玩具,那么肯定不会买,她也不会闹,因为没用。我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我会评估要不要同意,如果不能同意,那么拒绝。拒绝后孩子反弹很厉害,我会闭嘴想想,我是否有必要坚持原则。如果不需要坚持原则,那么我会先看看,再蹲下来和她交流,问她为什么要买,顺便谈点条件(比如亲爸爸一个)。买完后继续提醒,是否喜欢这个玩具,要保护好自己的玩具不要轻易弄坏了,心情高兴时的提醒效果特别好。如果是我坚持不同意的,那就让她哭让她闹,明确告诉她无论她怎么闹我都不会同意,只要一两次就懂规则了。

5

您好,非常有幸回答您的问题,我是神兽奶爸,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认为家庭教育中最应该注重的是亲子关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中阐述我的观点。

很多有小孩的家庭或多或少地都回出来这样的情况,不谈孩子可以开怀大笑,一见孩子鸡飞狗跳,原来只存在于上学的孩子,现在也出现在低幼孩子的家庭中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亲子关系是孩子与家长的情感链接。一个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越健康,孩子就越自信。自信的孩子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优秀的品质,对自己更有掌控感。

亲子关系是需要父母与孩子从小开始建立的,这对于0-6岁的孩子尤为重要。我们知道,0岁主要是孩子视觉、触觉发现的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是用手、口去认知这个世界的。当孩子吃手,用小嘴去“品尝”玩具时,我们是如何对待他此时的行为呢?

1-3岁是孩子生活习惯培形成的最快时期,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学着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甚至可以学着大家的模样来帮着做家务。当孩子在这个时期不小心打碎了玻璃杯,不小心摔倒,我们做父母的又是如何来处理的呢?

3-6岁是孩子学习习惯与智力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这个阶段孩子会对各种东西感兴趣。当他看到一个很贵的玩具向你要的时候,您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摆在每一个父母面前需要去面对的问题,也是与孩子建立情感链接,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最好的时机。



亲子关系背离的危害性

我们见过太多的案例,因为儿时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好,在青春期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对未来的婚姻观及职业选择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寻找伴侣变成了寻找儿时情感的寄托,婚姻中的不幸其实究其根源大都源于各自原生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原因就在于此。


如何对待亲子关系

孩子出现在不好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放任、责骂还是引导?

小孩还小,等长大了就懂事了

你怎么能这样,真不让人省心!

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我能帮到你么?

您平时是如何处理与孩子的突发状况的呢?孩子在小的时候也许很“聪明”,遇到事情可以触类旁通,但他们的实践经验有限,有时很难应对在大人看来非常容易的事情。遇到这时,做父母的一定不能给孩子设限、下定义、贴标签。不能说“你是一个笨孩子!”或是别的“你是一个XXXX”等等,说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你最不希望的样子。你可以说:“你的行为我非常不喜欢,但爸爸妈妈是爱你的,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你可以说说你当时的考虑吗?”这样一来不仅纠正了孩子错误的行为,而且拉近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父母没有通过打骂,而是通过孩子“自省”的方式解决的问题。当他下次遇到难题时,他依然可以向自己的父母敞开心扉。这为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各种难题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



父母应该怎么做

做一个“懒”父母。这里说的“懒”是让孩子在不触及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自己承担后果,而父母需要关注孩子好的方面,多鼓励孩子,带着“放大镜”去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去夸赞他。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协助孩子冷静思考。当您不带有负面情绪的协助孩子处理问题时,孩子也更愿意用同理心倾听你说的话,从而学会用不哭不闹的方式平静地解决自己对临的问题。

这一点无比关键,孩子在上学前能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日后学习惯养成、自主性、自信心等方面都具有良性的影响。不包办、不放弃、不感情用事,这才是父母给到孩子最好的礼物。


我是神兽奶爸,以上是我对“小孩子在上学前的家庭教育最应该注重的是什么”的个人看法,希望能够帮到您。关于育儿过程的中的其他问题,也欢迎留方交流。

非常感谢!

6

养两个孩子的血泪教训,就是孩子再小,你也要培养两个地方:一是做家务活,而是整理自己的物品(包含衣物)!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id\": \"v02016450000bs1sppp51rs6u4trrkr0\

7

家庭和谐,父母别离婚

8

2020.7.7

vlog.008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id\": \"v020169b0000bs1t9l3or8lfvetiutng\

9

您好,针对您的提问,谈谈我的经验吧。我过去近二十年抚养、教育了6个小孩,最大到最小的相差15岁,在外人看来孩子们多数都挺优秀的。由于3个兄弟姊妹长年工作于外省或外调,唯有我家的生活比较稳定,还有老父母在一起,所以他们的小孩基本上是在我家抚养的。本来我录的视频呢,有谈了十几分钟的,可惜传不上来,几次删减,很是惋惜。如果你们想更多的交流,可以关注我、私信联系。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id\": \"v02016eb0000bs2uh7h2nl7det5l7nsg\

10

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父母给她教育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对她笑他就对你笑,你对她哭,她就对你哭。家庭教育最应该注重的是以下要素:

1,言传身教,孩子最早的学习是来自模仿,模仿最亲近的人,说话方式,表达方式,为人处事,做人做事风格等。

2,独立性,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大概一岁左右,我会锻炼我家宝宝,学会自己吃饭,等她再大一点我会锻炼她帮忙做点家务,洗自己的底裤袜子之类的。(我们家的口号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的事情抢着做,爸爸的事情帮着做。)

3,生活作息规律,讲文明讲卫生,爱阅读爱看书。

4,母慈子孝,父宽心,父母恩爱,孩子在幸福的家庭中长大,性格自然乐观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