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备的一辈子真的是很坎坷,他也是百折不挠,从一个卖草鞋的到三分天下,也真的是不简单了,在建立蜀国之前他也是经常打败仗,丢了好几个地方,被曹操打的满世界跑,但就是在这个逃亡的过程中,刘备逐渐的壮大,有了现在的基业。刘备不听从诸葛亮的劝阻,要率领军队攻击东吴报仇。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场战斗,在这场战斗中陆续采取稳扎稳打的方法逼迫刘备扎下七百里连营,在这种情况下,陆逊借着风力火烧七百里连营,导致刘备大败刘备从蜀国带出去的几十万部队损失了大半。
退到白帝城之后,就没有走,直到一年多后就在白帝城去世了。难道刘备是因为夷陵之战失败,没有脸面回成都了吗?刘备的基业就是在这里失败的,在逃跑之中建立的与之前的失败相比这次的失败,并不算什么。只是损失了5万人马,蜀国的主力部队还在。
所以说这个根本不算是伤筋动骨,就算刘备不听劝告执意报仇,那也是大臣们的责任。所以说不存在刘备为了脸面不回成都。刘备始终没有放弃反攻东吴的决心。从刘备把李严调到白帝城掌管军队事务就可以看得出来,刘备还想继续进攻。就算打不起来,也要向世人看到刘备伐吴的决心。
刘备为托孤做准备。李岩被调到了刘备的身边,就是为了分诸葛亮的权力,好让他们两个相互制衡,为小皇帝打下基础。结果就是刘备后来真的是生病了,一病就起不来了,直到去世,刘备也只能够考虑托孤和稳定蜀国政治的事情了。
刘备为何没有回成都,而是死在白帝城?
有四点原因!
首先,在刘备入侵吴国之前,朝廷上下支持较少,反对较多。例如,诸葛亮和赵云显然反对。刘备决心以自己的方式消灭吴国,结果他的军队的损失惨重。蜀汉积累的财富几乎被一扫而光,刘备羞于在朝廷面对文武官员,所以他干脆留在白帝城。
第二,刘备战败后,陆逊追求胜利追杀刘备最后选择撤退。一个重要原因是曹丕在后方大规模进攻吴国。这是刘备的一个机会,他可以随时跟上形势的发展,并可能借此机会东山再起。不幸的是,孙权没有给他机会。然而,东吴局势变得紧张,孙权也没有将当时的东吴最高统帅陆逊调回秭归,而是在这里防备刘备。
第三,刘备被一个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打败了,夷陵战争的失败对他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刘备非常气恼,祈祷最后还患重病。那时,刘备已经病得很重不能远行,所以不太可能会离开白帝城。
第四,白帝城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白帝城位于长江三峡上游。只要白帝城不失去,蜀汉仍然可以保持对长江自然屏障的控制。同时,白帝城是蜀汉与东吴对抗的前沿,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大门。如果白帝城失守,对蜀汉来说真是一场灾难,一切都将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夷陵战败后,刘备含泪撤退白帝城。刘备驻守白帝城其实就是天子守国门,他可以在此重新构筑蜀汉的东部防线,并将吴国军队驱逐出境。
综上所述,在夷陵之战之后,刘备之所以不回成都,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很没有面子,另外一方面是身体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