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其人,胸怀大志,他的文韬武略都很出众。
刘备武艺超群,虽不比关张赵云,但其战斗力也很强悍,三英战吕布,刘玄德出手才吓跑了吕布。
合众是他的优点,能够聚合各种资源。五虎上将,万众黎民,因其品格追随左右,说了他具有超强的人格魅力,这一点曹操是比不了的。
刘备的仁义不是挂在嘴上,而是在行动上,体恤下属,关心黎民,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刘备能成为一代枭雄。
刘备其人,胸怀大志,他的文韬武略都很出众。
刘备武艺超群,虽不比关张赵云,但其战斗力也很强悍,三英战吕布,刘玄德出手才吓跑了吕布。
合众是他的优点,能够聚合各种资源。五虎上将,万众黎民,因其品格追随左右,说了他具有超强的人格魅力,这一点曹操是比不了的。
刘备的仁义不是挂在嘴上,而是在行动上,体恤下属,关心黎民,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刘备能成为一代枭雄。
刘备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或者说枭雄,这个没有什么可争论的,甚至可以说刘备是三国时期最有能力的英雄,我个人这么说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
纵观三国历史,当世的诸侯当中,只有刘备一人是草根出生,而其他人要么是继承家业,要么是家族给钱给人。
据史书记载,刘备的祖父是当官的,但刘备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到了刘备这一代,家境很是艰难,和母亲织席贩履才能够生活,有时候还要靠叔父接济才能够维持生活。
凭着这样的出身和家庭条件,最终三分天下,可见刘备才能不低于曹操和孙权,甚至犹过之(不包括文学才能)。
刘备唯一的失误便是出动大军为生死之交关羽报仇。这种行为在政治上是幼稚的,因为他明知当时天下的形势和这么做的后果,不管胜败,对自己都不利,甚至可能辛苦创立的基业毁于一旦。
刘备却不管不顾,老了又让人看到了他可以为感情不顾一切的真性情的一面。
第三:坚韧不拔的性格
刘备的一生可以用四个字来回答,那就是“屡败屡战”,前半生一直在夹缝中生存,寄人篱下,所以一有机会,刘备就努力发展。
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刘备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地盘,五十岁已经进入了晚年,可见刘备的雄心。
所以,我个人认为刘备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甚至可以这么说:刘备是曹操、孙权三人当中最出色的。
答案是:能。
刘备能够在乱世中凭一己之力,几乎白手起家,草创出一个蜀国,与魏吴相争三分天下,其过硬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曹操对刘备的评价,可能是出于交际场面的客套话,并不说明曹操真就看得起刘备,但是不管怎么说,刘备与曹操相比,还是在同一个重量级的。
刘备出身不太好,属于没落贵族,身边根本没有什么人才队伍,除了后来的拜把子兄弟关羽张飞,几乎没有任何依靠。
曹操出身也不高贵,虽在朝中有个一官半职,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干不了什么大事,也没机会干大事,除非趁乱世而举事。
与群雄逐鹿天下
刘备在乱世中,开始时,几乎没有追随者,也没有军事队伍,于是先后投靠了许多没落贵族,在夹缝中求得了一点生存的机会,并抓住机会努力拼搏,苦心经营,最后终于在群雄逐鹿的乱世环境中,草创出了一个实力雄厚的蜀国,与曹操孙权相争天下。足可见能力水平不可轻视。
纵观三国前夕,当时的大咖,以董卓和袁绍的实力最为雄厚,董卓自不必说,莽夫一个,毫无政治头脑,只知道烧杀抢掠,根本不是一个政治领袖。
而袁绍,历来是被拿来和曹操孙权刘备相比较的所谓豪杰精英之首。这位四世三公的大咖,可谓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相比之下,刘备从一个泥腿子土鳖三,一跃而成为时代的豪杰之一,能把袁绍甩出八百条街。
所以说,曹操拿刘备跟自己比较,一方面是政治交际场面的客套话,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曹操看人识人的高超本领,也是英雄相惜的本能。
曹操在这么评价刘备的时候,他本人已经是兵强马壮的阶段了,而反观那时候的刘备,跟曹操比起来,确实不在一个档次上。在这样的实力差距下,曹操把刘备提到与自己对等的高度,足以见得对刘备的重视。
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东汉末年的那一拨人中,刘备确实是底层起来的人,像袁绍、曹操、孙权这些人,都是有家底铺垫的人,刘备虽然是有着刘皇叔这个官方身份,但也是后来认证的,可那个时候的皇室身份,说白了,还不如给几千兵马来的实在。
家中以贩履织席为生的刘备,在带着俩兄弟发展势力的时候,像袁绍、袁术这样的人是看不上刘备的,也确实是刘备手里没啥东西,论出身、论实力,确实比不过那些大佬,但是曹操看人的范围要更广一点,他对刘备的观察是经历了“看重→试探→重视→对阵”这个过程的。
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这就是流传的“煮酒论英雄”一事。这件事还牵扯到了“衣带诏”事件,汉献帝意图扳倒曹操,摆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刘备身涉其中,之后就有了上述的对话。
曹操当着刘备的面儿评价刘备,一是看重,最重要的是试探。
主要就是曹操想看看刘备的野心到底有多大,但拦不住刘备当时的谨慎,丝毫不显露,毕竟那时候的刘备和曹操之间,势力悬殊,根本对阵不了。
二人的势力发展,随着时间线的推移也逐渐清晰,袁绍、袁术等一开始牛气冲天的势力之主相继退出争霸舞台,刘备底层崛起,雄踞一方,乃至最终称帝。而曹操就更不用说过了,曹魏政权的奠基,曹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刘备,底层出身,摸爬滚打,一步步走上帝位,最终三分天下,当的起曹操的那句评价。
参考文献:《三国志·先主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其实,对于刘备能否担得起英雄这个称号,曹操自己把话说的很明白。
所谓英雄,应该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上能洞察宇宙之妙,下能吞吐天地之机。
曹操认为当今天下,唯有刘备和自己是英雄,是因为:
其一,曹操与刘备初次相识,是在袁绍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反董大营,当日,西凉的勇将华雄挑战,一连斩了盟军三员上将,诸侯皆惊。刘备二弟关羽,杯酒未凉,单刀匹马就斩了华雄,当他把华雄的头颅抛到大堂上的时候,满堂诸侯皆惊,唯有刘备连眼皮都没动一下!
其二,当曹操率五万铁骑为父报仇攻伐徐州的时候,各路诸侯坐观成败,没有一个人敢因为陶谦而跟曹操作对,唯有刘备,带领区区不到两千人马杀来了,明知道战不过曹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何?因为仁义!为仁义二字,刘备可以不计生死,愿为天下先!
其三,袁术称帝,曹操奉旨讨逆,诏天下诸侯来援,却没有一个人来。当曹操到达前线的时候,刘备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其实曹操根本就没有发诏给刘备,但是刘备仍然来了!为何?因为刘备是汉帝后裔,最恨奸贼篡逆。
是的,在别人看来,仁义就是仁义,岂有他哉?但是仁义到了刘备这里,就不光是世道人心了,它还是杀人的利器。刘备的兵器是双股剑,一把是仁之剑,一把是义之剑,有了这两把剑,还能不是英雄吗?
这个评价是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桥段,曹操认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个评价我认为刘备当之无愧。
刘备在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屡战屡败,而且居无定所,但是这种行为的结果,刘备的声望没有降低,而且让各方势力都认为与刘备结交非常舒服,而且认为刘备可以成为一豪杰。这是让人费解的事情,其实认真分析起来,刘备为什么能够这么做?那是因为刘备对待失败的态度,刘备每一次失败好像都无所谓一样,好像每一次都能够东山再起,这一点与袁术挺相似!正因为刘备独特的气质引起了曹操的注意,他说出来这句话可以说是有感而发!
刘备很仁义,因为刘备当时读书的时候就已经以任侠出名,《三国志》描述: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可见刘备少年老成,《三国志》描述: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可见刘备的雄心壮志,当然这些事情曹操不可能不知道,所以要试探一下刘备的真是想法。
《三国志》记载: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从这几件事情来看,刘备除了打仗一般意外,治理郡县可以说是一把好手,令人佩服,这曹操不可能不知道,曹操也是一代枭雄,看人也是相当准的!
综上,刘备绝对配合上曹操的评价,但是他能够做到如此低调的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确实不易,同时也可以判断刘备的实力绝对强!
曹翁之意,刘备轻松应付,如此美景共赏!
刘备可以称得上是英雄,不过更多人称他为枭雄,含义基本一样。在东汉末年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英雄辈出,而刘备作为登场比较早的人物之一,他的崛起之路极为坎坷。刘备刚起兵的时候,实力单薄,只能跟在一些实力较强的诸侯旁边做陪衬,没有自己的地盘,好不容易得到皇叔的称号,却也只是一个虚衔,没有实际意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刘备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他后来成功缔造了属于自己的宏图霸业,所以,刘备可以称得上是英雄。
这个自然。从结果上讲,刘备可是白手起家,比起其他各路诸侯的世袭,确实强得多。然后刘备徘徊在各个诸侯之间,游刃有余,心怀大致又不过分显露。
还真当得起。
其实曹操看人的眼光真是没说的,这句话则说得很准,简直是一语成箴。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所有的势力都没有统一天下的能力,除了二个人以外,这两个人一个是曹操,另一个就是刘备。说唯心一点,就这两个人有统一天下的命,其它人都是陪太子读书的命。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想像一下,张角,董卓,袁绍,孙权有机会统一天下么?没有,连这四个都没有,其它人更没有。真正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唯独曹操和刘备二个人,而这两个人属于典型的互相耽误。假设没有刘备,曹操早就一统天下了。同样,只要没有曹操,别看刘备起点最低,开始混的惨,但最后一定能一统天下,为啥,刘皇叔开了挂,仁义无敌。还不服?关羽和诸葛亮会教你为什么要服。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