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有很多,开始是文化目的,后来是政治目的。

郑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统。

郑成功父亲郑芝龙是明末著名的大海盗,大商人,同日本地方大名的关系很好,一直从事对日贸易。

同很多明朝大人物一样,郑芝龙也是三妻四妾,他有5名妻子。

其中第二个妻子,叫做田川氏,是日本人,一说是有着华裔血统和日本血统的华侨后代。

郑芝龙同日本平户藩藩主松浦关系很好,松浦送给他很大的寓所,并且在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介绍一个女孩田川氏给他为妻。

1年后,田川氏就在肥前国平户岛上的川内浦千里滨生下了郑成功。

一说田川氏是个勤劳的日本妇女,即便是贵族人士不需要工作,她也经常亲手劳动。

当时她正在平户千里滨捡拾海贝、海菜时,忽然感到腹痛难忍,便急忙走到一块岩石上,就因此产下了她的长子郑成功。

现在这块岩石被叫做“儿诞石”,至今仍立于平户海边。

郑成功一直跟随母亲生活,直到6岁才回到中国的福建,所以郑成功也能说一些日语。

随后大家都知道了,郑成功保持大明流亡政府,孤悬海外同强大的清朝对抗。

要知道,当时台湾的汉人只有20多万,而清朝人口接近1亿,双方相差极大。

这种情况下,郑成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投降敌人,忠心辅佐大明。

日本人认为,这是标准的武士道,以忠心为第一,宁可自己千刀万剐也要保住主公。

同时,郑成功曾经打败荷兰红毛鬼,威震东亚。

所以,江户时代武士道非常盛行,也非常鄙视洋人,日本人对郑成功也特别崇拜。

这主要是文化上的原因。

当时日本还是弱势文化,国内文化贫瘠,武士以看中国的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为最大乐趣。

日本人本能的对中国文化和英雄,有一种向往的心情。

所以,江户时代郑成功的名气很大。

江湖时代著名的歌舞伎作家近松门左卫门,曾经写了一部戏叫做《国性爷合战》。

这部戏剧,将郑成功的崇拜推倒最高峰。

据历史记载,这出戏在全日本各大剧院连演三年,场场爆满。

自然,《国性爷合战》是戏剧,不是真实历史。里面的很多情节是编造的小说,但很符合日本人的口味。

于是,江户时代,郑成功成为日本的英雄。

而当时清朝自然不可能去歌颂郑成功,反而被日本人夺了过去。

不过,到了清末以后,这又变成了政治问题。

日本军国主义巧妙地打郑成功这张牌,宣扬郑成功的反清复明,宣扬郑成功的日本血统。

似乎,日本攻打清朝是在做郑成功同样的事情,是在反清复明。

其实,反清倒是真的,复明也就无从谈起了。

最佳贡献者
2

民族英雄郑成功,实际上是有中日血统的混血儿,所以,日本人也认为郑成功是日本的民族英雄,这绝非攀枝附会,而是一种真实的尊崇。




(郑成功的出生地日本平户市)

东晋永嘉年间,北方混乱不堪,有八姓入闽,郑氏就是这八姓之一,郑成功的家族在南安石井落地生根繁衍生息,至明末时期,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已是著名的往来中日之间的海上走私贸易的头子。郑芝龙共有五个妻子,其中他的第二位妻子田川氏即是日本人(一说有华人血统),当时日本当局很重视郑芝龙,平户藩主松浦也送宅邸给他居住。郑芝龙经常往来于中日之间,天启三年(1623年)郑芝龙与当地女子田川氏结成夫妻,第二年,郑成功在日本肥前国平户岛上的川内浦千里滨出生。




(郑成功在日本平户市的故居)

郑成功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日本也是极受推崇。从血统角度出发,郑成功拥有一半的日本血统,且又是在日本出生,六岁后才随母亲田川氏回到中国。郑成功维护汉人统治、坚决抗清复明也很符合日本人忠君爱国的武士精神。日本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中日交往较为密切,清朝入关定鼎天下,日本骨子里是把清朝当成蛮夷,对汉人失去统治权感到可惜。因此,对毕生都在努力恢复汉人江山的郑成功,自然也是极力推崇,大加褒扬。




顺治年间,鳌拜献“平贼五策”,清朝实行了最为严厉的海禁政策,郑成功在陆上几无立足之地,急需一块地方作为长期根据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领35000将士横渡台湾海峡,次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驻军,将荷兰人彻底赶出了台湾岛,至此,被荷兰人占领了24年的台湾群岛得到收复。郑成功又从大陆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台湾岛得到大力开发,人口激增,郑成功以台湾为大营,至死不降清朝,坚持奉明正朔。


隆武帝为郑成功赐明朝国姓“朱”,永历帝封他为“延平王”,郑成功治台呕心沥血,虽然最终未能完成遗愿恢复汉人江山含恨而终。但他死后,台湾人民感念他的功绩,民间陆续建立庙宇世代祭祀,台湾日据时期,日本人在岛上实行奴化的殖民统治,因郑成功出生在日本且有一半的日本血统,所以对遍布岛上各地供奉郑成功的祠堂不敢肆意破坏。并且,日本人还将郑成功的事迹带回了日本,进入新世纪后,郑成功也逐渐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郑成功亲弟田川七左卫门,后恢复郑姓)

值得一提的是,郑成功还有一个亲弟弟田川七左卫门作为郑氏集团的代表留在日本从事中日贸易,母亲田川氏在南安老家自杀殉节后,远在日本的田川七左卫门悲痛不已,“七左卫门诣扛户,请赴明戮力成功,灭清以报仇”,他多次给在中国的兄长写信,要求回国参加抗清活动,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仍然不断输送人力、物资供应其兄,且继续维持组织海上贸易命脉,直到德川幕府锁国。




如今,郑成功在日本的故居,出生地遗址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平户市更是大力发扬郑成功精神,以“国姓爷出生地”作为宣传名片,郑成功的事迹还被搬上了日本的话剧舞台。郑成功已经成了中日之间友好往来的精神纽带,他不单单是中国人,而是整个东亚的大英雄!

3

郑成功的军队是明末清初时最骁勇善战、最血性阳刚的一支汉族武装,无畏的勇气和严明的纪律一向是郑军取胜的法宝。真是这份难得的血性与桀骜,满洲八旗劲旅才对这支盘踞东南沿海的南明孤军怀着深深的敬畏。

这支孤军奋战的军队为何有如此血性?因为他们的首领是郑成功!正是他身上的血性与义烈感染和影响了这支军队。

史载,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福建南安人。他出身小吏之家,“性情逸荡,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闽南人自古就有冒险精神,笃信“爱拼才会赢”的理念,素有闯荡海外谋生的传统,郑芝龙天生一副江湖豪杰的豪迈性格,他满18岁时,就离家出走,从此浪迹菲律宾、澳门、日本之间,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精通好几门外语,先后做过翻译、厨子、鞋匠,有时还乘便做做走私商。

在日本九州居留期间,他娶了个日本老婆田川氏,其子郑成功因此成了中日混血儿。后来,狡黠剽悍的郑芝龙从一个身无分文的偷渡客发迹成一位东亚最大的国际贸易商,同时还是一个叫人闻风丧胆的海盗首领。

史载,郑成功“果敢刚毅传之自母”。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胆识过人,性情刚烈。后来郑芝龙望风投降满清时,田川氏拒绝和老公同去清营。清军攻入郑芝龙的老巢安平,郑氏族人纷纷潜逃藏匿,田川氏既不降清也不逃走,她“手持剑不肯去”,清兵破门而入时,这位可敬的日本女子“毅然拔剑割肚(剖腹)而死”。

不难想象,有这样一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母亲,对郑成功的人生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据说在日本生活期间,田川氏对少年郑成功的管教很是严厉,对郑的性格形成和道德品质的的成长非常关注,家教甚严。

郑成功自幼接受了母亲严格的日式教育,也承袭了父亲郑芝龙的豪雄性格,郑芝龙离开日本时给儿子安排了一位日本武士花房当师傅,系统的学习接受了东瀛武士道教育和“二刀流”剑术。

后来,江洋大盗郑芝龙被明朝政府招安,成了大明水师的一名高级将领,荣华富贵俱全。他照样半公开的走私贩私,不仅垄断了东南沿海的国际贸易,还全力经营着他的商业帝国,同时从日本九州平户接回了已经7岁的郑成功。郑芝龙对长子成功非常重视,为培养他不惜重金,为其提供了一般人家难以企及的教育条件,他重金聘来的老师都是彼时出类拔萃的学者和武林高手。

郑成功本来就天资聪颖,经过文武两方面严格而系统的教育,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逐渐成为一位不同凡响、谋勇兼备的奇才。

史载,郑成功“性喜春秋,兼爱孙吴”,欣赏春秋人物那种豪迈坦荡、轻生死重大义的英雄气质,崇拜孙武、吴起等运筹帷幄、纵横疆场、凭借超人的胆略改变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贤大德们。

1644年,清军入塞,明朝灭亡。1645年,效忠南明的郑芝龙把22岁的郑成功引荐给隆武帝朱聿键。隆武帝见他英姿勃发,一表人才,大喜,抚其背曰:“恨朕无女妻卿。遂赐姓,兼赐名成功(原名郑森)’。以驸马体统行事”。“国姓爷”的称谓即由此而来。

之后,在整个军旅生涯中,郑成功始终以春秋大义作表率:轻生死,重然若;行事果敢,壮怀激烈。

清军南下,母亲田川氏不愿降清,剖腹自杀,郑成功闻讯,痛不欲生,他赶回安平料理后事,用纯金铸了一尊田川氏的坐像,日夜祭拜。同时,他毅然投笔从戎,发誓抗清。

史载,办完母亲后事后,郑成功挥泪而去,从此“以只身而奉故朔,海盗群雄,皆拱手听其约束;五省移徙,避其锋锐且当败军喘息,又能镇定强战。继而,开辟海外乾坤”。

郑成功麾下的军队之所以拥有令清军以及荷兰人恐惧的强悍战力,有一半来自郑成功强悍的个人风格,另一半则继承了海盗遗风。在明末严密的专制统治下,敢于冒死蹈海的人,大都是些容易血脉贲张的强者。这些海盗干惯了刀头舔血的勾当,就是靠勇气来换饭吃。郑芝龙降清后,这些桀骜不驯者一时群龙无首。郑成功竖起义旗,这些人纷纷呼啸而至,重新聚集在少帅的大旗下。郑成功英迈果决,嫉恶如仇,不贪小利。他用铁的纪律降服了这帮散漫惯了的海上强徒,并将之打造成一支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的虎贲队伍。

史载,郑成功一生“ 处无可如何之境,得未曾有之局,以其螳臂之势,纵横大敌,逐红夷(指荷兰人)于海上,辟地千里,为有明硕果之仅存”。郑氏戎马一生,浴血沙场,先拼死抗清,失利后再渡海驱逐占据台湾的荷兰人,让大明仅余的血脉在这块孤岛上得以延续 。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凭坚强的意志和摧不垮的信念在做着顽强而绝望的努力,在令人沮丧的明末历史上留下了一抹难得的亮色,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章。郑成功不仅被中国人视为民族英雄而顶礼膜拜, 就是在一衣带水的领邦日本,他也被当做英雄而被永久祭祀、崇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网络配图】

4

中国人自古就重血缘,讲究祖宗崇拜,这个传统可不止五千年。但可以确信的是,自黄帝时代始,中国人血缘以父系为准,即父亲是哪国人,其子孙自然就是哪国人。即使是现在,我们在填一些表格时,籍贯一栏,一般都以父系为准。

汉朝时,公主和亲,汉朝公主与匈奴王生下的儿女,自然便是匈奴人,无争议;张骞通西域时,被匈奴人俘获,与匈奴人生下儿子,其儿子后随张骞回汉,尽管其儿子当时连汉话都不会说,也不会因为他母亲是匈奴人、生在异国就不认同他汉人身份。

李白父亲在商旅途中于中亚碎叶城与妻生下李白,后回归四川,在当时的中国,没人怀疑李白中国人身份,况且当时的碎叶城属大唐西域都护府管辖,是大唐疆土,是理所当然的中国人。

我国现行的《国籍法》也充分尊重中国古代传统,中国国籍的获得仍以血缘为主,并有所扩大,即只要父母有一方具有中国国籍,本人愿意,就有可能自然成为中国人,无论他出生世界何地。

郑成功母亲是日本人,并出生在日本,但他父亲是中国人,后回归中国,自然便是中国人;在反抗侵略和民族压迫中,为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是理所当然的民族脊梁、民族英雄,无可争议。

一些人基于西方思维,以英雄出生地与母系血统为籍口,质疑英雄身份,不仅反传统,也反现行的国籍法,让英雄蒙羞、让英雄揾泪,不一定是出于无知,多属有意为之,真让人无语。

就象金庸小说里的乔峰,本来就是中华好男儿,一些人为了私利,逼迫英雄远走他乡,使亲者痛仇者快,动情读者无不唏嘘。

奉劝这些人,要做就做真正的中国人,遵循中华传统道德,摒弃洋奴观念,少做一些哗众取宠的事。


5

中国人说郑成功是中国的,日本人说郑成功是日本的,两种说法都没错,因为郑成功是中日混血。

郑成功的父亲叫郑芝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的母亲叫田川松,是个日本女人。



郑芝龙在日本是个大红人,他早期做海上贸易,经常往来于中国、日本之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他又结交日本幕府权贵,认识了当地诸侯田川昱皇。

田川昱皇感觉郑芝龙人不错,既有钱又有地位,于是就将十七岁的女儿嫁给了他。结婚第二年,田川松挺着大肚子在海边拾贝壳,突然出现临产征兆,当时来不及回到家里,于是就斜靠在岩石旁边生下了郑成功。

这块石头后来出了名,被后人称作“儿诞石”,还立了一块碑,至今这块“儿诞石”纪念碑还矗立在日本平户市海边。



郑成功最初的名字不叫郑成功,而是叫郑福松,后来他进入南京国子监学习,老师给郑成功改了名字,叫郑森。

那么,郑成功这个名字怎么得来的呢?

崇祯上吊之后,郑芝龙拥护唐王朱聿键称帝,史称隆武政权,郑成功的名字就是隆武帝给起的,他还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所以郑成功当时的名字叫“朱成功”。

郑成功后来赶跑了荷兰殖民者,让台湾时隔三十八年,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被后世称为民族英雄。



然而,日本人为何也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呢?

这就是日本的险恶之处了。明朝以来,日本一直积极对外扩张,妄图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日本数次入侵朝鲜,作为宗主国的中国出兵朝鲜,帮助朝鲜赶跑了侵略者。

同时,日本还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沿海军民团结一心,奋起抗击,有利地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这时候出现了另外一个民族英雄—戚继光。



日本侵略中国不成,转而开始改变策略,它打起了琉球群岛的主意。琉球国自古以来是中国的藩属国,一直向中国称臣纳贡。

日本趁着明朝与清朝激战正酣之际,趁机占领了琉球国,日本并未因此满足,眼睛又盯上了台湾这块肥肉。

后来,郑成功占领了台湾。日本觉得有机可乘,毕竟郑成功有一半的血统是日本人,于是大肆渲染和宣传,说郑成功是日本的民族英雄。



至此,日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假如郑成功承认他是日本人,并且愿意归附日本,那么,日本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占领台湾了。

然而,日本太天真了。郑成功是中国人,他是具有深厚爱国情结的中国人,当年,满清以兴化、泉州、漳州、潮州四府之地利诱他,他尚且不许,他又怎么会投靠日本人呢!

所以说,郑成功是中国的民族英雄,不是日本的民族英雄。

6

当时在福建泉州,有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小伙子郑芝龙,随着一艘荷兰商船去了日本。在日本长崎县平户川内町千里滨期间,郑芝龙借住在田川家。很快,19岁的郑芝龙和21岁的田川小姐坠入爱河,并有了爱情结晶。

这个人就是我国的名族英雄郑成功,因此他有着一半的日本人的血统。

除了部分血缘之外,郑成功被日本奉为“神”,还有以下几点:

1,郑成功抗清正中日本下怀。1646年郑成功起兵抗清,成为南明最主要的抗清势力。而日本征服中国的野心,从清朝时期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2,郑成功兴台符合日本野心。由于郑成功拒不投降满清,其后人也长期割据台湾抗拒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日本企图霸占台湾、大搞分裂的野心。在他们眼中,郑成功是第一个日裔子孙经营台湾的例子。

3,郑成功被歪曲成日本武士。在日本作家近松门左卫门的《国姓爷合战》中,把郑成功这位中国民族英雄形象肆意加以歪曲和改造,以符合日本政治军事目的之需要。

他们胡说郑成功是在日本长大,还给他起了一个日文名字“和藤内”。这出戏连续3年在日本上演不衰,观众多达20多万人次。

不过从朝鲜的历史典籍中,的确有郑成功向日本借兵的记录。

南明永历十二年,即清朝顺治十五年、日本万治元年(1658)六月间,郑成功派遣桂梧、如昔和尚东渡日本长崎,递交了郑成功致德川幕府等四代将军德川家纲的书信。

郑成功在书信中首先称赞颂了幕府将军,接着结合自身经历,说:“成功生于日出,长而云从,一身系天下安危,百战占师中贞吉”,并以唐将徐世勣赐姓李自喻,以颜真卿气节自励,以示抗清决心。

郑成功希望发展与日本的友好关系,但关键是书信的结尾,指出:“中兴伊迩,敢望僧桂梧、如昔重来。文难悉情,词不尽意”,暗喻南明将兴师北伐,乞兵曲笔之隐将由桂梧、如昔去长崎面叙。

结果如何呢?据日本平凡社编《大百科事典》第十八卷云,幕府拒绝了郑成功借兵请求,粟田元次郎《日本近代史》第四章亦云幕府未允出兵。

郑成功到底算不算中国民族英雄?要知道,中华民族不等同于汉族

众所周知,郑成功其父郑芝龙是明末清初东南沿海第一大海盗,其父郑芝龙投降清朝被杀。郑成功以福建为基地,反清复明,沿用明朝国祚延平郡王旗号,反攻西南,直逼南京,天下震动。

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明朝为正统,满清为外族。郑成功作为汉族代表,那么其反清复明的军事行为,就是狭义上的民族英雄,也就是“大汉民族英雄”。

郑成功武装反攻失败后,随向东一举收复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岛。被尊称为“开台圣王”,这也是郑成功最大的历史功绩。此时郑成功的对手变成荷兰人,那么此时郑成功的武装收台军事行动,就是典型的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此时的郑成功就是广义上的民族英雄,也就是“中华民族英雄”。

郑成功父子曾三次想出兵“收拾”菲律宾,为何最终没有个结果?

1603年,菲律宾岛传闻吕宋有一座机易山,“其上金豆自生”。万历皇帝信以为真,下令福建官员前去勘查。因此,菲律宾排华情绪渐浓,西菲当局欲迫害甚至屠杀华侨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1603年10月3日,不愿坐以待毙的华侨爆发起义,但由于缺少武器和军事经验,他们仅坚持了41天。起义很快演变成一场大屠杀。在当局的煽动和蒙骗下,包括土著、日侨在内的各方力量都参与到屠杀中。据统计,至少2万华侨被杀。

1662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派人向菲律宾总督下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面对郑成功的威胁,西班牙人反而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集体屠杀。郑成功闻讯,一面抚恤逃到台湾的华侨,一面组织筹备军队,于是菲律宾岛上再度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但郑成功尚未出兵就出现内乱,不久郑成功病逝。

刚刚攻下台湾的郑成功,为何突然就暴毙了呢?

民族英雄郑成功领导军民驱逐了外国侵略者,收复了台湾。仅仅过了五个多月,1662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八)就去世了,年仅三十九岁。

因为郑成功死得比较突然,五月初一发病,几天就死了,死前还曾登将台手持千里望远镜观望,对他的死因,有的记载过于简略,许多记载说法不一,还有的叙述的情况颇为蹊跷。

有一种说法做了心理分析,认为这段时间接连发生几件令他极痛心的事件,家事国事天下事使他精神遭到严重打击。一是永历帝逃到缅甸,去年九月被吴三桂俘虏,南明皇帝蒙难的消息传到了台湾。二是他父亲郑芝龙和家人亲属十一人在北京被清朝杀害。

接二连三发生的忧伤、悲愤、抑郁、暴怒,使他精神崩溃,再也支持不住了。

7

郑成功父亲是汉人,母亲田川氏的确是一个日本人,所以郑成功身上流着日本人的血液。然而,那种依照血统来定论一个人的言论其实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比如高晓松,他认为郑成功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大倭寇。

中国古代混血的人非常多,比如唐朝的皇帝,大名鼎鼎的李世明就是汉族人与鲜卑族的后裔,身上流着鲜卑族的血液,难道李渊、李世民开创的大唐就是胡人朝廷?

过去,教科书将岳飞等人当做民族英雄,后来标准有所变化,有人指出民族英雄这个概念不宜广泛使用,这个概念要分为两部分来看,一种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比如林则徐、孙中山;另一种则是具体的某一个民族的英雄,所以岳飞不能算作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而只能算作汉族的民族英雄,但是如果突出这个身份,就会弱化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和民族的大一统,毕竟岳飞抗击的金朝后来大多也融入到了中华民族当中。

所以,评价历史人物,要根据其所言所行,尤其是行动来判定。郑成功坚持抗击入关的清军,是汉族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收复了被荷兰人侵占的宝岛台湾,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我是文史工作坊,谢谢您的关注,欢迎一起探讨文史知识。

8

战后日本官方是不使用“民族英雄”这类说法的。因此最多是旧日本用过这样的称呼。


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郑成功本人在闽台沿海又颇有名气,因此通过中日贸易,“国姓爷”郑成功之名在日本颇为人知。江户时代便有日本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创作了人偶剧《国性爷合战》,后来又改编成歌舞伎剧目,大受欢迎。但剧中主人公原名“和藤内”,暗示日本(和)与中国(藤、唐)混血。剧情主线是和藤内带着吴三桂、甘辉等中国将军与日本妻子小睦一起消灭了鞑靼兵和汉奸李滔天。


(当时为宣传歌舞伎剧目《国姓爷合战》发行的版画浮世绘,图中人为国性爷,出处见图)


近代日本开始发展自己的殖民主义事业。在日本小说家笔下,郑成功完全成了日本国的武士。1886年高崎修助的《郑森伟传。明清军谈》中,国姓爷对荷兰人大喊:“你这岛中的胡奴,我今天是为国来讨伐你,快快来我的日本刀下受死吧!”还说将台湾地名定为东宁,为了纪念自己生于大海东边的日本。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更是借郑成功的日本血缘做合法性文章,将台南的延平郡王祠改成日式的“开山神社”。以此将郑氏政权的治台说成日本占据台湾的先声。



(开山神社遗留的石制鸟居,已被国民党当局改修)


二战时期,日本当局更用郑成功的经历为“南方开发”“大东亚共荣圈”的野望服务。在台的日本学者山本运一将郑成功与到台湾、暹罗等地活动的亦商亦武的日本人滨田弥兵卫、山田长政并列,纳入“日本人南方发展史”之中。这样一来,郑成功收取台湾、经营海贸的事迹,就成了日本人开放南洋的先声了。



(山本运一《日本人南方发展史》,台湾时报发行所,1944)

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由于驻日盟军总司令部推动的民主化改革,将郑成功作为日本英雄、殖民先锋的宣传在日本也被废除了。如今国姓爷郑成功对日本一般民众而言只是一个和日本略有因缘的历史人物,或是一段浪漫传奇的主角。但郑成功的形象,依然在整个华人世界中被不断地赞扬、诋毁、操纵着。

9

郑成功其父郑芝龙是中国人,本是海盗出身,后在日本认识郑成功的母亲,生下郑成功,所以郑成功是中日混血。郑成功为我国收复台湾岛而被称为民族英雄。

10

出生在哪里不重要,只要他作对中国人民有利益的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渥巴锡出生在俄国不远万里回归祖国,为祖国驻守新疆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