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忠贤归根到底就是一名历史人物。

所谓历史人物就是相对于普通任务而言,普通人物在整个社会历史中只是沧海中微小的一粟,未能留下明显自己的意见印记。(普通人物区别于人民大众,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要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而作为历史人物可以说对社会历史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历史人物永远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至多能加速或者减缓历史的进程。



魏忠贤作为明朝末年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历史人物,权倾一朝,被称为“九千岁”,门徒势力遍布天下,各地督抚竞相为他建生祠。

魏忠贤对明朝最大的影响就是在东林运动即将成功之时将其摧毁。其他明朝太监专权,诸如王振、汪直、刘瑾等,都对当时大明王朝的进一步衰落都有一定影响。

但是将魏忠贤的死与大明王朝的灭亡直接挂钩,出现“魏忠贤死=大明王朝灭亡”的论断明显是错误的,违反了主观绝对主义的错误。



对魏忠贤的评价,历史上有许多人都是从其个人角度进行评价,多为对魏忠贤宦官身份、品行地下进行攻击。

当时的东林党人杨涟就是反对魏忠贤最积极的人物之一,甚至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他对魏忠贤首先是“市井无赖”“中年净身”为太监这样身份的攻击,认为魏忠贤以小忠、小信获得皇帝的恩宠,然后暴露大奸、大恶的面目,进行乱政。

杨涟毕竟身为魏忠贤的政敌,但是对魏忠贤的弹劾中,从迫害先帝旧臣、干预朝政,到逼死后宫贤妃,到操纵东厂滥施淫威,到最后指出“致掖廷之中,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抵过魏忠贤在皇帝面前一番流涕满面的表演,反而杨涟以“大不敬”、“无人臣礼”革职为民,最终惨死锦衣卫诏狱之中。

从杨涟的弹劾中,看出了魏忠贤对大明王朝权威的挑衅,却没有指出魏忠贤对大明王朝真正的危害程度,甚至让帝国的主人都没有感到这位铮臣的热血。


此后,明人朱长祚、刘若愚,以及近代梁启超、蔡东藩都是从魏忠贤品行、行为上进行评价,对于历史上真正的反面影响却未能指出,犹如人身攻击般。如“言辞佞利”“少孤贫,好色,赌博能饮啖嬉笑”“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等。

当然,真正从根本上指出魏忠贤危害的人物也有人在。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痛批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的同时,也不得不发出“忠贤不过一人耳,外廷诸臣附之,遂至于此,其罪何可胜诛”的感慨。

在这位帝国的主人眼里,魏忠贤固然可恨,然而真正影响大明王朝命运的可不仅仅是内廷的魏忠贤,真正问题的根源是朝堂的大臣,如果这些人不跟着为虎作伥,一个内廷的太监掀起的风浪也是有限的。

当然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看法也不是很全面,毕竟太监的权利离不开皇权的支持。

在清朝的皇帝、大臣们在修《明史》时,对于明朝阉宦之祸进行总结,认为魏忠贤时期“讹言朋兴,群相敌仇,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可见,在统治者眼中认为魏忠贤真正的危害是参与了党争。

最佳贡献者
2

谢邀作答。以下只是个人理解,如有不对,请多指正。

魏忠贤,明朝末期的宦官,曾权倾朝野,将明熹宗玩弄于股掌之间。权力巅峰时期,被世人称为“九千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这话肯定是不对的。秦朝赵高也是宦官,秦朝灭亡赵高功不可没。但是,如果没有赵高,秦朝就不会灭亡么?同理,朱由检上位,铲除魏忠贤,明朝亡了。那么,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不会亡么?

之所以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那是因为相比于朱由检即位之前,魏忠贤当权期间,对外,全力支持抗金,只要是抗金需要的军费支出,没有一丝保留。因为有这样的政策倾斜,金人一直无法入关。对内强行征收矿产、工商等税收(这类产业多为富商土豪霸占)。加收了富商巨贾的税,等于不同程度给农民的减压,减轻了社会内部的矛盾。整个大明朝,也就这样苟延残喘的活着。

而朱由检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铲除了魏忠贤及其余党。魏忠贤倒下,以前受魏忠贤打压的一方就要登上舞台,这群人就是东林党人,同时也是矿产、工商等行业幕后实际的受益人。这群人登台,势力会推翻魏忠贤之前的所有政策。倒推回来,减少他们的税收,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支出,就只能增加农民的税收,农民的负担加重甚至交不起税。造成的结果就是,军事力量下降和农民被逼造反。

相比于朱由检上位后的政策,魏忠贤当权期间制定的政策确实能够延缓明朝灭亡的步伐。但是,也只能是延缓罢了,并不能真的使明朝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明朝后期,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天灾人祸不断,外加朝廷内部腐败无能。灭亡是注定的,并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左右的。

3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从一个小村子走出来,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打下了江山,在童年的经历中让他养成了多疑的性格,为了防止自己老朱家的江山落到了别人的手里,在建立朝廷官职制度的时候取消了丞相这个职位,并且规定后世子孙不得重新开设丞相一职,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一个臣子的权利盖过皇权。但是仅仅过了几十年后,他的子孙为了省事设立了一个内阁职位,后期的时候这个内阁甚至比丞相的权力还要大,轻轻松松就超越了皇权。



为了稳固自身的皇权,皇帝就给自己拉来一个帮手,也就是太监群体,由于太监这个职位的特殊性,皇帝很放心的把权利交给他,太监没有子孙后代,所以就不可能威胁的到皇权,在明朝的二百多年历史中,经常能够看到太监的身影,几乎每个皇帝都会培养几个帮自己做事的太监,但是有的时候用人不当,差点导致亡国,朱祁镇就是一个例子!



明熹宗,也就是木匠皇帝在传位给自己的弟弟朱由检的时候,曾经跟他说宫里有两个人是不能动的,第一个就是自己的张皇后,第二个就是魏忠贤,这句话让崇祯很不理解,因为在他的印象里这些太监几乎都没干过什么好事,对他们的印象非常差,国家的这个蛀虫应该尽早除掉才是啊!



朱由检登基之后,是把张皇后封为懿安皇后,然后就开始对付魏忠贤,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把盘踞在大明政治体系上的魏忠贤党羽全部拔出干净,从这里可以看出崇祯皇帝的气魄的决心确实不是一般皇帝能比得上的,魏忠贤在之后的发配过程中绝食而死,很多人都觉得这种死法太便宜魏忠贤了,但是至少让全天下人觉得畅快了一次,但是在这个时候,竟然有人说出了一句话,魏忠贤死后,大明必不久矣!


这么说是有原因的,魏忠贤这个人虽然做事不择手段,但是他对国家的贡献也非常大,你想想一个人能从大字不识做到这种程度,世上能够有几个人做得到?魏忠贤的一生对国家的财政和军事上都有着很大的贡献,要是没有魏忠贤大明恐怕在十多年前就灭亡了!

4

谢邀!说实话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这句话我是满脸的尴尬,地摊网文的胡话竟然成了某些明粉的共识也真滑了大稽。总结这类网文的观点有如下几点:魏公公减农税增商税、魏公公大力支持边关保障军饷充足、魏公公发展矿税征收工商税、魏公公打压东林党平衡大明政治。那么历史上的魏公公是否真如网文所说?我们来看当时的史料记载。

天启七年四月己亥

户部尚书郭允厚《复御史刘述祖直陈辽饷匮拙疏》,得旨:据奏辽饷出浮于入以二百余万计,即使加沠银两尽数征觧,犹苦不足,若复那移逋欠,何以支给?新饷著以十分全完为率,以觧银到部为准,不得市恩宽销,有悞军兴。其六年分完欠各官应优叙者即与优叙,应降罚者姑令戴罪督催,限本年六月以内尽数起觧到部,违限者炤例革职,改选以后被参各官非全完不许咨开,非开复不许升考,著吏部及各该抚按一体遵行。

这是户部尚书郭允厚打报告要钱,辽饷亏空200多万两。说好的魏公公保障军饷充足呢?

天启七年七月丙戌

巡抚山西牟志夔题:冲边缺饷难支,乞发京运以保危疆。得旨:览奏,三关京运累年缺额数多,即天启六、七两年欠军饷多月,而西路抚赏尤为无措,饥军待哺,边储仰屋,将何以济。著该即将六、七两年春、夏二年原题京运欠数速行措发,以称厂臣竭虑筹边抒画恤军之意。

这是山西巡抚牟志夔上报山西欠饷断粮多月,边关军士嗷嗷待哺,说好的魏公公充足的军饷在哪?

天启七年七月壬午

镇守宣大太监葛九思题:宣镇缺粮数月,乞亟催二运,以杜脱巾。得旨:览奏,宣镇戍军待哺数月,向赖厂臣指纵节发京运以救湏臾。今京、民二运积欠二百九十二万九千有奇,饥军将何接济?着该部将京运不拘何项,先行凑发,以济然眉。其民欠着该镇抚、按速咨该省直抚、按严立考成,以完欠数目定大计,黜陟务守催额欠前解该部,都如议速覆行。

连魏公公心腹亲信太监葛九思(就是后来在香山碧云寺为魏公公修墓穴的那位)都紧急报告再不发钱粮将士们都要饿死啦。

天启七年七月二十二

廵按广东晏春鸣按粤事竣,题述地方利病。

得旨:据奏,粤中搜括抵饷其实摊派杂税、抽扣兵饷、那移赋额,种种累害,及太平厂税额外加派商人,困苦情獘,昭然甚悉,著即与改归田亩,照地徵输,以抵辽饷,俟辽事平日另议。

广东地方用抽取商税杂税的方法增收财政抵扣辽饷加派,结果宣布作废照旧改归田亩,说好的魏公公增商税减免农税?

天启五年四月十七

工科给事中虞廷陛言:两广总督何士晋轻请榷税以抵加派,合属骚然,况党护王之宷,挑衅宫闱,躐跻崇膴,若何处分,统乞敕下施行。

得旨:枢辅已出视事,战守机宜自能料理。黔事责成督抚,须合力协捣,以收荡平。何士晋挑衅宫闱,增税扰民,著革职为民,追夺诰命。

两广总督何士晋用榷税(关税)之法弥补辽饷缺额,被以扰民之罪削职为民,这个何士晋名列东林点将录地佐星,说好的东林反对商税转嫁给农民呢?

“至潼关一路为秦晋要途,龙車一寨当秦楚要害,商贾辐辏货物鳞集孔道,便於营息榷税,易於取盈,税课大使额设已久历数十年,民不称厉。天启七年,偶缘崔魏擅权,市恩商贾,致令潼关、咸阳、大庆、庆阳、凤翔、汉中、临洮、西安、三原之间一切报罢,而商贾熙攘之余,不用以佐国家之匮乏,亦大失算矣。”——《度支奏议卷一新饷司》

魏公公下令免除潼关咸阳大庆庆阳凤翔汉中临洮西安三原的榷关商税,致使国用匮乏,说好的魏公公增收西北商税减轻农民负担呢?

大明矿税是万历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因万历二十四年两殿着火焚毁,始而开征至万历万历三十三年下旨停办,泰昌即位又以万历遗诏确认。以后直到崇祯中后期有零星开征,魏公公哪来的征收矿税?

天启五年十二月二十四

吏科都给事中赵兴邦追论癸亥察典,以御史练国事为赵南星、张问达之党,挺击一案以御史李玄为王之寀之党,红丸一案以御史王祚昌为孙慎行、王纪之党。又以御史霍锳荐杨涟、左光斗,而参黄克缵、范济世为党邪,杨新期疏请开矿为酿祸。

得旨:练国事、李玄、王祚昌、霍锳、杨新期五员,虽各有本末,但议论既差,俱系邪党,不必分别,都著削籍为民当差,仍追夺诰命。

疏请开矿的是杨新期名列东林点将录,练国事也是东林党人,均被削职为民,说好的魏公公支持开征矿税呢

天启五年四月二十九

上谕工部等衙门:朕自御极以来,每念两门三殿工程宏鉅,费用浩繁,该部那借术穷,内帑搜括殆尽,悠悠忽忽,何日吉成?朕念兹在兹,未尝一日释于怀也。今中宫等宫,诸王公主并司礼监等衙门,各监局司库掌印,管事牌子,及内外私家闲住太监等官,恭进助工银共四十万两,俱发公所贮收,仍著内外经管监部各官会同廵视科道,眼同给发支用,俱要实心任事,仰体朕怀,作速催儹工程,蚤完三朝闕典,毋得仍前怠缓,冐破侵欺,违者从重参来,必不宽赦。

说魏公公不会揽钱也非事实,不过魏公公一心揽钱的目的是为木匠主子重修三大殿,光各府太监就捐助了40万两。

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四

工科都给事中顾其仁条议助工大略,以捐助急公责各王府勋戚,以搜括赎鍰责各抚按,又言各藩司各榷关及各府州县,凡一切存积剩余纸赎、羡耗之类,与夫承差吏胥纳班银两在在有之,俱应移文各抚按,严督有司极力搜解,以助大工,上从之。

各地藩王勋贵也少不了魏公公的压力纷纷捐助,不过目的还是以助大工,木匠主子才是魏公公搜刮的急之所急。

最后附上一张毕自严的《度支奏议?祥陈节欠各边年例钱粮数目疏》制作的图表,看看边关欠饷的曲线变化,注意看时间线,魏公公是天启五年起才总揽权政。

5

阉党跪了,东林党就没人抗衡了。东林党是文官集团,把武官压制得死死的。 魏忠贤是坏人,但拿钱办事。 文官也是坏人,但拿钱后忽悠完事。

6

帝王之道就是平衡,有明一代宦官都是为平衡不断壮大的文官集团而存在。魏忠贤不关是好是坏,他的死都打破了这种平衡,崇祯依靠文官集团,但又防着文官,所以每到关键时刻,崇祯就开始扯后腿,后人研究明末历史,每每到了政局战局关键时 皇帝和大臣就互相扯蛋,这些都是政治上的不信任造成的。假设魏忠贤在,至少一方可以提出合理建议,就如飞机的操作系统,三个操作系统一个错误两个正确,飞机还可以飞,两个系统就互相掐架了。

7

亡还是会亡的,不是一个人可以扭转乾坤的!但是可以完几年灭亡是没问题的。

8

过于高估一个人,不太好吧?历史的车轮是哪一个人能阻挡的了的吗?

明帝国的覆灭,从历史来看,就是差了一口气,表象的确如此!大家都说魏忠贤,无非就是他能安抚后金,为天下无敌的关宁铁骑争取到时间剿灭张献忠等人,朝廷再给予孙承宪大的支持继续发展他的战略,逐步蚕食后金,如此则内忧外患都解决了。

看起来很美好吧?实际上,从朱元璋启用宝钞开始,他就为大明帝国的覆灭埋下了伏笔。资本主义的萌芽最早在明朝出现,明帝国的经济繁荣和富庶是当时世界之冠,GDP占当时全球的84%,“发达”已经不足以用来形容明帝国了。而到了朱由检时期,为了凑军费,他把皇宫内的钱都拿出来了。为什么?通货膨胀!

历史巧合发生过很多次,但在明末这一次的出现,却太震撼了。李成梁一生培养了两个军事天才:李如松和努尔哈赤。李如松在朝鲜打赢了日本的第二年战死,努尔哈赤无敌了!作为大明帝国历史上排位靠前的卓越政治家和军事家,孙承宪直到暮年才得到重要。前瞻力很强的孙老,在他临死前不久才发现他培养的、为之得意的弟子袁崇焕有一个极其致命的缺点,袁崇焕后来也确实因为这个缺点而死。顺带一提,如果我们不是站在上帝视角,换作大家去坐朱由校的位置,你们也会杀了袁崇焕了的。

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最强势帝国,大明王朝的覆灭不是偶然,绝不是某一个人能改变的。

9

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忙的人是不懂历史,明朝到了崇祯皇帝这一代,内忧外患,国库空虚,风雨飘摇,政治经济文化等已积弊已久,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历史永远都是向前发展的,所以就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朝代来替换它,更新换代,这也是历史规律,也印证了那句古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10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魏忠贤是个大忠臣,明朝也会灭亡,就不知是早几年还是晚及年。之所以有人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是因为亲手除掉魏忠贤的崇祯后来的表现实在差劲,没有人约束的东林党并不比阉党好多少。以至于看起来当年魏忠贤当权的时候,也将国防中放到重点,那时明朝还好好的,这个差距而已。

但是明末天灾不断,党争败坏了朝纲,地方各自为政,北方游牧民族崛起,内部把百姓压迫到造反的边缘,只要一点火星就会有燎原之势。所以明朝灭亡不可逆转。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