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说《桃花源记》是一个鬼故事,是因为文章最后二个自然段,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我认为不能说这是鬼故事。桃花源是陶渊明刻意追求的理想社会。

陶渊明,字元亮,亦名潜,字渊明。江西九江人,东晋大诗人,曾经担任参军、县令等小官,因不满当朝的腐杇黑暗统治,辞官归隐,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体验生活,与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诗大多描写田园山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园记》是作者的五言古诗《桃花园诗》前面的小记。全文以武陵渔人无意中发现世外桃园的故事,描绘了一幅作者梦寐以求的没有专制统治的、平等自由的、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充分表观了作者对当时的黑暗的、腐败的、混乱的、现实社会的不满,对桃花园式的理想社会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文章构思巧妙,写得引人入胜,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打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按照渔人的行动顺序,介绍了桃花源的发现经过,刻意描绘了这里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气息,详细记叙了渔人和他们的接触情况,充分地描绘了桃国中人的淳朴和真挚。

这是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尽管这种境界是虚构的,不可能有这世外桃源。但作者却把这桃花源描绘得似有似无,似真似假,令人回味无穷,令人向往不止。



最佳贡献者
2

在世界文学历史上,塑造一个不存在的理想国是常见的题材。而这个理想国给人们带来向往的同时都会给你一种鬼气森森的传奇色彩,可谓是厌世文学的特色,《桃花源记》自然也在此列。再比如英国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讲述了主人公在航海期间偶遇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和慧骃国等不存在的国家游览。男主人公十分向往慧骃国的文明生活,对现实世界十分厌恶。《格列佛游记》通篇下来,负能量满满。再比如最为驰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托马斯·莫尔的作品《乌托邦》。作为天主教圣徒的托马斯·莫尔有着共产主义思想,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莫尔在《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托马斯·莫尔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都铎王朝》的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

除此之外,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中的男主人公尼摩船长就是一个对人类居住的国度深感厌恶,从此一心归隐于没有人类痕迹的大海深处。在《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中,凡尔纳都构建了‘鹦鹉螺号’和‘林肯岛’这样的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厌恶现实世界的情绪也很明显。尼摩船长最后也归于死亡,他的“世外桃源”鹦鹉螺号也长眠大洋之底。

在描述理想国的作品中,我们都很容易看到过于传奇诡异的情节描述。和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有着类似灵感构架的就是登上初中语文课本、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短篇《桃花源记》了。陶渊明的许多田园诗作都流露出厌世的强烈情绪,他渴望归隐山林远离人烟,《桃花源记》就是他这种情结的最强烈表示。

在中国古典志怪作品中,无论是《镜花缘》还是《山海经》,都带有一种鬼气森森的氛围,甚至可以说篇篇皆有《聊斋》风格。《桃花源记》也不例外。陶渊明的时代是东晋至南北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尤其是三国期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国情致使尸殍遍野,躲避战祸就是当时人们最大的奢求。但是这种愿望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就像莫尔的乌托邦也是不存在的社会一样。人们想摆脱这种痛苦,只有死亡这一条路。因此很多《桃花源记》的读者,认为晋太元中的武陵渔人所去的桃花源是死者的阴间世界。疑点:桃花源的墓道结构、禁忌的桃树桑竹以及穿越的服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初极狭,才通人”是古代墓道结构的典型特征,《大汉原陵秘藏经》记载前窄后宽是墓穴防盗的常见规制。民间出于对死者的避讳,是不会把房屋、村舍的入口弄得前窄后宽的。桃花源的村舍入口明显是有违生者居住地常规文化的。

汉末曹操墓,前窄后宽的墓道结构

“忽逢桃花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也符合古人选择依山傍水的宝地建造陵墓,《葬经》记载门前有桃桑,为大凶。因为桃树和桑竹被认为聚集阴气,民间是不会在家门口种植这种植物。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证实桃花源居民的服饰和晋朝百姓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从秦末到晋朝有五百年,晋朝的服装受少数民族影响和秦代有较大差距。因此桃花源居民的衣着款式跟上了外界的潮流,这对于与世隔绝的村落来说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所以曾有人断言,桃花源是阴间国度,他们的衣服是阳间的人烧给他们的。但这也有些说不通,这些秦末百姓假如真的死了五百年,外界早就不认识他们,更谈不上烧化什么贡品给他们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我个人认为《桃花源记》所讲述的并非什么鬼故事,而是一个稍有灵异之感的幻想游记。因为它符合厌世文学的特征,桃花源无法再被找到,正如《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小人国不会被格列佛再次光临一样,它们是现实世界不存在的地方。或许陶渊明和托马斯·莫尔一样看清了社会本质,甚至可以将《桃花源记》看作最早的关于财产公有制的设想,以及最早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欢迎点赞和评论

3

《桃花源记》是古人的乌托邦,但不需要这种阴暗的误读

对于《桃花源记》可能是让人们记住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好读书不求甚解,即不愿意为国为民,也不愿意因为五斗米而折腰,让别人呼来喝去,受人差遣的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陶潜更像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显然在我们了解的情况下,生活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他,是因为反感当时这个时代的黑暗腐败,对政府的失望,让他不愿意再工作。
说实话哈,陶渊明本身是不至于过隐居生活的人,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因为自己理想化的生活得不到满足才选择皈依深山老林,这算是他自己找到的一种信仰。

在陶渊明看来他追求的社会,是“男耕女织不相失”的桃花源生活,先秦·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更是陶渊明自己在《桃花源记》里的所有理想化社会状态。

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今天的一些人喜欢玩后现代解构,总觉得能读出一些作者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情,才是本事,他们的那种理念比之当时的陶渊明对他那个时代更加绝望。

本来当一个人遇到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又无法改变,要嘛选择妥协,要嘛选择逃避做梦,陶渊明是后者,但是他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践行自己的理想。改变不了当时,却不断影响着后来人。桃花源是不是最美好的社会形态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实际上,至少到今天没有一个社会形态是绝对完美的。只能说它努力契合并且让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

在陶氏的理想王国里,他自己最怕的是不能抵御现实的冲击,所以桃花源的人一直告诫渔人不可泄露,当然渔人是不会听进去的。这并不是渔人没有契约精神。而是陶渊明自己就是那个渔人。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希冀的世界,他其实希望传播出来,让后人去寻找,其实就是希望有更多的追随者,你缔造。当然他的桃花源作品很成功,成功的是让一部分拥有童话般的幻想,特别是那些有避世情节和无政府主义的人。但是他们只是想找到现成的,而没有想过是不是可以去把它经营出来。

到了今天,有一种更小众的思想,不管脑洞大开,还是出于其他什么目的性。他们硬生生的把《桃花源记》给弄成了比《聊斋》还阴森恐怖的故事。在他们心中首先是不相信有这样一个地方,甚至极度害怕有人去探寻。他们告诉人们,桃花源等于地狱。这里的没有人烟,只有阴魂,这里没有所谓的不知道魏晋,是因为他们早已被屠戮殆尽。于是告诉你看到的都是渔人被鬼打墙的幻想,彻底否定了桃花源的可能和希望之光,豁然开朗不存在。

虽然桃花源是一种理想社会,有乌托邦之嫌疑,但是并不是说它一无是处,社会发展也是一门科学,它同样可以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我们见不到或者达不到的事情,不见一部分人不能做到,也许你不能做到的,一部分人已经达到了。你看如今很多网红,也在表现一种他们自己希冀的乐园生活,那么是一出戏,人家能演出来,你只是不能而已。

所以为什么李子柒得到那么多人的肯定和喜欢呢?

陶渊明的时代跟今天比起来是不一样,也许今天他个人的性格依然会选择隐居,但是至少不至于一部分人想象的那么绝望,沽酒客相信会有桃花源的地方,但是会随着时代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模样。

4

我想笑,现代人吃饱了撑的吗,不懂不要瞎说,咋就成鬼故事呢?

首先,作者陶渊明东晋末南朝宋初人,诗人,文学家,散文家,做过几年小官,后因为厌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写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从题目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主要题材都是田园生活的。

桃花源记,用超现实的表达方式通过对人们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述,表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态度。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

.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也许就是这一笔,给人以无限联想,才让人脑洞大开,说这是鬼故事。

总之,我很喜欢这个小说,给人以闲乐,神往的感觉!

5

关于鬼故事《桃花源记》的传说

这个说法来源于近几年网友的“细思恐极”偏好:

“细思恐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来是个鬼故事!”

一旦有人这么一起头,这话题的热度一下子就上来了,网友们议论纷纷:《桃花源记》哪里成了鬼故事了?

认为《桃花源记》是鬼故事的依据

这个传说之所以貌似有理的原因,主要在于它是通过文本分析来揭示答案的:

你看,首先,捕鱼人以捕鱼为业,自然对平时捕鱼的环境十分熟悉,怎么会进入一个从没见过的桃花林呢?

其次,桃花源的布局,通过一个洞口进入,外窄内宽,像墓地格局。而阡,在古代也有墓地的意思。

且,桃花源里面的人分明和外面隔绝了几个朝代,我们都知道秦朝和魏晋的服饰是有明显区别的,陶渊明又为什么会写“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呢?这是不是暗示他们穿的衣服是外面的人烧给死去的人的呢?

最后,结尾渔人怎么都找不到桃花源了,而且刘子骥寻找未终也病死了,这就更为桃花源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据此,有人便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实是个鬼故事啊!

笔者辨析:《桃花源记》是不是鬼故事?

答案:不是

关于把《桃花源记》当鬼故事的说法,当个脑洞故事听一听就好,实在没必要当真,因为这个说法真的漏洞百出

首先,陶渊明不具备着鬼故事的动机。作为“古今第一隐逸者”,陶渊明所处的乱世时代使得他本身就无法去选择去朝堂建功立业,再加上他天性比较热爱自然,《归去来兮辞》中对此已经说得很清楚。

但他却又并非是对社会漠不关心,他有对社会的关怀,也写过一些“金刚怒目式”的诗作,他对社会有看法,因此陶翁写《桃花源记》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写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勾画了对于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的向往和对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的憧憬。

其次,“阡”有墓地的意思也是在唐以后,但陶渊明是东晋人。而且“阡”有墓地的意思不代表“阡陌”就有墓地的意思,阡陌只指交错的小路。

而渔人意外来到桃花源和之后都遍寻不着的描写,都只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渔人只是一个读者的引路人,不写渔人,我们怎么能顺着他的脚步来到这桃花源中呢?而后遍寻不着,更说明桃花源的虚妄,是可能为了加强桃花源的神秘性,增加艺术色彩;是陶渊明可能是在清醒的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这终究只是个理想。

文中最大的漏洞/bug:“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如果不是陶渊明真的没意识到这个服饰变迁的问题,那就只能是和上面一个解释:这佐证了桃花源理想社会的理想型和虚幻性。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桃花源记》可能是一个喜剧掩盖下的悲剧,但若说是鬼故事,实在是谈不上。

《桃花源记》原文 作者:陶渊明

文末附上原文,以便大家对照思考: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亭林文学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