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黎巴嫩是一个超级陌生的国家。提到这个国家,中国人脑子里闪过的就是:黎以战争、真主党民兵、恐怖分子、中国维和工兵营,还有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次炸死了驻黎巴嫩200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恐怖事件。

这不能怪中国人这样的印象,毕竟持续十多年的黎巴嫩内战不仅给本国民众和社会留下了极深的创伤,也给全世界的民众留下了炮火连天的战争印象。再者,这个国家实在太小了,在绝大多数的地图上,只能用1.2.3……阿拉伯数字来标出她的位置。因此,黎巴嫩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陌生而错误的。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因为采访叙利亚战争和中东动荡和原因,我先后往返黎巴嫩八次,其中在黎巴嫩逗留最长的时间是一次一个多月,与黎巴嫩国防军、真主党民兵高层、学界、媒体人士和普通民众交往甚多,并且先后在贝鲁特、的黎波里、比卜鲁斯,甚至贝卡谷地长时间调研与采访过。

首先,黎巴嫩是战争与和平并存的国家。你说这个国家不和平嘛,那走在贝鲁特的新区街道与滨海环城大道上,你有一种置身迪拜的感觉:林立的高楼,遍街可见的有品味的咖啡屋,热闹非常的夜店,星罗棋布的意大利餐馆与日本料理店,高端品牌的专卖店……很繁华很安逸的情景;约见黎巴嫩政府高层也不算难事,比如说我临时想采访黎巴嫩议长,直接登门报上姓名,与秘书定好时间次日就可以见到;更神奇的是,离贝鲁特最有名的清真寺边上便是保存完好的基督教的历史遗址,两者相安无事。然而,定下心来,十多年内战留下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比如说老车站被炮火炸黑的遗址,当年曾经是贝鲁特最繁华的酒店现在却是最大的战争废墟,高层建筑的外立面不时能看到枪眼或者炮眼。更令人担心的是在的黎波里,支持叙利亚政府与反政府的两派武装经常白天正常生活,夜里就相互交火。我在的黎波里酒店住两天没能睡过一场安稳觉,因为窗外不远处就是哒哒的枪声。至于黎以边境小镇,我到当地看到的是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休养生息地与越境攻击的据点。如此违和的国家就这样存在着。

其次,真主党武装在美欧媒体描绘中是“恐怖组织”与恐怖分子。不过,当我在贝卡谷地转悠采访的时候,与真主党民兵高层和普通成员打了许多次的交道。给我的感觉是,他们是黎巴嫩真正的主人,在当地民众心中的地位高于黎巴嫩国防军,因为黎以战争爆发时,国防军几乎没什么抵抗就溃逃了,而真主党民兵却让以色列国防军首次并没有真正取得胜利。不过,真主党民兵现在与黎巴嫩政府相安无事,而且在叙利亚战争中与伊朗一起坚定地站到了阿萨德总统这边,成为与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作战的最重要力量。

第三,黎巴嫩国家虽小,但贝鲁特却是中东地区最有名的“信息集散中心”,说白一点就是全球有名的间谍中心。阿拉伯国家、以色列、美国、欧洲、俄罗斯和其它国家的情报机构在这里猎取形形色色的中东情报,研究构勒改变中东政治格局的各种阴谋。因此,贝鲁特虽说动荡不安,但各种智库、学术机构、外交部门林立。情报人员、信息贩子、军火商充斥期中,让当地的局势格外复杂,而这也让黎巴嫩在中东政局中经常扮演着四两拨千斤的角色。

第四,黎巴嫩商人是中东很有名的。无处不在的中国人在贝鲁特却是新鲜面孔,因为黎巴嫩商人“大小通吃”,让很能吃苦的中国人都难以找到立足之地。用当地人的话说:“小商小贩都轮不到中国人的。”而黎巴嫩高层一心将贝鲁特打造成中东的“金融中心”。虽说政局风险让这种雄心大打折扣,但贝鲁特的金融地位在当今的中东还是数一数二的。

第五,黎巴嫩其实是一个很包容的国家。尽管身处中东,但在贝鲁特你能感受到各种宗教与文化并存的轻松。而这种轻松甚至吸引大批的沙特富豪们到当地度假。黎巴嫩官方与民众对中国或者东方人还是相当友好的,这个国家是落地签证,即使你第一次到这个国家,海关官员也是很友好地问几个问题,然后就放人过关,也不会索要小费什么的。我从叙利亚每次回到黎巴嫩都被海关官员留下大谈叙利亚的战局。然后就听他们感慨地说:“我们经历了太久的战争,可不希望叙利亚的事在我们这里重演。”

第六,黎巴嫩国家虽说但风景却很美丽。短短一个小时的车程,你可以从高山上的白雪之地抵达地中海之滨。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意大利的传统文化都能在这里找到感觉,而黎巴嫩的饭店宾馆的服务水平并不亚于国内的五星级。

还是要提醒一点的是,去黎巴嫩还是得谨慎,特别不要轻易去叙黎边境和贝卡谷地。安全还是很重要的。

最佳贡献者
2

木叔一直关注中东问题,比如10年前曾写过很多涉及到以色列的稿子,当时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或者确切地说是以色列和被视为恐怖组织的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战争,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记得2007年在以色列海法卡梅尔山上眺望全城的时候,一位已经退役的士兵说,真主党的炮弹当时都打到了海法。这里可算是以色列的腹地了,由此可见当时双方交战的激烈。

因此谈黎巴嫩在中东是怎样的存在,就要谈谈真主党在黎巴嫩的存在。而谈真主党在黎巴嫩的存在,其实应该先谈谈真主党的首领纳斯鲁拉,他比黎巴嫩总统的名气还大。

纳斯鲁拉(Nasrallah)的名字由“纳斯尔(Nasr)”和“阿拉(Allah)”组成,组合在一起就是“真主大获全胜”。这对他的支持者来说,这是一种美好的预兆。他的出现还是要怪以色列。

1982年6月,以色列大举进入黎巴嫩。主张伊朗介入的政治家在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和伊朗革命卫队的支持下,在贝鲁特南郊的贝卡组建了真主党。1987年,纳斯鲁拉担任了真主党的领导职务。这期间他结识了伊拉克教官,但也得到了去伊朗受训的机会。在伊朗这个什叶派神权国家生活的经历对这个年轻的什叶派穆斯林来说非常重要。

他很会作秀,针对当年袭击以色列海法等北部地区,他解释:总有一些这样的事情会发生,我们认为他们是巴勒斯坦的烈士,对他们表示吊唁。美国认为真主党是“恐怖主义组织”,以色列也一直把他作为暗杀的目标。但他狡兔三窟,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曾经形容他是只狡猾的狐狸。

以色列谴责纳斯鲁拉和真主党是伊朗和叙利亚的代理人。一个理由就是真主党盘踞在黎巴嫩南部地区,已然是一个独立王国,黎巴嫩中央政府对其几乎没有约束力。真主党有人有枪也有钱,时不时还和黎巴嫩政府军发生冲突。这样的一个武装组织怎么能在以色列眼皮底下存在这么久?各界普遍认为,没有伊朗和叙利亚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以色列媒体最近报道,以军正准备一场针对黎巴嫩南部的战役——既然黎巴嫩政府军无能,那以军就再和真主党打一仗。据说这是以色列将对真主党展开的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当然战争宣传从来都是真真假假,但无疑这也能说明黎巴嫩局势的复杂性。

可见,黎巴嫩就是这样一个奇葩的存在。第一个原因就是真主党的力量让该国的政局实际上不受中央政府完全操控,甚至被外界认为有恐怖组织驻扎其中。而联合国维和部队在该国南部也有驻扎,防止事态扩大。

黎巴嫩第二个奇葩之处在于中央的组成。

该国仿效西方实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基督教、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分别在该国政治格局中三分天下取其一。他们分别担任总统、总理、议长等职务,因此该国成了各种政治势力“合法”角逐的场所。这在全世界也是很难看到的各教派各管一摊,各司其职的奇特景象。

当然,这一方面可以平衡各界关系,但另一方面造成互相掣肘,效率很低,也给真主党这样的武装组织活动带来了很大便利,因为真主党竟然也有成员代表进入议会或者政府,来实现他们的利益。这也是挺奇怪的一种政治组合。

不过这种相对开明的政治空气,也让黎巴嫩显得很独特,风景好而且社会生活与其他中东国家有些不同。首都贝鲁特甚至被称为“小巴黎”,在中东穆斯林国家相对保守的大潮中,世俗的黎巴嫩的开放程度可见一斑。

黎巴嫩第三个比较奇特的地方在于该国历史。

就说最近几十年吧,反复被各界“侵略”。以色列和叙利亚都曾经进入过该国,也曾经打过仗、吃过亏。而黎巴嫩政府在这种摇摆的政局下还能继续存在。

木叔以上说过黎巴嫩和以色列的斗争,其实叙利亚的阿萨德政府也曾染指黎巴嫩,并将其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黎巴嫩人在反以的同时,很多人反叙情绪也很高涨。

这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黎巴嫩内战不止,叙利亚就趁机介入。直到2005年叙利亚军队才从黎巴嫩完全撤出。而这个撤出还是源于一次偶然事件——2005年2月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被刺杀。黎巴嫩人怀疑是叙利亚干的,因而反叙情绪更高涨——能在一国驻军还刺杀一国总理,谁能忍得了?于是叙利亚的leader,也是如今的巴沙尔同志在黎巴嫩反叙声浪中开始撤军。

以上木叔综合了历史、现实、人物与政治体制来分析黎巴嫩的奇特存在之处,希望能让各位认识一个相对真实与客观的黎巴嫩。当然还是那句话,如今的黎巴嫩相对安全,景色也挺美,很多自由行的游客已经把其作为了旅游目的地。

3

可多可少的一个小小国家。就象个小女孩,什么人都可打打你的屁屁,亲亲你的小脸蛋。你得学会乖乖的生活,要不然又得打屁股了。

4

就是一个旅游胜地,工资水平比中国东部强一些,首都贝鲁特的消费水平比上海贵一些,国内比较复杂,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基本分开,各大宗教下面还分很多分支派系很复杂。学生都是从小英法阿三语教学,盛产学霸。国内有一个公立大学和若干私立大学。

5

黎巴嫩之所以在近年来没什么值得关注的,是因为该国近年来不曾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政坛保持了微妙的动态平衡之故。

黎巴嫩存在感低,是因为首先在中东,新闻热点层出不穷。曾经备受关注的巴以冲突如今几乎很难在新闻中看到,取而代之的是ISIS、伊拉克库尔德人独立公投、叙利亚内战、也门战争、阿富汗战争、土耳其未遂政变与系列爆炸、卡塔尔与沙特、阿联酋、巴林等国断交等重大新闻。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重大新闻发生的黎巴嫩自然会被人忽略。其次,黎巴嫩面积小、人口少,在中东地区缺乏话语权。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有逊尼派埃及、沙特和什叶派伊朗,海湾地区和沙姆地区为中东两大热点地区,黎巴嫩一直游离在外,自然受关注度低。这就是黎巴嫩存在感低的两大原因。

再来说说黎巴嫩的外交。黎巴嫩虽然小,但国内派系林立、政党众多,总体来说,可分为沙特支持的314联盟与伊朗支持的38联盟,自然314联盟多为逊尼派、38联盟则为什叶派,黎基督教各派分属两大阵营中。因此,中东地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争斗也延伸到了黎巴嫩政坛,黎因此被称之为中东政局晴雨表。黎巴嫩宪法规定,总统由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总理由逊尼派人士担任、议会议长由什叶派人士担任。于近日辞职的总理哈里里即为逊尼派。黎巴嫩政坛的分裂,表现在其外交上就是在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谋求动态平衡且轻易不正式表态。什叶派人士频频访问伊朗,逊尼派人士自然纷纷前往沙特寻求支援。在外交问题上,谴责伊朗多由逊尼派人士发声,指责沙特则多由什叶派人士发话。在叙利亚问题上,黎巴嫩什叶派真主党支持叙利亚政府,甚至派兵到叙前线与叙利亚军队并肩战斗,但逊尼派人士则积极支持叙利亚各派反政府武装力量。

黎巴嫩接纳了本地区大量的难民,目前其首都贝鲁特依然有巴勒斯坦难民营(已发展成小城镇);叙利亚战争爆发后又接纳了100多万叙利亚难民。这对于一个人口不到500万的小国来说实属不易。同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黎巴嫩与以色列关系不睦。两国之间曾爆发过战争。’

在中东地区以外,黎巴嫩和法国关系密切,后者在黎巴嫩依然具有一定影响力。因为法国曾是黎巴嫩的保护国。法语也是黎巴嫩的通用语言之一,许多黎巴嫩人移民到法国,内战前的黎巴嫩也是法国人最爱的度假胜地之一。

在生活上,黎巴嫩气候宜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社会世俗化且开放,夜生活丰富,如果有时间来中东的话,黎巴嫩是一个还算不错的旅行目的地。

6

黎巴嫩在中东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

从地理位置来说,黎巴嫩是中东国家,但由于曾遭英法占领,黎巴嫩在生活方式上又是最西化的国家。

从人种和宗教来说,黎巴嫩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属于阿拉伯国家,但由于国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势力相当,不算是纯粹的伊斯兰国家。

从国内政治来说,黎巴嫩的三大政治要职三派并立,总统属基督教马龙派,总理属逊尼派,议长属什叶派。

从外交来说,黎巴嫩奉行中立立场和不卷入政策,但由于北部和东部相邻叙利亚,南部相邻以色列,黎巴嫩又往往会卷入地区冲突。目前黎巴嫩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总理哈里里领导的未来阵线为主的亲西方和沙特阵营。另一个是黎巴嫩真主党为首的亲伊朗和叙利亚阵营。

在黎巴嫩南部,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势力很大,经常与以色列发生冲突。真主党还同伊朗一起支持叙利亚政府。而属于逊尼派的总理哈里里与沙特关系特殊,进而与黎巴嫩真主党产生分歧。去年哈里里闹出的辞职风波,就是由于对真主党不满。

7

黎巴嫩在中东是一个难民就能挑起内战,搅乱整个国家局势,导致各方势力不断涌入,大国博弈的棋盘。

黎巴嫩在中东是个小国,现在一提起黎巴嫩,很多人就会想起真主党,因为真主党的大名在国际上那是响当当的,一有什么爆炸事件,必然就会有真主党出来说,此事由真主党负责。

而黎巴嫩真主党能够发展壮大离不开黎巴嫩内战。那么黎巴嫩内战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得从巴以分治,中东战争说起。

1947年,联合国同意巴以分治,以色列建国。阿拉伯国家组成联军发动了中东战争,但是阿拉伯国家是屡战屡败,战争中大量的巴勒斯坦人背井离乡成为了难民。

因为历史原因,这些巴勒斯坦难民被约旦接纳。然而难民在黎巴嫩没有就此安分,反而蹬鼻子上脸,干劫持客机,刺杀约旦国王的事。

约旦受不了,于是在1970-1971年,巴勒斯坦难民以及巴勒斯坦难民被侯赛因国王从约旦驱逐。而这些巴勒斯坦难民和游击队就涌入了黎巴嫩。

黎巴嫩是中东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国内政治力量就是两派,基督教派和伊斯兰教派。因为黎巴嫩的民众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人基本相同。然而基督教派和伊斯兰教派竟然和睦相处,联合执政。

所以黎巴嫩成为了中东地区最稳定的国家。黎巴嫩的旅游、银行、过境贸易给其带来高额收入,人民生活水平与石油国家不相上下。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更成为与苏黎士并称的国际金融之都和中近东交通、教育、文化中心,号称“近东巴黎”,黎巴嫩镑也成为和瑞士法郎、西德马克一样坚挺的国际货币。

然而这一切随着巴勒斯坦难民的涌入而发生了改变。巴勒斯坦难民被黎巴嫩南部的什叶派接收,然而巴勒斯坦游击队却没有吸取约旦的教训,仍旧我行我素,在黎巴嫩南部向以色列进攻,最终导致以色列反击,黎巴嫩民众遭殃,这还不算巴勒斯坦游击队开展向什叶派普通民众设立路障收过路费等过分活动。

巴勒斯坦游击队竟然干出了更过分的举动,挑起黎巴嫩基督教派和伊斯兰教派的斗争,从而从中渔利。

于是在1975年,巴勒斯坦游击队在黎巴嫩基督教教堂内打死了四名基督教长枪党成员。这下激怒了黎巴嫩长枪党,紧接着黎巴嫩长枪党开始报复,当天袭击了一辆公共汽车,将车上的26名巴勒斯坦人全部杀死。

1975年4月15日,巴勒斯坦游击队和基督教长枪党民兵之间在黎巴嫩爆发战斗,这一天死亡总人数接近100人。因为这件事爆发了黎巴嫩长达十五年之久的内战。

1975年9月16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在这里装备精良的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展开了激战,贝鲁特的街道变成了一片火海,黎巴嫩联合政府受到威胁。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为了控制街区逐个争夺建筑物,然后将它们作为堡垒。商人和居民都躲藏起来。

这场战斗使内部已经存在分歧而已陷入瘫痪的黎巴嫩联合政府公开破裂。原因在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准备以黎巴嫩为基地向以色列发起进攻而引起的。黎巴嫩伊斯兰教徒支持巴解,而基督教民兵坚决反对,两派尿不到一个壶里。

由于黎巴嫩军队主要是基督教徒,所以黎巴嫩基督教派得到军队支持,而伊斯兰教派没有武装力量,只好和巴勒斯坦游击队联合。在战争初期,由于基督教派军队的装备和训练上比巴勒斯坦游击队要强的多,于是基督教派占据上风。

1976年1月,黎巴嫩长枪党在政府军的支持下包围了三个巴勒斯坦难民营。于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也参与进来,对黎巴嫩长枪党进行反击。

黎巴嫩伊斯兰教派开始配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而且巴解还得到了叙利亚的允许。巴解正规部队“巴勒斯坦解放军”和巴解“闪电”部队8000人同时从叙利亚境内开入黎巴嫩。这下黎巴嫩政府军不是其对手,巴解控制了黎巴嫩大部地区。

黎巴嫩军队这时候也发生了哗变,伊斯兰士兵约6000人宣布成立“阿拉伯黎巴嫩军”,公开倒向伊斯兰教派;还有一部分黎巴嫩政府军宣布中立,致使黎巴嫩基督教派的力量大为削弱,黎政府面临垮台。

黎巴嫩基督教派节节败退,于是黎巴嫩总统苏莱曼·弗朗吉亚(基督教徒)向叙利亚总统老阿萨德请求叙利亚进入黎巴嫩维持局面。

于是1976年5月,叙利亚总统老阿萨德派遣3.5万军队以“阿拉伯威慑部队”名义进驻黎巴嫩,并长期驻扎下来。同年,黎巴嫩大选,基督教徒萨尔基斯当选为黎巴嫩总统,萨尔基斯在得到叙利亚、以色列、美国和沙特的共同支持后,开始收拾黎巴嫩残局。

黎巴嫩基督教派和伊斯兰教派又回到了谈判桌上。但是不幸的事又发生了,进入黎巴嫩的叙利亚军队和基督教派民兵擦枪走火,引发了新的战争。叙利亚与基督教民兵之间曾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形势对基督教派愈加不利。

于是黎巴嫩被几大武装控制,1977年,黎巴嫩分裂成由叙利亚部队控制的北部地区,由基督教徒控制的海岸地区以及由激进派伊斯兰教派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控制的南部几块飞地。

这一局面没有维持多久,就因为以色列的介入而更加混乱。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黎巴嫩南部为基地,多次潜入以色列袭击以军哨所、而且向以色列村庄发射火箭和炮弹。1978年3月,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再次潜入以色列,袭击一辆公共汽车。

而这一行动让以色列展开了报复。以色列军队举行了代号“利塔尼”的军事行动。于1978年3月14日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南部,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根据地发动毁灭性进攻,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片地区。后以色列人遵照联合国决议撤出,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该地区。

1980年,叙利亚在黎巴嫩部署导弹,黎巴嫩长枪党和叙利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以色列出动飞机袭击叙利亚人,并轰炸贝鲁特地区,以示警告。叙利亚没有从入侵黎巴嫩得到利益,反而陷入泥潭,于是和黎巴嫩基督教派和解。

1981年7月24日,叙利亚和黎巴嫩基督教武装达成了一项临时停火协议。叙利亚军队退出后,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随即同黎巴嫩政府军交战,黎巴嫩政府军不敌,被巴解夺占了黎巴嫩南部大片地区。

巴解又从黎巴嫩南部进攻以色列。以色列为了扶持黎巴嫩基督教派,同时打击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发动了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以色列出动军队6万余人,大举入侵黎巴嫩,深入黎境约90公里,占领约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色列军队包围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巴勒斯坦武装力量1.2万人撤出贝鲁特,分散到8个阿拉伯国家。

同年八月,基督教派强硬派人物贝希尔·杰马耶勒当选黎巴嫩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提出了一项强硬主张,就是一切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解散所有教派武装、建立统一的政府军和实行全国和解。

这个主张遭到了叙利亚、伊斯兰教派和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反对,贝希尔·杰马耶勒被炸身死。他的兄长阿明·杰马耶勒继任总统。阿明·杰马耶勒调查兄弟的死因,发现凶手是叙利亚特工。

阿明·杰马耶勒不敢得罪叙利亚,将枪口指向巴勒斯坦难民。这下惹怒黎巴嫩长枪党,为了报复巴勒斯坦游击队,在以色列的支持下,黎巴嫩长枪党制造了贝鲁特大屠杀,近三万巴勒斯坦难民被杀。

这件事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反对,1982年8~9月,美国与法国、意大利等国组成多国部队,进驻黎巴嫩。在美国参与下,黎、以双方经过谈判,于1983年 5月17日签定了以色列从黎撤军的协议。

由于以色列军队撤军的同时,美国要求叙军和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也撤出黎巴嫩,因而遭到叙利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伊斯兰教派的抵制。

1983年4月18日,美国驻贝鲁特使馆被炸,50多人死亡。同年10月23日,在事先未得到任何警告的情况下,美国和法国在黎巴嫩的维和部队驻军司令部相继被炸,美军死239人,法军死58人

叙利亚自1976年6月初以来,在黎境内一直驻有3万左右军队。叙利亚军队支持伊斯兰教什叶派和德鲁兹派两大民兵武装,反对政治改革持强硬态度的基督教派。

黎巴嫩基督教派为牵制什叶派阿迈勒民兵和德鲁兹民兵,开始默许巴解武装从1985年起陆续重返黎巴嫩。后者随即与阿迈勒民兵武装发生矛盾,1986年9月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

在叙利亚的压力之下,黎巴嫩领导人 胡贝卡在强大政治、军事压力下,接受叙的调解,伊斯兰教什叶派和德鲁兹派达成了结束内战、进行政治改革的协议,为全国和解带来了新的希望。

1987年黎巴嫩什叶派民兵在叙利亚的支持下,攻击巴勒斯坦难民营,造成数万人伤亡。不久什叶派民兵和黎巴嫩真主党交战。真主党不敌什叶派民兵,伊朗开始介入黎巴嫩局势,支持黎巴嫩真主党。黎巴嫩真主党民兵得到伊朗支持重新集聚力量发动反攻,夺回贝鲁特南郊80%的地区,双方死伤千余人。

1989年3月14日,黎巴嫩基督教派领导人为了驱逐叙利亚军队,发动了对叙利亚军队的进攻,叙利亚军队和黎巴嫩政府军进行大规模炮战,造成5000多人伤亡、数十万人逃离及1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1990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吸引力被伊拉克吸引。这时叙利亚趁虚而入,叙利亚支持的政府军和叙利亚军队开始攻击黎巴嫩基督教派军队,基督教派军队节节败退,全军溃败。

黎巴嫩政府开始在全境行使权力,着手实行将所有派别武装撤出首都的“大贝鲁特”计划。至次年5月,除部分真主党武装外,黎各主要派别武装均撤出贝鲁特,交出武器宣布解散。

至此,长达15年,造成14万人死亡和数百亿美元经济损失的黎巴嫩内战基本结束。

8

黎巴嫩人口有600万,是中东国家中基督教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基督教人口占60%(另一种说法是46%),其余为伊斯兰教,主要是什叶派和逊尼派,还有一少部分属于德鲁兹派(德鲁兹派属于什叶派的一支)。黎巴嫩原来是法国的殖民地,国家比较西化,是中东最开放的国家。黎巴嫩《民族宪章》确立教派分权的政治体制,其中“共和国总统为基督教马龙派,议长为伊斯兰教什叶派,总理为伊斯兰教逊尼派;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在议会议席的比例是6∶5”。由于国家实行教派分权,西方各种势力的介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比较尖锐,教派武装长期存在,有基督教的长枪党、什叶派的真主党(伊朗支持)、亲叙利亚的阿拉维派武装。由于复杂的政治纠纷、教派纠纷该国长期没有总统。

9

因为黎巴嫩长期内战,所以其他国很少同他打交道,因为得不到好处,所以很少人知道有这个国家存在!而我国为什全世界也关注我们,也影响着全世界经济发展!因为我国一向主张是和平发展,国内和平稳定和谐,公平贸易愿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建共创共享多赢!一带一路已经是非最好证明,我们还要把一带一路的范围扩大,让更多国家一起受益!

10

战争与和平

这个地中海边的小国,

东部和北部接壤叙利亚,南部比邻以色列,

对于许多不熟悉这里的人来说,

首先想到的就是“战乱”与“动荡”。

但也确实是一个美丽且值得一看的国家:

深厚的历史底蕴,中东地区最惊艳的美食,

充满活力的“中东小巴黎”——贝鲁特,

从海滩到雪山只要30分钟,

曾被《lonely plant》和《国家地理》

评为“人生必去目的地”和“全球旅行十佳地”。

传统与现代

这里是当今世界上文化、

宗教最为多元的国家之一,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存,

教堂和清真寺并肩而立,

传统和现代在这里融合,

但复杂的宗教结构并不影响她

被CNN评为全球夜生活最棒的国家之一。

古老与摩登

这里拥有有悠久的历史,

拥有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和波斯人等

所留下来的文明遗迹,

第一眼望去是陈旧宁静的建筑

和战乱留下来的痕迹,

停下来你就会吃惊于她的富裕,奢华和格调。

事实上,她是阿拉伯世界中一个另类的存在,

开放,西化,人们可以自由地喝酒,

女人们不被要求强制戴头巾。

这里就是黎巴嫩,

当你亲自踏上这片地中海东岸的古老土地,

她的美丽将会从历史的断壁残垣中重生,

展现出别样的奢华与韵味。

贝鲁特

如今的黎巴嫩是中东最自由的国家,最开放的社会。位于黎巴嫩海岸线中部的首都贝鲁特,背靠山脉,面向地中海,气候宜人,风景如画,并以其独特的地中海式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的,更是被称为“东方小巴黎”。

by @doubleliker

漫步城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在这里交融并存,罗马以及和时尚购物区、不同时期的教堂与清真寺都在这里并肩而立,但是战争留下的伤痕却未曾褪去。一半子弹楼,一半新楼,落寞的布满弹孔的老建筑和新建筑一起诉说着城市历史。

by @beirutpage

15年的内战蹂躏使得贝鲁特这个城市变得脱节和分裂。奥斯曼帝国时期和法国殖民时期,遗留的摇摇欲坠的别墅,点缀着战前时期蓬勃发展的实验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by @doubleliker

来到市中心的星星广场附近,这个被重建的地区,让人有种错觉,以为身处欧洲,令人眼花缭乱的中东建筑上挂着“法国名字”。在充满法式风情的建筑下到处是琳琅满目的奢侈品和欧式的咖啡厅,无论是服装还是钟表,最新款的包包和昂贵的巧克力,甚至豪华跑车,在这个完全现代化的市中心比比皆是。

by doubleliker

色彩斑斓的街头涂鸦

在80年代和90年代,黎巴嫩的政党使用涂鸦或是标识作为其宣传的一种形式。在贝鲁特的一些地区仍然可以看到它们。

by doubleliker

鸽子岩

在贝鲁特除了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唯一的自然美景便是鸽子岩。鸽子岩由两个岩石拱门组成,毗邻悬崖,从那里你可以欣赏到令人惊叹的日落和海景。

美国大学

在黎巴嫩内战期间,哈姆拉是知识活动的中心,因为它充满了剧院和其他文化机构,哈姆拉拥有中东最负盛名的大学——贝鲁特美国大学,从足球场延伸到海边,绿树葱葱和蔚蓝大海组成就一幅幸福感满溢画面,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学习,想想都让人心动。

by doubleliker

五处世界遗产

黎巴嫩目前有五处世界遗产,包括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古城安杰尔(Anjar)、腓尼基的“太阳城”巴尔贝克(Baalbek)、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比布鲁斯(Byblos)、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修道士聚居地圣谷(Ouadi Qadisha),以及拥有诸多腓尼基和古罗马遗迹提尔。

巴尔贝克神庙

巴勒贝克是黎巴嫩最壮观的考古遗址,位于贝鲁特东北80多公里贝卡山谷的高处,在往北便是叙利亚 。

by @koala_republic

“巴尔贝克”在腓尼基语的意思是“太阳之城”,如今的遗址群是腓尼基文明与罗马文明融合的产物,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罗马遗迹。其中酒神神庙保存最为完整,甚至依旧可以欣赏到神庙顶部的精美雕像。

by @arkeolojiyedairhersey

至今人们都无法想象上千年前,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搬起巨石的。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罗马人一点一点的建造出来了,如果世界上有奇迹,想必就是这个样子了吧。

by @stephanieatalaofficial

比布鲁斯

比布鲁斯是腓尼基人的发源地,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有人居住。几千年来,比布鲁斯与地中海地区的历史密不可分,除了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十字军城堡外,还可一路从奥斯曼建筑追寻到腓尼基神庙、从罗马式教堂回到罗马剧场。

by @myown.sunshine

提尔

提尔拥有黎巴嫩最美丽的海滩,是一个可以安静享受太阳浴或者惬意度假的好去处。罗马时期的巴斯遗址群(El Bass Excavations)中不仅拥有哈德良时期所建造的巨型拱门,更有可以容纳近两万人的大型竞技场,被认为是罗马时期所建最大的竞技场。

by @jubranelias

从海滩到雪山

黎巴嫩国土面积只有一万多平方公里、不到北京总面积三分之二,地形却是相当多变:这里有蔚蓝的地中海岸、绵延的沙滩,也有蜿蜒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和美丽的湖泊。你可以在一天之内享受海滩和山峰的美景。

by @lebanonoutdoors

by @jubranelias

黎巴嫩的气候条件也是许多中东国家所没有的。黎巴嫩位于地中海东岸,典型的地中海气候让夏季和冬季都非常宜人。夏季阳光充足,天空蓝到刺眼;冬季多雨,却不会太过寒冷,一旦下雪,人们便高兴地跑到雪山上去滑雪。

by @m.a_wanderer

by @jubranelias

离贝鲁特不远的乔福山区(Shouf Mountains)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这里有黎巴嫩最大的雪松自然保护区,是许多黎巴嫩人周末逃离喧闹,享受清净的好去处。

by @jubranelias

by @jubranelias

美食推荐

从灰烬中涅槃重生的贝鲁特,无论是艺术、美食、酒店还是夜生活,都可以和伦敦、上海和纽约相媲美。

黎巴嫩美食在阿拉伯美食界的地位,几乎就是川菜在中国美食界的地位。人们一提到好吃的阿拉伯美食,首先想到的就是黎巴嫩菜。事实上世界所有城市的阿拉伯餐馆里,最贵最高档的那个永远都是黎巴嫩餐馆。

从传统的冰淇淋店、时髦的咖啡馆到繁华的炸豆丸子摊,甚至时尚的高级餐厅,都供应了景点的黎巴嫩菜肴。

美酒

黎巴嫩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红酒产区之一。Chateau Musar、Domaine des Tourelles、Ixsir和Chateua Kefraya只是黎巴嫩生产世界级葡萄酒中的几个酒庄。你一定要多试几款酒。黎巴嫩最好的葡萄园大多位于贝卡河谷(bekaa valley)。这里的土壤富含石灰石,又常年被黎巴嫩山脉积雪融化后形成的溪水灌溉滋养,昼夜温差大,葡萄一年可接受长达240天的连续日照。

咖啡馆

Kalei是一家超酷的咖啡店,隐藏在热闹的马尔米哈尔大街(Mar Mikhael)社区的后街。咖啡店设计明亮而简约,有着绿松石的木质百叶窗和一个可爱的小院子,挂满灯笼的参天大树提供了乘凉之地。

派对

贝鲁特人是有名的派对动物,这也是一个不眠的城市,大可期待着在天台酒吧或者地下夜总会跳舞到天亮。没有其他屋顶酒吧和夜店比Capitole更适合品尝鸡尾酒和跳舞了。这里供应极其美妙的鸡尾酒、音乐和难以置信的城市全景。如果你想体验贝鲁特夜晚的城市精神,这里是必到之处。

黎巴嫩早餐

最地道的黎巴嫩早餐位于Mar Elias的Al Soussi。试下传统Foul(带柠檬、蒜泥和小茴香的蚕豆)和炒蛋配Gawarma(炒碎羊肉配香草)。

超级沙威玛

Restaurant Joseph提供黎巴嫩最好的沙威玛之一。完美的薄层,美味的新鲜面包,配上多汁的生菜和腌菜。一切都是最好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它口味绝佳的原因。

酒店推荐

贝鲁特默维皮克酒店

M?venpick Hotel Beirut

这家豪华度假酒店位于贝鲁特市中心,在地中海海岸拥有自己的私人海滩,你可以在Bourj Al Hamam Restaurant餐厅品尝品质正宗的黎巴嫩菜肴,或在Hemingway's Bar and Lounge餐厅一边享受户外用餐一边欣赏大海全景。

地址:General de Gaulle Avenue, Raouche, 35160 贝鲁特, 黎巴嫩

参考价格:人民币1300元/晚起

贝鲁特里维埃拉酒店

Riviera Hotel Beirut

这家海滨酒店坐落于贝鲁特海边的滨海大道,广阔私人海滩和享有全景的部分客房,可欣赏到Corniche海滨的一览无余的海景,或可俯瞰享有贝鲁特美妙的海岸线景色的Riviera酒店海滨酒廊。

地址:Corniche El Manara, Ras Beirut, 1103 贝鲁特, 黎巴嫩

参考价格:人民币700元/晚起

安全问题

黎巴嫩,战争留下的创伤依旧历历在目,但同时这座城市又显现出别样的年轻活力。她是中东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尽管这个国家确实经历了25年的内战,但早在1991年就已经结束了,至今已经超过27年。尽管黎巴嫩和以色列战争发生在2006年,但仅持续了一个月。

她与叙利亚接壤,但是边界受到高度保护和控制,所以,叙利亚冲突进入黎巴嫩的可能性不大。

by @jubranelias

黎巴嫩是世界上文化最多元化的国家之一,从宗教的角度来看,也是整个中东地区最自由的国家。它拥有最多的无神论者(尤其是年轻人),到处都可以买到啤酒,并允许在街上喝酒(而且很常见)。

by @jubranelias

黎巴嫩面积不大,从首都贝鲁特出发,前往其他城市都可以当天返回。由于其他城市的住宿条件及治安情况都不如贝鲁特好,建议以贝鲁特为据点,前往其他城市进行“一日游”即可。

by @jubranelias

实用信息

01

汇率

黎货币为黎巴嫩镑(缩写为L.L),也称里拉,黎当地实行双币制,除黎镑外还流通美元。近十年来,黎镑兑美元汇率基本固定为1美元约合1500黎镑。人民币与黎镑不可直接兑换。

02

时差

中国比黎巴嫩快5小时。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