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未,我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冬季非常寒冷,基本都在零下20多度。有天早晨上班,大概早上十点多,路过一个小卖部,门口有两个哈萨克牧民在喝酒,买了一块红豆腐(豆腐乳),并且削了根小木棍,蘸着豆腐乳喝酒。这是我一生见过的最奇葩下酒菜。见过大清早喝酒的,但没有见过用豆腐乳当下酒菜喝酒。我非常感慨,幸福有的时候不是山珍海味或美味佳肴,幸福就是心的满足,山庄别墅满汉全席,那是别人眼中的幸福,个人的幸福就是一点一一知足常乐!
看到电视里面的石头蘸酱油。
原来上班时的一位同事,每天口袋里只有2毛钱??,上班前路过小卖铺,拿出来1毛??,售货员用酒提子打了一两白酒,倒入白瓷杯递给他,另外给他两、三颗水果糖,这个是七十年代末,我们这里卖的散白酒有七分钱一两的和八分钱一两的两种,俗称:"一毛找儿",意思是说,一毛钱一两还要找回几分零钱的。
他也不要菜,剝了一颗糖纸,含在口中,"咂吧咂吧",三、五口把那一两酒Chou完,再去上班。下班时时间会稍微长点儿,照例是"一毛找儿",但是会跟别的同样来喝酒的酒友"兑一会大敌…"
另外一位,据他自己讲是小学尚未上完,每次喝酒时也不要别的下酒菜,一本小人书足矣!常常是翻几页,看到兴奋处,停了下来,来上一口,而且时机把握的相当准确,往往是一本小人书从头看到结束,二两白酒也是准时下肚…
图片源于头条。
二十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在一个乡镇中学当老师。
那地方的人普遍好酒,别说大老爷们,就是大姑娘小媳妇没事的时候也经常闹两口。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刚出去参加工作连电视机也没有几个人买得起。
所以,业余时间做得最多的就是喝酒。
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工作时间不准喝酒的规定,本地酒厂酿的高粱白酒物美价廉,几毛钱一斤。
喝酒肯定多少得有点下酒菜,虽然没有下酒菜的时候也喝过。猫老师和一个同学就曾经就着一碗稀饭灌下了半斤白酒。
那时收入低,也不敢大酒大肉。有几个炒鸡蛋、花生米、回锅肉之类的下酒菜就很奢侈了。
遇到月底的时候,大家兜里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下酒菜就成问题了。
好在那时一般家家都有泡菜坛子,泡点酸萝卜酸豇豆什么的。在没有下酒菜的日子里,这些泡菜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所以那时经常看到几个好友坐着一起,一壶高粱白酒,一碗切成细丝的泡萝卜。一口白酒,一筷子泡菜,喝得满脸红霞飞。
有一次,学校的一个同事来了几个好友,个个都是海量。喝光了家里存的七八斤白酒,醉醺醺找出找酒喝。结果把家里准备停电时照明用的两斤煤油喝光了。
那一晚上,最后他们下酒的也是泡萝卜。
那一晚上参加的可没有猫老师,我听他们说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除夕过新年,已经过了12点了,饺子也吃过了,我大姨夫后半夜馋酒,3两的口杯,半杯56°二锅头,就一瓣大蒜,一口闷。
一个酸梅豆,一顿酒,酒喝完了,还剩十分之九,舌头舔一下一口酒。
一个鸡蛋,一顿酒,酒喝完了,蛋黄还没有看到,因为还在啃蛋壳上的蛋白。
一块干地瓜片,一顿酒,酒喝完了,还剩一半,因为太甜了。
一粒大盐巴,一顿酒,酒喝完了,因为酒太淡。
一块饼干,一顿酒,酒喝完了,还有一半
这是一个30年代出生的老人喝酒的记忆。苦,这不是奇葩。
最奇葩的是下酒菜是五十至七十年代的老人(邻居),一盘蚕豆大的小石子,葱花爆锅下石子翻炒,烹酱油,出锅,下酒,咂摸完洗净,下顿酒再炒。
做别人家辣椒地里一口辣椒半口酒
洋钉子扎咸鸭蛋,一个咸鸭蛋能喝一个月酒!
洋钉蘸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