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虽是出自演义,倒也并非毫无道理。在三国的大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卧龙诸葛亮,还是凤雏庞士元都是各方都想要极力争取的人才。

只不过人才也会有自己的选择,最终花落谁家那就要看谁更让这两位人才所青睐。

很多人都说,庞统虽然与诸葛亮齐名,但事实上,他的能力远不及诸葛亮。这其实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证据。

庞统一生好用险,其早早殒命,让他丧失了在后三国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而诸葛亮个性稳重,再加上后来他独自撑起蜀汉大旗,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诸葛亮要强于庞统。

卧龙、凤雏孰强孰弱,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毕竟,两个人没有什么太多可以进行横向对比的事迹。但如果仅仅以两个人对荆州的看法,就判断二人的强弱,未免有些偏颇。

分析

  • 再现庞统的原话

要想分析庞统这句话的意思,那我们就必须重新再来解读一下庞统这句话。那么,庞统所说的原话是何面貌呢: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看完这句话,我们来自信的分析一下这句话。

1、庞统所说是否属实:众所众知,在经历了赤壁之战后,荆州一代,也没有了往日的欣欣向荣。所谓的荆州残荒、人物殚尽,正是战争后的事实展现。

那么东有吴孙、北有曹氏,更是地理上的真实表现。荆州之地,的确面临着孙权、曹操双向的威胁。虽然此时孙刘联盟并无破裂,但破裂也是迟早之事,无法避免,庞统担忧绝非多余。

2、庞统此说目的何为:我们来看庞统最终的落脚点“鼎足之计,难以得志”。庞统最后的落脚点丝毫没有问题。

庞统的意思是,如果要仅仅凭借荆州一地,鼎足之计,必然难以得志。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刘备真的不把眼光看长远,他经营荆州再好,也难以超越刘表。那么依旧是没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庞统之所以这么说,真实的目的是为了让刘备夺取益州,扩大战果:

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处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这是庞统的后半句话。

简单而说,庞统是在向刘备进言,提出合理化意见,助其完成政治抱负。也是刘备必须要走的一步棋。

  • 简说《隆中对》中诸葛亮所制订的计划

《隆中对》是绝对意义上的千古名策。且不论后期执行的效果如何,单从理论上的合理性来说,排在历史前五,那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言论: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诸葛亮所言,正是当时刘备最需要的。此时的刘备虽有英雄之志,但苦于没有地盘得以发展。于是,诸葛亮就给他制订出了发展计划。

第一步:以“巧取豪夺”的方式,从刘表的手中获得荆州。我们看一下诸葛亮所说的话: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这是什么意思呢?刘表无力占据荆州,让刘备尽量以兵不血刃的方式,来夺取荆州。

但人算不如天算,曹操攻打荆州,孙刘无奈进行联盟,这就有了后来的赤壁之战。而赤壁之战的结果就是,刘备不仅没有兵不血刃的拿下荆州,而且荆州还被瓜分了。

此外,刘表多年经营的这片“乐土”,也在刀光剑影中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个是始料不及的事情,诸葛亮不可能在《隆中对》的时候,就预见到这一结果。

第二步:拿下益州。因为益州之主刘璋无能,而且益州之地又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所以,诸葛亮的计划中,拿下益州是必然行为。

这一点庞统与诸葛亮的观点是一样的。都是要夺取益州的,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 岂可以此分高下

庞统与诸葛亮是否能分高下,我无法给出结论。但绝不能因为这件事而分出高下来。

1、庞统进言时候的背景,与《隆中对》时候的背景已经不同。天下格局又完成了新一轮的洗牌。诸葛亮对荆州后来的境况并没有预料到,所以他在《隆中对》时对荆州的重要性做了大量的阐述。

而庞统在向刘备进言的时候,荆州的确也已经遭遇了战火的袭扰。整体的情况与《隆中对》不再一样了。客观来说,庞统所说,更加与时俱进。

2、庞统并未否认荆州的重要性。庞统的话,的确是说出了荆州的问题。但庞统所说,也是从荆州的当时的面貌而说。

我并未感觉到庞统认为荆州是累赘,我只是觉得庞统在向刘备阐述一个事实。庞统从来也没有说过荆州可以忽略,从来没说过荆州不重要。他阐述事实的宗旨都是为了夺益州服务的。

3、在益州方面,庞统与诸葛亮是英雄所见略同。庞统出仕刘备的时候,刘备已经获得了荆州的部分地盘,而依照刘备当时的实力,想在荆州有更大的作为,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刘备就需要把目光盯向其他的地方,既然北方的曹魏和东边的孙吴,刘备没有实力同他们虎口夺食。那不如就把战略扩张定向益州。事实也证明夺取益州对蜀汉非常重要。

后来的发展也证明,庞统的担心并不多余。危机四伏,而又一直被人惦记的荆州,时刻处于危险当中。

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刘备没有夺取益州,那么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就又没有了根据地,还得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

结语:

庞统从未说过荆州是累赘这样的话,他的话只是在摆事实,为了让刘备把益州提到日程上,这样才可以让刘备得以更快的发展。

而且庞统所说的也非常可观,如果刘备想凭借荆州一地发展的话,那的确是“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在对刘备势力扩张的计划上,庞统与诸葛亮基本上还是一致的态度。而且庞统也从未表述过荆州是累赘的意思。

二人之所以会出现不一样的言论,完全是因为说话时候的背景发生了变化。仅仅以此来判断二人高下,并不客观。

最佳贡献者
2

根本不是这回事儿!

庞统曾经跟刘备说过一段话:荆州荒残,人物弹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处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荆州战略地图)

这句话浅显明了,荆州经过大战之后,民生调弊,不可定都或者是将重心放在荆州。

反而是益州没有经过大战,可以在那里发展实力,然后把荆州当作一个向外的跳板,北可上宛洛,东可顺流而下压制东吴。

这跟诸葛亮的规划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冲突之处。 荆州自古以来就是六大战略要地之一,因此它的危险系数极高,历史上难有把京都定在荆州的例子。

而诸葛亮早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就为他设定了“以荆州为跳板,吞下益州,待天时有变,一上将率荆州之众以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兵以出秦川”的战略规划!

在诸葛亮的规划中,首先是拿下荆州,然后再拿下益州。

荆州是跳板,益州是目的。

而且,在诸葛的想法中,就算奠定天下三分之后,待天时有变,也是“一上将”率荆州之众以向宛洛,这说明了诸葛亮又将荆州当作了克复中原的一块跳板;而“将军(刘备)以出秦川”,这也说明了诸葛亮也是把益州当作了根据地来发展。

诸葛亮和庞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并无冲突之处。

我们不可不注意的是,从西汉刘邦之后,再也没有蜀中势力能夺取过天下的例子了!

光光只一个益州是不可行的,益州山高地险,所以它就像是一个保险箱一样,里面的人很难走出来,外面的人也很难攻进去。

因此,他需要跳板,一个是汉中,一个就是荆州,所以荆州不是累赘,而是一块很重要的战略要地!

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长期规划,短于军略,而庞统却长于军略,这两个人本来是互补型的,只可惜庞统死于“落凤坡”。

文——千古

3

我不是太清楚提问者说的"庞统说荆州是累赘"的话语出自何处!我查阅了一些史书只发现《九州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话:



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庞统说这段话的背景

时期:庞统提出这个言论是法正劝解刘备取益州时,刘备内部集团开会时说的。

荆州情况:庞统说这段话,是赤壁之战之后。荆州成为天下争夺的主战场,而荆州的归属权也是被三家瓜分的状态。



曹,孙,刘三方的情况:曹操占据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大后方相对稳固。孙权战力江东,经过孙氏三世的建设,也已经站稳脚跟。而刘备只有荆州部分区域,而且这块区域在以后的时间内肯定是连年征战,所以刘备没有稳定的大后方。

这段话的意思和目的:这段话,是庞统劝解刘备取益州的话。他讲述了荆州目前战乱的情况,告诉刘备荆州是四战之地,我们的大本营不能建立在益州。而益州却是天府之国,我们可以占领益州作为大后方。

总结:这段话中庞统没有说荆州是累赘,只是说明了刘备要想发展必须取益州的原因。


荆州对刘备的作用

一,有荆州时: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如果拿下宛城兵峰直指许昌。是完全可以动摇曹魏根基的。但是可惜的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一切成为泡影。



二,无荆州时:诸葛亮在六处祁山的过程中,大部分都因粮草不足导致无奈退兵。这完全是因为没了荆州,蜀汉少了一块有效的跳板。无论是从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没有办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手段。再加上粮草运输困难,蜀汉的北伐其实毫无胜算。



庞统和诸葛亮的对比

关于对荆州的看法:由于庞统死的比较早,史书上并未留下庞统对荆州这块区域的看法。但是我可以肯定,作为战略要地的荆州,庞统和诸葛亮的看法肯定是一致的。无论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庞统劝刘备取益州的话中,都明确指出,益州可以作为战略后方。而对于荆州这个四战之地,必定作为一块进入中原的跳板。跳板没了,刘备出川的难度将史无前例的大。

最后是诸葛亮和庞统谁高谁低:我认为这个没有答案。入川之战,刘备带庞统,而让诸葛亮留守荆州,其实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庞统的军事才能可能高于诸葛亮。但是可惜的是,庞统死的太早,没留下太多计谋。而诸葛亮的长处是谋划大局以及发展内政。就诸葛亮一生而言,其实并未有太过突出的军事战绩。但是他对蜀汉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结语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无法给出庞统和诸葛亮孰高孰低。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如果庞统不英年早逝,蜀汉集团可以走的更远。

4

比较诸葛亮与庞统关于荆州的战略,首先得明白两人的战略是什么?

对于诸葛亮来说,关于荆州的战略定位就是来自《隆中对》战略,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得很明白: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

最重要的一句话是: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言外之意就是说:荆州是个战略要地。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如果想要统一天下,有所作为,那么就必须争夺荆州。那么争夺荆州有什么作用呢?

诸葛亮与隆中对

诸葛亮同样说得很清楚:待天下有变时,命令一上将从荆州向北攻打,刘备率益州军队出秦川,两路北伐,就能统一天下。

换句话说,诸葛亮《隆中对》为刘备谋划的是整个天下,而荆州就是刘备争夺整个天下中最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刘备所有实力的二分之一,荆州与益州的不同点在于:荆州是战略要地,益州是偏安一隅,荆州可攻可守,益州易守难攻,荆州与益州相辅相成,才能成就大业,没有荆州的益州等于失去了前进的战略通道,没有益州的荆州等于失去了大后方的支持,荆州与益州,缺一不可,这就是诸葛亮对荆州的定位。

庞统

对于庞统来说,关于荆州的战略定位来自于刘备入川前庞统对刘备所说的一番话,庞统是这么说的:

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而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很难以有大的发展。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能夺取益州,以益州为根基,就可成就大业。

庞统说荆州荒凉残败,人才流失,难以有大的发展,这话也没有错,荆州北边是曹操,很难发展,想发展只有战争,荆州东边是孙权,当时两家算是同盟,也没法向东发展,荆州的西边是益州,这里人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一个成就大业的好地方。

庞统随刘备入川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庞统对刘备说这话时,有一个前提,前提就是:刘璋在张松的劝说下,派出法正到荆州迎立刘备进入益州攻打张鲁,作为刘璋的使者,法正不仅不为刘璋谋划,反而出卖刘璋,给刘备献上密计,劝刘备乘机夺取益州,刘备在犹豫的时候,于是庞统就说出了上面那番话

很明显,庞统是抱着劝说刘备入川的目的而说出的那番话,只是给刘备解释为什么要进入益州,况且庞统也只是说荆州难以发展,从来就没有说过要放弃荆州的话,庞统的堂兄庞山民是诸葛亮的二姐夫,两人本来就是亲戚,庞统又是荆州襄阳人,怎么会放弃荆州,那可是他的家乡和祖庙所在地。

况且诸葛亮早就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了要取荆州和益州的战略,刘备早就明白这个道理,这个时候刘备并不是犹豫进不进益州,而是在考虑如何进益州,如何取益州的问题?要知道刘备这个枭雄,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建功立业,成就霸业,他绝对不可能一生蜗居荆州,他一定会拿下益州,用不着庞统劝,刘备也是一定要拿下益州的。

刘备与诸葛亮

从刘备后来发动夷陵之战誓死要夺回荆州的情况来看,荆州对刘备何其重要,刘备政权没了荆州,就等于失去统一天下的实力,等于被关在益州这一座盆地出不来了,而有荆州就不一样了,刘备的大军就能从荆州出发,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刘备要拥有荆州。

所以,关于荆州的战略,是诸葛亮的战略更高明,荆州一定不能失

但是诸葛亮的战略中有一个漏洞,就是刘备集团占据荆州后,一定会与孙权集团发生战略冲突,冲突的原因既有地缘政治的原因,也有战略发展方向的原因,尤其是荆州扼守长中游,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中原突入江汉平原或者南方北上中原的重要通道,再加上赤壁之战后刘备借了南郡,虽然在湘水对峙时刘备还了长沙郡和桂阳郡两个郡给孙权,但对于孙权来说,显然并不满足。

刘备为庞统报仇

虽然目前双方还是盟友,但将来如果蜀汉北伐,那么右翼就完全暴露在东吴政权的威胁之下,诸葛亮在隆中对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同时在整个襄樊之战期间,诸葛亮也没有提到过孙权集团的威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不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责任更多在于刘备,因为蜀汉集团后期的发展完全不符合隆中对战略发展,刘备已经没有按隆中对战略规划来实行了,比如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刘备命令关羽发动了战争,但在整个襄樊之战进行的半年时间中,刘备也没有阻止关羽,这只能说明刘备默许了关羽的军事行动。

诸葛亮

关羽从荆州北伐襄樊,等于是孤军深入北伐,身在益州的刘备却没有能力采取相同的军事行动,隆中对明确天下有变两路出军的战备,这个道理刘备怎会不懂,至于诸葛亮,隆中对本来就是他提出来的,怎么会想不到?到底是诸葛亮预测到孙权会偷袭荆州说给刘备,刘备不听,还是诸葛亮没有算到孙权会偷袭荆州,已经无从证明,个人更倾向于前者。

无论情况如何变化,可以肯定的是:荆州在刘备集团的重要性,是绝对无法放弃的,哪怕是庞统,也不会提出放弃荆州的战略。同时荆州也是刘备集团统一天下、成就大业的实力保证,拥有荆州,刘备还有争夺天下的资本,少了荆州,刘备集团就变成偏安一隅割据政权,这是刘备一辈子都不想看到的事。

5

有云:“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在大事方面也是从不糊涂之人,荆州的重要性,远不是占了一块地盘那么简单。对庞士元的观点我是不敢苟同。

1、虽然当时有卧龙凤雏得到一个就能得天下的说法,但是从《隆中对》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对天下大事早就了然于胸。特别是在大的战略方针上,一切为大局考虑,诸葛绝对不会糊涂。

2、从对历史的贡献和在同时期两个人在赤壁中的所发挥的作用来判断,庞士元恃才傲物,诸葛孔明脚踏实地,实践证明卧龙强于凤雏。诸葛的深谋远虑远在庞统之上,诸葛亮不会错。

3、当时的荆州,所辖地盘很大,地跨我们现在的六个省,相当于现今湖北省、湖南省大部,以及河南省、贵州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的一小部分。如此广阔的天地,得到了哪有还回去的道理。

4、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前怕狼,后怕虎,不足以成大事。当然若是能力不行,最好早点还给东吴的好。错就错在不应该叫关于守荆州,张飞也不行,刘备不是很信任赵子龙,否则,派赵子龙守荆州,法正之流做军事,不但可以守着荆州,还能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巩固和扩大。荆州是块肥肉,如果军事力量足够,从荆州还可以开辟第二战场,来谋划天下。

5、至于庞士元的考虑主要也是从当时蜀国军事力量考虑,怕是守不住。虽然最后没守住,应了庞统的担忧,但我认为那是过程错误,不是方向错误。







6

这……,完全就是断章取义呀,不同的时期、不同情况说不同的话,因此,诸葛亮和庞统两个人说的都对。



先说诸葛亮的话吧

公元207年,彼时的刘备还依附于刘表,并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不过,即便刘备半生蹉跎,却也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梦想,并且依然为之不断奋斗着。

这一年,求贤若渴的刘备来到了隆中,拜会了诸葛亮。在这里,诸葛亮为刘备献上了完整的战略规划《隆中对》。

《隆中对》中,诸葛亮详细叙说了荆州的重要性;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显然,诸葛亮的意思是说荆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而且刘表能力有限,根本无法长期保有。因此,刘备应该占据此地,然后再图发展。

《隆中对》的正确性就不用我多说了,相信大家都清楚。



再说说庞统说的话

庞统的话出自《九州春秋》

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庞统的意思是荆州残破,而且人口稀疏,东面有孙权,北面有曹操,实在不是一个帮助刘备定鼎三分的地方,长期困居此地必会郁郁不得志。

看到没有,庞统可没说荆州是累赘,只是说了荆州残破,建议刘备不可长期困居于此。而且,庞统也没有否定荆州对刘备集团的战略重要性。

另外,庞统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11年,相比于公元207年,荆州经历了多次大战。此时,荆州残破,人员稀疏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庞统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

因为庞统想让刘备占据益州;



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益州地区人口多,而且富饶,应该拿下该地以图霸业。

这一点实际上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谋而合。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也建议刘备夺取益州,之后若跨有荆益,最终北上平定中原。

因此,庞统说的话,实际上和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相同。而庞统在当时贬低荆州,完全是因为刘备。

当时,刘备集团所有人都劝说刘备西进拿下益州,而刘备却在此时犯了难,还想着自己经营半辈子的仁德形象,害怕同姓操戈被人贬斥。

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吾所不取也。



于是,为了迫使刘备在紧要时刻放弃这杆仁德的大旗,庞统说荆州残破,如果长期困守等于自取灭亡。另外,益州之地,如果今日不取,将来一定会被别人拿下,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最终,刘备下定了决心,

乃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以赵云领留营司马,备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

因此,从这件事上来说,庞统和诸葛亮没有谁高谁低这一说,因为两者的战略意图和手段其实是一致的。

7

荆州是三国时代是一座战略城池,各方势力均想争取占领,而因荆州展开的恩怨情仇也很多,诸如刘备借走荆州不还,引发吴国孙权的强烈不满,从而不顾“赤壁之战”的盟军情谊,对他反戈相向,导致战神关羽在痛失荆州后,一败涂地,惨遭杀害。

那么既然荆州如此重要,凤雏先生庞统为什么却说它是一个累赘呢?反而诸葛孔明则坚持要刘备去占领荆州,称此乃一统中原的关键要地,到头来到底谁对谁错呢?

诸葛亮是一个惜才之人,胸有大志,想协助刘皇叔匡扶汉室,故此很少斤斤计较,主动向刘备推荐人才,庞统就是诸葛亮特地引荐给刘备的。但是出谋划策上,庞统又与诸葛亮的立场不同,两人经常因意见不统一而争辩,但大多数是诸葛亮被采纳的多,毕竟刘备更信任诸葛亮,毕竟老诸是当年他带兄弟三顾茅庐请来,又在新野首秀成名,一举以智谋赢得诸多战役。

而庞统中途才加入刘军,还是受诸葛亮所推荐,并且当中还闹过小插曲弄得主仆都不愉快。事情过程是,当初诸葛亮带庞统去和刘备见面之后,刘备嫌庞统长得丑,从心里不相信他能有什么真才实学,所以在以貌取人的心态影响下,刘备就把庞统派到一个小县里当小官,不久庞统深感不得重用。

于是愤愤不平的收拾包袱不辞而别了,后来亏得诸葛亮派人把他追了回来,又在刘备面前美言几句,刘备才逐渐对庞统托以重任。事实证明,庞统不负众望在战争中野发挥自己的智谋给蜀军赢下不少战役,这才使得刘备对他的信任稍微有点改观。

对于是否驻守荆州的问题上,庞统一直主张放弃,因为他认为荆州是一个累赘,会拖垮蜀军,并且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败势。可是当初诸葛亮坚持的是三步战策:“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将荆州与益州都提到战略最高程度,缺一不可,只要稳占此两城,中原迟早是刘备的。

后来,益州确实成为蜀军的根据地,给予不少的帮助,使得刘备进退自如,后勤补给不愁。可是荆州却不好说,其所处位置跟形势,怎么说都对蜀军不利,不仅惹吴国反戈相向,曹军也会趁机进攻,到时吴曹两军都会因荆州而攻击蜀军,那么刘备势必独力难挡。

当初凤雏先生似乎看到了占据荆州的潜在风险,故此就不顾众人反对,果断的提议放弃荆州。文献《三国志·庞统传》记载有庞统对刘备劝言的一幕:“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大体是说荆州所地处交通要地,曾被旧主刘表发展的极其繁荣,可是赤壁一战后,该繁荣已毁,变得残破不堪,原住民已纷纷逃难到他乡,主公若是坚持守荆州,势必引来魏吴两军主力的围剿。所以在庞统眼里,荆州已物是人非属于鸡肋一块,刘备还要花大成本去镇守,特别是派自己二弟关羽负责守城,如果战败损失更大,确实非常不值。

可惜就算庞统说得头头是道,刘备却仿佛魔怔一般,只听信诸葛亮的话,相信只要守住荆州,将来就有望一统中原光复汉业。殊不知,诸葛亮再神机妙算也有算错的时候。多年后发现庞统真高明,因为结果正如庞统预测的一样,荆州不仅没成为统一的关键,还因为失掉荆州导致关羽被斩,形成后面一连串的惨败,而蜀国也因此元气大伤,再不复当年辉煌。

8

庞统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而荆州也是当时的战略要冲,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何庞统、诸葛亮两人对于荆州的看法却截然相反呢?实际上,并非如此。


两人都是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自然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荆州具有地利之优

我们常说荆州七郡、荆襄九郡。不管荆州如何划分,下辖几个郡,古荆州的地域,主要包括现在湖南、湖北全境,以及河南南部地区。另外,境内还有长江,以及长江的两大支流汉水、湘水流过。所以,荆州,绝对是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要冲。

荆州,向北可以直达中原,进击洛阳、长安;向西,逆江而上则直逼巴蜀;向东,顺江而下则可争夺江淮;向南,也可威慑百越之地。

因此,诸葛亮才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这也是在丢失荆州,刘备不听劝阻,非要打夷陵之战,夺回荆州的主要原因。

庞统、诸葛亮,甚至刘备,都知道荆州的重要性。

英雄所见略同

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皆是好友,而且全是见识、谋略过人之士。他们曾经经常在一起谈天论地,又怎会不谈荆州、益州等各方诸侯,及其统治地域的优劣形势。

而实际上,庞统也并没有说过“荆州是累赘”之类的话。


庞统曾对刘备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庞统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是在经过赤壁之战后,荆州的资源已经消耗过大,而且还有孙曹虎视眈眈,仅靠荆州一地,难以实现三足鼎立的大业。

接着,庞统开始劝说刘备赶快西取益州:“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庞统拿蜀川的富有勾引刘备,让刘备赶快取蜀川。然后,再利用蜀川的财富、兵马,争夺天下。

而诸葛亮也曾在《隆中对》中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劝刘备攻打刘璋、张鲁取之。然后,“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则可等天下有变之时,荆、益两路齐出,“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庞统和诸葛亮的话中完全可以看出,他们早就对天下大势进行了不知多少次的讨论,而且达成了共识。

庞统贬低荆州的原因

诸葛亮是刘备驻扎樊城时,三顾茅庐请来的,所以,诸葛亮的地位一开始就非常高。

而庞统开始则是周瑜的功曹,还曾劝孙权软禁前往江东和亲的刘备。他在投靠刘备之后,仅被任命为了耒阳县令,因为懒散,还被撤了职。最后,还是在鲁肃留书,诸葛亮的强力推荐之下,才被刘备重用。


但是,庞统知道刘备对他的能力,还是颇有疑惑。所以,他才不遗余力的劝说刘备速取益州,以便证明自己的才能,在刘备阵营站稳脚跟。

庞统是实用主义者,乃真仁者

庞统相对而言,和曹操、法正有点类似,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对待沽名钓誉之类的事,看得并不是那么重。刘备其实也知道,想要快速成功,还是要倚重实用主义者,这也是他后来倚重庞统、法正的原因。

而诸葛亮则和刘备更类似,将道义时常挂在嘴边。哪怕是要抢别人的东西,也得先掩盖、修饰一番再动手。抢了人家的东西,还要给被抢的人强行扣一顶没有道义的大帽子,把被抢者的名声搞臭,显得他们的抢劫行为,多么的正当。

现代人更喜欢曹操,而不喜欢刘备,也是有道理的呀。

庞统其实应该投靠曹操,绝对可以成就大业。可惜呀,他投奔了刘备,所以,被刘备给玩死了。

庞统随刘备入蜀,在涪城接受刘璋的宴请。庞统跟刘备说:“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如果是曹操,肯定会听从庞统的建议,则可不费一兵一卒,取了西川。

这种情况下,庞统也就不用早死了。可是刘备不肯,“恩信未著”,不可以,我要收拢人心,现在不取。

好吧,那就先等等吧。

等到刘璋识破了张松、法正是刘备内应,杀了张松之后,刘备与刘璋的关系彻底破裂,刘备装不下去了。

庞统又献上中下三策:上策挑选精兵强将,突袭成都;中策,诱杀杨怀、高沛,夺取他们的士兵,然后说是刘璋先背信弃义,再攻打成都;下策,退还白帝城,与荆州合兵,徐还图之。

要面子,厚脸皮的刘备,自然不用说,选取了中策。然后,在攻打雒城之时,庞统率军攻城,为流矢所伤,不治身亡,年仅36岁。


如果刘备肯用上策,庞统自然又不用死了。可惜,刘备没有。

如果刘备可以放弃虚伪,完全听从庞统的策略,真有可能早日击败曹操,降服孙权,统一天下。可是,刘备习惯了“装”,认为“仁义”才是取天下的真理。

庞统在涪城时,见到刘备大宴将士,饮酒作乐,庆祝攻打刘璋的战事顺利。他就曾经直谏刘备:“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谁才是真的“仁者”,谁才是装出来的“仁者”,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来了。有时候,真正的仁者,总是被人误解呀;而那些人们认为的“仁者”,只不过是隐藏太深罢了。

诸葛亮以道卫道,声望更隆

诸葛亮比庞统高明在哪里?高明在他跟刘备是同一个类型,而芸芸众生,偏偏多数又比较信奉这一套。所以,他们胜在赢取人心。

可是,因为做事效率低下,征伐不断,却徒劳无功,仅仅是虚增消耗,导致最后反倒失去了人心,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庞统和诸葛亮各有千秋,不相上下

看完了上面的分析,庞统和诸葛亮谁高谁低的结论,已经不难得到了。

庞统和诸葛亮的能力,以及战略眼光,绝对是不相上下,各有千秋。

只是,诸葛亮没有投曹操,也没有投孙权,而选择了刘备,是最明智之举。这一点上,要略胜庞统一筹。人要尽其才,就要选择合适自己的平台,而诸葛亮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庞统的才能,较之诸葛亮、司马懿都毫不逊色。他的风格,与曹操更为类似。而且,庞统更有仁者之风,并非奸诈之徒,比司马懿辅佐曹氏更有优势。所以,庞统应该投奔曹操呀,相信一定可以得到曹操重用,助曹早日灭了蜀汉、孙吴,一统天下。

常言道,良禽咋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绝对不是一句随便说说的戏言,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才能和风格,选择一个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才是最最重要的。

9

庞统并没有说荆州是个累赘,其实庞统的才能并不下于诸葛亮,只不过庞统早早死于落凤坡,其才能并没有充分发挥。

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荆州南部终于有了一块落脚之地,此时庞统对刘备说了这句话,然后刘备就把战略重心转移到益州: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结合当时情况,庞统说荆州经过诸多战乱,已经很残乱,而益州比较富强,让刘备攻打益州,作为一个革命根据地。这也跟诸葛亮《隆中对》中为刘备所制定的策略是一样的。



庞统说益州比较富强,这是真的吗?

益州的富强,实际是多是带有目的性的吹嘘,益州经历过的战乱也并不少,从188年到201年十余年间,先后有马相黄巾叛乱、张鲁割据汉中、赵韪的巴郡叛乱等多次叛乱,所以益州也并没有说的那样富裕。而且益州本就地处偏远,更无法与冀州、豫州、兖州、徐州等地相比。



但庞统他们为什么要把益州说得那么好,把荆州说得那么差呢?

因为如果庞统不说益州富强,刘备会愿意去夺取一个战乱的贫瘠之地吗?现在所在的荆州本就是借的地方,要想有自己的地盘,只能夺取相对弱小的益州,其他地方想都不用想。

诸葛亮说的也没错,荆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也不能丢失,但是以他们当时的实力,只占领荆州能受得住吗?他们担心刘备只愿呆在荆州,所以才说益州现在比荆州更富强,快去攻打吧!

刘备当然也被说动了,但是他还是假仁假义一下:

“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

刘备的意思是说:曹操残暴,我很仁慈,我不能做背信弃义的事,所以益州不能去攻打。

然后庞统又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半天,他才同意攻打益州。



所以,庞统并没有说荆州是累赘,他只是想让刘备下定决心攻打益州,而把益州说得更好而已,实际上荆州的战略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10

当然是诸葛亮说的有道理

庞统说荆州无用是累赘,是没有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来看,如果单看荆州,四周全是虎狼之敌,东是孙吴,北是曹操,西边有刘璋,荆州乃是被众人围困

但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他要先占荆州,再占据益州,这样荆州和益州就能连成一片,成了中部加上西南部的最大的军阀集团,而且还能依托有利地形,东制约孙吴集团,北拒曹魏集团,已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诸葛亮曾经说过,带到战时,可以派一员大将从荆州北伐,同时从益州向北派出一支军队伐魏,这样两路并进,曹魏可破,东吴可得,可见诸葛亮的目光是多么的远大,还未出茅庐就以三分天下,事实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这是关羽最后没有守住荆州,天意造化弄人于此

所以说卧龙高于凤雏一筹,还是有些道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