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硕士研究生毕业,没有读博士,从我自身的情况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想说,这个提问本身就不严谨,提问者没有搞清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关系。事实上,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也就是说,硕士和博士都是研究生,只不过,由于硕士群体较多而博士群体较少,平时大家一般称硕士为研究生,而称博士还叫博士。

下面来回答,为什么好多人读完了硕士就不读博士了?我概括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性价比”。

下面从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毕业难度、目的达成4个维度进行分析。

时间成本

本科应届生读完硕士,年龄基本上在25-27岁之间,如果二战、三战考研或者工作几年时间后再考研读研的同学,毕业后年龄更大,此时再读完博士,毕业后已经30多岁,很多家长忍受不了孩子到了30多岁还在上学,还不结婚生子。目前,硕士和博士在读期间结婚的同学还是少数,而许多致力于科研、迫于毕业压力的博士生甚至没有时间谈恋爱,更别提结婚了。这是许多父母无法接受的,他们认为,在30岁左右有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老婆孩子热坑头,才是“正常”的生活。

因此,首先在时间成本方面,很多同学就打了退堂鼓。

经济成本

读博士虽然会有生活补贴,有奖学金,做科研或实习也会有收入,但对多数同学来说,这些收入毕竟是不稳定的,或者通常来说并不是太多。相比之下,硕士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同学,在博士生还在读书的几年时间里,可能已经拿到了比较稳定的足够养活自己的收入,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业绩,在与同龄博士的竞争中并不处于劣势。

另外,博士毕业后,并不见得一定比硕士毕业的同学收入高多少,具体薪资水平,还是得看所学专业,看就业单位。比如我的高中同学,与我同年硕士毕业后(我俩所学专业不同),我直接参加了工作,他短暂工作2年后,由于对收入不满意,因此又去读了博士,现在博士毕业多年,收入仍然没有我高。

毕业难度

有句话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读硕士是“严进宽出”,即考上硕士研究生很难,而一旦考上后,毕业是相对容易的,大多数同学都能顺利毕业,学校的毕业门槛不会设置得太高。

读博士是“宽进严出”,即考上博士比较容易,而毕业非常难。近些年,博士生迫于毕不了业的精神压力而跳楼的新闻屡见不鲜,正是因为他们舍不得读博士几年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经济方面的“沉没成本”,谁都不愿意前功尽弃。

因此,不是极度热爱科研,想要终身从事科研的同学,还是不要读博士自虐了。

目的达成

为什么要提升学历?我想大多数同学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毕竟学历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习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升、眼界的开阔,以及格局的提升。对于硕士生来说,在就业时,同等条件下本科和硕士竞争,多数企业也会更倾向于高学历。而上面也分析过,读硕士通常比较容易,毕业也不难,至少比读博士要容易太多。因此,硕士生毕业已经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目的已经达到,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浪费几年的时间去读博士了。

总结:

以上从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毕业难度、目的达成4个方面分析了读硕士比读博士更具有“性价比”,因此,多数同学(包括我)选择读完了硕士即参加工作,而不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当然,这并不是说读博士不好,也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相反,我很崇敬博士,因为他们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民族振兴的主力军。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相比读博士痛不欲生,我选择硕士毕业后踏入工作岗位,而这,也是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向提问者指出一点,硕士和博士统称为研究生。提问者表达的意思是,为什么很多人读完硕士后不读博士了。

作为一个正在攻读硕士的苦逼科研狗,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原因。第一,硕士到博士并不像小学升初中这么理所当然,博士入学是要找好接收导师,还要参加考试的。第二,读博士真的是要有兴趣,导师只能给个宏观指导,具体怎么操作就要靠自己了,没有兴趣支撑,遇到问题分分钟要放弃。而且博士从早工作到晚,每天都是研究那么一个问题,再有兴趣也会慢慢丧失,没有毅力和坚持很难走下去。第三,博士毕业要求其实是很高的,尤其是国内的一流大学,要发够学院规定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有的导师自己内部还有论文数量规定,好多博士延期就是因为达不到毕业要求,有的甚至读了七八年博士还没有毕业。第四,好多人读研的目的是为了找个好工作,硕士已经可以找个不错的工作了,虽然博士可以找到工资更多,质量更好的工作,但是相比博士付出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和身体成本,性价比太低。综上所述,好多人读到硕士见好就收,博士就不读了

3

读博士估计是不会了,近些来发生的一些事打消了我仅存的一点热情,随着考研成功的喜悦逐渐消退,如今看似平淡的生活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刚开学还好,因为研一还要上课,这个上课和你大学上课没有任何区别,就是加长版的大五而己。在管理上比大学还要松,总之认真听的没有几个,老师在假装上课,学生在假装听课,一节一节就这么过去了。至于专业课,那就更有意思了,老师大概就讲了两次课,剩下的时间都留给了学生讲,意思就是学生回去做 ppt,然后每个学生轮番上去讲。每个学生都讲一遍之后,这门课基本上也就结束了。

教研室的位置一直紧张,所以研一是没有教研室的,所以你想学就自己找地方学,不想学你可以天天躺床上。除此之外,每周有一次的固定组会,这个相对还好一点,多少能学到一点知识,师兄师姐在上面汇报,同学们在下面听。当然组会上大老板是从来不去的,偶尔会有小老板来听。

关于实验的事情其实有很多话要说,因为研一的刚来没有教研室,当然也没有实验室,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研一的同学刚来,本来就什么也不会,首要的任务是看论文。当然如果想提前去实验室也可以和师兄联系,但是不要指望老师能帮上什么忙。和师兄联系,其实也就打打杂,比如说看炉子,磨样,刷料,这些东西其实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也学不到什么,纯粹是一个体力活。那为什么还要干,当然有个人的考虑。课题组很大,比如炉子都是每个人负责一个,任何人想要用炉子都要找负责炉子的人。但现在的问题是负责炉子的人往往会把炉子私有化,他不同意你就用不了。和师兄搞好关系的方法就是帮他切样、磨样、排电镜,师兄毕业了你就可以接手这个炉子了,总而言之就是心累。

师兄师姐对待师弟师妹的态度在前一个月还算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态度就慢慢的变得不耐烦,尤其让我不能忍受的是课题组的内斗,尤其是师姐之间,简直比宫斗剧还精彩。但是从外表上来看又是那么的一切风平浪静。反正这样的氛围让我感觉到十分的不舒服。

4

第一,年龄放在这儿,读完研至少25岁了,再读几年博下来对于不是真心喜欢搞科研的人来说就是浪费青春。

第二,家庭条件不允许,读博的年纪也是家里最需要自己出上一份力的年纪,大多数父母在孩子25-30岁的阶段面临着退休失业的困惑,家庭实力跟不上。

第三,许多博士出来前途就摆在这儿,研究所,科研单位,高校老师?说实话,工资也没那么高,混得不好可能还会给本科、硕士毕业的同学打工!拼命做研究搞得那些钱等于也是卖命钱!搞研究,码论文拼到头发秃,头发白!

第四,个人爱情因素,男女朋友等不起,两个家庭等不起,虽然说可以在读博时候结婚生孩子,但那压力有多大?别谈博士毕业以后多好多好,就那一两年都感觉是熬了一辈子!

人各有志,明智选择读博,人生的改变并不是只考学历,其实读到差不多学历就行了,没必要逃避就业,逃避社会而去逼着自己搞学术,也许你在社会的舞台更优秀。我建议是,实在困难的,可以先毕业,以后需要这个文凭了,再修!学历可以解决生存,但他不一定能解决生活!

5

当年我们班好多人都想读博士的,但最终只有几位读完了博士,很多人中间就不读,读完硕士就工作了。


首先,读博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大家经常嘲笑,搞科研的都是科研民工,干的都是垃圾,除了花了点钱灌了几篇文章,增加一点垃圾量之外,没太多用。嘲笑归嘲笑,但终究你在做科研的时候,几乎没有同行者,从寻找课题,到开展研究,学习各种新知识,都是要靠自己。负责任的导师,就是跟你讨论一下,看看方向,或者在困惑的时候,指点一下大概可以从哪地方着手,可以找哪些人讨论,除了这些,都是要自己摸索。自己要在荒地里摸出一条小路来,虽然那个荒地人迹罕至,没什么用,一条小路也很短很小,歪歪斜斜,但也需要自己手脚并用,一路刀砍斧削过来的。如果不顺利,路上遇到一个大陡坡或者一条大河,那就彻底完蛋。

清华副校长薛其坤,41岁当中科院院士,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评为诺奖级的成果。他在读博路上也是艰辛无比。薛其坤在中科院物理所读的博士,是跟日本东北大学联合培养的。1992年,薛其坤去日本,那是他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刻。他自己说:“像一艘孤独的小船在大海深处,没有任何岸让你接近。”


导师极为严厉,要求所有人7点到实验室,11点后才能离开。薛其坤刚开始听不懂日语,自然听不懂导师的指令,经常被导师责骂。苦熬了1年多时间,做出了一个重大突破。于是,顺利博士毕业,当教授……

杨振宁在读博时,也是在寻找课题时,花费了不少时间,经历过几次失败。颜宁也聊过她刚读博士的挫败感。这些都是很顶尖的科学家,还遇到这些问题,但他们顺利过关了。还有好多人,遇到问题可能就过不去了。2019年2月,一位中国籍的斯坦福博士自杀,他在斯坦福读博读了5年,按道理应该快毕业了。为什么会自杀?我想读过博士的人应该都明白,压力太大,也许不能如期毕业,要延期了。据调查,博士群体得抑郁症的比例非常高。


博士除了研究方面的压力,还有生活上的压力。博士基本都是25岁以上,婚姻、家庭和经济的压力都不小。我们当时读研的时候,有些博士结婚了,但又没法出去住,租房租不起,只能一家人住在宿舍里,非常局促。如果有了小孩,更是尴尬。有的人只能把小孩扔老家。有次我们在聊天,里面有位女博士,结婚有了孩子,不知怎么说起了她的孩子,她顿时眼泪就下来了,控制都控制不住。

前两天,内蒙大学一女博士宿舍放了个大娃娃,被批评,取消奖学金。我真的觉得很不人道。一位女博士,大概25岁左右,真是最美好的年龄。如果不读书,直接工作,可以随意打扮自己,也可以随意装饰自己的小屋,现在读到博士,还没有私人空间,连放个娃娃都不行。


这么一路苦过来,如果博士就业比硕士好一大截,大家也就认了。比如,医生要进三甲,必须要博士,所以大家就读博了。有些专业只有博士才能找到好工作,比如材料、化学等,那大家咬牙读。好多工科专业,硕士的工作不比博士差,像计算机、信息方面的,读了博,反而就业面窄,只能去高校或者研究所。大部分人读博并不是为了研究,还是为了就业,只要就业没问题,大家自然就不读博了。

所以,现阶段,读博人数还是少于读研人数。在清华里面,在校研究生人数最多,有1.9万,博士有1.4万。如果某天,必须要博士生才能找到心仪的工作,那大家估计会去读博了。我看着现在的考研大军,说实话,心里有些害怕,觉得也许有一天,读研也满足不了要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读博的。

大家觉得呢?能否来谈谈。




  

6

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大家分享分享自己的经验。

我本科毕业,考的研究生,一入学就签订了硕博连读。读了一年半,sci有了,ei有了,老板让转博士,说以这个条件,再读两三年,肯定毕业。

但是当时压力太大,最终放弃,入学两年半后,以硕士身份毕业工作了。做出这种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两点,一是经济压力,读书期间太穷,二是年龄压力,读完博士都27,28了!

当然,个人觉得很多同学不读博士的原因还有一点,能不能静下心来搞研究!读博士,是需要耐得住寂寞,静心专研一个方向的。

当年,在学校期间没有得到博士学位,也挺遗憾!工作后,经济好点,博士学位的执念又让我花了三年,获得了全日制博士学位!

所以,想拥有博士学位,可以在你安排好生活后,再冲刺也是可以的!

7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问题本身思路和逻辑就有点怪异。为何非要硕士生毕业后都攻读博士学位?

比如说,10年前哪里会有290万人考研,本科学历足够应对大部分工作岗位的需求。如今,同样的岗位招聘要求升格为硕士、博士,可是事情依然是哪些事。比如,不少大学的高校辅导员同样要求具有博士学位。问题出在哪里?

学历贬值。海量大学生毕业后求职找不到合适工作,只能借助读研来做个缓冲和提升能力。就算不是名校的硕士,起码也比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具有竞争力。

难道我们就没有奇怪,为何有这么多的人考研、读研?真的都是对科研有热爱,想做一名科研工作者,或者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不是,真的不是。而这也是为何很多硕士不读博的原因之一。之前,我也说过考研的时候,要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如找一份好工作。这样的理由不丢人,也是很多硕士生的心态。

之前,我也有问过我们课题组的硕士生,大部分在研一、研二阶段就已决定不读博(女生为主),如提前准备国考、教师资格证等考试。作为导师,我们也不强求自己硕士生硕博连读或读博,毕竟一年就一个招生指标,怎么也能招满。

说的直白些,这样的硕士生是希望拿到硕士学位,增加自己的求职竞争力。学生自己对专业、课题研究本身没有兴趣。希望能达到毕业的最低要求。或者达不到要求时,导师科研帮帮忙,如挂名一篇论文二作、和期刊编辑打招呼便于投稿论文接受等。

硕士生同样也有接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知晓博士毕业的难度不是硕士可比的。以硕士生毕业难度为1,博士生最低要求也得是5,部分课题组导师要求严格的,甚至是10,一个数量级的差异。

简单说:自己不脱层皮,博士真的出不来。知晓自己没有兴趣做科研,更加没有这份恒心和毅力熬过博士4年,运气不好还有可能延期1-2年。为何要一定要读博?

目前,硕士毕业后基本能找份不错的工作,如研究院、设计院、较大规模公司等。有了之前师兄、师姐求职的“探路”和读博延期的困境,不少硕士生都会放弃读博的想法。一句话就是读博并不是硕士生的唯一选择,不是非读不可。

其次,在读研过程中,不少课题组的氛围不是很好,让很多硕士生厌烦了课题组、科研、读书。有导师的因素,如指导模式让学生难以接受。不同导师性格和工作方式不同,有手把手带学生的细致型,更有大方向把控、日常不管的散养型。

两类导师没有明确的好坏之分。关键是看学生能否适应,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之前,我就觉得导师经常要求我们汇报每周、月的进展,推着我们前进,很烦人。可是,读研、读博后才发现,自律性不够的我,导师再也不逼一下,也许就荒废啦。

我自己工作后,指导学生时倾向于看结果、不看过程。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分配的任务即可,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我来解决,如经费、测试等。可是,除了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不能因为自己拖拉或懒散而完不成任务。

当然,还有些是课题组内学生间的因素。之前,我就有听说其他导师的博士生,让硕士生协助开展实验后,不分享数据给硕士生,导致其硕士延期半年毕业。这样的硕士生怎么会有想法读博?

至于,读博的毕业难度、生活压力等,其实不说也知晓。作为学位的最高层次,随便折腾下就给授予学位,是对其他人的不公,也是对其他努力的博士不公。博士的严出就是必须要坚守的底线。不能接受“严出”,放弃读博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还有个很多人不太关注的原因。读博更讲究平台、导师等因素,真不是简单的自己努力就能有大收获的。这样就会造成一个“名校扎堆”的现场,比硕士生更集中。可是,这类名校导师的博士生招生指标非常有限。

2015年之前,部分高校博士招生混乱些,招生计划放的很大,甚至先入学读博晚1-2年再学信网注册。之后,进行规范后,一个博导年均约1个招生指标,部分研究院所仅有半个(2年招1个),逼迫导师们进行联合培养(给经费、借学生做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读博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大部分名校博导的招生计划已给了课题组内部的学生(硕博连读),其余院校想要走申请-考核制过来读博很难。

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提过:在参加学术会议时,很多导师带着自己的硕士生,希望将她们当面推荐给更好平台的导师那边读博。可是,关系不够深时,基本都是婉拒。越是好平台的大牛导师,越不会少打招呼的老师和学生。

和统考不同,申请-考核制的关键是一定数量和层次的小论文,还有沟通的导师是否愿意给出你招生指标。和统考真不是一个概念,之前考分不过线发再多小论文都是白搭,如今论文才是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硬通货。

也许,有很多人不信。其实,问问研三的学生就知晓。11月的时间点,联系其他导师沟通20年的博士生招生都晚了,很多人都已确定自己要招的博士生。

读过研的人都知晓,是几篇sci论文难,还是看2门专业课、英语简单?考试复习自己肯花心思,还是能做到高分。论文,没有好的平台、导师、研究方向、课题经费等,硕士3年发一篇都不容易。

因此,就算是硕士生想读博,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之前的“宽进”早已不准确,“严进严出”才是博士生的真实情况。同样一句话形容就是,博士不是想读就能读的,也得被挑挑拣拣,不达标的同样没机会。

不过,个人觉得读博还是值得的,前提是你想读,想通过读博来改变、提升自己。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8

读博士时间长,不确定性太高。

博士生,尤其是名校博士生,必须发够高质量论文(即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发文,通常是毕业前累计影响因子达到一定标准),并且论文顺利开题、通过审核和答辩,才能毕业。

而想要顺利毕业,至少需要导师、课题、自身思维三方面完美搭配才行。

  • 导师

导师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可以说攸关性命。一个好的导师可以给学生量身定做钻研的方向,能够有很多参与国际会议、研讨的机会,能够认识学术圈的各种牛人,这些对于博士生找到研究课题、找到论文切入点、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都是事半功倍的。很多论文的作者甚至都不是一个学校,大家就是在交流的过程中觉得一个方向对头,就开始分工合作。这个过程中,甚至可以得到学术泰斗赏识,直接点拨能发到世界顶级期刊的论文该怎么写。

而且,一个好的导师会替学生着想,帮助学生成长、出成果、按时毕业,如果是自己赏识的学生,甚至会帮助他去国外名校做博士后,方便往后回国留校、最后往教授方向培养。而人品不好的导师,只会把学生当作干活的工具,往往把学生年复一年地拖,五年博士读成八年的大有人在。

  • 课题

发论文就像搞发明、申请专利,都讲究独创性和时效性。如果博士生选的课题已经非常成熟,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别人都已经发表过类似的论文,那基本上就和顶级期刊无缘了。相反,如果选择的方向比较新颖,学术圈里相关的论文不多,并且大家公认这方面有前景,那论文就非常好发。

比如我的研究生导师是国内创业管理领域的大牛,我读博的师兄师姐只要肯跟着我导师走,没有完不成论文任务的。

  • 自身思维

读博其实非常看缘分,有的人成绩差但十分适合读博,有的人成绩好但完全不适合读博。

适不适合主要看对于事物背后的规律有没有强烈的好奇心。比如头条、抖音,使用者的反馈对于应用的受欢迎程度到底是有正向作用还是有反向作用,在学术人眼中,背后是有很多规律可以去挖掘的,也要求用对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

一个博士生如果适合读博,那他读博期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构念可以写成文章,发的论文多了,后面会越干越有劲。反之,如果不适合读博,那他出成果就会很慢,也会轻易否定自己,最后甚至会毕不了业。

总结起来,读博到毕业这个过程中存在种种风险,想顺利毕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很多人读完硕士就工作去了,不愿意读博。

至于读博的时间成本,基于以上的分析就不言而喻了。早点步入职场,早点开始积攒财富,比万一运气不好战战兢兢地熬几年读博生涯(读博的收入仅够自己温饱),确定性高多了。

9

很多人读完研究生就不读博士了,这里的原因可谓是五花八门。


有的人读研究生,就是为了一张文凭,毕竟本科毕业生一抓一大把,如果是211或者985还好,如果只是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或者二、三流的高校本科毕业生,想找一个稍好一点的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更有些单位,对于部分二、三流的高校毕业生,压根就拒之门外,不给机会参与初选。所以说读研在某种情形下,纯粹是一个跳板。

有的人读研究生,是因为喜欢学习,对于自己本科阶段的学业,越学越有兴趣,选择读研究生是为了进一步的钻研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样的学生很可能在研究生毕业之后,继续深造。

选择读博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博士生毕业之后的就业也是相当好的,有些单位对于博士毕业生,只要通过面试,就直接录用了,而且待遇很好。

但是,大部分研究生毕业了就不读博士了,这里的原因有很多:
1、一方面博士的学习远不同研究生阶段,它不仅仅对于专业的要求很高,还需要有相关的课题,以及为此出类拔萃的研究和发现,才能有机会进入博士生的考试。至于博士生的学习,更是非常的艰难,有些即便有幸获得,也很难按期毕业。

2、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模式,导致申请博士生的“套路”不少。说白了,若没有相当的“能力”,怎样的爱研究,也只能和博士生的学习擦肩而过。甚至有些学生,为了一个申博的机会要等上三五年,至于最后是不是能顺利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还不好说。

总之,研究生的学习只要愿意,机会在于自己把握。而博士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你想不想的问题,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能力,也就是受方方面面条件制约的。

10

我现在研一已经决定不读博了,我来说一说为什么吧!

(一)为什么很多人不选择读博

1.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这里的压力不仅仅指的是读博期间的压力还指的是你读博之后的压力。如果你没女朋友的话读博期间的基本补贴也可能每个月够用了,但是有女朋友的话真的不一定了。读博出来不一定就有钱能够在本地买房的,同时你有女朋友的话你要考虑是否你女朋友能够支持你一直读下去,毕竟读博期间结婚肯定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

2.读博人数在上升,毕业难度也在上升。

现在很多学校都不愁招不到博士了,甚至一些导师招博士还有选择的余地,同时学校对于读博毕业的要求也在增加。以我们重庆大学土木为例,博士之前是2篇SCI毕业,但是听说现在要增加文章数量的要求,具体的还没有下来,但是肯定是要增大文章数量的!同时一个师姐想跟着导师继续硕博连读,但是现在导师都没有博士名额了!

3.博士延期毕业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常毕业都已经27左右了,如果再延期毕业的话心态真的容易爆炸,不要说别人心态不好,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那种绝望!听说一个博士师姐,已经写了2篇SCI,满足了学校对于博士毕业的要求,但是导师要她再发一篇SCI,如果发不出来就不让她毕业,她当时被逼的没办法了,有走上绝路的意愿,后来虽然顺利毕业但是我听的都胆战心惊!

(二)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

1.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读博的时候就已经给你把房子这些都配备齐全了,那么我认为是可以安心读博的。如果经济窘迫的话,还要每天担心自己出去能够拿多少钱,还要算自己多少岁了,那心情一定是非常抑郁的!

2.学术能力强的,在硕士期间就能出来一定的成果,我认为这也是不错的。因为一般来说第一篇文章是最难的,迈过这道坎,你了解了写文章的一些基本套路和模式,那么写文章还是非常快的。如果硕士期间有一篇文章加身,那么读博还是比较保险的,至少博士努力努力,不会延期毕业!

结束语:很多人不选择读博还是因为博士毕业难度非常大,时间成本也比较多导致的,对于要读博的人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让生活方面无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安心学术啊!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