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从外部形势来讲。秦国自孝公变法至长平之战之时已经80多年了,国力基本上抗衡2,3个小国(除赵国)没有问题。而其他国家都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和困难,以致无法救援。不仅楚国不敢趁火打劫,其余各国皆作壁上观。秦赵皆为强国,两国俱损于天下有利!以下分析一下各国在长平之战的心态。


  1. 楚国。楚国虽然大,但是由于士族分治,权力分散,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加之在秦惠王,秦昭王两代打的房陵,鄢郢等战役中损失惨重,基本已经放弃了长江中游,汉水流域的控制权,推到长江下游,淮河流域一带。而且楚军多为步兵和车兵,骑兵很少,战斗力极差,20万楚军连5万秦军都打不过,所以根本不敢和秦国交战

  2. 燕国经历昭公时代乐毅变法后虽然强大一时,但其20万主力在齐国被田单火牛阵大败,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乐毅在被陷害后逃到了赵国,燕国自此衰落,就不要谈什么救援了。最重要的是燕国自战国以来从来没有和秦国交恶,一直以赵国为敌,秦赵对峙估计是燕国最希望看到的。


  3. 韩国。韩国本来就弱小,而且在苏秦时代两次参加合纵中丧失了主力,再加之在更早的韩魏战争中被庞涓消灭了12万新军,国力已极度衰落。此时的韩国连自保都难,拿什么来救援?

  4. 魏国。魏国在经过围魏救赵,围魏救韩战役后,30万精锐损失殆尽。在秦国崛起后,魏国的河西,河东,河内三地均被秦国占领,动弹不得。而且魏昭王昏庸无道,不用信陵君,虽然派了援军,但主要还是以观望为主。

  5. 齐国。齐国经历了6年半的燕齐之战,国家已经破败不堪,此时恢复国力为首要目标,肯定不会主动和秦国交战。更兼齐国和秦国之间隔着韩赵魏三国,和秦国本来就没有领土纠纷,参加合纵一贯不积极,更不会和60万秦军硬碰硬的。

因此当时有能力,又有勇气和秦国对抗的只有赵国。赵国在经历了武灵王,孝成王两代发展后,国力成为山东六国之首,更兼有廉颇,蔺相如,李牧等贤臣猛将。最主要的,赵军经过胡服骑射后,战斗力大大加强,赵人又历来好武,可以说和秦军是不相上下。


从战役自身来讲,长平之战相持3年,双方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各国实际上都是在观望,如果贸然出兵救赵,一旦赵军战败,秦国一定会追究自己的责任。长平之战秦赵争夺的焦点实在上党地区,开始秦赵两国的军队也就20来万,后来越来越多。赵国不仅动员了国内的军队,连李牧的边军都调到长平参战了。秦国除了北地,上郡和陇西留了部分兵力,连南郡的兵都调走了,关外更是全民动员,悉数参战。这个时候,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不敢轻举妄动,否则牵一发动全身。秦军也是等了3年,直到赵括上任才发起进攻的。



事实上,秦军虽然战胜了,但是自身伤亡极大,以致在后续的三次攻赵战役中皆大败,不仅损失惨重,而且丢失了函谷关外的所有土地。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这一时期发生的,所以不能说六国完全没有救援。趁火打劫也是要本事的,面对秦军各国皆惧怕,故不敢轻举妄动引火烧身!

最佳贡献者
2

很简单,楚国被打怕了,没事才不敢招惹秦国呢。

秦赵长平之战时,其实不像我们现在看得这么清楚,规模了,意义了站在当时各国的角度没几个人清楚,大家都以为那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战斗。

最致命的是当时交战国秦国和赵国还很暧昧。赵国一边向其他国家求援,一边还派使臣跑到秦国求和,导致其他国家都不敢去救赵国。万一我傻不拉叽的去救你了,你跟秦国和好了,那我不是引火烧身了吗?不要忘了,赵国的长平之战就是这么发生的。本来韩国都已经割让上党给秦国了,赵国非得虎口夺食,结果直接和秦国对上了。

楚国这时候的势力已经不能和昔日同日而语了,经过蓝田之战和白起的进攻,精神和物质上都已经虚弱不堪了,再加上长平之战的主将可是王齕,白起是到后期悄悄换上的。你想想,白起可还在家呢,楚国有胆量去进攻秦国吗?

3

这个问题也算千古谜团了。其实,在秦赵在长平打得最惨烈的时候,楚国如果倾其所有,是完全有机会趁火打劫的,即使打不残秦国,肯定也会让秦半死。

实际上,当时的秦并非没有担心这个问题。在和赵国苦战的时候,秦重点防备的两个国家。一个是魏国一个就是楚国,秦楚边界从始至终都保持想当的军事力量。另外一个很搞笑的是,秦赵激战长平是因为韩国而起。韩国是被秦国欺负的一方。可当赵国冲上去的时候,韩国反而成为秦国的小跟班。秦国防备魏楚,一步重要的棋就是韩国对这两个国家的制约。也许,这正是楚国忌惮而不敢动手的原因之一。

但是,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楚国统治集团集体的昏庸软弱,首先缺乏战略眼光,有一种隔岸观火的心态,等着秦赵两败俱伤,没意识到当时列国互相制衡的重要性。其次,楚国也好魏国也罢,确实被打怕了,整个楚国从上至下从文臣到武将都弥漫着对秦的恐惧。直到长平之后,身为重臣的黄歇才意识到秦的可怕,推动了楚魏练手支援邯郸。

当然,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除了秦之外,列国集体性缺乏战略家。客观讲,哪怕是秦赵激战最惨的时候,以楚国的实力即使倾尽全力攻击秦国,楚国也必然要蒙受巨大的代价。楚国也必然要考虑一旦自身受损要防备其它国家的攻击。当时,如果有犀首或者苏秦这样的人物。即使列国不与楚国共同出兵,至少也可以让楚国没有后顾之忧,那么就可以为楚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可惜的是,此时的关东诸国,有韩国这样为了苟活没有尊严的国家,也有魏国这样已经被秦吓破胆的国家,更有燕国这种喜欢趁火打劫的国家,还有齐国这种整天就祈祷列国倒霉的国家。所以,邯郸保卫战楚魏赵能够联手,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秦灭六国的步伐。

4

做什么时期都讲究一个时机,趁火打劫这样高端的活动,必然更需要掌握好一个时机!

那么,在长平之战时趁火打劫是最好的时机吗?不是的!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秦、赵之间必有一战,相邻的两个军事大国的崛起,必然需要一次彻底的军事对抗来解决,而当时,能够角逐的只有秦、赵两国。

但是,长平之战之前两国就已经做好了进行大规模决战的准备吗?没有,关于长平之战的起因,在于秦国打败了韩国,要求韩国割让上党郡给秦国,但是上党郡的守将投降给了赵国,希望把赵国拉下水,赵国一时没把持住,就给接受了!

这样,秦国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你赵国说接受就给接受了,你让秦某人的面子往哪放!秦、赵两方不是一下子就是你出四十万,我来五十万,而是前期都是中规中矩的战役,但是赵国统帅廉颇不敌秦国,决定以守待劳,进行了长期的对峙,这个时候,秦国想要早点结束战斗,于是开始加码,赵国看秦国加码,赵国也开始加码,很可能前期是10万对10万的军事对峙,逐渐到最后,赵国加到40万,而秦国最少也在40万。

在这个时候,秦、赵心理都跟明镜似的,早点结束战斗,不让别人有机可乘,秦国的决策是,如果诸侯有人帮赵,那么,秦国立即撤军,大不了上党郡不要了;对于赵国来说,也不是志在必得,相反,赵国由于国内经济支撑不了,反而想停止战争,甚至有求和的打算。

如果在长平之战中,楚国发动攻击,那么秦国必然卖好给赵国,然后两人一谈和,双方各40万的大军一共80万的大军,必然继续进行战争,秦国攻楚灭韩,赵国打魏占齐,对于当时的秦赵两国来说简直易如反掌,相反,正是秦、赵之间两个强国之间的均衡保持了战国后期的局面。

最好的时机,就是秦赵两国两败俱伤,打的难舍难分的时候,但是长平之战对峙时间长,但是结束的很快。赵国40多万大军被直接坑杀,这是各方都没有想到的。

但是紧接着魏楚联军在邯郸之战后,直接干败秦国,使秦国几十年东出成果全部被收回,秦国被迫改变策略,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外交方针来分化离间东方各国之间的关系。

所以说,长平之战时,楚国和各国都不会去趟浑水,而是等到战争结束后站在弱的一方,以保持局势的均衡!

5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国强大之后,开始频频东出函谷关,扩充自己的领土。秦国东出过程中,最受伤的三个国家便是与秦国接壤的魏国、韩国、楚国。这三个诸侯国,多次被秦国打败,被秦国由强国打成了弱国。

楚国本来也是一个强国,但是被秦国收拾了一顿又一顿。楚怀王被骗到秦国囚禁起来,整个楚国因此蒙羞。前279年-前278年,白起率领军队进攻楚国,发动了鄢郢之战。鄢郢之战中,白起引决水攻城,造成楚国几十万百姓被淹死。楚国的别都鄢城和都城郢均被攻破。楚国的宗庙也被秦军焚烧。战国七雄中,也只有楚国的都城曾经被占领,并且设立郡县。史称:

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於陈城。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

但凡有点血性的楚国人应该和秦国不共戴天,与秦国血战到底才对。屈原就因为楚国都城被攻陷而投河身亡。楚国君臣应该抓住一切机会报仇雪恨,但是楚国依然苟且偷生。

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对峙于长平达3年之久。长平之战期间,无论是赵国还是秦国,都被深深拖入这场战争中。

长平之战中,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展开厮杀,奇怪的是其他诸侯国都没有参与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拼到最后,其实就是拼综合国力,秦赵双方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时候如果山东五国合纵攻秦的话,那么秦国极有可能被打败。长平之战期间,也是六国合纵攻秦的最佳时机。当时各国拼凑出50万大军不成问题,百万大军攻秦,秦国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抵抗。

但是山东五国却在长平之战期间都保持沉默,并没有组成反秦同盟。秦国六十万军队被吸引在长平前线,楚国有机会进攻秦国收复失地,但是楚国却没有任何行动。为什么楚国不趁火打劫,报都城被攻破之仇呢?

楚国的实力有限

战国后期,实际上是秦赵争霸,其余五国的实力相对有限。楚国名义上是第三大诸侯国,实际上只是依靠土地广袤和人口众多。楚国军队的战斗力非常低下,楚国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将领。楚国的整体实力和秦赵两国有一定差距。两个顶级强国发生战争,楚国这个弱国自然会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然后再做出实际行动。楚国实力相对较弱,使得其在与秦赵对抗中显得信心不足。长平之战前夕,秦国还攻占了楚国几座城池,试探楚国的态度。楚国更加衰落。

楚国被打破了胆子

从秦惠文王开始,楚国和秦国不知道打了多少仗。秦楚战争基本上以楚国的失败而告终,一次次失败使得楚国非常惧怕秦国,甚至达到了谈秦色变的地步。丹阳、蓝田大战之后,楚国被秦国彻底打趴下,楚国也失去了和秦国抗衡的能力。楚怀王被秦国扣押是多大的耻辱,楚国竟然咽下了这口气。楚顷襄王甚至又和秦国结成儿女亲家,秦楚再一次“和好如初”。白起在鄢郢之战中,一举攻占了楚国的国别都鄢城和都城郢,淹死几十万楚国百姓。此战过后,楚国人更是畏敌如虎,尤其惧怕白起。长平之战,楚国不敢趁火打劫也在情理之中。如果秦国战败,楚国倒是有可能趁机棒打落水狗。

楚国君臣暗弱

秦国自秦孝公开始接连出现几位强君,也出现了不少强臣和强将。但是楚国自楚怀王开始,君主一个比一个昏庸,楚国也没有出现过有能力的名臣,反而出了不少奸臣。楚国君臣暗弱,不能抓住有利的时机,也不能抓住有利的战机。楚国君臣也没能力振兴楚国,楚国一步步沉沦。长平之战对于其他五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能将强秦彻底击败,战国七雄将会回到相对均衡的状态。如果击不败强秦,得罪了秦国,日子会更加难过。楚国君臣暗弱,自然不敢在趁机进攻秦国。

秦国对其他国家有防备

秦国在发动长平之战前,就先敲打了楚国。秦国先派军队揍了楚国一顿,春申君连忙割地求和。长平之战爆发期间,秦国也非常注意防范其他国家,尤其注意防范楚国。长平之战前期,秦国一直没有派出白起。秦国就是想利用白起威慑魏国和楚国。魏国和楚国听到白起的名字都哆嗦,白起没有在长平前线,自然对这些国家有震慑作用。秦昭襄王也知道白起的威慑力,所以换白起为帅的时候非常注意保密。无论是赵国,还是楚国,都不知道秦军秘密换上了白起。当大家知道秦军已经将白起调到长平前线的时候,长平之战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秦国恰当的纵横策略

长平之战期间,秦国最怕山东六国合纵攻秦。所以战争期间,秦国一方面积极支持长平前线,另一方面想尽各种办法阻止六国合纵。赵国急于求和的心理,给了秦国可乘之机,秦国趁机瓦解六国合纵的可能。秦国利用赵国想求和的心理,礼遇赵国的使臣,向六国表明秦赵议和的态度。史称:

“王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贺战者皆在秦矣。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应侯果显郑朱以示天下贺战胜者,终不肯媾。

秦国通过合理的纵横政策使得楚国和魏国不敢轻易救赵国。楚国不敢轻易救赵国,又怎么敢进攻秦国呢?

山东五国都没有帮助赵国,加上赵国不断出现失误,最终兵败长平。赵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境地,这时候楚国和魏国才想到救赵。韩赵魏三国联军打退了秦国对邯郸的进攻,拯救了赵国。如果楚国和魏国在长平之战期间出兵救赵或者攻秦,说不定会击败秦国。六国灭亡的时间,说不定会推后。可惜楚国没有抓住机会!

6

首先我认为。从战役自身来讲,长平之战相持3年,双方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各国实际上都是在观望,如果贸然出兵救赵,一旦赵军战败,秦国一定会追究自己的责任。长平之战秦赵争夺的焦点实在上党地区,开始秦赵两国的军队也就20来万,后来越来越多。赵国不仅动员了国内的军队,连李牧的边军都调到长平参战了。秦国除了北地,上郡和陇西留了部分兵力,连南郡的兵都调走了,关外更是全民动员,悉数参战。这个时候,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不敢轻举妄动,否则牵一发动全身。秦军也是等了3年,直到赵括上任才发起进攻的。



楚国。楚国虽然大,但是由于士族分治,权力分散,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加之在秦惠王,秦昭王两代打的房陵,鄢郢等战役中损失惨重,基本已经放弃了长江中游,汉水流域的控制权,推到长江下游,淮河流域一带。而且楚军多为步兵和车兵,骑兵很少,战斗力极差,20万楚军连5万秦军都打不过,所以根本不敢和秦国交战事实上。



秦军虽然战胜了,但是自身伤亡极大,以致在后续的三次攻赵战役中皆大败,不仅损失惨重,而且丢失了函谷关外的所有土地。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这一时期发生的,所以不能说六国完全没有救援。趁火打劫也是要本事的,面对秦军各国皆惧怕,故不敢轻举妄动引火烧身!


7

“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秦是楚的世仇,楚秦又是战国双雄,其它弱国只能在二选一中投机,谓“朝秦暮楚”。可惜,在锐意进取上,秦国的商鞅变法取得成功,三秦狼变成了西北虎,所向披靡;楚国的吴起变法被旧贵族扼杀,华南虎蜕变成老绵羊,有负众望。楚国外强中干,相当忌惮秦国,将首都从湖北迁到远远的安徽,就可见端倪。

赵国举一国之力与秦国死撕时,赵国“毛遂自荐”到楚国求救,若军事谋略家吴起还在,楚国定会以扶弱抗暴堂堂正正理由,对秦国“趁火打劫”。可惜,楚国朝中庸人一大群(屈原除外),不掂量唇亡齿寒的后果,对秦国的暴行采取绥靖自保,后来虽参与了合纵抗秦,那也只是虚张声势做做样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楚国兴亡的最好说明!

8

长平之战,秦赵两大强国完成了战国时期最大的碰撞,之所以说这次战争是最大的碰撞,不仅因为两军兵力数量之众,而且因为这次大战将强大的赵国坠入无底深渊,极大的促进了日后的统一。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都是倾巢而出,但是对于苦秦久矣的列国,特别是深受其害的楚国,为何没有趁火打劫呢?

首先,楚国在地理上失去屏障

秦惠文王时期,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南下巴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掉了巴蜀之地。秦惠文王又南下攻取了汉中之地,从此楚国的门户大开,而秦国依据汉中蜀道天险,可以轻而易举的防范楚军。秦昭襄王时期,秦昭襄王派白起攻取郢都,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楚国逼到汉水东岸。从此,楚国在地理上的优势几乎损失殆尽。

其次,楚国太子质楚


在白起水淹郢都,攻占郢都周围大片领土之后,楚国彻底被打怕了,向秦国献上自己的太子作为人质,要与秦国结盟。春申君黄歇向秦国国相许诺,只要秦国保障楚国太子的安全,楚国不会干扰秦国的疆域,否则楚国会另立国君,重新合纵攻秦。在这个不成文的诺言下,楚国并没有在长平之战中趁火打劫。

另外,楚王病危


在长平之战前一年,楚顷襄王熊横病重,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又有什么雄心壮志和秦国争雄呢?而且,一旦楚王选择在此时攻秦,很有可能在自己去世后会遭到秦国的报复。新旧交替之时,就是一个诸侯国最危险的时刻,卧病在床的楚王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我是【历史方位】,喜欢的朋友+关注哦!欢迎大家的点赞、留言、转发哦!

9

秦赵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站出来帮助赵国。不但军事上没有帮助赵国,就连赵国向齐国魏国借粮,也都没有答应。齐国不帮助也算是报仇,五国伐齐的主力军就是燕赵。韩魏是被秦国打怕了,吓破胆了,燕国太弱小就不说了。

再说楚国我觉得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统治集团的昏庸,这个我觉得是主要的,其实当时不论是为了报仇还是收复失地,楚国当时来说都应该出兵帮助赵国。楚国从当时五国伐齐就是坐岸观火,现在秦赵长平还是一样坐岸观火,楚国内部集团想的就是,谁赢了就跟着谁,毕竟当时来说秦赵两国独大,没有任何人敢惹他们两个,楚国就是想秦赵都打残了,从中得利。

第二秦国已经考虑到魏楚出兵这一层了,所以前期长平之战,只有王龁带领的十万人加上进攻韩国野王之战的二十多万人。白起并不是统帅,只是后期秦王暗地换上白起的,秦王为什么不让战神白起去呢?就是考虑到魏楚这两个炸弹。魏楚都是被白起打怕了,只要有白起在镇守他们两个就不敢动,秦楚鄢郢之战水淹楚国几十万军民就是白起,后来占领楚国郢都,楚王被迫出逃,更是让楚军闻风丧胆,听见白起就怕了。魏国也是一样,大破韩魏联军二十几万。所以楚国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第三楚国已经是二流国家了,经过白起的征伐,楚国的大部分重要城池已经被秦国占领完了,无力再抗击秦国了。秦国把占领的楚国之地设立了南阳郡,郢都也在里面,楚国只能一路向东发展了,都是一些还没有开化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当时只要楚国出兵从南方攻击秦国,秦国不说大败,至少几十年也难以恢复过来。长平之战前期双方都只有十几万人,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后期,秦赵两国都已经把本国所有的都压上去了,楚国出兵,秦国必定要分兵,这样一来,长平的秦军肯定会减少,赵国就有可能取胜,或者秦军退兵。历史没有如果。只能想想了。

10

来着,邯郸之战最后楚国出兵十几万跟魏国八万武卒一起救援赵国,赵魏楚三国联军大破秦军并俘虏了秦军统帅郑平安,后期在加上叛秦加入的韩国四国联军在魏国信陵君的指挥下进攻秦国大破秦河东守军几乎收复了强秦八十多年东出全部所占的土地,邯郸战役前前后后杀死了四十多万秦军让秦伤筋动骨,楚国也介机收复了洞庭郡,战国时古人的血性是很深刻的,国仇家恨是一有时机便会拼命报复的,这也正是秦朝只有十五年的原因。至于长平之战没来只是时机的问题二虎相争必有一死一伤,以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争经验当时的能人很容易找到合适自己国家的战略,秦赵两败俱伤对楚国的好处要比赵完胜或者秦并赵要好的多,毕竟三晋跟楚国也没那么和谐,长平之战时垂沙之役血还没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