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老泉,我来回答~

对于古代的臣子来说,死后能够获得一个褒义的、正面的谥号,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尤其从唐朝开始,谥号成为了文人士大夫毕生事业的追求,是其盖棺定论的功绩的总结和归纳。



而在所有的谥号中,“文正”这两字可说是最崇高、最具有正面意义的一个,能够被谥为“文正”的大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他们不仅饱学多才,而且还必须道德高尚正直。也就是说,“文”这个字简单,但是“正”这个字难得。历史上被谥为“文献”、“文昭”、“文忠”的有一大堆,但是能够谥为“文正”的,却屈指可数。


北宋名臣司马光曾经说过:“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可见,“文正”足可以称为谥号中的极品,不是想得就能得的。在中国历史上,能够获得“文正”谥号的大都是如雷贯耳的人物,而统计一下数量,也只有范仲淹、司马光、耶律楚材、曾国藩等区区十余人。



其实,在唐朝的时候并没有“文正”这种谥号。对于那些人品正直、对国家有很大贡献的人,一般谥为“文贞”。例如贞观之治的名臣魏征、开元盛世的名臣宋璟等等。不过,到了北宋仁宗时期,由于当时的仁宗皇帝名叫赵祯,“文贞”犯了皇帝的避讳,因此改成了“文正”。

那么,古代的帝王是如何给臣子定谥号的呢?

首先,并不是所有臣子死后都能有谥号的,只有王公大臣,或者是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定谥。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大臣去世后,他的家属会写一篇描述他生平事迹的文章,类似于简历报告,提交给吏部下属的考功司,进行评价和审定。然后,考功司将审核后的报告提交给太常礼院,也就是朝廷中一个专门负责礼仪的部门。

接着,太常礼院的礼官会根据这位大臣生前的功绩和人品,初步拟定一个谥号。谥号拟定后,太常礼院会将谥号呈递给尚书省。尚书省会召集很多官员进行讨论,评价这个谥号是否符合这位大臣的生前行为,如果获得一致同意后,最后才提交给皇帝批准。

可以看出,古代为一个大臣定谥号,有着一套非常严谨和繁杂的流程。假如是一个品行低劣的人,或者是一个政绩不突出的人,是不可能获得非常高褒奖的谥号的。


不过,有的时候皇帝也可能会直接违反这个流程,直接为一个大臣定谥号。例如宋仁宗曾经想为他的老师夏竦定一个“文正”的谥号,却遭到了满朝大臣的极力反对,反对的原因就是夏竦这个人品行不端,达不到“正”这个字的要求。面对浪潮一般的反对声,宋仁宗最后只能选择妥协,只给夏竦定了个“文庄”的谥号。

从谥号这件事可以看出,古代人对死后的声誉是非常看重的,这就使他们非常注重生前的行为举止和道德言论,无形之中为社会建立了一种积德向善的良性循环机制。

最佳贡献者
2

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或相对,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始于西周。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李鸿章谥号:文忠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行见中外曰悫;执德不惑曰悫;诚以致志曰悫;表里如一曰悫;诚心中孚曰悫。

亲贵、大臣死后赐谥,唐宋有议驳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议上,若名实不相符,给事中可以驳奏再议;明清则由礼部拟谥,皇帝核定,礼部有时也会多拟几个以备皇帝选择。

朝廷赐谥,很多时都是有褒有贬的,有的还既扬善、又不讳恶。例如唐代萧瑀谥号贞祩,贞表示他端直,褊(祩)表示他多猜疑。美谥亦可追夺,如秦桧死后,宋高宗赐谥忠献,意思是褒扬他危身奉上、智质有圣,至宋宁宗时追夺原谥,改谥缪丑,那是指斥他名实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况则较为特别,规定礼部奏请才能得谥。换句话说,获得请谥者必是朝廷眷念怜惜之臣,其谥号自然没有贬意,只不过赞美程度有轻重之别。


左宗棠谥号:文襄

与皇帝相比,臣属的谥号要简明一些,或一字,或二字,所选之字,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明清两朝群臣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信、康、壮、恒、愍、烈、勇、僖。还有一种文武通用的谥法,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宪、节、贞、靖、襄、敏、安、僖、穆、介、威、端、壮、宣、裕、果、勇、愍、刚、惠、悫、怀、清。


曾国藩谥号:文正

这样一来,谥号不仅具有特定的涵义,而且具有特定的等次。

宋代几个名人的谥号:

韩琦——忠献

富弼——文忠

吕大防——正愍

王安石——文

岳飞——先谥“武穆”,后谥“忠武”

秦桧——先谥“忠献”,后谥“缪丑”,又改回“忠献”,后又谥“缪狠”

明代几个名人的谥号:

于谦——忠肃

王守仁——文成

解缙—— 文毅

杨士奇 ——文贞

3

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 谥号是人去世之后加给他的称号,既表示对逝者的尊敬,也是对此人一生的评价。皇帝有皇帝的谥号,大臣有大臣的谥号。清朝的谥法基本延续前朝。文臣一般入过翰林的谥号为文*,后面一个字就是对大臣的评价,其中区别很有讲究。 最好的谥号就是文正,这是作为一名大臣身后的最高追求,所谓正,主要还是讲究品行操守,正色立朝,德被后世。清朝第一个文正是康熙年间的理学名臣汤斌,最有名的是曾国藩,还有像刘墉的父亲大清官刘统勋。帝师一般都是道德的楷模,又受皇帝的尊重,所以可能被谥为文正,比如朱圭和李洪藻。曹振镛是典型的误国官僚,但因为一生受道光皇帝信任,也是文正。 其次好的是文忠,凡是谥为文忠的大臣,都是真正实心为朝廷办事的,受人尊敬的,比如李鸿章、林则徐、文祥、胡林翼、荣禄。 有武功的大臣可以谥为文襄,典型的是左宗棠、勒保、福康安。张之洞一生没打过仗,临死希望谥文襄,可能是对书生挥斥方遒的向往。 很多有名的大臣谥号是文端,也是不错,顾名思义是讲理学的,像尹继善、鄂尔泰、王杰、朱轼。谥号为文恪的似乎下场不大好,比如孙毓汶、王鼎、高士奇。 其他的,文定(沈桂芬、孙嘉淦)、文恭(翁同和、董诰)、文靖(宝均)也不错,还有丁宝桢(文诚)、刘墉(文清)、张廷玉(文和)、纪昀(文达)、陶澍(文毅)、阿桂(文成)。 有的人的特点,从谥号上一下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康熙朝的大清官于成龙(清端),雍正年间的李卫(敏达)、田文镜(端肃) 战争中遇难的都有“壮、烈”一类的字眼,比如傅恒的哥哥傅清被西藏叛军杀害,谥号襄烈,王有龄在杭州被太平军攻破后遇难,谥号壮愍,江忠源也是与太平军作战自杀,谥号“忠烈”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