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泉,我来回答~
对于古代的臣子来说,死后能够获得一个褒义的、正面的谥号,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尤其从唐朝开始,谥号成为了文人士大夫毕生事业的追求,是其盖棺定论的功绩的总结和归纳。
而在所有的谥号中,“文正”这两字可说是最崇高、最具有正面意义的一个,能够被谥为“文正”的大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他们不仅饱学多才,而且还必须道德高尚正直。也就是说,“文”这个字简单,但是“正”这个字难得。历史上被谥为“文献”、“文昭”、“文忠”的有一大堆,但是能够谥为“文正”的,却屈指可数。
北宋名臣司马光曾经说过:“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可见,“文正”足可以称为谥号中的极品,不是想得就能得的。在中国历史上,能够获得“文正”谥号的大都是如雷贯耳的人物,而统计一下数量,也只有范仲淹、司马光、耶律楚材、曾国藩等区区十余人。
其实,在唐朝的时候并没有“文正”这种谥号。对于那些人品正直、对国家有很大贡献的人,一般谥为“文贞”。例如贞观之治的名臣魏征、开元盛世的名臣宋璟等等。不过,到了北宋仁宗时期,由于当时的仁宗皇帝名叫赵祯,“文贞”犯了皇帝的避讳,因此改成了“文正”。
那么,古代的帝王是如何给臣子定谥号的呢?
首先,并不是所有臣子死后都能有谥号的,只有王公大臣,或者是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定谥。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大臣去世后,他的家属会写一篇描述他生平事迹的文章,类似于简历报告,提交给吏部下属的考功司,进行评价和审定。然后,考功司将审核后的报告提交给太常礼院,也就是朝廷中一个专门负责礼仪的部门。
接着,太常礼院的礼官会根据这位大臣生前的功绩和人品,初步拟定一个谥号。谥号拟定后,太常礼院会将谥号呈递给尚书省。尚书省会召集很多官员进行讨论,评价这个谥号是否符合这位大臣的生前行为,如果获得一致同意后,最后才提交给皇帝批准。
可以看出,古代为一个大臣定谥号,有着一套非常严谨和繁杂的流程。假如是一个品行低劣的人,或者是一个政绩不突出的人,是不可能获得非常高褒奖的谥号的。
不过,有的时候皇帝也可能会直接违反这个流程,直接为一个大臣定谥号。例如宋仁宗曾经想为他的老师夏竦定一个“文正”的谥号,却遭到了满朝大臣的极力反对,反对的原因就是夏竦这个人品行不端,达不到“正”这个字的要求。面对浪潮一般的反对声,宋仁宗最后只能选择妥协,只给夏竦定了个“文庄”的谥号。
从谥号这件事可以看出,古代人对死后的声誉是非常看重的,这就使他们非常注重生前的行为举止和道德言论,无形之中为社会建立了一种积德向善的良性循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