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九期:海尔有识芝士】嗯~相信提出这个问题的小伙伴是非常关注当下热点的!本皮今天就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近期我厂的周云杰总裁在采访时分享了他对新基建的理解和海尔进行新基建实践的价值。周总裁给出的见解是:“新基建不是传统基建的重复,而是通过平台和系统的创新,要建成新的生态,使人无法模仿。”


那么新基建的价值何在呢?周总裁也以海尔在新基建中实践的三个方面予以了回答:


第一个方面是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驱动中国制造业高速度高质量地发展。目前,卡奥斯还牵头指导了三大国际标准组织和大规模定制的标准制定,展示了中国工业互联网开始拥有了国际标准的话语权。


第二个方面是建立海尔智家定制平台。通过AIoT+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场景的融合实现了电器——网器——场景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提供产品到提供场景解决方案的全流程服务,为用户打造从产品互联互通到全场景体验的美好生活。


第三个方面是创建内连智慧家庭,外连智慧城市的海纳云平台。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智慧安全、智慧出行、智慧消防、智慧能源、智慧照明、智慧车库、智慧市政、智慧服务8大智慧模块的解决方案定制,为用户实现个性化定制的智能生活。


看到这里,相信小伙伴们对新基建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新基建的作用,就是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应用的加速升级,来为全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而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


好了,今天的【海尔有识芝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多多给我点赞支持~本皮还会继续给你们介绍更多的【海尔有识芝士】的哦~




最佳贡献者
2

此轮新基建包含的七个核心领域:

【5G基站建设】 【AI人工智能】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

【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中心】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七大领域具体对应的细部产业:

【5G基站建设】云计算、终端射频、远程医疗、车联网、产业数字化升级、AR应用、信息安全等

【AI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视觉交互、AI芯片、制动驾驶、云端训练、通用平台等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集中式充换电站、整体解决方案、充电模块、新能源、充电运营、汽车厂商等

【特高压】断路器、互感器、电站监控、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高压组合、直流交流等

【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平台、智能制造、安全检测、传感器、入网标准、传感器、数据采集等

【大数据中心】IT设备、云服务商、ICT服务、流量监控、服务器、数据交换、机房、安全防护等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高架桥、牵引供电、工程机械、运输服务、机车车体、自动售票等

看似覆盖面繁杂的新基建领域,实际上只要细细品味就能看出其中的核心关联与战略布

新基建的三张大网

第一张网:【信息之网】包含了5G基站建设、AI 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

第二张网:【交通之网】包含了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第三张网:【能源之网】包含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

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实际上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第四次工业革命基于网络物理系统的出现。网络物理系统将通信的数字技术与软件、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相结合。与此同时,生物、物理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将改变我们今天很多的传统认知。这也是为什么信息之网中包含了7大领域中的4项,它可以说是这三张大网中的核心之网。也将成为未来拉动整体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交通产业:交通是考验整体经济水平的一个亘古不变的指标,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保障商品快速流通的基础,也是人员快速互动交流的保障。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铁网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夯实网络架构,并不断拓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未来势必对整体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能源产业:能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像粮食对于一个人一样,是生命之源。百年来石油产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经说明了一切。如何依托创新的科技能力打造全新的能源系统,是未来各国竞争的核心。而“特高压”技术就是这样一个有可能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存在。传统的传输距离、传输损耗等问题如果得以有效解决,特高压产业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当西北地区每年超产的风能、太阳能能够通过特高压有效的输送到沿海发达区域,那整个中国的能源格局都会产生质的改变。并通过“一带一路”的布局,最终影响整个世界的能源版图。

2020年是“新基建”发展的元年,我们应该庆幸赶上了这个创新的时代,可以说未来二十年的发展都离不开“新基建”的影子。特别是未来这几年,无论你是即将面临选择大学志愿的考生群体、还是已经在校就读的大学生群体、亦或是已经参加工作的群体、也包括自行创业的群体。可以说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的思考“新基建”对未来社会的改变,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大家未来的就业、工作、生活、健康、出行等方方面面。

3

新基建是经济与科技双重战略,在经济危机面前,它可以促进经济和就业。

在科技方面,它更是一次革命,一次事关我国和美国人才、科技的竞争。

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美国在科技领域对我们封锁,或许在将来我们可以借助新基建在科技上一举超越美国。

为什么这么说?

熊猫今天就从整体的作用来分析:为何此时推出新基建,如何促进经济和就业,如何完善产业和人才。

深度科普一下:到底什么是新基建,以及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大国智慧。

所以,本期视频依旧硬核高能,请耐心观看。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概念:政府发放现金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抗疫,但是更重要的是刺激消费,维持经济流通。

有了流通,经济才不会停滞,企业才不会破产,工人也就不会失业,然后工人又有钱来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发放消费券也是同样道理,只是国人喜欢存钱,如果只存不花,那对市场流通将毫无意义,所以是以消费券的形式发出。

目的都是为了保持这种经济流通。

当然这是一个粗糙式理解,或许不够准确,却能从中能看出两个目的:

短期维持靠经济和就业、长期维持靠良性经济循环。

但是有一个问题你发现没有:

一旦这些钱花完,结果疫情还在,经济危机也没过,员工无法正常上班,那怎么办?

继续印钱?

再次印钱之后,还是如此,那又该怎么办?

总不能一直印钱吧?

一时印钱一时爽,一直印钱是不是一直爽?

看看津巴布韦一张纸币上多少个0就知道了。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伴随着危机的一个名词就出现了:基建。

很多科普作者介绍说:经济危机时,搞基建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发明的。其实大错特错,早在我国宋代就有了。

那时叫:以工代赈,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吧。

古代医疗系统较差,瘟疫很难控制,时常很久未见好转,灾民哀鸿遍野。此时若是单纯靠朝廷发粮救灾,根本于事无补。

一来粮食无法长久维持,二来,无所事事的灾民容易引发政变。

于是宋朝形成了在灾荒之年兴修水利的制度。灾民以工代赈,解决了就业问题;国家也得到了水利工程,又可以惠及民生,一举双赢。

所以基建从来都是利人的,促进经济和就业的背后,还会促进民生需求。

古人的智慧大抵如此,现在新基建也是一样。

城际高铁+特高压+充电桩立足于补短板;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重在创新。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目的都是在短期内增加就业、维持经济稳定,尤其是创新性基建,将显著促进经济的同时还可以解决就业。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近年来网络发达,填海造路被各路媒体大肆鼓吹,好像中国基建的目标是浩瀚星河。

所以很多人有疑惑,为什么还要搞基建?

但实际上,我们基建能力虽然上去了,但是基建发展区域很不平衡,东边较发达地区交通便利,西部地区基建能力相对较弱。

这一点,相信在西北部的朋友相当有感触。

在具体数据方面,根据恒大研究院调查显示:相比发达国家,不管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等基础建设在数量上全方面落后;教育、体育等民生基建更加弱势。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我国基建仅为第八名,与欧美日韩,相差较大。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所以基建能力强,不代表我们基础建设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程度,看到这,是不是刷新了大家的世界观?在评论区告诉我。

总体来说,西部区域补充短板,势在必行,东部区域提高运输效率,也要同时进行。

于是城际高铁加快主城间的交通速度、特高压改变能源格局、充电桩消除里程焦虑。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创造大量的岗位和投资,经济效益。

就像我上次在《能源战争》中说的,补充短板之后,其他创新型的基建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不至于头重脚轻。

而创新型基建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大。

以5G基建为例:

2020年底,我国计划部属50多万个基站, 5G项目将带动4840亿元产出,54万相关就业岗位、到了2030年,经济和新增岗位将6.3万亿元、新增上千万就业岗位,简接产出更是达到10万亿元

而这仅仅是5G通讯项目,整个新基建项目2020年预计投资总额在1万亿左右,2030年将达到50万亿元左右,涉及2万多个项目。

要知道2019年,我国GDP总量也不过99.1万亿元,也就是说,新基建几乎投下超过一半的GDP。

那么就有人担心:如此巨额投资基建,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呢?会不会被拖垮呢?

其实你的担心,国家工信部早就做过回应,并且做出了估算:1单元的5G建设投资可以拉动6单元的经济增长。

想想看,这还只是5G项目的投资,那么放大到整个基建项目呢?

于是,良好的前景+巨额的投资必然会增加经济而不是拖累经济。经济增长了,相应的就业岗位也会急速增加。

智联招聘曾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预期年底将达417万人。
记住这是缺口,而不是总额。

也就是说,新基建不仅立足于将来,更是在短期内就可以促进经济,提高就业岗位。

而且新基建是新老结合,意味着劳动力需要、技术也需要。在这片新型领域上,劳有所得,智有所用的现象将恢弘展开。

最关键的是大家关心的工资也是奇高,好吧,说的我都想重新学习冲进新基建领域。

所以新基建到底能不能促进经济和就业,你懂了吗?评论区告诉我

如果还是比较懵懂,没关系,继续看。

你以为基建的作用仅仅如此,那就太对不起基建这两个字了。

新基建也是基础建设,所有的基础建设都是为了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所服务,新基建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后续,众多的高科技产业和应用。

从理论走向现实,从实验走到商业。

而应用行业落地的商用才是百花齐放的时代,也是我国真正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科技工厂的时代。

这个时代有可能一举解决我们科技和人才的困局。

我们先来看下行业规划图

(图片来源:所长林超)

新基建基础建设虽然规划到2030年甚至更远,但是行业应用却可以加快布局落地

以5G为例,相关领域预计2022年就将正式开始落地。行业涉及到教育、医疗、工业、电商等等,涵盖面非常大。

为什么这边我都以5G为例子的。

很多人到现在还将5G和4G等同,认为5G只是4G的升级版,上网速度加快而已。说实话,这不是认识浅的问题,而是不愿意思考。

5G技术具有低延时、大宽带、广连接等优势,是其他创新型基建的大动脉,类似于公路对工业时代、互联网对于电商的重要性。

有了大动脉才有了其他领域快速发展的通道。

比如大数据:

5G连接速率和降低时延,、使得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数据量急剧增长,海量且丰富的数据源源不断流入大数据分析中心。

万物互联应用、高效率的生产和消费才能落地实现。

比如人工智能应用。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有了5G和大数据支撑,以前很多设想的领域都将成为现实:

远程医疗、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等都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这么说可能比较模糊,我们就以智能家居为例,以前电影中出现可以端茶送水,陪你聊天的的机器人,就真的有可能实现。

还有工业互联网也是如此,有了5G+人工智能,才能更早实现。

从这边就可以看出为什么5G如此重要。

也可以知道

为什么美国要不留余地的打压华为。

因为5G真正应用在于万物互联,无物不可联系。这是一种革命性技术。

达沃斯论坛主席施瓦布,在2018年天津夏季达沃斯,就认为5G+物联网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意味着什么?

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一次产业的变革、经济的变革、时代的变革。

这种变革可能会诞生新的世界格局。

事实上,美国就曾改变世界格局。

早在1993年9月,克林顿为了拯救经济危机,就任美国总统不久,便正式推出跨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数字信息时代。

这项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4000亿美元。苹果、谷歌亚马逊等世界巨头公司都在这个时期诞生,他们开发了新应用程序和服务。相应的手机和应用程序也得以在全球推广。由此美国取得无线和互联网服务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

至今,美国依旧是科技和互联网霸主。

可以说:“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美国波澜壮阔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而之后,美国企业利用告诉信息,在各行各业培养和吸收了最优秀的人才。

这就是技术先发优势。

但是现在,终于轮到我们了。

5G等新基建就是类似“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在2020年这个多事之秋,美国还在内斗、还在与病毒抗争,还在想着无限印钞收割世界。

而我们则主动迎发起了这种技术变革。

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为基础的建设正在铺开。

旧基建+城际铁路,搭建了高速交通网,将会帮我们加快资源流通速率,完善我们旧基建;

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构建的能源互联网,正在帮我们走出科技发展的能源安全;

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结成的物联网,将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世界。

新基建正在构建三张科技之网,未来之网

最后这些技术都以共赢、合作的方式向全球敞开。

美国不让我们用美国的技术和产品,那么日本来、韩国来、德国来,只要你想进来,都可以进来。

我们欢迎,甚至欢迎以中国为中心的美国进来。

我们将利益共享出去,将技术收纳进来。

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而我们正在引领5G变革,在这种引领作用下,谁占得先机,谁将取得先发优势。

这种先发优势在哪里呢?

一是产业升级、二是人才储备、三是技术积累。

2019年4月3日,美国国防部国防创新委员会发布了《5G生态系统:对美国国防部的风险与机遇》中提到;

先行国家制定标准和规范,其他国家只能不得不采用这些标准和规范,从而将丧失新一代无线技术

中国5G产品和智能手机被美国市场排除在外,中国在5G领域的发展,将重现美国在4G领域的辉煌的开发能力和市场潜力。

是的,你没看错。美国国防部亲口说出了,中国将重现美国的辉煌。

而这种可能,正因为我们加速布局新基建而变成现实。

一旦成为现实,是不是意味着5G和其他新基建为基础的大型公司将迅猛发展?

事实上单纯的看待5G是不科学,只有结合其他行业发展才能体现5G的作用。

想想看

5G+APP+系统就是物联网软件

5G+大数据+医疗就是智能医疗

5G+大数据+物流就是智能运输

5G+人工智能+工业就是工业自动化

5G+人工智能+大数据就是自动驾驶

这些公司正在因为新基建,因为5G的快速部属而成为可能,成为先发优势。

一旦有了先发优势,物联网软件、智能医疗、智能运输会不会是下一个谷歌、下一个苹果?

如果不行,后面还有智能安防、智能金融等等领域,在虎视眈眈。

可以说只要有了先发优势,每一个行业都将重新洗牌。

实际上,美国的例子告诉我们,未来或许真的有可能诞生数十个世界级企业。

这是不是产业升级?评论区告诉我

再想想看

当我们的先进科技企业快速发展,会形成什么效应?

是不是人才聚集?

2020年智联招聘评级就收集了全国各地对于新基建所需科技人才的数据,量大和高薪化成为主流,平均工资基本上万。而且都是工程师,科技一举成为未来最热门的行业。

由此可见 新基建相关产业将培养一批以此为5G基础的高科技人才。

那么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未来的智能公司们,会不会诞生更多,更加有含量的人才?

我相信未来未来可期。

然而你以为先发优势仅仅如此吗?

人才集聚效应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想过没有?

参考信息时代的美国,技术的领先意味着科技的迭代,最终都会成为行业的标杆甚至塑造行业标准。

而行业标准是每个企业的必争之地。意味着行业的话语权。

结合来看

行业标准、人才、技术都获得先发优势,这是不是意味着一个时代的领先?

在前三次工业革命,我们正是基于此而落后,只能无奈跟随,成为世界的制衣厂。

而这一次,我们要争取这个领先,在领先中摆脱科技的束缚、摆脱霸权的遏制。

因为我们第一次有了带领世界变革的技术和资本。

所以我们能等吗?

看到这,你是不是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快速部属5G基站,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发展自己科技道路。

就是要以快打慢,成为科技先驱。

我们不仅想成为世界工厂,更想成为世界科技工厂?

有些人说,越南印度都在试图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我们应该阻止他们。

可是熊猫想说,为什么要去阻止呢?

如果去遏制别人,那和美国霸权有什么区别呢?

上进是所有人,所有国家的权利。

而我国不是用旧思维去压制别人。而是用新思维去共同发展。

不是靠着美国的衰落而上位,更不是靠着别国落后而领先。

部分的产业外迁,正好解放了更多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投入新兴领域、在产业中培养人才、再用人才升级科技、科技再次引领经济、又用经济反哺产业。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生生不息。

这才是中国的智慧,才是中国的高科技战略。

我们的未来不是一层不变、不是僵化思维、更不是去遏制别人取得财富。是合作共赢,是我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熊猫一直相信,未来一定会来,而且那一天不会太遥远。

我是熊猫,一位硬核的科普作者,如果你喜欢,记得点个关注,如果能再点赞,评论一下,将是我万分的荣幸。我们下期见。

4

新基建的新,是相对于“铁公基”的老基建而言。由于新冠肺炎引起的经济衰退,中央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这次和以往不同,主要投资在新基建上。我觉得,新基建投资会比老基建更有价值,主要体现在:

第一,老基建为首的“铁公基”逐渐饱和。面临产能过剩,再继续加码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第二,投入在以5G为代表的新型数字化基建项目,可以拉动更广泛的数字化经济前进的步伐。在这一波互联网浪潮中,中国已经缩小了和世界的差距,而这一次的经济周期,正是赶超的良机。

第三,IOT相关的投资可以加速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提升效率

第四,关于科技产业技术设备的投资,可以从底层增强中国科技产业实力,夯实产业基础。尤其是解决中国电子产业“空芯化”的问题

所以,这一次的新基建,具备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如果执行得当,中国会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中再次起飞,真正走到世界前列。

5

狭义的“新基建”主要就是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这也是2018年底以来中央历次重要会议明确宣示的范畴。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两者结合起来,狭义的“新基建”应该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

2、“新义”的理解

关于“新基建”,所谓“新义”的理解指的是体现创新、绿色等新发展理念的科技型基础设施建设。最典型的是就是下图中央视提出的“七大领域”,也广为媒体传播。

这一定义不仅包含了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关乎数字经济的部分,而且又加入了特高压、高铁、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3、广义的理解

广义的“新基建”主要是中国信通院等研究机构提出的,而且按照对数字经济的理解方式进一步分为“数字基础设施化”和“基础设施数字化”。这一定义既包括云、管、边、端等数字经济底层基础,也包含了铁公基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

那么,三个定义哪一个更准确?

一言以蔽之,最准确的理解是“狭义”,但是“新义”和“广义”定义中包含的更多的部分也在这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考虑之内。下文中的讨论主要基于狭义的理解,因为这是中央会议明确了的。至于各路专家媒体出于某种目的愿意将更多内容纳入“新基建”,乃是各取所需,不妨姑妄听之。

单靠“新基建”尚不足以大幅拉动宏观经济

证券公司都在强调“新基建”对稳投资、稳增长的所谓“巨大”作用。事实上,从不同角度来看,新基建对宏观经济而言尚不足以起到大幅拉动的效果。

1、目前所谓的几十万亿项目其实主体不是“新基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2个已经公布投资计划的省市自治区,累计公布了约47万亿的投资金额,与2019年31个省市的计划投资金额大致相当。但是这其中真正强调“新基建”的主要是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而且,在这几十万亿的投资计划中,新基建所占的份额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多。

2、债务等问题对扩大投资形成了一定约束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出台,一方面经济高增速得到持续,但另一方面全社会总体债务率(杠杆率)开始不断上升,累积了较大的潜在风险。所以近几年三大的攻坚战的首要任务就是稳住杠杆率水平,同时对房地产、金融等行业进行了整顿。

在这种大背景下,尽管可以适度提高赤字率,但是大规模举债的空间不大,货币政策也不可能达到2008年那一次“大水漫灌”的力度。

3、新基建会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但是对GDP的拉动作用未必明显

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意义重大,但是对GDP的拉动作用则未必明显。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数字经济发展对线下活动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尽管数字经济规模发展很快,其中不仅有对线下的替代,也有很多新增部分。但是它毕竟不像前几次工业革命对纯新增投资的大规模拉动那样显著,其“创造性破坏”的意味更加浓厚。

二是数字经济大规模提升了社会总福利、尤其是消费者剩余,但是很多不体现在GDP上。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已经比较多了,一个共同认识是:GDP难以反映数字经济的贡献,应该有更好的宏观指标来衡量数字经济贡献。我称之为数字经济的“GDP悖论”。例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今年刚刚发布的研究报告《如何测度数字经济价值?》指出,“数字产品通常对用户免费,因此他们对福祉的贡献被排除在GDP之外。但是,除了GDP数据以外,我们在世界各地都看到了数字革命带来的实际好处。”

4、“新基建”对中美科技竞争有较大积极影响

美国各界对5G的重视程度极高,视为中美科技竞争的核心环节,因此华为才会被多次限制、制裁。哈德逊研究所已经发布了多篇报告,强调“美国需要赢得5G主导权”。5G基建的加快推进对华为解困乃至我国未来科技能力提升将发挥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5、政府的角色可能发生一些变化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角色已经逐步从过去的投资方变为投资动员方,这次在新基建中也许更多的是需求方。

“新基建”对数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互联网企业要有“机”、“危”二感

1、“新基建”核心在于增强数据存储、传输和计算能力,既是“补短板”又具有“前瞻性”

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受到网络速度限制,一些新业态发展受阻,需要“补短板”;另一方面,前期的疫情促进了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数字化大培训”,如果再加上新的基础设施,会催生更多的市场需求。

2、新的发展阶段和业务模式可能来临,必须引起重视

随着网速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目前的业态和业务模式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消费互联网领域可能迎来“二次升级”。比如新型手机或终端,结合VR、AR的新型游戏,数字内容领域也可能出现5G时代的“新抖音”。走向产业互联网的新契机已经来临。5G对工业互联网的意义不言而喻,工业专网、网络切片、生产控制、智能决策等应用可能逐步爆发。还有一个新的“风口”可以称之为“治理互联网”。在疫情的冲击下,政府和社会有效治理的问题再次引起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对治理能力的提升作用得到广泛认可。接下来“智慧治理”可能成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方向。

3、无人驾驶、机器配送等人工智能应用可能率先商业化

无人驾驶的进展一直局限在“车”,“路”的配合不够。新基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车路协同”,再加上充电桩建设,无人驾驶、新能源、网约车的一体化应用机会可能出现。

4、“西数东送”能否成为现实?

工信部曾经设想过“西数东送”战略,云计算中心建在气候优势明显、能源价格较低的中西部,将数据输送到应用市场较大的东部发达地区。但受限于网络等因素,这一目的未能实现,很多西部数据中心变成了“灾备中心”。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固定和无线宽带网络速度应该会有大幅提升、时延会明显降低。再加上未来可能部署在东部的大量边缘计算中心,中西部数据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5、数据安全的技术需求将会大幅增加

随着数据存储量、传输量的不断增加,安全问题可能不是线性增加而是指数增加。尽管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加以管理,但是技术仍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6、数据治理规则会同步推进,包容创新、发展硬道理的原则如不能体现,将事倍功半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逼近要靠“新基建”的硬件,也要靠数据治理的“软件”加以配合,否则事倍功半。目前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稳增长需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二是疫情期间数字经济的巨大作用成为共识。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并积极推进包容性治理。

7、新发展意味着新挑战者可能出现,大企业要有“二次创业”精神才能不被颠覆

年初去世的哈佛商学院教授、管理学大师克里斯藤森毕生都在思考:为什么一些大型龙头企业会被颠覆?在新基建可能引发数字经济新发展阶段来临之际,互联网龙头企业都应该对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所警惕,也许,颠覆者就在未来几年产生。

[非原创,文章仅供参考]

6

从高层会议的多次部署,到资本市场的资金热捧,“新基建”成为舆论场的一大热词。这个概念从何而来,对中国发展有何意义,不少人都在追问。

  其实,“新基建”不是一个新鲜出炉的概念。早在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今年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出台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2月14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到了本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可见,我们国家对“新基建”的部署是循序渐进的。

  从内涵上看,“老基建”指的是交通、邮电、供水供电等传统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而“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综合各地的投资计划,目前对“新基建”建设规模的估算已经高达三十多万亿元。这样的大手笔,显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我们国家在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和自身发展新支撑点基础上的科学决策。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始终处于低增长态势。科技研究和创新领域也进入了相对低潮期,革命性的成果尚未批量出现,我们距离彻底改造经济发展方式乃至普通人生活的新工业革命仍有一定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工业革命的“命门”,以期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动。从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看,全要素生产率能否持续提升是关键中的关键。过去十年中,中国的科研创新水平稳步提高,实现了从完全跟跑到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的转变,甚至在部分尖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如果我们想要在未来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中争得上游,那就必须从现在开始打基础,“新基建”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所以,这不是简单的以铁路公路建设为主的“铁公基”形式的投资,而是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新型基建投资。比如,5G的意义不仅仅是网速更快,而是通过毫秒级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有效支持海量物联网设备接入,实现机器间大规模的相互通信,为研究成果创造更多走向现实应用的可能。

  “新基建”着眼长远,但当前的疫情确实赋予其更多责任。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显而易见,一季度GDP增长态势势必出现明显波动。要想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更要看到,随着疫情开始全球蔓延,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铺下的一条路。科学研判、理性投资,切忌盲目跟风、脱离实际,是推动“新基建”应有的态度。

7

近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0城市新基建布局与发展白皮书》,全文指出未来我国将深度布局新基建,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赋予传统交通和城市等基础设施科技内涵的信息化建设,这也意味着城市将迎来新的征迁,同时显而易见,新基建要求一切都是更智慧、更富有信息化,那无论是建立智慧城市,还是智慧社区,需要的都是更智慧的征拆方式,那就是——科睿哲土地房屋征收综合管理平台。

新基建需要新智慧

“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而城市责无旁贷的成为这样一个智慧未来的承载体。而与传统基建大的不同在于,新基建“看上去”并没有传统基建项目的规模大,但却与科技发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新兴生活、工作方式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新基建,要求的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一个更智慧的城市,这个目标的实现依靠的是大数据、互联网、高度的信息化,而这样的大的集成,以往的征迁方式自然无法实现,而主打着智慧征迁概念的互联网+征迁软件——科睿哲土地房屋征收综合管理平台,在这时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热潮,那就是无可厚非了。毕竟还有比用互联网+的方式建立智慧化的城市,更符合“新基建”精神内核的吗?

依托新兴技术,让“智慧”概念成真

对于智慧城市,业界有一直有一个颇为贴切的解读:建立一座智慧城市就像是做一个大型的拼图游戏,每个板块都必须忠于自己的定位和特殊含义,只有将所有板块做好并放置到对的位置,这块拼图才可以算得上是完整无缺。

这样的要求,自然是对“修建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只会照本宣科的互联网+软件,是无法拼好这幅图的。只有可以灵活运用新兴技术、灵活根据需求来调整集成,才有资格去参加这场拼图比赛,而纵观现在市面上有的互联网+拆迁软件,能做的少,而科睿哲不但能做的到,更是已经有了成熟的开发的经验。

8

今年3月4日,国家召开会议,再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一时间,对于“新基建”的各方解读铺天盖地而来。很多评论把“新基建”简单认定为经济下行压力大、要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其实不然。这不是简单的行业投资机会,而是关系到全社会每一个人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生活体验。

首先,认识下“新基建”,她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有专家解读“新基建”主要“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新,“新基建”更加关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底层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智能设备的生产和应用,而传统基建主要依赖钢铁、水泥等;二是作用新,“新基建”不仅本身是新业态、新技术,并且能够通过数据的收集、计算、模拟、反馈等创造出更多的新市场、新需求;三是模式新,“新基建”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金融手段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运营,优化和改变以往传统基建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固有模式。

其次,“新基建”用意明显,就是将信息通信及新能源充电设施作为基础设施来建设和投入,目的是打破信息通信的带宽和以及新能源充电的瓶颈,让信息网络和新能源可以快速高效随时随地获取。在此基础上必将带来信息高科技产业、新能源应用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因此,“新基建”的价值,不仅仅只是建设过程中创造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更重要的是它们建成之后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指数级的促进效应。对于更加广大的、不能直接参与到基建本身过程中从而直接分享经济利益的人们,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它们建成之后的机会。

9

新基建的价值在于能够改造现有一些行业、产业,加速社会经济数字化进程

10

基础实用性更强,益于生活健康!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