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稻为桑是应对财政危机,弥补国库亏空提出的政策。政策一出台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卷入了党争,二是执行上太急。自然会问题重重。

严嵩也考虑到了政策的执行与推广问题,所以选择浙江作为改稻为桑的推行区,因为自己的学生胡宗宪是浙江巡抚,自己儿子的人郑泌昌是浙江布政使、何茂才是浙江按察使。对应的南直隶巡抚赵贞吉是徐阶的学生,那是绝对不能当自己政策的推行地。

但考虑的显然是不足的。

(严嵩父子)

第一个面临的就是政治问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注定是避免不开的。朝廷的江南织造局与浙江市舶司负责人杨金水、江南首富沈一石在尝试从这次政策推行中获利;小阁老严世蕃与他的人郑泌昌、何茂才已经和宫里的玩到一块,要发大财;而清流也在往浙江派人,谭纶就到了军前。并且希望浙江的事闹大,借机扳倒严嵩,张居正的一句干脆让浙江乱起来就很明确。

有人想靠这个发财,有人想靠这个整人,而胡宗宪还有军务顾不过来。

强行毁田推行不下去;毁堤淹田造成百姓流离;强行贱买田地被海瑞阻止,南直隶也不给救济粮。一系列下来,若干人被杀,若干人被审,整个事情引发很大的舆论、政争。

(清流)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执行上,在一开始就是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倒推的政策,所以要求非常急迫。不与百姓商量,马宁远上来就用军队强行毁田,之后又借洪灾决口毁田,推行太急,留下问题太多。再者严党内部也不是一条心,执行的干部出了很大问题。胡宗宪说的“历来事缓则圆,事急则缓。加上多事之秋自然错误百出。

(明白人)

如果人心一致,没有那么多个体利益诉求,改稻为桑就不会成为坏政策。如果掺杂了太多私,能不乱起来就是奇迹。

好的政策制定后,干部的执行就是关键。帝国上下的扯皮、纷争,注定让好的变成坏的,坏的变得更坏。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最佳贡献者
2

嘉靖帝为什么要搞“改稻为桑”?——朝廷没钱,缺钱,为了捞钱。

对于嘉靖帝来说,搞一下改稻为桑是好的。或许必须要搞一下。

北御鞑靼要用钱,东南平倭要用钱,自己盖宫殿要用钱。朝廷却没钱养兵了。

必须要想办法另外捞钱了,因为除了这三种用度,钱不够分的,严党的贪墨,宫里太监各种司局的贪墨,已经影响到国家大局的稳定了。

国库里没钱了,也就没法养兵了,鞑靼扛不住,倭寇平不定,动摇国家根基。

这也是嘉靖帝那么护着胡宗宪的原因,即便满朝文武,特别是清流党,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倒严党把胡宗宪目为严党的人。

甚至嘉靖帝还曾大发脾气,说都是严嵩严党,导致自己连胡宗宪这样的人才都不能用了。

对于严党来说,不搞改稻为桑也没事,搞一下是锦上添花。

对于严党来说,不搞改稻为桑,他们仍然可以过得很滋润,看看后来严党的鄢懋卿到江南巡盐,一次性就贪了百万两银子。

严党平常的收入非常多,严党的人个个肥的流油,别忘了,江南的两个织造局,其收入有严党一份,这一点嘉靖帝都是承认的。

只盐税,纺织,这两项收入,就可以让严党过得舒舒服服,更何况其他收入。严党没必要非得再搞什么“改稻为桑”。

但是,嘉靖帝在新年财政会议上,明确下旨要找个新办法搞钱,这个活,与其让倒严党的徐阶高拱张居正及其背后的裕王揽去,不如严党自己搞。严嵩是这么想的。

严世藩更巴不得这么干,因为他要扶植自己的势力,所以后来他推荐了自己的门生高翰文做杭州知府。罗龙文和鄢懋卿这种中枢大员,是严嵩的人,严世藩支使不动的,他只能在地方上发力,用郑泌昌何茂才这种地方官员。

在朝廷的财政会议上,倒严党提出了很多问题,最主要的是缺钱,还包括张居正作为兵部的人,提出了缺钱养兵。面对这些问题,嘉靖帝不问提出问题的高拱张居正,单单问严嵩。

这就是在暗示严嵩,快点想办法给朕搞钱。因为严党搞了钱,除了国家用度,还给嘉靖帝留一份,让他盖宫殿,让他骄奢淫逸,倒严党就没这么体贴。

于是严嵩顺势提出了开源节流,给嘉靖帝找了个开源的由头,嘉靖帝顺势提出了海外贸易,把货物运到波斯印度,赚外汇,接着严嵩顺势说增加织机,嘉靖顺势说增加蚕丝。

君臣二人配合得亲密无间,一问一答,实在绝妙。老奸巨猾的严嵩对嘉靖帝的小算盘早已经心知肚明,最后提出了改稻为桑,嘉靖帝拍板定位国策。

对于裕王和倒严党来说,通过“改稻为桑”倒严,让严党的贪墨和恶行展露在嘉靖帝面前,是一个好机会。

倒严党和裕王,一直在想办法搞严嵩父子和严党,比如,在朝廷财政会议上,高拱张居正就拿给嘉靖盖宫殿,严世蕃借用运木头的兵船说事,可是呢,严党很聪明,总是把事情往嘉靖帝身上扯。

嘉靖帝护短个性极强,一扯到他身上,他就死不认账。后来,沈一石开着大船,打着织造局的名义,满载着粮食去赈灾,把严党水淹建德和淳安两个县的事,也往宫里扯,嘉靖帝只好继续护短。

水淹两县百姓的事,嘉靖帝只默认处死了杭州知府和河道监管了事,没有彻查,更没有兴起大狱。

周云逸的事,倒严党和裕王本来借机攻击严党,结果被严党扯到嘉靖帝身上,周云逸被冯保打死。

以上种种都表明,倒严党以前的倒严策略都是失败的。那为什么“改稻为桑”是个好机会呢?

因为,通过破坏“改稻为桑”,倒严党可以做到三点:

一是,阻碍改稻为桑的进度,这会让急于捞钱的嘉靖帝迁怒严党;

二是,通过搞胡宗宪,让嘉靖帝认清严党已经危及到国家的安全根基了;

三是,把严党贪墨的丑行暴露在嘉靖帝面前。

按说,这三条都不会扯到嘉靖帝本身,嘉靖帝也就不用护短了。倒严也会有成效。

倒严党用人很有一套,比如,他们用的海瑞,把严党的贪墨丑行暴露在嘉靖帝面前,他们用的赵贞吉,明确拒绝胡宗宪借粮的请求,阻碍改稻为桑的进度。

相比之下,严世藩用的郑必昌何茂才就是两个蠢货。远远不如严嵩用的胡宗宪。

改稻为桑成了嘉靖帝捞钱,倒严党和严党争斗的一个工具,其自身的成败与否,并不是关键。苦的是老百姓。

改稻为桑搞成了,高兴的是嘉靖帝和严党,搞不成,高兴的是倒严党。这些人,全都是一路货色,没一个在乎老百姓的民间疾苦。

嘉靖帝不是好玩意儿,严嵩严世藩父子不是好玩意儿,徐阶高拱张居正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他们没一个在乎老百姓的苦难的。

嘉靖帝和严嵩父子不是好玩意儿,就不用说了,为什么徐阶高拱张居正也不是好玩意儿?

只举一个例子就行了,倒严党不让赵贞吉借粮给胡宗宪,看着老百姓受苦受难。虽然他们嘴上说,是为了倒掉严党,解救更多的老百姓出水火。说实在的,真特么虚伪。

说到底,“改稻为桑”是朝廷当权者的狂欢,是底层老百姓的灾难!

3

铁锤先说自己的答案:改稻为桑政策,是嘉靖皇帝的救命稻草;是以严嵩为首的严党的敛财新招;是以徐阶为首的清流党扳倒严嵩的利剑快刀;

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这部剧虽然评分极高,未必人人都看过。首先要明确这个改稻为桑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只是以这个政策为一个展现各方矛盾斗争的平台而已。嘉靖39年,因为万寿宫起火,嘉靖皇帝重修万寿宫,大兴土木耗尽国库,严嵩和儿子小阁老严世蕃利用给皇帝重修万寿宫的机会大肆贪污,导致年终结账的时候,财政开支远远超过年初预算达白银一千万两以上。为了弥补财政亏空,严嵩提出来将浙江一半的良田改稻为桑,增加蚕丝,多产丝绸卖到西洋、波斯,换取白银。这个建议被嘉靖皇帝采纳,遂成国策。

整部电视剧基本上就围绕着推行改稻为桑政策演化出的各种波诡云谲的故事。

首先,改稻为桑是嘉靖皇帝的救命稻草;

嘉靖皇帝当然知道自己修建万寿宫花掉了大把的银子,可是一旦时局动荡,影响到他的统治的时候,他也是真着急的。所以在《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里面,嘉靖从内室走出来之后,一开始调节各方矛盾的时候显得云淡风轻。可是一旦涉及到如何开源节流增加白银的时候就显得非常的认真。最后当严嵩提出来改稻为桑政策,并且声称可以缓解财政赤字的时候,嘉靖皇帝甚至高兴的拍起手来,连身叫道:吵架好啊吵架好啊,大家一吵架就吵出办法来了。

其次,改稻为桑是严党敛财的新招。

以严嵩为首的严党,把持朝政20年,贪污腐败,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可以说干尽了坏事。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就是因为他们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把皇帝伺候的服服帖帖。换而言之,皇帝也知道严嵩集团贪污腐败,但是只要他们捞的别过分,嘉靖皇帝愿意自己吃肉,严嵩喝汤的。真个一部电视剧长达47集,一直到最后两集,嘉靖皇帝才彻底下决心摧毁严嵩集团。原因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就是严嵩集团催收盐税上缴国库的时候,留给自己的银子比嘉靖皇帝还要多。用皇帝的话来说,收上来三百万两,他们拿走200万两,留给朕100万两,朕还得感激他们!

嘉靖皇帝和严嵩集团,是一个合伙分赃的关系。

就是这么简单。

改稻为桑为什么会成为严嵩集团新的敛财渠道呢?这是因为严嵩集团,尤其是小阁老和他在浙江的狗腿子郑泌昌是浙江布政使、何茂才是浙江按察使。他们接着推行国策的名义,准备大肆兼并农民土地,通过贱买农田的形式疯狂敛财。正常的卖地价格,是一亩地五十石稻谷,可是这些狗官勾结大商人沈一石,开出的价格竟然低到一亩地十石稻谷,堪称敲骨吸髓,让老百姓死无葬生之地!当改稻为桑推行不下去的时候,又出来一个书呆子高翰文,提出一个“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臭主意,最后把自己搭进去,如果不是胡宗宪指出一条活路,最后死都不知道为什么。

第三,改稻为桑是徐阶为首的清流集团倒严的利器。

毫无疑问,徐阶集团和严嵩集团,是势如水火的政治敌人,这个从电视剧第一集,御前经济会议里面,就看的一清二楚。那么当严嵩提出浙江改稻为桑的黑心主意的时候,为什么清流党不反对呢?首先这是因为皇帝也赞成。皇帝赞成的事情,除了海瑞,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勇气反对的,他们爱惜自己的乌纱帽。其次,他们知道改稻为桑为严重损害老百姓利益,一旦改稻为桑推行不下去,严党就会使出极端手段,到时候很有可能激发民变,最后引起皇帝震怒,可以趁势把严嵩集团弄下台。因此裕王派出去的谭纶,包括谭纶推荐的海瑞,王用伋,都是以发对改稻为桑为使命。为了达到这个政治目的,他们甚至不惜夺取浙江老百姓的性命。这个在张居正的一段话里面体现的最清楚,张居正大意是,大明朝的病已经严重,索性就让浙江这个疮烂透,以牺牲浙江老百姓为代价,换来严嵩集团倒台,换来嘉靖皇帝幡然醒悟,换了其他两京十二个省的老百姓有活路。最后这个思想被裕王妻子李妃严厉驳斥。李妃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却深明大义,告诉大家,裕王将来是要执掌大明朝江山,每一个老百姓都是皇帝的儿女,哪有牺牲谁去拯救谁的道理!不过清流党的确通过阻止改稻为桑政策的执行,最后成功的把严嵩集团给粉碎掉。

总结:《大明王朝1566》虽然是虚构的故事,改稻为桑也是虚构的国策,但是却真实的反映了嘉靖王朝中各方势力的斗争和算计,是电视剧的核心推动力。

4

改稻为桑是御前会议的时候严嵩借着张居正之口说出来。这里不得不佩服严嵩真是老奸巨猾。当时张居正在兵部,他以国内的军事形势紧张为由,借着朝廷亏空来攻击严党。在嘉靖的询问下, 张居正以郑和下西洋为例,当时海上贸易发达......紧接着,严嵩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件事情,张居正跟臣商议过。”

然后,严嵩就把改稻为桑的想法说了出来。张居正的眼珠子迅速转了一下,毕竟张神童,肯定发现自己上当了。严嵩真是四两拨千斤,一句话立刻让形势立刻反转了。此时的张居正可谓是百口莫辩,徐阶高拱等人更不好反对了。更可气的是严嵩这样说明显是分裂徐高张三人。毕竟官场无朋友,严嵩这样做必然让徐阶和高拱对张居正产生疑问,你张居正为什么会和严嵩商量事情。

嘉靖这个时候对严嵩还是相当信任的,毕竟严嵩还是称职的。所以嘉靖同意了改稻为桑,并且还让那些农民按照稻田来纳税。别看嘉靖和严嵩君臣一唱一和,为了国家。为了老百姓,其实他们两个都是为了自己。自古以来,老百姓只要有口饭吃,不要给朝廷添乱就行了。谁会真的在意他们的生活好不好?无非皇帝做做样子,显得皇恩浩荡罢了。

如果真的像嘉靖和严嵩所计划的那样,老板姓能够通过改稻为桑致富,朝廷也能够从这个国策中多赚几百万两的银子补亏空。一个国策能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满意,这种好事情又何必等到今天来做了。

说到底,严嵩等人还是借着改稻为桑,把江浙这些老百姓的田地都兼并了,从中赚取银子。从朝廷到浙江,上上下下这么多人,花费这么多精力去干这件事情,难道是因为爱情么?

嘉靖自己都是知道,一两银子,十钱归国库,六钱归严党。如果严党真的要补上那几百万亏空,他们得从下面搜刮多少钱来呀。这些钱最后还不是算到浙江的老百姓身上了么?

当然,老百姓也不傻。虽然朝廷到处宣传改稻为桑的好处,可是大多数的老百姓都不愿意改。因为只要在大明朝活过几十年的人都懂这个道理。毕竟这些老百姓吃亏也不可能只是一次了。当然,这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为什么改稻为桑严党能够赚钱呢?原因很简单,桑叶不能吃,桑丝不能吃,丝绸也不能吃。老百姓改成了桑田以后,只要严党伙同几个大商人哄抬粮价,几年下来,这些老百姓估计家底都赔光了。再或者,在改稻为桑的初期,他们从中作梗,趁机压低田价,来谋取暴利。

因为一个人如果是农民,家里粮食够,是很难说服他卖土地。但是,如果他卷入商业中就又不一样了,因为商业中有太多的操作空间了。

总之一句话,他们搞事情不是为了老百姓,而是为了赚钱。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5

何严党又会遗祸嘉靖朝二十载,导致国库空虚。要解决财政问题,便在改稻为桑。改稻为桑直接导致了严党的覆灭成为一个必然,改稻为桑所体现出来的问题,也是嘉靖皇帝无所不能的权术中最致命的弱点。不同人算过不同的账,有人觉着能成,有人觉着会败。可围绕着改稻为桑,借由改稻为桑,来拆解嘉靖帝治国方针中最大的弊端和漏洞。

嘉靖帝治国之道,如果用一句话来阐释,就是那句最经典的问道诗: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一句可以和嘉靖帝最后的长江黄河论衔接起来,讲的是用人的帝王心术。大明群臣各有其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嘉靖帝一人独治,操纵群臣。只要群臣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对嘉靖帝就都能起着各自的作用。

但是小妹认为云在青天水在瓶还有另一层含义。这层含义,诸位未必看了出来,嘉靖帝或许没有看出来,或许看了出来却装作不知道。这一层其实更符合道家所想表达的意思。

云在青天,水在瓶中。云和水都有各自运动的规律。你不能让水挂在青天,也不能蓄云于玉瓶之中。换而言之,人不可能改变云和水各自运行的规律,也不能改变云和水所在的位置。


于是,分析嘉靖帝的权术,嘉靖帝如何让云和水都能为他所用。这一次,要触及的就是云水之喻的另一面:即便以嘉靖帝和权术也不能改变的,云和水所固有的运行规律。严阁老抢了张居正的话,首先策议提出的改稻为桑。嘉靖帝自然是按照我们上一次谈到的权术,出来当了好人,关心农民愿不愿意改稻为桑。于是严阁老提了一条从外省调拨粮食,嘉靖帝补了一句改种桑田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按这个账的算法,改稻为桑利国利民,账目上也是算的通的。

有了可行性分析,接下来自然就需要挑刺。徐高张到了裕王府,分析了一通改稻为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税收优惠政策,严党会趁机兼并土地,激起民变。

也就是说,在徐高张这边算的账来看,其实从钱和价格来看,账目是可以抹的平的。但由于严党一定会从中渔利,导致改稻为桑一定是一步死棋。

6

依我看这就是饮鸩止渴罢了。

《大明王朝1566》改稻为桑的政策好不好?好!国家此时国库空虚,拆东墙补西墙都开始捉襟见肘了,财政收入比如出口丝帛迫在眉睫;倭寇横行,粮饷不济、军备破烂,灭倭寇需要钱,钱要么从民间来要么靠向国外出口商品,想出口又必须灭倭寇,北方鞑靼伺机而动,这也需要钱,真是双管齐下,势在必行;嘉靖需要钱,皇宫需要钱,为了皇帝私心,也得这么干。

(制造局杨金水)

好在这只存在于理论当中,而并不切合实际与地方。那还好在哪里呢?好在将自己束之高阁的炼丹皇帝嘉靖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是万全之策。这样看来,嘉靖不是开拓之主,连守成之君都谈不上,只能叫败国昏君。

(嘉靖帝)

我们知道倭寇对于东南的骚扰十分严重,百姓生活非常痛苦,除了要交徭役外,还要被抢掠。各地有各地的难事,东南有难,别的地方未必有能力身处援助之手。最要紧之处就是粮食。剧中胡宗宪说到,一年内不会出现问题,但是第二年吃什么,岂不要酿成变乱吗?

严嵩赞成此案并表明和张居正商量过,可张的表情却是一脸诧异。其中缘由大家想,张的不表态也有私心。

(老奸巨猾严嵩)

执行任务者各有心思,他们对百姓的重视也不同。有的考虑民生和自己有的则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因此矛盾爆发,中内阁到地方,结局就是毁了堤坝,淹了土地。

这非但没能改善国库收入,反而更加大了灾难。最后这个政策也就不了了之。大明抄沈一石家,但是收效甚微,沈一石实际也算不算富人。换来的是更大的矛盾。

7

“改稻为桑”,事情是个好事儿,但是被下面的官员办砸了。

这本是一个虚构的历史事件,在真实的嘉靖年间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政策,但是这部剧虚构了这个历史事件,更让观众看出了统治阶级的腐朽程度。

首先这个政策趋势是为国为民的好政策,让农民不再守着一亩三分地种地吃粮,而是养蚕缫丝,通过出售丝绸给洋人赚钱。

这件事如果办的非常成功,也许在嘉靖年间我们的农耕社会就能转变为初级商业社会,轻工业得到发展,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这件好事,到底是怎么被官员变成坏事的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嘉靖末期,国库空虚,国家没钱了,急需一大笔收入来补贴现状。

“改稻为桑”是严嵩提出的,严氏一党最直接的特点就是,利用任何机会中饱私囊,不在乎百姓的死活。

严嵩提出要一年之内看到成效,三年之内看到大成效。

他所面对的是种了一辈子庄家的百姓,试问谁能在一年内一下子接受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

这件事,顶多三年内能够让百姓接受,但严嵩不这么想,他选择采用强制手段。

直接派军队,骑着战马踩毁农民的庄稼,甚至挖开堤坝,让水流直接冲毁庄稼。

这行为是什么,这是断了百姓的活路,谁有能接受如此强制甚至说是泯灭人性的手段呢?

嘉靖皇帝是知道严嵩的手段的,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能收到钱,怎么都可以。

于是百姓造反,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政策,“改稻为桑”终究依靠的还是百姓,百姓不接受,难道要官员亲自下地种桑养蚕?

本是一件为国为民的大好事,却间接加剧了嘉靖政府的腐败,同时也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社会大动荡,流民越来越多,失田造反者也越来越多。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嘉靖这句话听没听过,当然是听过的,可是他做得到吗?

(独狼映画:孙尧)

8

1.改稻为桑的政策发生的背景

周云逸死了,财务会召开了,严嵩一党和徐阶在嘉靖帝面前将整个大明朝的尴尬情势展现出来。严嵩利用张居正改稻种桑的想法给嘉靖帝出了一个解题之道。

好好好啊,吵架好啊,吵着吵着办法不就出来了吗。

嘉靖帝对改稻种桑的想法深加赞赏,也就是说,他十分认可这件事。

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想法,严嵩算的那笔账也是一个粗略的大帐。

可是嘉靖帝只算大帐,这是理论基础,有了大帐,有银子来,就OK。

相比较而言,胡宗宪算了一次小账,但是小账很实际,是实践的结果,落地的结果,这一点,嘉靖没算过,严嵩算过,但他不说。为什么不说?因为此时逢迎嘉靖最重要,至于细节的问题,他不想去操心,自然有人去操心。

问题是:徐阶张居正明明知道大账落实不了,为什么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作为裕王一党的人,严嵩的死对头,这个时候为何不摆明实情。

原因也许很简单,把这个难题交给严嵩,他们也许算准了这是一步死棋,就等你严嵩来上套。

严嵩傻吗?不傻,还很精明,你把难题抛给我,我先把表面工作做好,获得嘉靖帝的认可,再想办法去落实。毕竟,这在理论上站得住脚,何况,从上而下,基本都有严党的人,更何况,胡宗宪的执行能力,严嵩知道。至于胡宗宪的立场,严嵩当然也是心知肚明。

这就是政客们的想法,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都是政客。所谓方针与国策都是相互利用的结果,丝毫没有在乎百姓的死活。

2.改稻种桑本是一步好棋


胡宗宪基层出身,对基层的情况十分了解,他之所以认为这是一步死棋,倒不是改稻为桑的策略本身,而是其中的蹊跷和关键点,严嵩一党没有说,徐阶张居正没有说。嘉靖帝,或许他知晓,但是又有什么紧要的呢,只要你们能搞来钱就行。


其实,改稻种桑是一步好棋。但是,走好这步棋有几个必要的条件要解决:

一是桑苗的成长期最低也要一年,那么这一年百姓的吃饭问题要解决,这是第一步。

二是土地政策不能变,也就是老百姓不能因此引起土地流转加剧,导致土地贱卖贱卖的情况发生,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三是要建立最低价格保障机制,不要让强买强卖的事情发生。因为老百姓改稻种桑以后,你得保障他们改种之后所获得的收入至少要比种田高一点点,老百姓才有积极性去改稻种桑。

这三点如果做到,改稻种桑就是相当好的一步棋。

3.事实是好棋变成了死棋,为什么

事情的发展是怎样的呢?

胡宗宪说:给老百姓改稻种桑的粮食都准备齐了吗?

答曰:还差,很多很多。

就这一点,老百姓会同意吗?你总不能让老百姓改种桑苗第一年就没饭吃而起来造反吧。

所以,死了第一步。


为了推行改稻种桑,严世璠这个蠢货居然下令让浙江的几个县令毁堤淹田,就连马宁远这个尚有良知的知县都为此送了命。

为什么偏偏要毁堤淹田,因为毁堤淹田了,田地为大水所毁,没有的收成,老百姓只好抵押田土去向大地主大户借粮吃饭,这时候,大地主有粮食但是他不随便借,你得把土地押给我,这样,就加速了土地兼并。

在这个时候大地主们也假装发善心借粮,但是估计利息也不少,最后,老百姓就将田玩掉了,被大地主收了。通过这种兼并,严世璠等大地主们在贱卖贱卖土地中渔利,可想而知。

至此,死了第二步。

最后说保障机制。到第二步,绝大多数的老百姓的土地都被大地主们拿走了,他们来改稻种桑,或许这一步会活一些人,为什么呢?

因为大地主们人手不够,他们就必须得雇佣失地的老百姓来种桑苗,这里面的农活不少,你总的给他们付工资吧,所以我说,这一步或许还又活路。

但是,你看一看沈一石抄家的结果就知道了,经营二十年,织布百万匹,最后除了一堆乱账和一百匹布,不足两万两银子就知道了,买卖的利润都被官家一层层贪墨剥削了。贪墨得越厉害,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大地主们就会克扣打工老百姓的工钱和糊口钱,最终,老百姓还是没活路。

第三步,也死了。

所以说:如果像现在社会这样,保障了粮食供应,防止了土地兼并,建立了保障机制,说老实话,改稻种桑真是一步好棋。可惜,在嘉靖年代的封建社会里,就算是一步好棋,也被官僚和地主阶级走烂了,走成一步死棋。


你们认为呢?

我是青灯问史,爱好文史经典,欢迎互动。

9

这是个彻头彻尾失败甩锅的政策。

严嵩知道结局成不了,寄希望于硬推,通过贱卖土地大搞兼并捞一笔,补上嘉靖的窟窿。清流们更可怕,明知政策不可行,不但不阻止,反而说先让浙江乱起来,苦一苦百姓,借机扳倒严党。嘉靖也明白政策就是个幌子,成功不成功无所谓,谁给我弄来钱我就用谁。庙堂之上制定政策的人都是这么想的,那政策怎么可能成功呢?

再说浙江,各派的代言人悉数出场,除胡宗宪一人外(后来的高瀚文海瑞王用汲不算),无一人考虑老百姓吃饭这样简单的民生问题。实际上这和过去有的地方强行种果树一个道理,不考虑老百姓吃饭就业问题,不考虑市场销售和风险,硬推的结果显而易见,不可能成功。

大明王朝豆瓣第一的名次不是盖的,有的地方要反复看才能弄明白每个人是什么立场,什么态度。就改稻为桑来说,看严党,清流,司礼监,胡宗宪,赵贞吉,郑何二人,还有那个有点二的马宁远,后来的高瀚文,海瑞王用汲,那么多人,只有海瑞和胡宗宪明确点破这是个死局,其他人么,各有各的精彩,都在自己的立场上揣摩,活生生的官场现行图。

10

农民之所以是农民,是由他们的谋生技能和生活观决定的。稻子种下来,米粮收上来,有灾有赋税,日子难捱点,心里也不慌。一个以伺候庄稼为本职工作的人,挣得不多,倒也侥幸免于冻馁之患,他就会顶着生活压力,和须臾不能脱离的谋生行当联为一体。他关心节候种收,与四季变成了一体,不会再腾出脑子做更长远的规划和较猛烈的转型。否则他也就不是农民了。

把他们维持在一个撑不着饿不死的状态,他们就不会造反,也基本上不会、甚至不敢去想:如果不种地,我还能干什么?

农民,说白了就是靠手艺吃饭。如果不能把手艺玩儿出花来,那就只能靠着手艺聊且维持庸常的生活。

因手艺活,也因为手艺不思进取。这就是小农意识。一种非常保守的生活之道。

黑泽明在《七武士》里塑造的农民形象非常经典,并且和中国的农民有共通性。里面有句台词说:我知道如何分辨谷子,但是并不知道如何拣选武士。

分辨谷子就是农民的生活,没心思也没功夫进行更深刻或者更超脱的反思了。对于这样的人,说服他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困难的。贫穷让他们没什么试错余地,长期处于贫穷的境遇更让他们对未来报以悲观。

那么,维持现在的状态,即便不能更好,至少也不会更坏了。

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随着四时生息忙碌,养孩子打老婆,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挺好。

让他离开自己的安乐窝去进取?没门。

这个时候,说服他们放弃可以预见的稻米收成,转而种下不能当饭的桑苗,还要等桑树长大了能养蚕了能抽丝了能找到收丝的买主。这中间要和多少关节、多少人打交道?

而这所有的关节,都是他们不熟悉的。所有的人,官绅也好,商人也罢,都比他们精明,比他们有权势,比他们更懂得改稻为桑下的游戏规则。他们凭什么要冒险放弃自己的主场,去到别人的主场打一场胜负未知、并且自己的明天完全被他人支配的战役?

对一个农民而言,即便桑树这种经济作物有利可图,做出改变也是充满风险的。何况都是中国人,谁还不清楚中国的生意是怎么做的?

因此,即便是不考虑其它,仅仅是出于小农意识,多数农民也没有那个魄力,压上全部身家跟着朝廷搞改稻为桑。

这是第一点。

下面说第二个原因:当地的政治环境,并不适合作为“改稻为桑”的试点。

中国有句老话。功不十,不易器;利不百,不变法。改革最最关键的一点永远都是一个:为新法培植利益团体/阶层。

这个团体阶层的覆盖面足够广,驱动足够大,你的改革才能成功。所以宝安比直隶适合画圈。

改稻为桑的试点是个什么状况呢?

郑泌昌何茂才等严党,来到这个赋税重地的目的原本就是发财捞钱,并且形成了一个官绅商勾结的既得利益群体,又和宫里头替皇帝小金库敛财的人沆瀣一气,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联盟。

在这时候想搞改稻为桑,得先看他们答应不答应。喂饱了他们,改稻为桑才有技术上的可能性。

但,想实践改稻为桑,真正要发动的群体是谁?

稻/桑农啊!

你不让他们得着好处,谁来拥护改稻为桑,谁来实践改稻为桑?!

他们拥护吗?当然不。他们压根没有拥护的权利啊!

郑泌昌何茂才们虎视眈眈,早就指望靠着改稻为桑发财交差捞政绩了。为了能硬上,甚至不惜毁堤淹田、动摇国本!

再者说,皇帝真就是想为民纾困吗?

并不是,是为了填补财政亏空、应付东南战事。

要喂饱皇帝,要喂饱官僚机器,要喂饱地方既得利益群体。

至于农民?农民是可牺牲的。忍着就行了。

那老百姓再笨,这个关乎切身利益的账能算不清?改了,你们拿大的,我拿不了小的,并且没了稻子,桑蚕的价格还得完全听你的,风险都在我这。不改,家有粮食,至少可以苟全性命于盛世。

是你你愿意改吗?

第三点,大明王朝过分透支了自己的公信力,以至于即便朝廷想为民谋利,即便农民真心觉得皇帝是在做好事,农民也仍旧坚持认为官僚集团还是会榨干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这时候改稻为桑能不能挣钱对农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管它能挣多少钱,农民都会认为跟自己没一毛钱的关系。

可以把这个叫做朱厚熜陷阱,哈。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