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祖父崔潜,为后燕黄门侍郎。其父崔宏,号称冀州神童,而崔浩比他父亲更有才华,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涉及,精研经义,时人没有赶得上他的。未成年就为直郎。

拓跋焘

公元423十一月,拓跋焘即位,是为北魏太武帝。明元帝在立拓跋焘为皇太子时,就指定长孙篙、奚斤、安同为左辅,崔浩、穆观、丘堆为右弼。这六个人,除崔浩外,都是鲜卑贵族。明元帝既死,有些人就设法排挤崔浩,拓跋焘刚刚继位,拗不过这些顾命大臣,只得免去崔浩职务,但有事仍旧向他请教。

形势图

公元(426年),经过两年的励志备战,北魏的势力大增。现在不是抵抗外敌的时候了,魏太武帝开始考虑统一北方的行动了。他向群臣征求意见:“赫连、柔然,先打哪一个的好?”长孙篙、长孙翰、奚斤等主张先打柔然。这是鲜卑族武将的意见,他们贪的是可以掳获大量人畜,即使深入漠北后找不到敌军踪迹,至少可以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围猎,用抓到的鸟兽来补充军需。崔浩其时官居太常卿(掌宗庙礼仪的官),他力主先打夏朝的赫连氏,说:“赫连氏政利残虐,人神共弃,应该先打。”太武帝采纳了崔浩的建议,亲领一军,渡黄河袭击统万。这一次虽没有打破城池,但杀俘几万人,掳获牛马十多万,给赫连昌以极大的震动。大将奚斤军又连克蒲阪、长安,收获很大。

征战

公元427年,魏太武帝再攻统万,把主力埋伏在山谷中,只带一支小部队到城下,想引夏军出战,赫连昌引兵出城追击。两军打得非常激烈,太武帝马失前蹄,险些被俘,后来又身中流矢,然而终于彻底击溃夏军。赫连昌因追兵追得太紧,进不得统万城,即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而去。魏太武帝追得太急,倒和逃的人一同冲进城里。尽管他是下级人员打扮,夏人仍有所觉察,把城门全都关上。他和随从闯到官里,拿到女人的裙子,化了装,翻城出去,才得脱险。统万城还在夏人手里,然而这时候没有人再防守它了。第二天,魏兵进了统万城,夏的王、公、大臣、将校、后妃、宫人都落到了魏军手里。公元428年,进攻上邽,赫连昌退守平凉,魏军继续进攻,俘获赫连昌。夏至此灭亡,共三主、二十六年。

崔浩论辩

对夏的战争结束后,这时太武帝便腾出手来,要大举出击柔然。但这次行动,除了崔浩赞成,群臣一致反对,太后也出头劝阻。刘絜等还用天象之说,进谏用兵不利。他们提出一个“证据”,说张渊等年轻时曾劝阻符坚南征,符坚不听,因而失败,想以此证明他们的预测会十分灵验。太武帝听了,心里很不痛快,便叫崔浩同张渊等当面辩论。古人相信天象对人事有影响,崔浩也不否定这一套。他先对张渊等提到的天象作了不同的解释,张渊等讲天象,说不过崔浩,只得避开,就讲起人事来。他们说:“柔然是荒外无用之物,得了它的土地,不好用来种粮食;得了它的百姓,不好当臣民来役使,何必出动人马去打呢?”

赫连昌

这两个人对崔浩讲这些话,简直是班门弄斧。也许他们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崔浩是何等样的人物,因为他们不仅早年在前秦任职,一年多前还是夏国的官员,夏国灭亡后才到平城来的。崔浩听了他们的话,驳道:“两位讲天道,还与本职有关,至于人事形势,完全是无知妄谈。柔然本来是本国臣子,中间叛变逃走,现在杀其首恶,收其良民,使照常服役,绝非无用。世人都说两位深明术数,能够预测成败。臣倒要请教:前年统万没有灭亡之时,有没有失败的预兆?如果两位不知道,就是没有学问;如果看到了不讲,就是不忠。”崔浩侃侃而谈时,那位亡国之君赫连昌正在旁边,张、徐二人当时没有发现什么,此刻也无从强辩,只得一声不响地退下去。

张渊

崔浩的确料事如神。太武帝于四月底出兵,五月中旬到漠南,他们丢掉辎重,每个骑兵都带上副马轻装前进,袭击柔然。纥升盖可汗事前没有觉察,人口牲畜都分散在原野之上,突受攻击,都惊慌乱窜,根本无法组织抵抗。纥升盖也不知道逃到了哪里。魏军获得降人三十多万落,马一百多万匹,其余牲畜、车辆等不计其数。魏军进到琢邪山(今蒙古阿尔泰东南额德伦金山),诸将怕有伏兵,劝太武帝停止进军。七月,魏军班师。后来得到情报,说再前进两天,就可以把残部全部消灭,果然证实了崔浩的预测。

冯弘

魏的声威既盛,西域的龟兹、疏勒、乌孙、鄯善、焉耆、车师以至破落那(大宛)、者舌(康居)等国都派使者与魏往来。吐谷浑灭夏后也遣使附魏。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六国中残存的北燕、北凉二国自然难以存在。魏太武帝延和元年(432年),魏攻北燕,围和龙(今辽宁朝阳),攻陷郡县多处。太延二年(436年),燕君冯弘烧和龙宫殿,逃往高丽。北燕亡,共二主、二十八年。冯弘后为高丽人所杀。

高丽军队

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率军攻北凉,围姑臧(今甘肃武威)。凉主沮渠牧犍与柔然敕连可汗(纥升盖子,名吴提)相结,他希望柔然内侵迫使魏军撤退,守城不降。然而敕连内侵,一时虽能震动平城,终于无功而退。牧犍困守了一个半月,坚持不住,只得投降。北凉亡,共三主、四十三年。十六国时期到此结束。

十六国

拥有这么一个不世之材,太武帝自然非常称心,也有了炫耀的资本。有一次,太武帝接见新投降过来的地方酋长,指着崔浩对他们说:“你们看这个人,身材瘦小,挽不来弓,使不得矛,肚皮里却有满腹甲兵。朕打的许多胜仗,都是此人指点的功劳。”他还下令关照各尚书:“凡军国大计,卿等不能定夺的,都先问过崔浩,然后施行。”信任到这种程度,在历代君臣关系史上,也难寻一例。太武帝对崔浩,不仅是信任,而且很亲近。他有时到崔浩家中,向他请教。崔浩接待皇帝,仓促之间,来不及制作精美的食品,就搬出点家常莱肴,太武帝也不在意,拿起来就吃。崔浩进宫见驾,地点也不限于朝堂,可以出入卧室,这种待遇,极为罕见。

崔浩面君

公元439年十二月时,拓跋焘命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事,续修国史。拓跋焘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崔浩他们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当时,拓跋焘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但是《国记》修毕后,参与其事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建议把《国记》刊刻在石上,以彰直笔,同时刊刻崔浩所注的《五经》。他们的建议被崔浩采纳,太子拓跋晃也表示赞赏。于是,在天坛东三里处,营造了一个《国书》和《五经注》的碑林,方圆一百三十步,用工三百万才告完成。

崔浩著史

由于《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其中直书了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而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鲜卑贵族看到后,无不愤怒,先后到拓跋焘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拓跋焘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审查罪状。拓跋焘亲自审讯他时,他惶惑不能应对。公元450年7月5日,太武帝以“暴扬国恶”的罪名诛杀崔浩。同时,秘书郎吏以下也都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

崔浩铜像

结语:古来大才都有恃才傲物的毛病,他们老觉得自己有本事,“恨天无梯,恨地无缝。”其实,在皇帝面前,就是一个随时听用的奴才而已。当你的才能得到发挥时,你是人物,否则,真的什么都不是。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伺候帝王,有些红线是不能碰的。比如立储问题,比如军队调动,比如家丑等等。崔浩自不量力,秉笔直书,书毕还“张榜公布”,岂不知正是在此处犯了忌讳,触犯了逆鳞,最后落得满门抄斩,让人惋惜的同时,也给世人敲了一个警钟,“因言获罪”这个古语,说得真是太贴切了!

最佳贡献者
2

导读:崔氏从汉朝起便是豪门望族,到了南北朝,清河一系崔氏子崔浩多谋善断,英武挺拔,历道武、明元、太武三代帝王,灭柔然,平北凉,为北魏统一北方做出巨大贡献。然天有不测风云,崔浩因卷入“国史”案,终被太武帝诛杀,清河崔氏被夷九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一并灭族,这就是著名的“国史之狱”。

“国史之狱”的牵连甚广,在北魏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清河崔氏是因为受了崔浩牵连而被灭族,那么崔浩到底因为什么被杀的呢?

首先,崔浩之死,是民族矛盾的牺牲品。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北魏政权是由少数民族鲜卑建立的,作为游牧民族,他们信奉佛教,更喜欢无拘无束的草原,马背,也喜欢从战争中换取属于自己的荣誉,官职,金钱等。而崔浩等中原豪门大族,大多信仰道教,曾多次在魏帝面前提出灭佛理论。崔浩还提倡实行汉人的九品中正制来提拔官员,这就把北魏传统的立功授官的传统给打破,堵死了一部分鲜卑人的上进之路。因而鲜卑人大骂“崔浩应该下十八层地狱”。

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碰撞,激烈碰撞的结果就是崔浩之死,就这点来说,他的死就是民族矛盾的一个牺牲品。

其次,崔浩之死,是政敌所致。

崔浩提出政见得罪了几乎全部的鲜卑贵族,他主张全盘汉化,废除鲜卑贵族现有特权用意是好的,但对于鲜卑族而言,废除特权就是从他们手中夺取权利,因而鲜卑贵族无不对他存有恨意。

这其中,他又得罪太子最深,经常以皇帝之名压太子,使得太子对其愤愤,所以在“国史”一案出现后,无一人为他讲情,以太子为首的鲜卑贵族则是落井下石,把他推向死亡。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杀浩者,鲜卑部落酋长,可以无疑。

最后,崔浩之死,是由于拓跋焘授意。

崔浩在对北方少数民族作战,奇谋迭出,而在南下攻宋之际,崔浩却兴致缺缺,拓跋焘认为其有贰心。还有崔浩平时在太子晃等鲜卑官员面前飞扬跋扈,清高傲慢,又手握大权,功高盖主,拓跋焘甚为疑忌。

拓跋焘后来命崔浩修《国史》,想彰显其祖先之荣光。崔浩也是老实,把鲜卑族一些旧风俗全写了进去,例如“哥哥娶寡嫂,儿子娶后妈”等等,还说拓跋珪晚年有精神病,拓跋焘的残忍滥杀等,你写就写吧,还把国史刻在了碑林上让百姓观看。于是拓跋焘认为他暴露皇家家丑,诋毁皇家,把他诛杀,连同株连的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四大家豪门,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下的汉人世家。

可见,不论从那个角度看,崔浩之死已然是定数。民族融合的碰撞必然是生硬的,布满鲜血的,这条路上,崔浩是牺牲品,清河崔家也是,四大豪门皆是。

3

隋朝开创科举制以来,科举取士的制度逐渐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世族大家逐渐失去了政治特权的庇护,但以崔卢为代表的山东高门仍具其他士庶难以企及的崇高社会地位,同时在适应科举制之后,族人入仕数量大幅度上升,毫无疑问,范阳卢氏就是唐代科举家族的典型代表,在公元784~公元875年的92年中,除了有两年暂停科举外,其余90年中,范阳卢登进士科者高达116人,进士科以外的还没算入在内,可见其深厚的家学底蕴,一直到唐朝后期国家的分裂和战乱,特别是黄巢大起义的打击下,整个魏晋以来形成的社会制度支离破碎,清河崔氏才与其他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到北宋靖康之乱后彻底消失,南宋人王明清在《挥麈录·前录》写道:“ 唐朝崔、卢、李、郑及城南韦、杜二家,蝉联珪组,世为显著,至本朝绝无闻人。”,令人唏嘘。

4

北魏的崔浩是著名宰相。他为拓跋氏立功无数,为中原人争取到了很大生存空间,但死时被游街示众、数十个北魏士兵光天化日之下撒尿在他头上。《魏书》说“自古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

因为他的死得太残酷、太恐怖,不仅他们清河崔氏被灭族,其亲戚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全部灭族。人们惊怖之下无法接受事实,也无法理解这事,就说这是崔浩平生喜爱毁谤佛法的报应,“世皆以为报应之验也”。


5

清河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源于姜姓,相传是炎帝后代。西周初年,炎帝裔孙姜尚因辅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齐,建齐国,为公爵。

  • 清河崔氏由来

传至齐丁公时,有长子姜季子应袭公爵,但是不想继承,让位于胞弟叔乙。于是,叔乙把崔邑一带的地方赏赐给哥哥姜季子作为食邑。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居住下来,后来又把食邑名称崔当作姓氏,从而成为崔姓人。

崔姓得姓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职位,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齐景公时,因政治斗争失败逃到鲁国避难,继任鲁国卿大夫,仕宦罔替,至秦一统。

秦朝时,崔意如担任秦大夫,被封为东莱侯,后汉以后,其长子崔业继承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定居下来。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明贤辈出,曹魏时因崔琰、崔林二人功勋,清河崔氏跻身魏晋顶级门阀之列。

西晋永嘉之乱,中原氏族大规模南渡,清河崔氏仍根植于河北,以汉魏礼法传统,儒家经学为本,对入住中原的少数民族进行汉化,至南北朝时期,崔氏进入鼎盛,并积极推动鲜卑汉化改革。成效显著,鲜卑从高而下,彻底被汉化,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华民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大功。

至隋唐时期,有五姓七望之说,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氏位列其中,可以说是当时最著名的姓氏之一。

  • 由盛到衰

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萌芽于东汉中期,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在魏晋时期,士人讲门第出身。曹魏魏文帝陈群创立的“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常能影响到中正官考核人才选取,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于是有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赌塞了从民间选才,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政。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子弟中选取,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于是形成了高门大姓把持朝政,而为了保住利益,五姓七望选择了世代联姻,有“恃其望族,耻与诸姓为婚”之说,傲慢的得进行内部通婚。

隋文帝为了打破这一现象,打压世家大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下旨“诏贤良”。唐高宗,并以法律的形式颁布禁婚诏,禁止五姓通婚。

对世家大族打击最大的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创立了完善科举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都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吸收了大量寒门庶族地主参政。一举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也就失去了特权,失去了社会地位,只能和天下学子竞争上岗。

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世家大族打击太大,逐渐失去了对中央朝廷的把控,以及封死了大部分世家子弟的进入朝堂的机会,甚至地方执政,世家大族集团失去最为重要的一项“选官”制度。

清河崔氏的衰败也是这种特权的丧失,逐步失去了朝廷上的话语权。

  • 战乱消失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在安史之乱后,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藩镇政权,使庶族入仕之途变得更加通畅与迅捷,世家大族受到很大冲剂,特别是藩镇使府避署的兴起,更是造成了世家大族在地方权利的丧失。

特别是黄巢大起义,对地方与中央的破坏,整个社会支离破碎,中央政府失去了对地方政权的统治,也就造成了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的根本失去,清河崔氏与其他士族的势力受到大量破坏。

清河崔氏,至隋唐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唐代推行进士科举制度,影响了世家大族的高级官员的垄断,唐后期的藩镇势力冲击了世家大族低级官员,造成了清河崔氏的衰落的主要原因。又因战乱,不断受到地方势力打击与压榨,到五代十国后,一振不起,到北宋靖康之乱后彻底消失。

6

 北魏太武帝时,发生“国史案”,崔浩九族尽灭,就连与他家有姻亲关系的族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也被连坐灭族,这牵连之广闻所未闻,十分罕见。因为崔浩是《国记》编修的总负责人,因为秉笔直书,详详细细地描写了北魏拓跋氏那些不为人知业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而且刻石为念。中国古代的史官若是能做到秉笔直书,那真是天下之福,但是事实往往是在皇权的日渐兴盛下,史官的优良传统在不同的朝代是能达到不同程度的保存的。显然,饿狼般的鲜卑贵族是无法理解中原传统的秉笔直书的,他们只知道,崔浩干出的事情有损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犯了众怒。再加上崔浩政敌们的推波助澜,崔浩是要被杀掉。可是为什么要夷灭九族呢?这也太狠了,牵连太多必定也会自伤,那么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挖掘。

  从小崔浩就想建邦立国,为北魏立下汗马功劳的他实在太耀眼,身为汉人一定会被鲜卑贵族所排挤。但是与此同时,北魏政权在逐步走向汉化,这是北魏贵族不愿意看到的。这意味着他妈的好东西必定要给汉人分享,融合的结果就是要分权。而估计错误的崔浩以为时机成熟,它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鲜卑政权也能像当时的晋室一样,并且他身为世家子弟,是要为门阀势力谋利益的。这就激起了众多人的不满,谁想把权力分出去呢?曾经崔浩的灭佛行为已经激起了众多佛教徒的愤怒,太子、很多大臣都是佛教徒。

  因此,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即使是后来北魏走向汉化之路,但是崔浩那时的北魏是接受不了的。汉门阀贵族的底蕴是那些鲜卑民族所没有的,那些后起的鲜卑新贵们对这些世家大族虎视眈眈,再加上太武性情不定,所以才会造成此惨案。在事后,太武是后悔的,但是已经没用了,人都死光了。

7

崔姓现在也只是排在50位外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