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备麾下的良将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一统三国”?这是刘备的政治方向决定了“恢复汉室”的理想,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黄巾起义,虽然没有推翻汉朝的统治,但是,彻底动摇了汉朝的统治根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被封建地主武装所扑灭了,但是,也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人心所向。老百姓已经厌倦了汉朝的残酷统治,希望变革,希望改造换代。所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民心的汉朝,刘备怎么能够去扭转呢?

刘备为了复兴汉室,笼络人心,做了不少的事情。在蜀国,还能够继承汉室的传统。而在其他地区,复兴汉室的影响力,号召力,就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护,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了。

蜀国的面积不是很大,蜀国的经济也不能够支撑收复汉室的领土。战争的消耗,没有经济,是无法开展的。蜀国的经济,只能够维持防御为主的局部战争。

我国的历代统治者,都是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的主战场。中原文化是主流价值观,影响整个中国。而蜀国的文化,还不是主流,存在地方文化的特点,影响力是有限的。复兴汉室的文化,难以发扬光大。

蜀国的人口,也不占优势。兵员的补充,也是最弱小的。军队的数量,先天不足。说刘备的良将那么多,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在数量上,是排在最末尾的。

刘备不是一个战略家,没有指挥大军团作战的能力。火烧连营,一战终结了自己的事业。刘备是家族企业的始祖,过于重用,放任家族的人,没有曹操,孙权那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统治魄力。在军队中,出现了孟达不救关羽,将领不和,造成了关羽败走麦城丧命的悲剧。

刘备本身就是皇室中的没落家族,没有自己武装割据的发源地,没有武装割据的兵力。算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在群雄纷争的动荡时代,能够建立蜀国,不愧是大英雄。

最佳贡献者
2

如果刘备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设计的步骤走,肯定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可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已经把诸葛亮“国家统一”的计划毁灭了三分之一;关羽死后,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等有远见的大臣的劝谏,兴举国之兵讨伐东吴,结果大败——使诸葛亮“国家统一”的计划毁灭了三分之二,诸葛亮的理想是丰满的,可是刘备、关羽两个主要人物不按套路出牌,把诸葛亮的完美计划都人为的给破坏了。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事情的经过:

刘备打败曹操拿下汉中后,自立为王。然后派人拿奏表上报汉献帝,得走走过程,曹操把持朝政,汉献帝就是个牌位——傀儡皇帝。曹操一看,大怒说:“织席贩履的人,都敢称王了,我必诛之!”于是就要兴兵讨伐刘备,这时谋臣司马懿说:“大王息怒,我有一计可破刘备!”曹操说:“仲达,有何高见?”司马懿说:“孙权和刘备是面和心不和,孙权多次讨要荆州,刘备就是不还。大王现在写一封亲笔信,让孙权出兵攻打荆州,刘备一定会率领大军前去救援,这时大王率领大军攻打汉中,刘备是首尾不能相顾,到那时大事可成!”曹操认为是良计,于是就依计而行。

孙权接到曹操的亲笔信后,和众谋臣商量怎么办?有的人说,是好办法;也有反对者说,曹操的为什么不亲自出兵,这是再利用咱们。孙权是犹豫不决,最后诸葛瑾提出和关羽和亲,共同对付曹操!孙权同意了,诸葛瑾到荆州见关羽提亲,哪料到关羽听说孙权的儿子要和自己的女儿和亲,说了一句:“吾虎女岂能嫁犬子乎?”还把诸葛瑾给轰跑了。孙权听说诸葛瑾的汇报后,觉得关羽侮辱自己,于是决定和曹操联合对付关羽。

关羽后来在前有曹兵,后有东吴的偷袭荆州,结果兵败失去荆州丢了性命;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兴举国之兵讨伐东吴,被陆逊放火烧的是几乎全军覆灭。

当时诸葛亮的计划是,等两川稳定后,让关羽率领大军直奔许都;然后刘备率领大军直接从汉中出击。可是关羽没有通报给刘备,自己提前行动了,结果是大败。诸葛亮的完美计划让关羽、刘备给破坏了。

3

统一一个国家需要的条件太多了,《三国演义》把蜀国作为正义的一方来描写,把曹操作为违背正义的一方来诉说,大众了解到的三国是带着主观色彩的,所以很多人希望刘备能够获胜,有那么多良将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获胜,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原因一:缺少天时、地利

题主说的没错,刘备的确有很多大将,例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这样的大将,也有诸葛亮、庞统这样威震三国的谋士,也在他们的帮助下,从一个编草鞋的草根变成了称霸一方的霸主,从寄人篱下的厚脸皮玄德公到一呼百应的刘主公,刘备的势力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但是,他没能系统三国还跟他后期的运气有关,两件大事让他在地理位置上彻底丧失了统一的机会…

第一:关羽大意失荆州。

荆州是西蜀的门户,荆州丢失,就缺少了北上攻打曹操的近道,而蜀国也彻底的被封锁在了四川盆地。

蜀地,四周多崇山峻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虽然曹操等外部势力很难打进来,但是蜀地内部也很难打出去,所以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都没能成功,因为险峻的山地让后勤补给成了很大的困难。

第二: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

关羽被杀,刘备率领八万大军,东征找孙权决战,为关羽复仇,不料中了陆逊的引君入瓮的计谋,公元222年6月,刘备的八万大军的40多座军营在“猇亭”被全部烧毁,水路、陆路两路大军被彻底切断联系,八万大军的防御力量在大火的蔓延下全线崩盘……

这一下,蜀国元气大伤,刘备后来也在白帝城丢掉了性命

原因二:大将不仅刘备有

刘备良将固然很多,但是曹操的良将也不少,典韦、许褚、夏侯惇、张辽、徐晃、庞德……这几个人随便拉几个出来都能跟刘备的大将拼上一拼,而且,曹操这个人是非常爱惜人才的,他曾作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出他求贤若渴的心态。

所以,比良将,曹操这局输不了。

原因三:得中原者得天下

曹魏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三国中最具优势的。原因如下:

一、华北平原,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物产丰富,可以为军队提供充足的粮草。

二、三国时期的北方人口比南方密集,并且北方人较南方人身体高大强壮,战斗力强。

三、我国地势西高东西北高南低,有很大地理优势,有利于像向南统一,自南向北的统一在历史上很少见。

创作不易,您的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大帅说历史

4

刘备不是个明君,他也没有一统三国的本事。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东吴兵马所杀,人头被东吴的人,献给了曹操,曹操看着关羽的人头说,云长我们又见面了 ,也是替关羽感觉到惋惜,下令厚葬了关羽。

刘备接到关羽的死信,为了给关羽报仇,马上要起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诸葛亮力劝刘备,先不可攻打东吴,应该先发兵攻打曹操,刘备不听 ,亲自领兵十万,攻打东吴,这十万精兵,也是蜀国的一大半家底了,刘备派张飞做先锋官,攻打东吴,张飞在攻打东吴中,东吴人马避战不出,张飞心情郁闷,饮酒喝得酩酊大醉,经常鞭打随从人员,随从人员对张飞怀恨在心,觉得跟着他,早晚被他打死,还不如杀了他,投奔东吴,二个人商量好了,趁着张飞酒醉,摸入张飞的营帐,切下了张飞的人头去投奔了东吴。

张飞的死讯,更加激怒了刘备讨伐东吴的决心,这个时候的刘备方寸大乱,只想着给关羽张飞二人报仇,轻敌冒进,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在去攻打东吴的路上,休息的途中,去山上安营扎寨,被东吴的大都督陆逊偷袭,上演一场决定蜀国未来命运的火烧连营,刘备的大军死伤无数,只好领着残兵败将,狼狈的要赶回四川,刘备在回川的路上,急火攻心,病倒在了一个白帝城的地方,下旨要诸葛亮赶来白帝城,诸葛亮赶到白帝城,刘备交代让自己的儿子,阿斗当皇帝,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蜀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

刘备的义气用事,豪无大局意识,听不见进去诸葛亮的忠言劝告,执意为了个人恩怨,先讨伐东吴,才导致了蜀国错失一统天下的机会,虽然他猛将众多,却见识浅薄,这些弱点,都注定刘备不可能一统三国

5

我是历史吃瓜客,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只不过您这个问题问反了,您可能是沉迷于《三国演义》艺术烘托不能自拔。

其实我觉得不需要读史书,把《三国演义》多读几遍,细品一下,这个问题就应该变成:“刘备手下那么缺兵少将,怎么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从而割据一方?”。

6

刘备一统三国?咋可能嘛,三分天下已经是极限了

说刘备手下良将多,能多哪去,不就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还有赵云、魏延嘛,除了这几个大将,还有么?对比这几个大将,曹操麾下那真是良将如云,战将如雨,打仗都是一把好手,即便个人武力不行,十个一起上总成了吧?

当年曹洪、曹休、曹真,还有一个不知名的张既,联手击败张飞加上马超组合就是个例子

而且刘备手下的将领,轻易都动不了

比如说关羽,他得守荆州,人家来攻打,他可以防守,人家跑了,他去追,那不好意思,荆州让人给卖了

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即便不大意,以关羽性格,他又能守的了荆州么?内政搞的一团糟糕,荆州百官离心离德,都和东吴暗通款曲

再说张飞,张飞勇冠三军,斩将夺旗,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很是厉害,可这么厉害的人,不也给困在巴西郡了么?小小的巴西郡,也就才三万人口,放今天就一村镇,可刘备愣是没人换掉张飞……

堂堂大将,当一镇长,也没谁了

至于黄忠马超就更不用不说了

黄忠多老?归顺刘备时,都六十了,俗话说老不以筋骨为能,让老将奔波,那怎么可能嘛,只能请他关键时刻出手……

而马超呢,在大汉,职位比刘皇叔还高,这马超归顺刘备,刘备敢放心大胆的用吗?马超郁郁而终……

大将就剩下赵云魏延了吧?一人抵一国?即便这两位能进攻,可敌人是东吴和曹操哦,一人抵一国?

这还仅仅是武将,一统天下还得内政、人口。刘备有什么?诸葛亮累死了,为弄点兵,对于孟获七擒七纵……

刘备手中除了几个知名人才,真没啥了,他如何能胜得了东吴曹魏?

7

统一三国靠的不仅仅是良将,良将多可以帮助刘备统一但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而且刘备良将多也是只存在于巅峰时期,蜀汉后期是缺乏人才的。

首先分析刘备的人才,刘备二十多岁起兵到得到荆州之前,身边有名的武将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而文臣不过简雍、孙乾、糜竺等人,这些人和当时的曹孙阵营相比要弱的多。

赤壁之战后到汉中之战结束,刘备著名的武将多了黄忠、马超、魏延、刘封等一批荆州和益州人才。文臣谋士多了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一大批人才,益州之战庞统战死,这些人才在当时各方阵营中确实不少属于顶端人物。

不过这个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从襄樊之战到夷陵之战,短短几年时间刘备就从巅峰跌落低谷。先是襄樊之战损失关羽父子和一批荆州人才,夷陵之战前后黄忠病死,张飞被杀,马超病死。夷陵之战马良战死,刘备带的一批青年将领要么战死要么被俘,黄权被迫投降魏国。短短几年时间刘备良将损失惨重,而且青年将领的死亡使蜀汉后期人才断代。

夷陵之战后刘备已经63岁高龄了,况且败于陆逊是他羞愧难当,最近病死于白帝城。刘禅虽然并非那么昏庸但比起他父亲还是差些,况且人才紧缺根本无法消灭另外两个国家。

况且蜀汉在襄樊之战后,丢失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只剩下益州和汉中之地,还丢了东三郡。占领的领地只有十三州的一州,吴国占两个半州,而魏国占领九个半。三国时期人口多是聚集在北方,南方人口相对较少。益州不过百万人口,后期人才补给也是跟不上其他两个国家,自然无法完成统一。

8

“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桃园三结义,点燃了刘备征战沙场的星火。

此后刘备带着张关二人颠沛流离,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于公孙瓒军中遇得赵云。

在徐庶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其定下隆中对策,赤壁之战后借得荆州。攻打长沙,得黄忠和魏延。围攻成都时劝得马超加入。此时刘备帐下文有:诸葛亮、法正、(庞统已死),武有:五虎上将加魏延,后有李严、姜维等加入,此时刘备军中汇集了一班能臣猛将。

公元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胜利,并进位汉中王。占领汉中不久,关羽孤军北上,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于樊城。但此时东吴吕蒙趁荆州兵力空虚,以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后被擒获遭到杀害。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名义,出兵伐吴。于夷陵之战中被陆逊火烧连营,蜀军损失惨重,而此时张飞也被部下害死。在战事失利、痛失兄弟的双重打击下,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于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后病逝。

刘备病逝后,诸葛亮亲率蜀军进行了五次北伐,然每次都无功而返,并于最后一次死五丈原。至此,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的最后阶段“霸业可成”夭折。

刘备麾下良将云集,又为什么没能一统三国?这得从几个方面来讲:

一、人才凋敝,缺少全能军事统帅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由此可见,蜀汉人才的稀缺。备麾下有五虎上将,战场上个个能以一挡百,冲锋陷阵、引兵杀敌、镇守一方当不在话下。然要统筹三军,运筹帷幄,无人胜任,致使蜀军统帅一直以来都由诸葛亮担任,然诸葛亮长于政治,军事稍逊。

二、诸葛亮擅权,将领才能无法发挥

刘禅曾说过一句话:“政归葛氏,祭则寡人”。除了五虎上将,蜀军中的魏延、姜维可以勉强胜任三军统帅,然魏延一直被诸葛亮打压,曾提“子午谷奇谋”被诸葛亮否决,诸葛亮死后安排马岱杀掉魏延。姜维于公元228年加入蜀军,在刘备身居汉中王时,就向刘备提出“重兵守城,游击扰敌”的战术,显露出其军事才能,然在诸葛亮死前,姜维才领步军五千,任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回到成都,升任辅汉将军,后升为大将军。

三、蜀汉政权,朝臣分工不明确

诸葛亮自己说:“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诸葛亮在蜀汉军中,就像一个大管家,事事亲为,身兼数职。当丞相又当军师、还担任军师统帅。北伐时期,蒋琬是大将军,而留在后方,诸葛亮作为丞相却亲身率军北伐,造成后方职权紊乱,国力衰退,多次北伐多因粮食不济无功而返。

蜀汉不能统一三国,最关键的是缺乏一个运筹帷幄的军事统帅,加上法正这样的人才早逝。如果法正尚在,担任军师,出谋划策;魏延担任统帅,统领诸将,战场杀敌;诸葛亮担任丞相,留守后方,节制百官,供应粮草,“则霸业可成”可能会实现!

9

刘备之所以没有能够一统三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刘备崛起的太晚了,而且蜀汉过多的把成功率压在了江东这一边。

刘备虽然在黄巾之乱时便崭露头角,但是,因为宦官当道,再加上卖官鬻爵的风气,使得刘备最终只能任了一个平原县县令。而且,这个县令还是靠公孙瓒等人共同推荐才地来的。而好不容易得了徐州,又被陈宫和吕布给占据了;新野的驻地也因为曹操的南下而被迫放弃。

所以,刘备真正崛起的时间是在赤壁之战后。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抢先江东占据了荆南,才有了可以角逐天下的根基。

而刘备势力之所以要占据荆南,就是因为诸葛亮的“隆中对”。诸葛亮的“隆中对”,可以说是刘备势力最早的发展战略。而在这一战略中,荆州就是刘备势力所需要稳占的一块地盘。但可惜的是,刘备势力入川作战,并且得到益州这一块所谓的“高祖龙兴之地”后,刘备势力就把关注从荆州转到了益州上来。

而荆州的地盘,就让关羽来镇守着。关羽是一位合格的将领,但不是一位合格的执政者。因为关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的性格,使得关羽和荆州同僚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同时,在加上刘备忙于管理益州,对荆州的过问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在襄樊之战后,关羽丢失了荆州。

荆州的丢失,刘备势力只能从诸葛亮的“隆中对”转变到法正的“汉中策”上来。尽管刘备势力的战略随着局势的改变而做出了调整,但是,因为缺少荆州这一块能够加大蜀汉战斗力输出的地盘,使得蜀汉再也无法达到进退有据的可能。

所以,益州虽然易守难攻,但同样的,刘备势力想要攻打敌国的出口也较少。只要对方能够占据关隘要道,蜀汉怎么能够轻易地攻取。到了最后,也只不过是劳民伤财而已。

再者,刘备麾下的良将多么?其实,并不多。刘备麾下能够有出色军事才能,或者是武艺水平较强的武将,数都可以数的过来。这种情况和魏吴两国是不同的。而且,在经过了关羽丢失荆州,以及刘备在夷陵之战打败后,不仅五虎上将去其三,还损失了一大批中基层的将领。这也是后来诸葛亮北伐,无将可用和捉襟见肘的原因。

最后,便是蜀汉过多的把成功率压在了江东一方上。因为曹魏的势大,蜀汉要是想稳定的发展,只能和江东联盟。但是,蜀汉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可是江东却不是这样想。在江东的孙权看来,江东可以和蜀汉进行联盟。但是,蜀汉的势力和发展的劲头要永远比江东的慢。否则,就是养虎为患。

再说,孙权对荆州的占有欲一直没有减少过。所以,无论蜀汉在荆州做出什么样的妥协,那也只是一时的。最终,孙权还是要全部占据。所以,这也是孙权为什么要在关羽襄樊之战时,暗中和曹魏联盟的原因。

蜀汉对江东来说,就是一位“小弟”,“小弟”的崛起和势力绝对不能比做“大哥”的快和大。毕竟,孙权要在蜀吴联盟中占据优势,这样才能够有话语权。但可惜的是,蜀汉为了稳定发展,只能够妥协于江东,特别是夷陵之战后。

所以说,刘备最终没有能够一统天下,就是因为如此。

10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刘备麾下有很多优秀的将领,最有名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五虎上将了。其他如魏延也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但是有一些优秀的将领只是能一统三国的重要原因之一,统一三国是综合实力和各种有利因素促成的结果。我认为刘备没能统一天下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想统一天下,不打仗是不可能的,而战争拼的就是资源。刘备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长期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导致不能稳定的发展。在赤壁之战前不要说和曹操比,就是和孙权比差距都很大。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连打带借终于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开始了资源的积累,但显然已经慢了半拍。接着刘备又得到了益州和汉中,总算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但很快荆州又丢了,刘备仅靠益州一州之地的资源来进行统一三国的战争是非常困难的。

二、荆州丢失后,刘备不单单损失了名将关羽,还损失了荆州的领土、人口、军队这些战略资源,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发动夷陵之战,结果大败而回,这把蜀国的家底儿彻底掏空了。这种情况下纵然有再多良将也是无能为力,何况此时五虎将已经死了3个。

三、蜀国实力偏弱,需要擅长奇计良谋的人才,以此才能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方面庞统和法正更为合适。只可惜这2人都死得早。后面诸葛亮北伐采取的是比较稳妥的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以攻代守的策略,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撼动魏国的统治。

总的来说,刘备虽良将不少,但是争夺天下最关键的资源却不够,只有益州一州之地,经济,人口,军队,粮食这些都处于弱势,又缺乏擅长奇谋,以弱胜强谋略的人才,所以统一三国就很困难了。

欢迎给我点赞,评论,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谢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