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永远比小说更精彩”,了解历史,最有效的方法是看原版历史书籍。为什么这么说?

一是影视剧艺术加工较多,根据剧情的需要美化或丑化,真实性必定会下降。何况,还有很多仅仅是小说改编的影视剧,那样基本上是虚构的了。

二是专家讲述的历史,比如《百家讲坛》等,会带有专家个人观点和个人喜好,在讲述历史上会有所侧重,会失掉历史本身的原汁原味的东西。

三是官方宣传的东西,总会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侧重点,比如日本的历史教材,会遮盖、歪曲一些历史真实的情况。很多国家是这么做的,因为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是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上述的分析,笔者还是认为看历史书原著比较好。



第一类是中国的历史书

中国人从公元前9世纪就开始由官方系统编写历史,是世界上唯一的有完整历史记录的国家,中国历史书包括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近代史等,有兴趣的朋友对其中“前四史”、晋书、新旧唐书、明史、清史稿、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这些必看,这些书总体秉笔直书、取材精炼、文字优美,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中国三千年的历史。

此外,还可以涉猎日本人写的日本书记和朝鲜人写的的三国史记,有助于从侧面了解中国历史和东亚史。

第二类是外国的历史书

外国古代史重点看希罗多德的希波战争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蒙森写的罗马史,以及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

因为西方历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发端,形成了大概传统,因此读希腊、罗马史会发现与中国史的发展脉络迥异,有助于促进理性思考和比较思维。

此外,还可以读现代人写的英国史、德国史、法国史、美国史。这些国家历史不长,当为什么都成为发达国家,通过阅读这些历史,很容易对中西方历史的优缺点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第三类是研究性、趣味性文章

今日头条的青云文网络了大批历史作者,很多历史作者的水平很高,对历史的理解和解读有其独到之处,跟读者也有互动,有助于对一些历史问题更深入的探讨和辨析。而且,根据青云文的最新要求“叫好又叫做”,提升了文章的可看性和娱乐性。

当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辨别能力是很重要的,因为历史毕竟是人写的,总有偏颇疏漏之处,而人类的理性,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所以,要了解真实的历史,可以从上述三方面去看书和思考,希望我的建议能给您以帮助。



关注@青史子建

最佳贡献者
2

如果你想了解中华文明和中华历史的大纲,我推荐你去看一下纪录片《中国通史》,此记录片是由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上映,是同文史、考古和专家学者相结合的历史文化视频。它主要讲解的是中国的重大历史节点,包含中华各个时期,各个朝代的重大事件。

全片分为100集,由中华起源讲起,一直到近代开端。如果你是高中学生,我比较推荐你去看,因为片中所讲内容刚好在高中学习阶段,可以说为高考打好基础也不为过。当然只限历史。

3

博物馆

4

真正的历史很难存在于世。

我们只能通过各种历史书籍、考古发现来推测当时发生了什么。

真正的历史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学习历史不一定要知道历史的真相,而是通过学习历史来学会正确的处理当下发生的事情。

5

有时间的话,二十四史先挑一本慢慢看

6

如果是才开始对历史有兴趣,可以先从粗浅了解历史开始,待一段时间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后,再进一步作相对深入的了解。从哪里了解呢?可以先挑选相对通俗易懂的历史著作和历史影视作品,特指相关的历史记录纪实作品来阅读和观赏。比如易中天的历史著作,也可阅读日本10位学者、专家所撰写的中国历史著作。当然,不能摒弃其他学者的著作,特别是官方出版和摄制、播放的历史著作和影视作品。阅读视野的开阔,对自己了解历史,获知真实,有着百利而无一害的好处。我们知道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当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世界历史的演变进程中,包含有中国历史的演变和进程。所以,对了解中国历史演变、发展、进程起点高点、视野宽点,纵向、横向的阅读,这更有助于准确、真实地了解和判断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从中探知到历史演变的规律。如果,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还具备有哲学知识、“形式逻辑”知识,古文阅读能力,这无疑是了解历史的大助力和基本功。再进一步,如果具备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社会、文学、艺术等相关学科知识,那么,对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历史真实知识,更是如虎添翼了。要知道,“历史 ”是属于“大文科”知识范畴的。

7

真实发生的历史,我们都不在现场,写史书的人甚至也不在现场,其实谁也接触不到,历史学家称之为“第一历史”。

我们都得承认,“第一历史”虽然最真实,可我们谁也不知道它的本来面貌。

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是“第二历史”,是通过史书记载获悉的,可假如古代写史书的人,也有道听途说和主观编造,那该怎么办呢?

没关系,还有办法:

一,文物考古:史书上记的,到底对不对,有没有,历史学家并不会轻信,而是要结合文物考古。每一次考古新发现,都会为历史学家提供新证据,这也是文物价值那么高的原因之一,要知道对一个国家而言,对全世界的历史学家而言,一件关键文物的出现,是可以破解千古之迷,甚至影响到国界线的;

二,历史原件:国家、地方,都有相应的历史档案馆,很多史书记载不清的地方,其实是可以查到当年的原件的,如大臣的奏章,皇帝的批语,很多是得以保留的,本人就曾经看过不少;

三,孤证不立:只有一本历史资料的说法,一般不予采信,必须是多个史料从不同角度的记载,都保持一致的说法,历史学家才给予采信。

所以,就算是第二历史,也是需要经过严格考证的,绝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胡说八道的。

毛主席是历史大家,我建议你最好是跟随毛主席的步伐去学历史,太科普的历史书刊,只是一种历史通俗读物,学不到多少东西,最好先从《史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开始,一步到位,不必迂回曲折。

8

我喜欢历史,不管是国家的还是个人的。

我对历史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过去过往的发生过的一些经历。

对国家历史的一些了解基本上都是从书本上了解的。读史可以明智。当你对过往所有的朝代历史有个了解之后,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所有的历史在现在都有一个惊人的重复,无论古今中外,虽然不会重样照般,可万变都不离其宗,人性从亘古至今,一直都在那。所以我们要学会借鉴历史。在这方面,借鉴的高手当中,毛泽东同志就是其中一位。

他酷爱读书,酷爱历史。到了晚年,眼睛都不能看书了,还让身边人读给他听。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我们中国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新道路,这其中历史对他的影响巨大,至今留给我们的思想和文选,从中可见一斑了。

我们要了解历史,最初都是从书上所知道的。一般从史记上,正史上作正确的了解。可正史对于某些人说太枯燥,实在是看不下去。于是就从历史小说上去了解,不过有些历史小说为了博眼球,完全从野史的基础上去杜撰。这你要知道些。

而现在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有些历史的了解,去发生地是最好的。而到当地最好的了解方式就是去博物馆。

每到一地,我都会去博物馆打个卡,对这个城市有更好的了解。

还有些人对历史的了解是从电视上。这个我也推荐,不过只推荐纪录片,不推荐电视剧和电影。

好了,就说这么多。我是千帆过尽,谢谢关注。

9

发生在昨天的都可以称为历史,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中对应空间的所有活动。问答中“真正的历史”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比如举个例子说明什么是不真正的历史,历史怎么区分真正不真正呢),暂且理解为在某个时间内真实发生的,而不是像有些影视剧中的拼接展示(不同的人物、物件出现在了另外的历史时期),分为正史和野史,也是中有很多也无法证实真实与否,没有得到官方认可,或者说皇家认可。

在唐贞观十七年,在谏臣魏征病逝后,唐太宗说的话,原句为:“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对于不同的人,读历史、了解历史能获得不同的感受,对于我来说,读历史了解历史包括了解历史里面的人物,还有就是要寻找某种事物发展的规律,让自己的人生更通透一些,逐渐清晰,毕竟我不是专职的研究人员。下面简单介绍我了解中国历史的来源:

  1. 读正史,也就是《二十四史》,以及有关历史相关领域专家根据二十四史出版的作品。二十四史现在也有各种版本,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朋友阅读;

  2. 图书馆与相关的史料研究单位,还有每年国外公开的历史资料;

  3. 视频资料,如《中国通史》纪录片,也包括口述历史(当然是需要多方求证的,不能有明显的逻辑错误的,比如晚年的张学良留下了很多口述资料,但是有部分前后明显逻辑是错误的,至今没有发表,人的记忆出现偏差是正常的情况),国外的记者记录的无声的录像资料等等;
  4. 博物馆,在没有相机出现的时候,画是最好的历史见证人之一,包括唐卡、丝织品、壁画等等,都能明确历史时期的物品对于历史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很多收藏在国外的博物馆的文物;

  5. 出土文物,古墓出土的文物以及窖藏出土的文物。尤其是那些有明确的历史时间的物品,比如法门寺出土的唐衣物帐碑中有明确的记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 盘子、碟子共六枚。自此才知道秘色瓷是什么样子的,“秘色”这个话题才得以终结。

外国的历史方面学习,在国内就是一部分翻译的书籍和相关的视频资料,在国内的外国历史资料相对来说是少的,大部分都是翻译的,既然是翻译的就会有出入的,希望对你历史方面的学习能有帮助。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