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的太上皇一般分为两大类,其一为主动型,其二为被逼型,前者更合适的称呼应该是太上皇帝,后者则是名副其实的太上皇。但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在他们成为太上皇之后,生活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度过余生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的态势。
这里四姑娘各举例子来说明一下。
赵武灵王:专心致志搞事业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赵国在他手中真正实现了强盛,而后期的赵武灵王觉得做国君实在是太耽误他的时间了,于是他将国君的位子传给了王子何,即赵惠文王,而自封“主父”(也就是最早时期的太上皇帝)。赵惠文王处理赵国的国政,而赵武灵王则专心致志研究赵国的扩张,即对外的军事,甚至他还亲自到秦国去考察。
但是因为赵武灵王没有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导致四年后,他在沙丘的行宫被围困致死。赵国也很快走了下坡路。
南北朝时期的三位奇葩太上皇:将皇位传给年幼的儿子
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北齐和北周都出现了太上皇传位于孩童的现象。北魏拓跋弘在十二岁的时候登基为帝,即献文帝,只是他年纪太少,因此由嫡母冯太后临朝听政。或许是长期压抑的结果,或许是真的对皇位不感兴趣,六年后,他将皇位交给了年仅五岁的儿子拓跋宏,而自己成为太上皇帝。当然,虽然已经退位,毕竟拓跋宏还小,因此国政还是由拓跋弘来处理,冯太后依旧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就这样又过了五年,拓跋弘突然离奇去世,而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拓跋弘去世的时候只有23岁,他的去世和冯太后有没有关系我们不得而知。
北齐的高湛是出了名的荒唐皇帝,25岁继位的他基本没有做过几件称得上是对北齐好的事情,在他做了三年多的皇帝之后,借着彗星的出现,将皇位传给了自己那10岁的儿子高纬。高纬正是北齐的亡国之君以及处死兰陵王高长恭的元凶。
高湛之所以要做太上皇就是为了更好的玩乐,但是军国大事还是他说了算。四年后,耽于享乐的高湛去世,时年32岁。无独有偶,另一个为了享乐才退位的太上皇就是北周的宇文赟。宇文赟是著名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儿子,都说虎父无犬子,宇文赟可实在不能和自己的父亲相提并论。
宇文赟做了一年皇帝就把皇位传给了自己那只有7岁的儿子宇文阐,而自己大扩后宫,立了五位皇后,尽情的挥洒人生,不过享受人生的时间并不长,第二年就病逝了,时年22岁。他去世的第二年,杨坚篡周立隋,又一年,宇文阐被杨坚杀害。
唐睿宗和乾隆:主动退位,握有实权
很多人都知道,唐睿宗曾三让天下,这第三让就是让给自己的儿子李隆基,即唐玄宗。不过唐睿宗的主动让位里多有有些逼迫的成分在里面。在太平公主、李隆基和唐睿宗这三方势力的角逐中,实际上唐睿宗是占了下风的。每当宰相来议政的时候,唐睿宗首先会问有没有问过天平公主,再有没有问过李隆基,这最后一道才是他。他的皇位本身就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帮他坐上去的的。
因此在争权的过程中,唐睿宗如坐针毡,索性直接将皇位让给了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帝,还是握有实权,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重大刑事案件的处置权都还在手中。不过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很久,后来李隆基解决掉了天平公主,唐睿宗终于正正经经成为太上皇,开始不问世事,窝在百福殿里看花开花落,三年后去世。
另一个握有实权的太上皇帝的典型代表就是乾隆皇帝,乾隆退位带着点炫耀的成分在里面,十分符合他“十全老人”的作风。但退位不代表退出历史的舞台,实际上军政大权还是握在他手中。三年后去世。
以上握有实权的太上皇帝实际上是不多的, 而多数是不仅没有权力还被软禁起来的憋屈太上皇。
李渊、李隆基:憋屈的太上皇
李渊被李世民逼着退位后,先是在太极宫住了几年,太极宫的宫女和妃嫔被李世民放出去了一大部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妃嫔和宫女伺候李渊。后来李渊被安置到了大安宫,一个比太极宫低洼潮湿的所在。父子俩难得见一面,李世民很少会去大安宫问安,而李渊也极少出来走动,实在憋闷了,李渊就和自己的那些妃嫔关上灯谈生人。李渊即便六十岁了也还有生育能力,在太上皇时期还不忘给李世民添弟弟。
这一点是李世民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要知道李世民还不到四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孩子出生了。李渊的太上皇生活持续了九年,在70岁的时候去世,也算是难得的高寿了。
另一位长寿的太上皇就是李隆基。李隆基是在安史之乱中被一直懦弱的儿子李亨夺了皇位而变为太上皇的。最初李隆基和李亨两地分居,李隆基还稍微有点权力。
但后来,两京收复,唐肃宗将李隆基迎回了长安,真正的软禁生活才开始,发动了数次政变的李隆基也算是一位拨乱反正的果决强主,但在成为太上皇之后却只能被欺负,尤其还是被一个太监欺负。他回到长安后住在兴庆宫,受到李辅国的监视,只有一些梨园弟子陪着他娱乐,还有高力士和陈玄礼相陪。后来李辅国矫诏把李隆基迁到了大明宫的西内,真正被孤立起来,高力士和陈玄礼都被调离了李隆基身边。就这样,李隆基在78岁的时候郁郁而终,当时身边一个知心的人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