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范文程?这可是满清的一个大忠臣啊!您要问咋形容这人呢?就俩字——聪明!绝顶聪明。

咱不夸张的说,大明开国有个刘伯温,人家满清开国有个范文程。所以范文程的地位在满清这地那是有一号的智囊,满清很多重要的战略战法,外加条条框框的法律法规都是从这人手里攒出来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范文程?听这名这应该是个汉人,咋就溜达到了满人的地界为满人服务了呢?”

还是您有眼光,范文程的的确确是汉人,祖祖辈辈都是咱中原汉人的一份子,但时间到了他这,他这就主动的改门换庭了,做了旗人。做旗人这是人家皇太极特别的恩准的,所以人家在满清时候,地位崇高!

那么接下来咱就对范文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范文程

其实说起范文程的老祖宗,咱大华夏的人没有不知道的。范仲淹?大家伙听过吗?对大宋重臣,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名人啊!范文程是人家的第十四世孙。

而他们这一大家子到了大明朝的时候,那也是大明朝的官宦之后,其曾祖父做过大明朝的兵部尚书。

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指的就是人家这样的家庭。

咋说呢?像这样的家庭,陈年的书香就和那陈年的老酒一样熏也能把人熏出个味来。

所以范文程十八岁就拿到了秀才的头衔。这要是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其后举人,进士,状元这不都得手到擒来吗?

但他这人运气似乎到这里就用完了,这好多年都过去了(至少在他眼里是这样),啥也没考到,这眼瞅着年龄,噌噌的往上窜,在这样下去可就一事无成啊!

范文程打小志气就高,想要像他先祖那样留个名头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不想埋没了自己个独有的才华,太浪费了。

这时间点上,范文程恰好就在辽东,大家伙都知道这地大明和满清打的那叫个火热啊。

于是范文程大腿根子这么一拍,这就决定为满清服务,毕竟学了这么多年了,要货卖帝王家不是,你大明瞧不上,咱就卖给你的死对头满清不就成了。

所以当满清攻入抚顺之后,按照惯例满清对整个抚顺来了烧杀抢掠。而这个时候已经是二十一岁的范文程顺道拉着他的哥哥范文寀,跑到努尔哈赤的军帐边上来了个“仗剑谒军门”,这就带着自己的满腹经纶投靠了满清。

当时满清还是努尔哈赤的后金,努尔哈赤一听他的老祖宗是宋朝大学士范仲淹,而他是范仲淹第十七世孙。

接着是他的六世祖明初任湖北云梦县县丞;曾祖范锪为嘉靖朝兵部尚书;祖父范沉为天启朝沈阳卫指挥同知……

哎呀!努尔哈赤听闻非常的开心,毕竟他这里都是一些个大老粗,打仗凭借的就是半部三国,这要是打天下这不成。

所以努尔哈赤没有让范文程失望,非常的赞美他:“这可是名臣之后,范仲淹的后人,曾祖父都做过大明朝的兵部尚书,你们得好好的尊重他啊!”

为此范文程非常的感动:“范文程必将尽心竭智!”

好吧,良禽择木而栖,咱没什么好说的!自打这范文程投靠了满清,那真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后来的范文程

前前后后服侍了满清四代帝王,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以及后来的康熙,一直做到了文臣之首。

大明没有给的,范文程从满清这里一样不缺的都拿到了,人生也走上了圆满。说明这范文程的眼光极为毒辣,一眼就瞅出来大明是不行了,在折腾下去,也折腾不出个啥名堂来了,为自己选了一条更加好的晋升之路,从而让自己的大名流芳百世,享受万年,聪明人!

您要说范文程是个文臣,您可大错特错了,人家范文程那是上马提枪,下马拿笔的人物。

当年随着皇太极进攻大明,在攻打潘家口、马栏峪、山屯营、马栏关、大安口等等这些地方的时候,那是披甲拿刀,总是冲在第一线,皇太极目光望去,总是能瞅到他,大声的欢呼呵斥大明的将军,敏捷的跳跃着,那是顶着恐惧外加死亡的危险,在躲避飞箭,枪弹的。那身影何值是英姿飒爽,手起刀落,咔咔咔的就把大明将军的脑壳就剁掉了,这要是拿一代名将的身影相比,那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这就是满清全军的标杆旗子,

咱大华夏地头上有名的战神白起也不过如此尔!和忠心为国的岳飞岳爷爷相比不相上下啊!

不仅如此人家阵前杀敌,砍杀大明将领血溅三尺连眼珠子都不眨一下,鲜血喷到脸上拿起笔来为满清谋划的方方面面都有独到之处,满清的那些个法律法规都是出自人家之手。

上马能武,下马能文,不亏为名臣之后,书香之家啊!

当年皇太极去世,范文程伤心欲绝啊!

范文程的糟心事

大家伙都知道皇太极之后的满人,也就是范文程的那些个主子们陷入了皇位的争夺大战之中,这种事谁也说不好,最终胜出的是谁。

当时的范文程还是红旗旗下的人,这红旗旗主硕托支持多尔衮,结果玩脱了把自己给玩死了。

范文程作为红旗的人被划归到了镶黄旗下,也就是多尔衮的弟弟多铎的手底下。

那会满人有个规矩,作为旗主对旗下人的财产可以进行掠夺,而不违法。

而这个时候,范文程娶了一房娇妻,多铎瞅见了,感觉很好,这就想要把范文程的老婆给抢了。

但范文程说道根子上,他也是个汉人,汉人有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夺妻之恨同样也是不共戴天。

而范文程那会在朝堂上的位置,那也算是显赫,多铎这么做虽然有着祖宗的规矩没有违法,但却违法了汉人的道德。

这事弄的有点子僵,最后范文程吃了点亏,当然这比起范文程在满清哪里得到的,不算个啥!

他前途依然在前。

加官进爵的范文程

后来范文程帮助多尔衮入驻中原,那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吴三桂这脑壳后边有反骨的家伙给多尔衮写求援信。

多尔衮在内心里是矛盾的,毕竟满清虽然兵强马壮但对比起庞大的大明朝还是有点底虚,就是范文程为多尔衮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奠定了多尔衮入驻中原的决心。

咱不得不说范文程的眼光,他就看出来李自成压根就不是个威胁,只要败其一次,他就彻底完蛋了,毕竟这个看起来庞大,却仅仅是流民维持军力的家伙,没有根据地,击溃他只是早早晚晚的事。大明不是有吴三桂吗?

一切都如范文程预料的那样。

俺哪是大明的骨头,大清的肉啊!这是范文程对自己极为形象的描述,说到底范文程是把自己一劈为二,一半给了大明,一半给了满清。

聪明人啊!

“大清的江山其实俺是从李自成的手里拿下来的,跟大明啥关系都没有!”这是范文程捶胸顿足的对投降的大明将军们的嘶吼,怒他们不争气!

他死后,康熙亲自题词,表示缅怀!

事就是这么个事,不知道俺说清楚了没。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最佳贡献者
2

英杰本自出尘凡,才堪王佐济云帆。

金鳞岂是池中物,巨阙胡为铗内弹。

刀兵指处旧旗鼓,帝业成于故江山。

谁言塞外清肱股,几度梦里汉衣冠?

――肥猫咏范文程

给大家讲讲这位清朝的开国功臣范文程。

说起范文程,很多人是恨之入骨,认为他是个大汉奸,背叛了民族和祖宗,为异族效力,夺取了大明江山。

那么,我们来讲述一下他的一生,分析他为什么会被清朝任用器重。

范文程的祖上就是北宋名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是其千古名句。

明初,范家祖上被贬沈阳,一家就在沈阳抚顺定居了。
范文程喜欢读书,成为了县学生员。
努尔哈赤攻取沈阳城后,范文程兄弟谒见,努尔哈赤很器重范文程,获知他是明朝大臣范鎞的
后人,专门告诉贝勒们,这是名臣之后,必须要善待他。

努尔哈赤是一介莽夫吗?连他都知道要器重人才,而绝不允许以民族和血统而搞歧视。

而现在,很多人都不懂这个道理。
努尔哈赤攻取辽阳、西平、广宁的战斗,范文程都随军参加了。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汗位,把范文程调到身边,参划方略。这就是皇太极那次绕道蒙古,远袭北京城的战役。这次战役决定了明朝从此失去了战略主动性,只能被动挨打,再无还手之力。范文程率偏师掩护主力部队,为主力清理侧翼的隐患。

通过几次对明朝的深入进攻,范文程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建议:
这确实打在明朝的七寸上
了。从进攻路线,补给,出师名义,收服方式都作了系统的安排。

清军陆续五进五出,明朝毫无招架之力,国力被虚耗到难以承受的地步。
招降孔有德、破旅顺、收平岛、征服朝鲜、安抚蒙古诸部,都出自于范文程的谋划。

崇德元年,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这是他真正

成为清朝的“国相”。
清朝准备给他一个很高的军职“固山额真”,但皇太极否决了,皇太极认为,范文程是国相之才,不能把才华浪费到一军一旅之中。
皇太极对范文程十分信重,言听计从,百般照顾。

这就是清朝君主对待范文程这个汉臣的态度。

如此大才,被满人做器重,对明朝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损失。那么,咱们掏良心说话,假如范文程归属于明朝,能得到这样的器重吗?

范文程文武全才,若在明朝,混到最高,文是内阁首辅,武为兵部尚书。

看看崇祯的内阁,崇祯执政十七年,内阁首辅换了十九个,内阁成员陆陆续续五十人(有说五十一人)。

请问,这样的政坛,范文程能发挥几年才华?

再看崇祯的兵部,崇祯执政十七年,兵部尚书十四人,几乎没有全身而退的,留条小命都是祖上积德。

这还不算那几位挂虚衔的,像袁崇焕、孙传庭等。

请问,这样的军制,范文程就算做了兵部尚书,又能撑几天?他又能比别人活多久?

用则疑,疑则忌,忌则杀,这就是大明王朝对待文臣武将的态度,还能怪别人另择明主?
皇太极死后,顺治登基,多尔衮摄政,仍然重用范文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上吊,范文程发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向多尔衮进言,
要一统江山。

打着为崇祯复仇名义的大旗,清军进入了中原,直趋京师。
入主中原,举废官,承明制,轻赋税。天下甫定,开科举,收民心。

多尔衮死后,范文程仍然被重用,屡进良策:


顺治十一年,历经三朝
,功不可没的范文程致士退休。
顺治也很恩遇他,非常照顾,给了很高的荣誉和礼敬。当范文程病重的时候,还亲自调理汤药给他治病。

康熙即位,让范文程主持祭祀太宗皇太极的仪式。君臣际遇,古今能有几人?范文程恸哭怀念。

皇帝是满人,功臣是汉臣,人家爱新觉罗家对待自己的开国功臣的态度怎么样?

就怕货比货,再想想被某些人鼻涕一把泪一把怀念的那个大明王朝,是怎么对待自家的开国功臣呢?

当然,据说也不错,功臣生了病,明太祖也给过人家秘制的蒸鹅吃呢。

康熙五年,范文程病故,年七十岁。谥“文肃”,赐篇额:“元辅高风”。

在中国古代的皇权社会,一个读书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被君王所任用,所信任,所器重,是多么的难得啊。

在范文程的生命中,能被努尔哈赤发现,是机缘;被皇太极任用,是相知;被多尔衮器重,是信任;被顺治敬重,是恩怀;被康熙推崇,是风尚。

人生若此,夫复何求?难道必须像那些被朱明王朝疑忌,冤杀,刑剐,被曝尸荒野才算是忠臣吗?

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范文程说通俗一点,就是汉奸。

这小子还是南宋重臣范仲淹的十七世孙。

他的家里也深受大明的优待,曾祖父曾经官至兵部尚书。

范文程18岁就考取了秀才,在辽东居住。可惜随后多年时间,范文程没有进学,始终是一个秀才。

在大明,秀才有些特权,但无法做官,不能满足范文程自己的政治欲望,也不能发挥他的才能。

当时辽东属于文化荒漠地区,范文程在哪里尚且不能进学,考中举人之类,在全国就更没有竞争力了。

就是因为范文程明白走科举考试,很难在大明出头,而满清急需要汉人谋士,这才决定背叛祖国。

所以,清军攻占抚顺以后,范文程主动去投靠满清,成为满清麾下的大汉奸。

据说当时努尔哈赤大喜,对手下人说:“这可是名臣的后人啊,你们可得对他好好尊重啊!”

为什么努尔哈赤这么说?除了范文程是兵部尚书的重孙子,范仲淹的后代,也是因为他是有能力的秀才。当年满清麾下都是一群武人,没几个识字的。

在捧着本《三国演义》都能当军官教材的军队里,范文程的秀才就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后,算是一流学者。

这说明,范文程非常擅长投机,他投的很准,很快成为皇太极心腹。

诚然,范文程这个人能力非常强,对于满清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都有很大的贡献,堪称开国重臣。

但此人身为汉人,投靠异族甘做鹰犬,反而屠杀自己的同胞,实属人品低劣的民族败类。

范文程的所作所为,其实同汪精卫没啥区别,一丘之貉而已。

比如,明军围攻大安口城,范文程披甲上阵,率领枪炮手,斩杀很多明军。

再比如,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四日,范文程上书摄政王,奏请立即出兵伐明,夺取天下。范文程的建议,对清夺取中原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制定,对促使清军出发,起了巨大的作用。

满清几乎每一个大规模军事举动,都有范文程的身影。

就是在范文程的献策先,不知道多少汉人因此被杀。范文程的官帽红缨上,染满了自己的同胞的鲜血。

其实范文程投靠满清之前,满清在东北已经胡作非为,大肆虐杀辽东汉人,侥幸没死的也被他们当做奴隶。就这种情况下,范文程也主动去投靠,说明此人对同胞的死活毫不在意,是个无耻小人。


自然,范文程过的也不是很好。满清是异族朝廷,实权派众多,互相倾轧,毫不留情。范文程也被迫陷入政治斗争中,几次差点完蛋。

更倒霉的是,他的老婆竟然被多铎抢走了,范文程不但戴了绿帽还遭受了奇耻大辱。

这也算是报应吧。之前满清官兵对于汉人老百姓,欺男霸女,无所不为,范文程助纣为虐,最终搞到自己的头上。

说通俗点,范文程就是一个有才无德的典型人物,卑鄙带路党而已,也是范仲淹家的耻辱。

搞笑的是,满清当权者其实对这些汉奸也很鄙视。乾隆皇帝下令编修《贰臣传》将其列入之中,此时范文程已经死去多年,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他努力奉献过满清政权把他列为贰臣。

乾隆这小子倒是直来直去。他以忠君为标准,在上谕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乾隆指出: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封建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这些人尽管为清朝作出了贡献,其子孙甚至还在清朝做官,但以“忠君”的标准衡量,他们是不完美的。

看看,主子都把他们当做是一条狗。

4

感谢邀请。

其实范文程及其后人在清朝混的很不错。

由于范文程对爱新觉罗家毫无保留的忠诚;因此爱新觉罗家对范文程家的回报也很丰厚,范文程死后留有范承斌,范承谟,范承勋,范承荫,范承烈,范承祚等六子,其中次子范承谟官职福建总督,在三藩之乱时被耿精忠杀死,清朝后追赠他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三子范承勋先后担任了云贵总督、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等高官,长子范承斌虽然没有担任过什么特别高级的职务,但是也被受封子爵。五子范承烈功绩不显,但是从目前查到的资料来看,在康熙朝也担任过兵部侍郎。

也就是说,范文程死后,他的六个儿子里最起码有三个儿子担任过从二品以上的高官,这在清朝堪称异数,这种情况在汉族官员里只此一例。到了范家第三代,依然是享受着皇室的特殊优待。

范文程的孙子范时崇在康熙朝官至浙闽总督、兵部尚书;范时捷亦任陕西巡抚、汉军都统,虽然范时捷后来牵连进了年羹尧事件,但是由于当时范家已经没有人在朝廷内担任三品以上官员,因此号称铁面无私的雍正皇帝说:范氏子孙竟无现居大员之人,范时捷尚非弃才可比,又认命他担任了古北口提督事物。

范文程的另一位孙子范时绎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工作不努力,懈怠,贪污,本来是要被重判,甚至是判处死刑的,但是雍正皇帝考虑到范时绎是范文程的孙子,竟然把范时绎无罪释放,还让他担任了副都统。后来在乾隆朝,还升了范时绎的官职,认命他担任了江西巡抚、汉军都统。

乾隆朝中期,这个时候范家有点凋敝,没有什么人才,最能干的范时纪也只担任了员外郎的小官,结果被乾隆发现,竟然下旨称范家是八旗大族,但是现在他们家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担任高级职务,因此破格提拔为汉军副都统。

嘉庆时,范宜恒亦官至户部尚书。范建丰官吏部侍郎。范建中任杭州将军。乾嘉年间,汉军破格用满缺者极属少见,汉军世家范文程的子孙却能享受此殊荣,如范时纪曾任满洲户部侍郎,范宜清曾任盛京工部侍郎,范建丰亦曾补满缺。可以这么说,范文程以及家族所享受的这种优待,在清朝三百年间 范氏家族的地位丝毫不逊于那些满洲贵族们。

至于为何范文程会忠于大清?很简单,士为知己者死。对于范文程来说,皇太极解放了他的奴籍,并视他为第一谋士,并常言范章京知道否?范章京怎么看?而且顺治、康熙都曾厚遇范文程,例如赐药、画像,康熙都曾亲自为范文程端药,并赐元辅高风牌匾。

再者,汉官集团是牵制满洲军事贵族的重要政治力量,而且清朝入关符合汉官集团的利益。因为说到底,不管满洲人如何能打,最后治理天下还得用儒家思想,还得用汉官。所以由不得范文程等汉官集团死心塌地的效忠爱新觉罗家。

全文完

5

作为清朝开国重臣,范文程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而说起他的十七世祖——宋朝名相范仲淹,那就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了。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被追谥为“文正”(谥号中最为高贵的一种)。

出生在名门,血管里流淌着忠臣良相血脉的范文程,在后金攻打自己的国家时,主给努尔哈赤投怀送抱,表达忠心。清朝建立前后,范文程积极讨伐明朝,对大清建立新制建议献策,被看做是清朝开国文臣之首。他一生辅佐四位清朝帝王,死后康熙帝亲笔书写祭文,并赐予谥号“文肃”。

人们不禁要问,范文程为何要忠于大清?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我们今天来说说这件事情。

万历二十五年(1597),范文程出生于辽东沈阳,据《清史稿》记载:“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谪沈阳,遂为沈阳人,居抚顺所。”范文程的曾祖父范鏓曾担任兵部尚书,他也算是官宦世家,少年时代读书勤奋,很是刻苦,加上天资聪颖,沉着坚毅,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力,和他的兄长文寀一同成为沈阳县学生员。

万历四十四年(1616),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今天的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赫图阿拉城即汗位,正式建立后金政权,并改元为“天命”。天命三年,后金的部队攻打到了范文程所在的抚顺。

范文程一不做、二不休,和兄弟范文寀便前往拜见努尔哈赤。

拜见前,范文程的曾祖范鏓暗中相助。得知是范鏓的曾孙前来拜见,努尔哈赤叮咛左右,这是名臣的后人,一定要以礼待之。果然,在和范文程交谈之后,努尔哈赤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很不一般。

得到努尔哈赤的器重之后,范文程的道路变得宽阔起来。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一步步走向关键岗位。

天命七年(1622),努尔哈赤攻打辽阳、西平、广宁等诸地,连战连捷,范文程始终跟随左右。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被袁崇焕用红夷大炮击败,半年后病逝,他的第八个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被推举为新任可汗,也就是清太宗。

作为先帝的宠臣,范文程得到了皇太极的重用——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协助处理日常军务。天聪三年(1629),范文程跟随皇太极的大军二度南下讨明。他们从蓟门关进入,攻克遵化。随后,皇太极让他独立率军打仗。范文程很快拿下了潘家口、马兰峪、三屯营、马栏关、大安口五座城池,表现出了超强的军事才能。

不久,明军进行反击,包围了大安口。范文程“以火器进攻,围解”。在皇太极出兵攻打永平的时候,范文程奉命驻守遵化,“敌掩至,文程率先力战,敌败走。以功授世职游击。”

以文出道的范文程不但能打仗,而且打的都是胜仗。这让皇太极心里很是舒坦。

天聪六年(1632),范文程与其他几个意见相同的大臣一起上疏,建议皇太极放弃攻打宣府、大同等地,改为直取山海关。后来,清军入关占领中原,证明了建议的正确性。范文程的战略眼光也就此展露。在破旅顺、收平岛、讨朝鲜、抚定蒙古等重大战略中,范文程良策不断,都表现出了杰出的智慧。

崇德八年(1643),太宗皇太极去世,群臣又商议推举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汗,是为清世祖(后来的顺治帝)。福临刚继位时,贝子硕讬等人持反对意见,暗中谋划立多尔衮为可汗。但多尔衮将他们告发,硕讬等人被处死。范文程原本跟随硕讬,属于镶红旗,但硕讬已死,他便被划入镶黄旗。

后来,清军以破竹之势攻入北京,李自成仓皇而逃。如何稳定人心,赢得老百姓的支持?范文程写出了安民告示:义军入关是为了替大家复仇而不是抢杀百姓。他们杀的都是恶贼。请大家放心,“吏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一听这话,老百姓的心里踏实了,纷纷归顺清军。同时,范文程积极参与各种规章制度的修订,为新诞生的大清政权尽力尽心、夙夜在公。

顺治元年(1644),范文程位列大学士之首,地位十分显赫。顺治十年(1653),范文程受封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五年(1666),七十高龄的范文程病逝。康熙皇帝亲自撰写了纪念文章,并“赐葬怀柔红螺山,立碑纪绩,谥文肃。” 御书祠额“元辅高风”。

识时务者为俊杰。纵观范文程的人生,他敏锐地察觉到明末的腐败,抛弃了气息奄奄的大明王朝,而是主动投靠努尔哈赤,为锐意进取的后金效力,并对大清管理体制的优化出智出力,成为开国重臣。

“文程之策,可抵百万雄兵。”康熙皇帝的这句评价不但掷地有声,而且消弭了后世对他的那些恶评。

6

明亡清兴之际,有一位不容忽视的谋士,他是范仲淹后人,自幼饱读诗书,却投靠了后金,先后辅佐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清军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又活跃于顺治、康熙两朝,堪称四朝元老。这就是饱受争议的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生于1597年。范文程是范仲淹后人,其曾祖为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论家学渊源来看,范文程也绝对算是名门之后了。按史书记载,范文程天子聪颖,且勤学苦读,时常掌灯读书至深夜。这使得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奇才”。

在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时,努尔哈赤攻下抚顺,而范文程也就此归顺了后金。初降后金的范文程,被划入镶红旗,辅佐贝勒硕托。及至皇太极掌权时,开始设置文馆,招揽儒生到此入职。此时,范文程也逐渐受到了重用。

到天聪三年(1629年)时,范文程跟随皇太极征讨明朝。当时,皇太极攻下战略要地遵化,再次行军前,命范文程留守。足见范文程被重视的程度。在皇太极在大安口受阻时,范文程更是紧急筹措调集火炮,前往增援,帮助清军脱离了险境。

在范文程为清朝效命期间,有两件事最为关键,一是设计除掉了袁崇焕,二是献计多尔衮收降吴三桂,挥师入关与李自成争夺天下。就前者而言,范文程用离间计诱使崇祯将袁崇焕凌迟,自毁长城,为清军扫除了一大障碍;就后者而言,范文程促使多尔衮果断出击,趁乱挥师入关,得以定鼎北京。

那么,身为汉人的范文程,为何会选择投降后金、忠于清朝呢?

在归附清朝(后金)的汉人中,范文程算是比较早的。当时,努尔哈赤虽然羽翼逐渐丰满,比起强大的明朝还是显得太过弱小。可是,范文程却偏偏投靠了努尔哈赤,并终其一生都忠于清朝。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范文程并非主动投靠努尔哈赤,而是被俘后才选择投降的。前文提到,后金天命三年时,努尔哈赤攻打抚顺,而此战中范文程被俘,随即投降。可以说,如果不是被俘,范文程最终会如何选择,还应该是个未知数。

在范文程被俘后,自然也经历了一番挣扎。不过,由于此前他眼见明朝日渐腐朽,可谓江河日下。所以,范文程也算是在对明朝失去信心后,才转而辅佐努尔哈赤的。

在明清战争期间,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尤为重视汉人,一直极力拉拢那些读书人为自己出谋划策。从这一点来讲,范文程所受到的待遇,也真比在明朝优越太多。俗话讲,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者死。范文程是一介书生,在受到礼遇和优待后,自然也就死心塌地了。

自投靠后金开始,直至清军入关,范文程可谓是屡立奇功。正因如此,史学界一直将范文程视为明清鼎革时期最为关键的谋士之一。

与许多被屠戮的功臣相比,范文程也算是得以善终了。

到顺治朝时,范文程已经日渐老迈。可是,清朝并无告老还乡之先例,所以朝廷一再留范文程在朝为官。直道范文程实在难以上朝,顺治才恩准其卸任,但还是赐以太傅兼太子太师的荣誉,同时每天都命人赐药问诊,照顾范文程。

在清初的几位皇帝中,顺治帝与范文程的感情可谓最为深厚。范文程日渐老迈,难以入宫面圣,顺治便命画师为范文程绘制画像,以便可以不时观看,以解相思之苦。而到顺治驾崩后,范文程则伏地恸哭,以至于难以起身。

范文程不仅自己忠于清朝,还一再训诫儿子们为清朝尽忠:

“我老矣,恨未能以一死报列圣。汝当勉力官方,矢竭忠诚,以成我未竟之志。”——《内秘书大学士范文程肃公墓志铭》

到康熙五年(1666年)时,范文程病逝,享年七十。康熙帝得知范文程死讯后,亲自为其撰写了祭文,又派遣官员代为前去致祭,赐范文程谥号为“文肃”。及至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又恩准范文程入祀贤良祠。至此,范文程算是获得了无上荣耀。


主要参考资料:《清史稿》

7

每当看到范文程这仨字,我都想骂一声:狗汉奸!我呸! 骂完了接着写。

范文程这家伙,祖上倒是有点来历。他的老祖宗是范仲淹,就是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那位北宋名臣。

老范作为一名抗击西夏的民族英雄,他的功绩一直被后人歌颂。 也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突变,范仲淹的子孙传了十七代,凭空冒出范文程这么个玩意儿。

万历二十五年,范文程出生在辽宁沈阳,从小就比较聪明,也喜欢读书,十八岁的时候,和哥哥范文案一起考中了秀才。

要按一般的剧情发展,妥妥的就是一个未来的有为青年。可惜,考中秀才后,科举之路也就到头了。以后再怎么考,也没考中举人,更别说中进士了

范文程:


老范家在明朝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属于官宦世家。他的太爷爷就当过兵部尚书。而且由于是名臣之后,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对他们家也都能高看一眼。 年轻的范文程科举失意,没办法爬进官场,估计心灵受到严重打击,心理就扭曲了。

万历二十七年,满清(当时还叫金,一般称为后金)攻打抚顺。范文程认为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哥俩就主动投靠了努尔哈赤。

注意,主动这个词要圈起来,要考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是当时明朝政治腐败,朝纲败坏,范文程认为群众活得苦哇,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投靠大清。

这种把他描述成忧国救民的抹白简直是胡说八道。 拜托!要知道当时这家伙才二十一岁哎,说他有救万民于水深火热的觉悟,你信吗? 咱们看看他自己说的吧!

“下臣姓范,名文程,字宪斗,沈阳人氏,原是宋朝范文正公仲淹之后,……因屡次上书明皇,明皇不用,落拓一生,无凭无藉。今因陛下崛起满洲,故不避斧钺,效毛遂自荐来见陛下,陛下如爱惜人才,下臣当尽毕生之力,上辅明主。”(《清宫秘史》第十回)

就范文程的那点货,在明朝是排不上号的。可在后金,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要知道后金根本没多少人识字的,急需各类人才。这个范文程也挺会忽悠,见了面一通话,让努尔哈赤开心得不得了,和手下人说:你们看,名人的后代就是不一样,以后你们要好好跟他学,多尊重人家!

客观的说,在治国方面范文程还是很有点能力的,特别是皇太极继位后,对他更加倚重,他也在治国和军事参谋方面为满清做了不少事。

在满清和大明的历次战争中,都有他的身影,甚至自己亲自上阵,杀戮同胞,以同胞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没少干危害国家民族的事。

哦对了,他现在的国家不是大明了。 你再蹦哒得欢,人家正经的主子还是把你当条狗。

虽然皇太极每次商议军国大事,都要听取他的意见,但是在内部斗争中,他得罪了多尔衮和豪格等人。在皇太极死后,范文程就差点陷入阿达礼、硕讬的谋反案丢了脑袋;更气人的是,他老婆被多铎抢走了

而据《中国通史》记载,尽管身遭故主被戮、爱妻险被欺凌之双重危难,这家伙仍然以大局为重,在清朝入主中原这一紧急关头,献计献策,立下了殊勋

范文程和妻子:

这是啥?这就是汉奸,这就是贱! 这条狗如此忠心,如此好用,当然得给点骨头。所以,这家伙当上了内院大学士,几个儿子也都封妻荫子。 事实证明,对于汉奸,主子内心还是鄙视的。就算给它点肉吃,也不过是利用他而已。

范文程死后多年,乾隆时期给他立传的时候,乾隆钦点,把他列入了《贰臣传》。 范文程有一个梦,他想和自己的北宋那位祖宗范仲淹一样,在死后得到“文正”这个谥号,这个梦想他最终也没有实现。

因为他不配!我呸!

参考《清史稿》,原创,侵权必究!

8

范文程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他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17世孙。他的太爷爷做过明朝的兵部尚书。然而作为明朝官宦子弟的范文程,却背弃明朝,主动投降了满清,并且一生死心塌地跟随大清,这是怎么回事呢?

(范文程剧照)

这就要说到明朝严格的科举制,明朝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也就是说在明朝,想入仕为官,如果没能考上进士,其他一切免谈。

范文程从小勤学好读,一心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但他累考数次,才在18岁时考了个秀才,此后数次参考,都名落孙山。

当时的明朝,一方面朝廷内部动荡,宦官当道;另一方面吏治腐败,天灾人祸不断,已呈现出一派迟暮之景。

而努尔哈赤却在关外东征西战,不但统一了建州女真,还在盛京建立了后金政权。

对于范文程而言,中进士对他而言遥遥无期。因此想要效力于明廷,他根本没有资格。

那么,身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会怎么做呢?

在范文程看来,明朝也好,后金也好,就相当于两家公司。良禽择木而居,他认为后金势力凶猛,很有可能取代明朝。因此,在努尔哈赤向明朝宣读“七大恨”的檄文,并开始攻打抚顺时,便迫不及待地主动投降了努尔哈赤。

范文程的出身和学识,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善待,甚至他还对后金大臣们说,范文程是名人之后,大家一定要善待他。

(努尔哈赤剧照)

不过,努尔哈赤毕竟是武人出身,虽然在他攻打明朝的征战中,范文程一直随征左右,为他出谋献策,却只得到了一个章京(类似于文书)的职位,并且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8年。

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在众人的拥护下继承了汗位。

皇太极和努尔哈赤不一样,他重视读书人,并为之建立了文馆。

范文程得以入职文馆。很快,他凭着出色的文采得到了皇太极的重视,被委任为内秘书院大学士,从此成为皇太极的谋臣亲信。

范文程确实是个人才。他不光知天文地理,还能披甲上阵。在征战明朝时,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常常先是招抚,招抚不成,便率枪炮手进行围剿。在剿杀明军的过程中,他毫不手软,因此深得皇太极赞赏。再加上屡有战功,于是被授予游击之职。

对于皇太极的厚遇,范文程亦是为之肝脑涂地,鞠躬尽瘁。对明朝那些有影响力有能力的官员,他想方设法进行策反。在他的劝说下,孔有德、洪承畴、尚可喜等人都归降满清。这不仅有效的瓦解了明军势力,打击了明军士气,还壮大了清军实力,为满清一统天下,创建了良好的条件。

(多尔衮剧照)

1643年,皇太极因病去世,范文程继续得到多尔衮的重用。

在他的建议下,多尔衮以驱赶大顺军为由,迅速入关,进驻北京。

同时,范文程很注意安抚民心。不仅轻徭薄赋,还处处为民谋利,推行了许多对百姓有利的政策。他又制定了一系列朝廷制度,完善清廷官职等做出了许多改革,为满清稳定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他,荣居满清第一文臣。

到顺治亲政后,德高望重的范文程,又被封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并官升一级。

随后,范文程以病体缠身为由,打了退休报告,从此不再过问政事。虽说退了休,但顺治对范文程多有关心,不光画了他的像放在宫里,还在他病时,亲自尝药侍疾。

1666年,70岁的范文程走完了他的人生。康熙不仅亲写祭文,将其厚葬,还赐谥号“文肃”。

可以说,作为满清的开国功臣,范文程的结局已经是非常完美的了。

(参考史料:《清史稿》)

9

范文程祖上有范仲淹之贤,乃名门旺族,,,怎夸关内政府腐败无能,党争祸天下,,一惊天伟地之才人,怀才不遇,才另投它门,为努尔哈赤见功立业,创下了举世伟功,他名为满清大功臣,,实为汉人之卖国贼走??狗,,,徒有虚名,有污其先祖大宋名相的,,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善终,,二臣传中无此人,,,

10

范文程(1597——1666),字宪斗,今沈阳人。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其千古名句。

范文程一生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为清朝开创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对清朝功绩可与汉之张良、明之刘伯温相提并论。

现也有人认为范文程为个人功利而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和祖宗,为异族效力,夺取大明江山,是个大汉奸。

明初范家祖上被贬沈阳,努尔哈赤攻取沈阳城后,范文程兄弟谒见,努尔哈赤很器重范文程,努尔哈赤攻取辽阳、西平、广宁的战斗,范文程都随军参加并战功卓著。

皇太极即汗位,把范文程调到身边,深受倚赖,清军陆续五进五出,招降孔有德、破旅顺、收平岛、征服朝鲜、安抚蒙古诸部,都出自于范文程的手笔。

1636年3月,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职掌撰写与外国往来书札,掌录各衙门奏疏、辩冤词状、皇上敕谕、文武各官敕书并告祭文庙谕、祭文武官员祭文,范文程也殚心竭力,先后疏言废除连坐法,奏准更定部院官制。皇太极对范文程十分信重,言听计从。

饱受战争创伤,百废待兴,范文程向皇太极建议,通过办学校和进行考试选拔人才,短短的几年间选拔、考取了数量可观的人才,特别是青年。这些知识分子,忠于清朝,成为许多大衙门的骨干力量,也是清统一全国的重要力量。

1643年,面对故主被戮、爱妻险被欺凌,范文程仍向多尔衮进言,打着为崇祯复仇名义的大旗,大举进兵,1644年在多尔衮进与止犹豫不定之时,命召在盖州汤泉养病的范文程来商大计,范文程一席话坚定了多尔衮收降吴三桂,迎战农民军,最终入居紫禁城内的武英殿,实现了入主中原的宏愿。

清军入城后,社会混乱,人心波动。范文程立即向摄政王奏称:"北京里一些人,假托搜捕乱贼,纷纷出面相互告发,恐怕会互相仇害,造成事端,应该禁止,"得到认可。

范文程为满汉民族化敌为友,说大清江山"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国也",随之下令:“李自成原本是故明的百姓,竟然敢弑君并暴尸,实在是天人共愤,法不容诛,今天下令官民为崇祯帝服丧三日。著礼部、太常寺以帝王的规格厚葬崇祯帝。"

面对清军初占北京城人心惶惶的局面,他创造性地提出:"官来归,复其职;民来归,复其业",安定了士心、稳住了民心,填平了满汉之间的民族鸿沟,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脚跟

多尔衮入主中原以后,权势急剧膨胀,大有取代福临帝位之势。范文程蒙受皇太极特恩殊宠,知恩图报,誓死不忘故主,范文程托疾家居,此情当然引起多尔衮不满,从此范文程逐渐被排除于议政之外。

多尔衮死后,范文程复职,1653年,范文程又上奏恢复连坐法,他认为,"此法实行,则内外皆得真才,而天下无有不治者矣"。顺治帝下诏从其议。

1657年,顺治帝派遣画师去范文程家里画了他的像,放在宫内不时观看。

1666年八月初二日,范文程因病去世,终年70岁。康熙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元辅高风"四个字,作为对他的最高评价。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