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是元末群雄之一,在兵力上和实力上,陈友谅可以说是远胜朱元璋的,可历史的胜利者却是朱元璋,这令人很不费解。陈友谅的68万大军竟败给了朱元璋20万的大军。当时朱元璋驻守的城池为金陵,陈友谅驻守在江州。当时还有张士诚驻守在平江,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陈友谅原先是徐寿辉的部下,1360年陈友谅以“负荆请罪”之计反杀徐寿辉夺取政权,并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打着继承汉统的旗号!坐享皇帝宝座。坐拥兵力60余万。
朱元璋原是郭子兴的义子,郭子兴阵亡后接替父印统帅义军,1356年占领应天府,并驻守于此,手下多名猛将,如:徐达、常遇春等。多名谋士,如:刘伯温、李善长、宋濂等:坐拥兵力20余万。
1363年,陈友谅准备了足足有6个月之久,打造了数百艘楼船,这些船均高数丈,每艘船都有三层,为今后的水上战斗做好了充裕的准备。同年4月,陈友谅乘朱元璋出兵救援安丰(今安徽寿县)、江南兵力空虚之隙,发兵号称60万,围攻洪都。守将朱文正按朱元璋坚壁挫锐的计谋,顽强坚守,抗击陈友谅军。当时,洪都的城墙被攻破多处,守军且战且筑,攻守双方踩着尸体作战,伤亡都很惨重。但朱文正发挥卓越的指挥才华,沉着应战,坚守洪都85天,大量消耗陈军的有生力量,为朱元璋进行反攻赢得了时间。最终,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结束。那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陈友谅明明得知金陵兵力空虚为什么不首攻金陵而是先死磕洪都?
一、收复失地
陈友谅首先攻打洪都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收复洪都。洪都原本属于陈友谅,因陈友谅部下胡廷瑞软弱献城于朱元璋而失陷,洪都原名龙兴,朱元璋后改为洪都,并命其侄朱文正驻防洪都。所以陈友谅首要攻打洪都,是因为当时不服气,想要收回洪都,洪都当时兵力2万余,而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双方围绕洪都展开了激烈的攻夺,最终以朱军坚守85天,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结束。
二、朱文正的花天酒地
陈友谅首攻洪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认为朱文正是一个花天酒地、毫无将帅之才的公子哥!拿下洪都城只需10日。朱文正最初驻守洪都城之时,的的确确是一个只会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将领,但是在他听闻陈友谅率大兵来袭,而且兵力高达60万时,他立刻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没有胆怯、退缩!而是迅速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他以一个最高长官的身份用坚定的口吻对每一个将士说:“城亡与亡,我等誓死保卫洪都城!”展现出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令陈友谅大吃一惊。也赢得了洪都之战的胜利。
三、陈友谅的失误判断
陈友谅准备攻打朱元璋之时,收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当时的天下义军共主小明王正受到元朝宰相脱脱铁木尔的围剿且危在旦夕!当时明王派敢死队连夜赶到金陵要求朱元璋发兵相助,朱元璋当时打的是辅助明王的旗号,所以为了仁义,还是发兵安丰救了明王。但是,陈友谅害怕这只是朱元璋的一个计谋,所以疑心重重,最后还是决定先用洪都试试水,本计划拿下洪都只需10天,谁知足足僵持了85天,直到朱元璋救援大军赶到才知道自己错失良机,悔之晚矣!
四、给自己留余地
陈友谅首攻洪都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洪都为当时江南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而且洪都距离江州才一百多里,也就是说如果不把洪都先拿下,当陈友谅全力进攻应天之时,朱元璋的洪都驻军就极很可能趁机进攻陈友谅的都城江州。如果一旦攻击应天失利,别说端老朱的老窝,陈友谅自己的老窝能不能保住都很难说。这也是陈友谅首攻洪都的原因。
这就是以上陈友谅死磕洪都的部分原因,另外更正胡军版《朱元璋》电视剧关于洪都之战的两大错点。
1、守城的主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而非蓝玉,蓝玉当时只是朱文正的一个小跟班;
2、洪都坚守了85天而非117天。
陈友谅之后的结局可想而知,但是陈友谅还是一位很令人敬佩的农民起义领袖!